绿林网

《窥视日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窥视日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窥视日本》是一本由[日] 妹尾河童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窥视日本》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妹尾河童的著作,这位舞台设计师以一种好奇的眼光,边画边写着。从京都地铁,到监狱,从盲文印刷到搬山节,从锁到刺青,还有东方快车、电视广告等,一一揭开其面纱。原本是想多了解日本文化,但本书更多地去解释了很多专业的制作,构成,也有其批判的意义。作者了不得的素描功底,也让书的讲述更为栩栩如生。

《窥视日本》读后感(二):《窥视日本》杂记

特别的视角。第一版是1997年在日本发行。

1.正在修建的京都地铁地下

2.搭舞台比表演更精彩(要表演时才搭建)的栃木县乌山“搬山节”

3.不能记录和录音的法院旁听

4.钥匙和锁日本和西方国家的不同。在西方文艺复兴到18世纪,钥匙和锁作为权利的象征而存在——本身昂贵也很少人拥有它们;而今钥匙和锁是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的象征。西方的钥匙和锁富有装饰性,日式则单纯明快……

5.东京闹市取静的皇居

6.被改成旅馆的“东方快车”,延伸到到日本列车没有“家居性” 。

7.刺青和文身的不同。“刺青是对犯罪者的刑罚,即在皮肤上刻的记号”而“文身是根据自己的意志而制作的装饰品,是绘画,是其本人的骄傲”。19世纪很多行业的人文身,被明治政府看做是野蛮的风俗。

8.《红帐篷和黑帐篷》中,不要把戏剧塞进一元化的、观念性的场所里,它也可以在移动的场所里表演。

9.感受盲人的生活,意识到日本社会的不足,如盲人出行不方便,导盲犬太少且价格普遍难以承受;日本的纸币对盲人没有关照等等。

《窥视日本》读后感(三):窥视的是河童探究事物的精神

刚入手的《窥视日本》一书,读完了。买书时被编辑推荐语“比菊与刀更展示和见解日本文化”所吸引?薄薄的一本,看完对日本文化深度探究是没办法实现,但是被河童作者对事务探究的精神所折服,不失为一本好书。

作者抓取事务的视角涉及到“政治,科技,民生和文化”各个方面,有京都地铁建设,盲人和导盲故事,刺身,监狱,钥匙发展史,广告制作,搬山节,街头帐篷表演,停运的东方快车,皇居参观,去法院旁听等场景和事务。河童都是抱着先体验,再分析感悟,再追究发展史,展望未来史去解读每个事务。

最难得的是体验的视角是如此的细致和深入,每个事务都有手绘的还原现场的图片,小到一个螺丝,这就是日本匠心精神所在;最有水准区别一般人的是他看事务的视角和研究的深度。

河童作为一名记者,一名文字工作者,他的立场始终是客观的,冷静的,公正的,同时又体现他尊重法律,人权的理念,对于文化和传承手艺人的保护和敬仰之心。

法律,文化,民生,经济,政治放大看每个都是大命题,但从小处看,这一切活生生的体现在我们生活中每一处。

1.如何对待盲人,现在普通国家最基本的是在道路,电梯等公共设施上的关怀,有实力的国家会投巨资为盲人培育导盲犬,但是这个也是无法覆盖到每一个人的,未来肯定是要靠科技推动的,所幸的是有那么一批人在自主的做些这些事情,看似困难重重,进展很慢,但毕竟有人在坚持;包括盲人阅读书籍虽少但也有人免费进行印刷出版;同时作为盲人自己如何去避开自己无法逃避的短板去挖掘自己独特价值,特别有感的是河童怀着敬仰,艳羡的心去看盲人做阅读和写作,打麻将,可自己一项都做不来的遗憾。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甚至你看似有别于普通人的缺陷也是你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但是为每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是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2.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历史上的“桦户集治监狱”是日本明治时代关押犯人而建立起来的的一个地方,在当时是非常不宜居的,地理环境恶劣的荒地,现在成为一个叫做“月形”的小镇。在书中可以深切的体会当时犯人被毫无怜悯,毫无人道的驱动去建监狱,去修铁路,去挖煤矿(这一切是当时日本唯一一个留学美国哈佛学习法律的叫金子坚太郎力主推动,说是学习美国做法),因为驱动犯人劳作取得的效率是普通人的5倍甚至更多。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环境下血淋淋的场面。这就是历史,当然历史车轮是滚滚向前的,这一切过去了,当时的犯人造就了如今的月形小镇,而居住在此处的人民为造就这个小镇的人建造了北渐寺,来纪念这些开拓者,这些小镇的先人,小镇的有功之人。

读此书激发的是无数探究事物本质的兴趣,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逻辑,事物间横向连接成世界大网,纵向连接历史和未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横向广度上,纵向深度上去拓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