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赵普演义读后感摘抄

赵普演义读后感摘抄

《赵普演义》是一本由赵凤山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页数:3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赵普演义》读后感(一):赵普,一个正直的忠诚,且做事坚持不懈的人

赵普是宋代的宰相,虽平时对人刻薄,但为人却刚正不阿,因此很受宋太祖的赏识。 赵普同乡宋琪自幼勤奋好学,颇有才华。周世宗时,他曾经任过庐州的观察 判官,审理冤案,明察秋毫,救过数人性命,显露出不凡的才干。赵普向宋太宗举荐宋琪。太祖略加浏览,便扔在一旁。原来是赵光义因与赵普有矛盾,料到赵普要举荐宋琪,便在太祖面前说了宋琪不少坏话。此时太祖见赵普奏本与宋琪有关,当然不予理会。 退朝回府,赵普锲而不舍,研墨铺纸,重写了一份奏章,仍是举荐宋琪。太祖看了奏章,觉得赵普是在与自己作对,很是生气,将奏章撕碎,还训斥了赵普。随后赵普把撕碎的奏章拾走,跪着出去了。回家后他找到一张旧纸作衬,把撕碎的奏章一片片对好,又一片片粘贴在一起。 次日上朝,赵普再一次向宋太祖递上了推荐书,太祖看到被自己撕碎又被赵普复原的奏章,大吃一惊,想不到赵普举贤竟是如此执着!于是采纳了赵普的举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赵普是一位正直的忠诚,且做事坚持不懈,不因宋太祖不喜欢而不敢进谏的人。

《赵普演义》读后感(二):影响宋朝三百年

赵普作为北宋宰相,他不经常出现在台前,只是辅佐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生民运的大问题。

首先,赵普是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划者(至少是主要策划者之一),换言之,就是赵匡胤能够登上皇位的重要功臣。赵宋政权建立后首先要解决的无非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对外的统一问题,第二是对内的稳定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赵普都对赵匡胤提出了关键性的意见。对外统一问题:赵匡胤雪夜访普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对内稳定问题:第一,赵普不断提醒太祖用宿将掌管兵权的风险,促成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彻底消除禁军将领谋反的土壤,让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成功再不可复制;第二,他不仅提纲挈领地指出了撂倒藩镇的三板斧,而且还参与了制订具体的“削藩”措施。赵普还在“金匮之盟”及后续一系列事件中与宋太宗赵光义合作,彻底摧毁了秦王赵廷美的政治生命,赵光义给他的回报则是第二次的宰相之位,以及对赵普政敌卢多逊的流放。

《赵普演义》读后感(三):半部论语治天下

提起赵普,马上就能想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宋太祖赵匡胤改元时曾下令年号不得习旧,定年号为“乾德”,之后却在花蕊夫人的一面铜镜后见“乾德四年铸”的字样,宋太祖召集群臣问询铜镜上所载的 “乾德”年号之事,却无人能答对,赵普也答不出,而翰林学士窦仪出班启奏道:“臣记得前蜀王衍曾有此号。而今陛下说是镜出蜀宫,蜀物记蜀年,当会不错。” 宋太宗大喜道:“不错!不错!卿真不愧是个读书人。宰相须用读书之人,像卿的才学可谓具有宰相之才了!”

赵普不爱读书,而宋太祖却认为宰相必须用读书之人,并多次提醒赵普要多读书,赵普这才开始习读《论语》。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赵普对他说:“臣有《论语》一部,半部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宋太祖甚为嘉叹赵普病逝后,他的家人检点遗书,箱内只有一部书,就是《论语》二十篇,历史便留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后来便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一个读书少而精的例子加以推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