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读后感锦集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读后感锦集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是一本由舒童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读后感(一):要做个好爸爸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这是多少爸爸们的梦想,却成为了很多人的遗憾。好爸爸不仅仅是男人的问题,更是女人的问题;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爸爸”从来都是女人本能诉求(第一要务),而如何作为一个好爸爸则是男人心里成熟的标志之一。正所谓,不生孩子怎么谈人生?有了孩子,不是就能证明男人不再是个孩子了,而是他会更多的去思考“孩子”和“父亲”的角色问题,进而明白自己曾经理解/误解过的父亲,能更好的促进自我的思考,这才是一切问题和意义的所在。

书中序言里面就提到了最近一直很火的《爸爸去哪儿》,这个电视到底看点在哪儿呢?个人理解看点就在稀松平常的父爱,真实、完整、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这个节目的教育思维和中国传统教育完全不同,在中国传统教育里面父亲是刻板的、固执的,在传统教育里面父亲的角色与形象更多的是规则和制度的化身,“坐不正、立不稳”都会遭到责罚,却很少得到更多对问题和原因的追究。在《爸爸去哪儿》里面,孩子们时常哭泣,甚至无理取闹的捣乱,我们也看到刚开始父亲们的手忙脚乱。这是中国存在千年的家庭教育现状,父亲在家里永远扮演那个沉默寡言、遇事独当一面、解决一切问题的超人,而母亲总是啰嗦不断的;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教育中父亲的另一面;也验证了母亲们当初选择的正确性与否;同时也满足了父亲的自我展现,孩子的真实表现以及母亲们理想的生活场景需要,一举多得。

繁忙一直是人最直接、最好用的借口之一:信手拈来、心不惊肉不跳,似乎总能取到想要的结果。在干什么呢?开会呢;在忙吗?嗯,讨论项目呢;在干啥呢?忙着呢……耳熟能详的忙,是自我的不努力+真实的忙,导致“狼来了”的故事重复的在欺骗自己和亲友。你真的比总经理还忙吗?你真的有十万火急的事情无法开身而必须熬夜加班不回家陪着孩子老婆吗?扪心自问,大部分是谎言或者自我欺骗。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而属于感情经营的时间剧减又必然会导致孩子与父亲的感情疏离,这是一个繁忙工作的父亲愿意看到的吗?

在《越狱》里面,最后发现the company是michael的母亲在掌握、操纵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帮助他的兄弟Linc,其深刻的原因是陪伴和成长息息相关;即使血浓于水,也不见得真的比得过长久的陪伴。《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中,“繁忙”和“好爸爸”两个似乎矛盾的概念属性如何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则需要一些平衡的技巧和思维。书中阐述了一个正确的“好爸爸”范例,通过人物、概念和属性,你去思考、学习和实践,属于你的孩子、家庭和教育才会是你的。不然,即使《爸爸去哪儿》再好看,也不过是别人的电视剧,都不曾@给你。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给了我两个思维,一个是重新理解“忙”这个概念。忙不是你很多事情占据,而是你的心思被什么占据;真忙和假忙也是个问题,自己欺骗自己最容易了,困难的是如何欺骗自己一生。第二个思维是“好爸爸”的概念和思维,什么是“好”,什么又是“爸爸”?什么是“不好”,什么是“非爸爸”?除了称呼上的变化,是否有内心的认可和心灵的亲近?这些概念和思维非常重要,并不是说你生养了他就能做一个合格的爸爸。推荐这本书,给那些已经当了爸爸的人,或者还在努力争取做爸爸的人。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读后感(二):如何做个好爸爸

马年似乎是个结婚季,生娃年。身边的四个闺蜜纷纷升级当妈,各种晒娃奶粉尿不湿奶瓶眼花缭乱很是热闹了一阵。热闹了一阵辣妈们就开始抱怨带娃的各种辛苦,婆婆的各种不给力,公公的各种装空气,老公的各种帮倒忙,横生生的四大怨妇。看来养娃路漫漫其修远,各位辣妈虎爸仍需探索。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火爆突然把超级奶爸这样的话题横亘在大众面前,看着节目中爸爸们的各种囧态手忙脚乱人仰马翻,面对孩子哭闹时的不同态度,突然意识到成为一个好爸爸真是一个需要拼其一生去解决的超级难题。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下,母亲一直在孩子的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父亲永远是神坛上的一尊罗汉,不苟言笑不怒而威,偶尔会在母亲无法收拾局面的情况下出场武力镇压小孩。我相信在很多中国家庭,父爱的陪伴与教育是缺席的。

此刻我想谈谈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对“棍棒之下出英才”的信条深信不疑,对我一直采用批评式教育。在我的印象中,很少得到父亲的表扬和赞许,即使很努力得到的成绩在他眼中也应做的更好,从小到大身上的毛病被无限放大,而且时不时拿出来说事,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我胆小自卑敏感的性格。即使到现在,我在公众场合讲话还是会紧张害怕,无论工作生活遇到事情总是优柔寡断,遇事第一反应就是否定自己。这样的性格一直困扰我,让我很是不喜,而我自身也一直在花费很大精力修正自己的毛病。我并不怀疑父亲对我的爱,他一直努力为家庭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我只是遗憾对于教育子女他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虽然说将自己的性格养成归结父母并不完全科学,但我还是深信父母对孩子性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边也有细心的爸爸,对孩子事无巨细,是打个喷嚏赶紧测体温,在视线100米开外就赶紧抓回来的那种。这样的好爸爸是让众多妈妈们艳羡,因为自己可以当个“甩手掌柜”,可是对于这样的过分干预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我也不以为然,因为这样的孩子无疑就是温室花朵,长大成为“奶嘴男”的可能性居高。

从十月怀胎到襁褓的嗷嗷待育到幼儿园的哭闹,与学校同学的纷争,不合格的成绩单,带锁的日记本,恋爱时的羞涩…….这些时光如此漫长可又如此短暂,每个父母都必将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孩子的每一个人生历程中。如何在这些经历中拿捏轻重,掌握分寸,如何科学的教育子女,如何在孩子身上,也发现自己,这也许是个终身话题,然而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方法不失为一个良策。如何做一个好爸爸,正如《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所言:展爱心、拼时间、立榜样、给空间、交朋友、当玩伴、授技能、传力量、育性情。书中列举在生活中爸爸们常会遇到的困境,譬如工作忙碌与孩子缺少沟通交流,分身乏术的爸爸们该表示对孩子的爱,如何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力量,如何矫正孩子的三观……如此种种,为爸爸们答疑解惑。

完全不参与孩子的成长当然不是个合格的父亲,但是过分干预孩子的经历也未必是个好爸爸。科学的对待孩子的成长,才是每个父亲应该做的。《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对每个新生父亲而言,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读后感(三):只有“懒爸爸”,没有“坏爸爸”,做个“好爸爸”

文/儿歌

随着第一季、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衍生出来很多“爸爸”的产物,过去我国传统观念里常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承担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母亲更多承担起照料孩子、拾掇家务等工作。这样的角色分工使得父亲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和对外的社会交往上,分给家庭和孩子的时间自然就会减少,因为“忙“。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审视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本书介绍了孩子各个年龄段的身心特点,阐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从爸爸那里吸收的品质、素质,以及爸爸怎样以最好的方式将爱和教育传递给孩子。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做个好爸爸。

首先要明白孩子成长过程中会从爸爸那里学到什么,不外乎几各方面的品质对孩子潜移默化:博学、坚毅、乐观、豁达、责任感。妈妈对孩子更多扮演保护和照顾的角色,决定妈妈教育方式的单一和枯燥,而爸爸的爱有点粗野和狂放,但它的多变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当孩子出生的第二个星期后,大多数婴儿也开始模仿爸爸,从声音到动作,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只是训练还是道德培养,爸爸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随着孩子开口说话到记忆形成,孩子的幼年童年是心理、思想上建立早期认识世界、判断好坏最重要时期。好爸爸应该懂得几件事儿:树立正面形象;关心孩子成长,;言传身教;多沟通、多互动。坏爸爸应该禁忌的行为包括:过于严厉、惩罚孩子;不听孩子的心声,强制孩子听自己的话;爸爸犯了错,不自我反省。你的一言一行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惩罚和承诺最明显,适当调整自己平日的行为、言语,在工作以外时间多花在孩子身上就会朝着如何做个好爸爸迈进。

许多爸爸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是挣钱,让孩子衣食无忧,过上富足的生活,这会让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成长上变得“懒”,你会忽略父亲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虽然这是一方面;不过,有责任感、对家庭有承诺的爸爸培养的孩子更加优秀,你要让孩子知道你在忙什么,用孩子可以听懂的方式耐心告诉他们。如果出差,平日孩子放学后可以给孩子打电话,出差回家也可以带回礼物让孩子明白你工作的时候也在想他,关心他、爱他。原因是中国家庭大多都能满足孩子物质方面需求,这时候孩子真正需求的更多是情感上你的爱和陪伴。要尽可能多的留在家里,让孩子感受到你关心这个家庭,在家里尽可能少的谈论工作处理让孩子少听到你来自工作的抱怨。爱妻子,这会使孩子在你身上学到爱与忠诚。爱孩子上,言语的直接鼓励,亲密的接触,例如:拥抱和夹菜,坐得很近一起边看电视边聊天。

在家庭环境中,妈妈对孩子是照料者、指导者,而父亲更像是一个玩伴,其实起到的作用更大,因为早期孩子是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的。所以父亲教育缺失的孩子,通常在智力开发上会受到影响。国外的相关研究者也证实,缺失父爱的男孩子通常在毅力、坚强程度上都有所欠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展示自己博学的一面。对孩子的成绩要关心,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要给与精神与物质双重奖励,孩子成绩差,就要进行沟通判断孩子是个人能力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再制定相应对策。切记两点,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耐心点,二不可伤害孩子自尊心,对孩子有过激行为如:辱骂,摔书本。

男性与女性的视野、思维习惯都有明显差异,爸爸看问题更为宏观、视野开阔,妈妈会细腻、温柔,再忙不仅要做个好爸爸,也要让自己伴侣做个好妈妈。孩子的成长还要靠夫妻共同携手,只有“懒爸爸”,没有“坏爸爸”,要做个“好爸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