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Buried Giant》读后感精选

《The Buried Giant》读后感精选

《The Buried Giant》是一本由Kazuo Ishiguro著作,Knopf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6.95,页数:3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Buried Giant》读后感(一):慢节奏的奇幻旅程故事

如果你习惯于快节奏、扣人心弦的气氛的故事,或许你会觉得难以专心读下去。石黑一雄却偏偏要挑战读者的耐心,用独特的缓慢节奏,松散地编织他的故事。他巧妙地运用亚瑟王和传奇为铺垫,在这个本就不确定是否真实上的背景上添加了奇幻和冒险故事。母龙的气息带来的迷雾、失去记忆的老夫妇、用心良苦的圆桌骑士、神秘的渡船人和小精灵。现实与虚幻交替游离着。。。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会发现你不得不追随着他们的旅程,沉浸在中古世纪的文字中。最终合上书页,你会问自己:忘记的东西是否就该让它成为过去,不要再刻意寻找?

《The Buried Giant》读后感(二):整本书的平静,都是为了最后一页的情感巨浪。

在远古英格兰,如何寻找食物、如何生火、如何认路都是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怪兽出没和部落混战也是家常便饭。怪兽吐出的迷雾使得人们都只有部分记忆,可是一对夫妇却记得他们有在远方的孩子。面对各种自然困难,他们毅然决定去远方寻找他们的孩子。一路上丈夫总是温柔称呼妻子为“princess”,浓浓的情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艰苦的旅途会摧毁他们的深情吗?他们会找到自己的孩子吗?

旅途中,夫妇遇到不同部落的少年、中年、老年武士。面对怪兽,一方武士认为应该让怪兽活得足够长,这样旧的伤口就能愈合,永久的和平就会来临。另一方却说,我们怎么能在蛆虫徘徊时期待伤口愈合?他们各自都有怎样的故事呢?他们又与主人公夫妇有什么关联呢?

除了最后一页的情感巨浪,整篇文章都是平静如水。但故事并不在最后一页,而在整本书中

《The Buried Giant》读后感(三):The Buried Gist

十年磨一剑,破剑。这小说披着神秘的外衣,内里不过是无聊。Ishiguro缺乏想象力的缺点在这部作品中更加明显,以往文字典雅考究的优点又丢了。 无聊的对话,princess, princess, princess……看得恶从胆边升。Where's the gist?

小说背景大约是中世纪的荒蛮英国,恶龙呼出的迷雾笼罩三岛,使人失忆。一对婆婆妈妈的老夫妇某天忽然想起曾经有个儿子,不知什么原因离家了,似乎住在邻村,又似乎盼着他们去。他们就去了,路上遇到奇奇怪怪的人——骑士、武士、被龙咬伤的孩子、善恶难辨的僧侣,莫名其妙的摆渡人……恶龙被杀,记忆恢复,然后就完了。看似草蛇灰线的玄机到最后怎样没怎样,整个小说像个没头没尾的梦,既无精彩情节又不发人深省,只是三百多页混混沌沌的梦话。

我开始以为武士是老夫妇的儿子,不是;我以为Axl是亚瑟王,似乎不是;我以为摆渡人其实是黑白无常,去“岛上”其实就是,似乎是,但结尾也没明确交待。Neil Gaiman NYT书评很客气地提到“my inability to fall in love with (this novel), much as I wanted to”,恐怕都是给Ishiguro面子。

谁说石黑一雄的小说没有重复?我看《the buried giant》的无聊就与《群山淡景》《浮世画家》如出一辙。

《The Buried Giant》读后感(四):被遗忘的时光

大概就是抱着居然有一位我知道的诺奖得主那么不妨看看他的新书的态度买了被掩埋的巨人(The Buried Giant),我不大清楚平时石黑一雄书籍的出仓状况,但现在可能拜光环效应所赐,勤快的亚马逊标注两到四周,好在只是标注,轻度调调胃口一周就送来了。

Vintage International这版设计很漂亮,有点泛白的蓝调上老树昏丫黑森林经络,是魔幻的形象。它的开篇也恰好如此,一旦出现ogre, dragon字样,不叫人联想到人魔界限不明,年代久远环境粗砺而必然冒险的阅读体验是不可能的,比如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遭遇一枚戒指而引发八方十界震荡那种事迹。可是这个故事一开始就不太明媚 --对比一下比尔博吐烟圈的惬意,矮人们叠罗汉似出现的笑闹,彼时夏阳艳艳,青春正好 -- 而这里是梦游一样的湿漉漉冬季。边缘的人物,不讨喜的年龄,被排挤得更边缘,因为一个非常模糊的理由出走(去附近村庄看儿子,所谓村镇名目?明确坐标?传说中的儿子不会自己来探望老两口? 执意良久,终于实行的这么一种念头,对应”儿子必定焦灼等待“?),遇到一些癫狂同时也有点魔怔的人和传奇,半推半就一条叫人隐隐不安似乎没有回转余地的路。

而石黑一雄的魔力似乎就在于,明明这么苍白的材质,你可能根本不会喜欢,可一旦开始读,就没法再轻易放下了 -- 封底Neil Gaiman评价书的读后印象萦怀不散,当属中肯。石黑一雄在一个访谈节目里提过他对影视剧创作的一个看法:前戏太猛,后劲不足,被调高期望的观感难以为继。他的作品则是完全反向的呈现,起势平缓,每一个章节抖一点包袱,不慌不忙兜住你。当然也不是说高潮必定在尾声, 我觉得称得上当头一喝的段落在摆渡人第一次出现,文本里很靠前。倘若你昏昏欲睡,说不定会被吓醒,因为那幅画面实在太阴郁:雨天,残破屋院,沉默人物各据一端,有人装腔有人执迷,大灰调子里还不时流出一抹血红。这段惊吓又会引人继续想象摆渡人的行踪,只载一名乘客,通向不见人影的岛屿,那么划过忘川,还是希腊神话通向冥界的Styx? 他问乘客的问题,边缘主人公们答得上来吗?

这份不安会一直持续到书尾,读者几乎可以预见摆渡人正面再现,却不大可能料定表述方式的变化又会把预见到的经验再次扭转,以至更冲击的印象。而正因摆渡人死神一般矗立在故事的这里那里,宿命似乎已然昭见,路途便更像梦游,或者反过来想,死的暗黑系,衬托着生命光芒的可贵,乃至于书中人岁月忽已晚时回望那些被遗忘的时光,不管好的坏的,那么耿耿恨恨的,也不是不可能抹平原谅。

对不同的读者,这本书也许有不一样的隐喻。不妨往大的方向想,宗教救赎都救不了集体失忆背后的罪恶,而恶之源真的在某个魔幻生物的呼吸间吗?还是,其实在人性(所谓的荣耀,伟大,正义)深处?你也可以看到一个人(武士)的成长须得经历多少强悍的性格考验,总会出现一些不怎么美好的东西,让他想忘掉却铭心刻骨。当然还有很小我的爱,遗忘了丑恶所以变得更坚实的爱,还是爱终于学会体谅和放下?这本书向魔幻写实的意愿是不大强的,有时候好像故意写得扁扁的,但是爱人的刻画却是非常细节化的,即使大部分篇幅都在混沌的遗忘中,爱的点点滴滴仍然随处可见。

《The Buried Giant》读后感(五):记忆的迷雾

2015年夏天,我在日本读日语时住在一户东京人家里,女主人是个会讲英文和中文的都市白领,想法和视野都比较开明。大概因为看到我是个学近现代史的中国人,她在一次闲聊中主动提起了中日战争。她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和韩国人总因历史问题抓着日本不放,理由是:都是过去的事了,向前看难道不好吗?

我告诉她,确实是过去的事了,但就算是最黑暗的往事,还是需要记住,毕竟真实发生过就不能被抹去,大家更要从中吸取教训。

她劝我体谅日本老百姓的心态,大致意思是,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遭遇过太多灾难,如果把每一场地震都记住,那就会背负太多死亡和痛苦,所以人们更倾向于忘记不幸的往事。对战争也是一样,她女儿就在靖国神社附近的重点高中读书,如果每次路过都要想一想日本当年对外国的侵略,那就别想好好生活了。

她的“地震健忘论”让我难以接受,但却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高中的一堂历史课上,老师教完欧盟的历史后问我们,为什么东亚国家文化相通,却无法像欧盟一样建立共同体。大家讨论的结论是,因为东亚国家还有太多历史包袱。班里的气氛有点惆怅:都对日本极右翼咬牙切齿,有的还开过“占领日本”之类的玩笑,但又都是看日漫日剧长大,还觉得日语颇有亲切感。

那么,那个女主人的话听来荒谬,是不是也有一定的道理?是不是忘记过去,大家都能轻松一点,和谐相处,共同进步?是不是这样就能让国家和国家、族群和族群之间不再有冲突,全人类团结起来,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可是,在遗忘过去的同时,我们会不会遗失什么东西呢?

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年中让我无法释怀。而就在我和这位女主人谈话的同年,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出版了小说《被掩埋的巨人》,恰恰也讨论了这些问题。

故事讲述的是公元6世纪,英国传说中的后亚瑟王时期,一对老夫妇动身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他们穿过荒野、村庄、河流和高山,遇见显赫的贵族和英勇的战士,也遭遇过怪兽和精灵,最后在目睹了与恶龙的决战后走向旅途的终点。

在寻子和屠龙的两条主线下,故事探讨了记忆和遗忘这一主题:当年,亚瑟王带领圆桌骑士抵御不列颠免受撒克逊人的侵袭,赢得胜利后,他的智囊巫师梅林给巨龙施法,让它喷出具有失忆功能的迷雾,这样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就能忘记曾经的分裂和仇恨,实现永久和平。而撒克逊战士维斯坦之所以要屠龙,是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想唤醒全族人的记忆,向不列颠人复仇。他在途中培养了一个有战士潜力的撒克逊少年埃德温,为的是将仇恨延续下去。

在迷雾中生活的人们常想起过往的片段,随着故事的推进,这些片段拼凑的真相也越来越血腥。男主人公埃克索看上去是个温柔又有点懦弱的老人,但他曾是亚瑟王麾下一名英勇的战士,凭外交才能被撒克逊人尊称为“和平骑士”,可他所在的不列颠军队却无情屠杀了那些信任他的老弱妇孺。当年的战争中不乏这样惨烈的场面:两名撒克逊战士被涌来的不列颠大军逼上一座高塔,在激烈的肉搏战后放火,将困在塔中的敌人全部烧死,而那座高塔后来成了一座修道院不起眼的一部分,它见证的恶斗也鲜为人知。

公元6世纪的英国奇幻世界离我们很远,但故事中的仇恨却似曾相识。中国读者在读《被掩埋的巨人》时不难联想到中日关系,而石黑一雄也确实想介入一个极其现实的议题。在一次采访中,石黑一雄说他的创作动因来自南斯拉夫解体时在欧洲的见闻和卢旺达的种族屠杀,此外还包括种族隔离后的南非及二战后的日本。但他不想写一部纯粹纪实或者历史的作品,而是想通过隐喻来表达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在我看来,石黑一雄对群体记忆的看法是相当悲观的。书中没有给出任何和解的可能性:不列颠人不打算为曾经的暴行道歉,撒克逊人则准备将仇恨世代延续下去,一旦恢复记忆,战争就会立刻爆发。在战士维斯坦的想象中,巨龙死去后,人们就会乘夜色放火烧邻居的房子,孩子们会在黎明时被吊死,河流会被尸体堵塞,撒克逊人会开疆拓土,把不列颠人斩尽杀绝。十几岁的埃德温记住了维斯坦的告诫,去恨每一个不列颠人,似乎并没考虑到在冤冤相报的循环之外还存在其他选择。

那么,作者把仇恨怪罪到历史头上是否公允?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解释、如何记忆历史却有很大的主观性。譬如故事中煽动撒克逊人复仇的,其实并不是两族对立的历史本身,而是以此为借口实现扩张野心的撒克逊领袖。要让埃德温这样的年轻人真正延续父辈的厮杀,则需要特定的教育来反复巩固仇恨。同样,从人的利己本能考虑,我也不认为人们一恢复记忆就会立刻开始互相残杀,更有可能是一些实际的利益冲突,或是某种自上而下的命令点燃了导火索,而历史仇恨则起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在这些方面,作者对历史本身的关注似乎有点简单化了。

相对而言,他对个体记忆的看法更为温情,与群体记忆形成了有趣的对照。巨龙的迷雾不仅掩盖了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的战争,也影响着作为主人公的埃克索和比特丽丝的日常生活。这对老夫妇淡忘了各自的身份和婚姻的往事,包括他们是如何与儿子失散的,他们对这些私人记忆的追寻贯穿了全书。

和历史仇恨一样,他们找回的记忆并不美好。两人看似恩爱,但他们的婚姻其实曾遭遇过严重危机,儿子正是在那时愤而出走,最后客死他乡。他们在故事开头想找儿子团聚,实际上是潜意识里想找儿子的坟墓而已。

如果说群体记忆充满了血腥气,那个体记忆则带来了宽恕。埃克索和比特丽丝的婚姻并未因为缺憾而破裂,当他们回忆往事时,依能愉快地想起年轻时的某一天,比特丽丝拎着一篮鸡蛋回家,埃克索怕她冒失摔跤,不放心地盯着鸡蛋看。他们此前那有点做作的夫妻关系(比如埃克索总叫比特丽丝“公主”,比特丽丝总要确认埃克索是不是还在她身边)也变得更加真实了,有磕磕碰碰,也有简单平淡的幸福。

个人的回忆和群体的历史,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都维系着人的身份。书中多次出现渡船的意象,船夫要求过路的夫妻各自讲一段美好回忆,如果足够恩爱,他们就可以一同乘船去彼岸,如果不够,他们则不得不分开过河,以后再也无法相见。彼岸象征着死亡,而他们分享的回忆则可以被解读为他们曾经存在并且相爱的意义。埃克索和比特丽丝之所以急于找回记忆,就是为了迎接这一考验,换句话说,是为了不要在不知道自己是谁、爱过什么人的情况下,孤零零地飘入虚空。

也许正因为这样,要弥合群体间的裂痕,可以从个体记忆中找到一些提示。临近结尾时,撒克逊少年埃德温和身为不列颠人的老夫妇告别,踏上复仇之路。比特丽丝叫住了他,提醒说:“在未来的日子里,记住我们。记住我们,记住你男孩时的这段友谊。”埃德温学会了恨所有不列颠人,但他不打算把这对温和的老夫妇视为仇人。这样的个例无法阻止即将到来的血战,但至少,有一个撒克逊人和两个不列颠人达成了和解,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也许在未来与不列颠人厮杀时,他真的会忆起这段友谊,想到面前的对手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普通人呢?

正像梅林散布的那场迷雾,还有我在日本认识的那位女主人所说的那样,有些事情似乎是不要记住更轻松一些。但放弃回忆(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群体的,好的还是坏的)意味着割去自己的一部分身份,因害怕积怨而选择逃避更是懦夫的选择。那么,如何在铭记历史的同时实现互相理解、防范那些仇恨的挑唆,则需要更多勇气和警觉。石黑一雄的这本小说和古往今来的大小冲突都告诉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有正确答案。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个体与个体的尊重和宽容开始吧。

【插播广告:第一次听说《被掩埋的巨人》是在2017年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奖,当时看介绍,感觉自己这几年尝试写的一个故事(部分也是受了开头提到的和日本人的谈话影响)和它的的主题有点不谋而合。这次读完全书,更是发现了许多共同的关切,当然我在写法上要粗线条、稚嫩许多。不过还是欢迎有兴趣的朋友随便看看:https://read.douban.com/column/439383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