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眩晕经典读后感有感

眩晕经典读后感有感

《眩晕》是一本由[英]查尔斯•巴尔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眩晕》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电影文本解读的范例

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顶尖佳构《眩晕》(又名《迷魂记》)在电影爱好者中家喻户晓,这部1958年上映的经典影片至今仍旧得到全世界众多影迷的追捧和喜爱,对该片的分析和研究的相关论文也层出不穷屡出新篇。

其中东英吉利大学电影学教授查尔斯•巴尔(Charles Barr)在2002年出版的同名研究专著,对此片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分析,可以说是当代电影文本解读的范例。这本书主要以“文本细读”作为电影《眩晕》研究的方法,其中对影片的背景和情节、角色的演绎、导演的风格、镜头的运用、编剧的创作及拍摄的幕后纠葛等做了大量的微观分析和研究,探究了《眩晕》产生持久魅力的原因。今年由电影学者徐展雄先生译出,让中国的影迷可一睹为快对大师经典的解读。

众所周知,《眩晕》是一部交织了多种元素的类型片,有悬疑、爱情、谋杀、精神疾病等诸多成分。查尔斯•巴尔认为男主角的恐高症,女主角疑似的精神恐惧症,以及其他种种难以名状的边缘心理疾病和仪式化的行为,都通过导演的精湛的镜头语言完美地融合到故事情节之中。尤其是片头的眼睛和螺旋线条一下子就让观影者身处倘恍迷离的眩晕之中。

在画面和镜头的处理上,巴尔教授认为希区柯克体现了古典好莱坞所能提供的顶级视觉快感,比如表现斯科蒂的恐高症,导演采用镜头的焦距往前拉的同时摄影机向后移的手法,让观众身历其境,同时也产生了高空坠落的恐惧心理。再比如对斯科蒂噩梦的展现,那个惊恐的面部特写镜头,体现斯科蒂对玛德琳的爱,以及玛德琳逝去后的他所产生的致命恍惚感和深深的痛苦。

另外,查尔斯•巴尔还对电影加以社会学的考察,谈及了电影的社会背景、人物设定、叙事方式、符号结构等方面的,又从技术层面对作品的结构、摄影、剪辑、导演、编剧、表演等因素进行分析解读,并且使用收集到的相关电影拍摄的笔记、手稿,形成个人独特的电影解读。比如查尔斯•巴尔强调《眩晕》不光光是希区柯克个体的艺术创造,而是一次富有创意的合作,在拍摄期间,影片的前后三位编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他们对导演的拍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眩晕》读后感(二):《眩晕》----i want to stop being haunted

玛德琳手指轻轻的点在千年老树的纹路上,她说:“我出生在这里。”手指移动至后面一点的树干:“死在这里。”

“对你来说只是一瞬,毫无察觉。” 玛德琳缓慢的转身,你可看见她正在慢慢的变幻,穿梭进树林中就此消失。

”难道我再次幻觉了吗?“他肯定这样想着,他去寻觅。玛德琳闭眼靠在大树后,深长的呼吸着。她肯定感受到了生命变成了一幅画,变成了一条流动的河,变的如此真切。当你没有去发掘它时,生命只是一个简单的单词。

玛德琳不想走到黑暗,她知道这代表着死亡。在她的意识还存在时,玛德琳想要真切的感受,全部的激情,生命可以带来的所有触感,去证明她的存在。

电影最后时刻他发现了玛德琳的阴谋,他的愤怒导致了她的死亡。

毋庸置疑,一位美丽女子的死亡是世上最为诗意的主题。

查尔斯 巴尔把电影中我们所不知的幕后信息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了下来。用你所能想到的各个面去解读电影《Vertigo》。

从镜头如何转换,到编剧如何执写。从演员选角到背景布置。从电影镜头秒数到演员台词分解。从原著故事阐明到电影情节解剖。在希区柯克的《后窗》、《西北偏北》等电影中不断穿梭,细致分析讨论希区柯克的拍摄技巧。

对于这部电影的忠实粉丝,你想看的应该就是这些吧。如此的一部电影是怎样展现到你眼前的。

本书除了分析电影拍摄手法,还透露了许多观众所不知的剧组故事。同时作者对电影人物的心理分析极尽描摹,在看完本书后我才得以开朗。男主角对朱迪的愤怒来自于她的伪装,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蒙在鼓里的,她跳入水中后并未昏迷,她十分清楚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她假装昏睡让他褪去衣衫。站在危险的边缘,朱迪误把修女当作玛德琳吓的跌落致死。男主角站在建筑的边缘望着摔下的朱迪,这一幕又回到了片头。同时,他的恐高症也回来了。

原文截取:

他不是唯一被她美貌捕获的人。这个场景也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展现了另外两种凝视。首先是镜头/导演的凝视,正是那个充斥着感官快感的复杂运镜首次发现了玛德琳。其次是观众的凝视:当斯科蒂必须望向另外一个方向时,我们却被允许以一种剧中人并不知晓的特权在特写镜头中继续看她。当然,在叙事电影中,这三种凝视--即导演、角色、观众的--通常合二为一;劳拉 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是现代电影理论的奠基文章之一,她在其中便提出了这个观点。视点镜头(pov)的机制允许导演和观众与男主角一起享受对女性的偷窥凝视所带来的快感。

《眩晕》读后感(三):影评教科书

希区柯克的电影向来有口皆碑。就影片本身而言,由于被打上了深深地“希区柯克”式烙印,因此必定是令读者难以忘怀的。在希胖的作品里此片或许不及《后窗》、《惊魂记》等声名显赫,不过就个人喜好或特定时期类型电影的特点研究来说,本片的光线、镜头运动、色彩、镜语部署、剪辑、配乐等技巧或许更值得去探究。为了更好地配合阅读理解,兴致昂扬地把片子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除了去逐一印证本书的各项分析外,在这些线索的基础上同时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如果希区柯克的作品可以作为黑色电影的教科书,那么巴尔的作品则可以称为电影评论的样板。

剧本往往对一部电影作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崇尚作者电影,唾弃好莱坞流水线式工厂生产影片,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导演不太喜欢自己原创剧本。即便是遭到诟病的好莱坞工厂,优秀的剧本依然非常重要。导演不愿自己写,看到精彩的故事找编剧来改编一下直接拿来也未尝不可。事实上,传播最为广泛群众基础最好的电影,作者电影在其中占有的份额其实少得可怜。

希胖也一样不喜欢写剧本,但是他知道该找谁来完成这项工作。有趣的是,本片历经前后三个编剧的更迭,却误打误撞的与女主角换人碰巧的契合,从而迸发出惊人的化学火花。金·诺瓦克在本片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银幕形象领域,诺瓦克与斯图尔特的对手戏堪与《罗马假日》里的赫本与格里高利比肩。

在剧本和选角环节完成后,巴尔又谈到了本片在剪辑上遇到的风波。朱迪在回忆之前被胁迫参与谋害加文妻子的闪回画面。当这段短戏结束后,影片在保持紧凑节奏的基础上,简洁清晰地交代了朱迪与玛德琳之间的身份之谜。然而这段经典的闪回桥段,却是当初希区柯克执意欲将其删除的。或许大家都没想到,今天观众看到的传播最为广泛的版本,实际是希区柯克对抗失败之后的产物。巴尔甚至提出了假设,如果希胖的导演剪辑版替换掉现存公映版,缺了这段经典戏码的影片是否还能得到同样的评价。

本书后半段对影片的摄制过程技法,以及配合剧情展开运用的镜头处理做了详尽提炼。在镜头与角度切换之间,不仅表现出了人物视点的变化,通过频率变化也展现了角色心理的起伏。片中有大段时间几乎没有对白,全靠各个角度的镜头组合,完成了剪辑的经典模板。从心理活动到外化言行,镜头语言的炉火纯青着实令人惊叹。巴尔在此也提到了默片的经典样式,以及默片精巧的叙述技法对有声与彩色影片的巨大影响。

在阅读前,《迷魂记》是一部经典的悬疑片。观众或者对展现恐高症的变焦镜头叹为观止,或者沉醉在跌宕起伏的剧情里难以平静。在读完本书后,发现《眩晕》可能是更适合的片名。斯科蒂令人费解的突然沦为冷血恶魔,及扑朔迷离的结局之谜,回想到片头的巨幅眼睛特写,令人有种陷入导演设置的斯科蒂梦境骗局的不确定。这究竟是个目睹生命从高处坠落的噩梦,还是关于死亡与谎言轮回的寓言?

拍一部优秀的电影不容易,写一本解析优秀电影的精彩影评书更不容易。读完这样一本杰作,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则更是难上加难。

《眩晕》读后感(四):大师的魔术棒

本人是推理小说和电影迷,读过N本涵盖中国、日本、美国、英国、丹麦、荷兰等国家的推理小说和电影。

在图书层面,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是这三位作家。

其一,中国方面,我比较喜欢民国时期的作者梅小青写的《霍桑探案》,这种略微有着《福尔摩斯探案》痕迹,却又已然有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的作品,是我比较中意的,霍桑缜密的推理和思考能力,和颇具特色的破案手法,往往让读者在真相大白的时候会心一笑,“哦,原来这样子的。”

其二、美国方面,我比较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波罗系列,《ABC谋杀案》、《无人生还》等作品让人百看不厌。我还看过英文版的几本著作,水平有限,看了几遍还是云里雾里,英文要好好补习啊。希区柯克的小说悬念紧扣,往往让读者陷入误区,无法自拔。《眩晕》这部作品虽然是查尔斯的原作,但希区柯克很好的吸收了原作的精髓,并在电影影像中加入了自己擅长的悬念,电影中斯考蒂其实早就知道朱莉不是玛德琳,可是他还是屡次将人认错,这就有一个前提,他有恐高症。最后的结局顺理成章,但是还是让读者有被大师牵着鼻子走的赶脚。看完后,合上书,心里对希区柯克说,你个狡猾的老头。

其三,荷兰方面,我比较喜欢高罗佩的《狄仁杰断案》,这位高鼻子的外国人能将我国唐代的市井和宫廷写的如此之详细,身为国人皆感到无地自容,据我所知,世界各地的汉学家数量之广,超乎我们的想象,也只有这种对中国文化浸淫毕生,有着高深造诣的学者,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不好意思,偏题了。

日本小说方面,最早是以西村寿行、松本清张等为主的一批作家,记得我小时候到亲戚家去,唯一的爱好就是到他书橱找他们的书,坐在椅子上,认真的翻着里面的内容,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小时候比较调皮,哈哈~)。

近年来,日本的新作家也层出不穷,以东野圭吾为主导的一批新生力量,给日本的推理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丹麦的小说是近几年突然崛起的,如《达芬奇密码》、《龙纹身的女孩》,我没有看过,不敢随便品评。

在电影方面,我个人的拙见(因为推理电影基本上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所以我不太熟悉除希区柯克以外以推理电影见长的导演)首推希区柯克。

当然,根据日本著名作家推理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有很多,比如高仓健演的根据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西村寿行改编的电影《追捕》,还有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根据日本推理小说改编的电影(叫什么名字忘了,好像是讲一位顾客去理发店剃头,然后不停的敲诈理发师,最后理发师忍无可忍,结局却是出乎意料),还有两部美国片,一部是《窗台上的男人》和《水果硬糖》,都是其中的翘楚,建议对推理片有兴趣的一睹为快。

推理小说的情景结构和悬念设置是创作的两大重点,这考验着推理小说作者深刻的文学功底和叙事水平,在如今的社会,压力大的朋友,能够沉浸在这种小说的氛围中,也是一种乐趣。

《眩晕》读后感(五):对影史第一佳片的晕眩感受

此书介绍了这部电影的一些周边情况,还有它产生的渊源,与其它电影的比较等等,和对电影文本的细读一样,都不够全面详细。看原文书名,也并没有细读之义,可能只是中文出版者的一厢情愿吧。我觉得《这不只是一部电影:希区柯克与《精神病患者》拍摄始末》对电影的阐介更为详细。

这部又被译作《迷魂记》的电影,在2012年已经登上著名的《视与听》杂志评选的影史十大佳片首位,这部电影在每隔十年举行一次的评选中,位次逐届走高:1982年首次上榜,与《奇遇》和《安倍逊大族》并列第七;1992年升到第四;2002年升至第二;2012年最终夺魁。此片的导演希区柯克,在由法国电影评论家开始的持续推崇中,也成为电影“作者”的代表人物,赞誉已达无以复加的地步。这让我也产生了一点晕眩的感觉。

从电影的艺术性上看,据此书介绍,女主角朱迪也就是她假扮的玛德琳,从出场到她跳水,时间已达28分钟,而且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对她的神秘举动铺陈得这么长,恐怕很难维持住对观众的吸引力。这可能就是此片当年票房失利的主要原因,现在来看,这个问题并不是当年观众的误读,而是变得更加明显。本片导演被称为悬念大师,最为擅长的就是掌控观影心理,如果让观众产生了失去兴趣的感觉,显然有失算之处。

我觉得至少可以舍弃朱迪去花店、墓地、宾馆等段戏的内容,相信朱迪鬼魂附身的观众不会太多,而且电影也确实不是一个鬼戏。渲染玛德琳买的那束花对整部戏作用不大。朱迪去的墓地叫都勒修道院,也不是后来跳钟楼的施洗者圣约翰修道院,她的前世因缘让那个书店老板讲清楚就行了。朱迪是假扮船厂主的夫人玛德琳,当然会有自己住的宾馆。如果让侦探在目暏玛德琳跳楼后,又回到她曾经出没的宾馆去追忆时,再发现假扮她的朱迪,倒可以为这种巧遇提供一个非常让人信服的理由。可影片并没有这样设计,朱迪假扮玛德琳出没的宾馆,和她实际住的宾馆根本是两个,侦探后来是在街上瞎逛时偶然发现朱迪的。而且朱迪为何能从假扮玛德琳时出没的那个宾馆神秘消失,电影没有交待。只是在剧本中才有是船厂主已经买通了宾馆管理员,向侦探说了假话。所以加上这段故布疑阵,反而添乱。

下面就必须要说到认为前边铺陈过长是不是一个各有所爱的问题。会不会有观众说你认为太长了,可我还没看够呢。也就是说一人分饰朱迪和玛德琳两个角色的金·诺瓦克,她的魅力能不能在那么漫长沉默的跟踪戏里,吸引观众对她的“凝视”或者再直白点说“窥视”。这还要谈到希区柯克被称为控制欲最强的导演,他向特吕弗明确表示过:如果把演员比喻成想过马路的老太太,他可不想成为扶老太太过马路的小孩,因为他不想过马路。他一直都严格要求演员中规中矩、一丝不差地按照他规定的做。所以他片中的演员时常会流露出拘谨、紧张的感觉,不大会有自由的、超水平的发挥。当然他对艺术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是原本不出名的演员,达到了他的要求,就会被认为表演很优秀,从而一举成名。不过希区柯克并没有培养出什么表演艺术家或者一流的大明星。出演过他的作品的加里·格兰特、亨利·方达、詹姆斯·斯图尔特、保罗·纽曼、格利高里·派克、英格丽·褒曼、格蕾丝·凯利、琼·芳登,原本就是大明星,或者说在他作品之外的更为出彩上乘的表演,更是所在多有。

那么怎么评价金·诺瓦克的魅力呢?难道魅力这种东东还有什么可以量化的标准吗?应该说金·诺瓦克确实凭此片成名,但她从来也没有成为一流的大明星,而是因工作压力太大后来退出了演艺圈。她从来也没有达到象玛丽莲·梦露或者丽塔·海华斯那样多的为之倾倒的观众人数。而且她在本片中也谈不到是性感演出,主要还是一位高雅的上流社会夫人而已。

从电影的思想性上看,说此片就是希区柯克自我暴露的自传式电影,那个侦探斯考蒂就是希区柯克的化身,要比说贾宝玉就是曹雪芹靠谱得多。比起通常男性的性欲来,希区柯克的性欲要定义为是一种更为宽泛的对女性的欲望,它经常要通过对女性的使用、恐吓和控制来得以实现。如果只会真干那就只能成为罪犯或者废物,如果懂得用艺术表现就有可能成为大师。我的这个帖子,就是在楼上的中央警卫局宿舍住户不断的敲击声中写完的,这种变态的爱好与希大师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中央警卫局里的希区柯克”,特予以致敬。不过希区柯克的表现总是初露端倪,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研究,也找不出更加明确的证据。这就和可以附加到他的作品上的许多深刻时髦的理论一样,再怎么精深幽微的阐发,都是评论者自己的事。他的作品只是显现出一点由头而已,其实根本就没有对这些理论或者思想的深入表述和感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