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行家本色:传奇漫画家 藤子·F·不二雄》影评100字

《行家本色:传奇漫画家 藤子·F·不二雄》是一部由藤子·F·不二雄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家本色:传奇漫画家 藤子·F·不二雄》影评(一):感觉藤子先生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看完就觉得:牛人不愧是牛人。 真羡慕像藤子先生这样的人,生来就是出色的漫画家,职业生涯顺利得难以置信:毕业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们一起画漫画,广受周边朋友们(小朋友们?)的欢迎;后来加入漫画社后,自己和新的好朋友画的漫画一直在流行杂志上连载,被广大读者追捧;再后来,漫画销量有点下降趋势,于是藤子先生想要转型,沉思几年后,就诞生了哆啦A梦这部作品…… 不过,这样顺利的职业生涯,也与作者本身勤奋刻苦的个性分不开。作者如此热爱漫画事业,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构思漫画内容。就连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是在他常坐的书桌前,画着心爱的哆啦A梦。

所谓行家本色,大概就是天分和努力吧。二者缺一不可。

《行家本色:传奇漫画家 藤子·F·不二雄》影评(二):只有创作的故事

在他创作哆啦A梦之前也有困惑而不知所作的时期,「ビックコミック」の創刊者小西湧之助对他说,就画自己想画的就行、

「それだけ」

小西还说…

「ナルシズムに近い自分に対する自己依存がなかったらモノは書けないでしょ」

因为TV版本完结,藤子被要求画出最终卷。完结之后的单行本卷首,他写道——

「ぼくは、とっても楽しく“ドラえもん”をか きました。みなさんにも、楽しくて読んでいただけたらうれしいと思います。」

“我画的很开心、大家也能读得开心就好了。”

作为创作手法的漫画天生就有亲和力,对创作者也是。(作为比较,在开发游戏的过程中编程写逻辑,我总是恨意满满;但是在画画、一直到把素材填入,都是充满愉快的。(只是眼睛会飞速地成为过劳的器官))

看的时候想,EVA能成为时代现象,是不是因为一个人,作出了他自己的样子,而他自己正是众人的样子。Maybe the art of capturing and translating is called talent.

就算这么说,他的夫人在这部片子中屡屡出现,都是在描述藤子创作的样子。他的生活里似乎只有哆啦A梦——极强的集中力、心无旁骛。藤子有着巨大的收藏(书籍、漫画、电影等等等),他从其中吸收起各种“有趣的片段”然后把它们变成作品。根据此片,他对自己的收藏「全部目を通した」每天早上6点(不管前一天睡的有多晚)都会坐到桌前陪女儿们吃早饭。被女儿启发、被自己启发,却见不到他的妻子(也有可能没有被描述进去)。妻子的角色是典型的日本家庭主妇,丈夫回来了,给他端茶倒水;“有的时候,他回来了,拿着书就上楼去”“是不会给我看一眼的”·……一直就这样,到62岁,在妻子默默的目光中,他倒在了工作台上。

我想,有这样一种口吻,妻子对着如镜的盘子在说话。近乎独白。[1]

她和忙碌的丈夫没有对话、她的生活只为支持另一人。她的丈夫是漫画家、是导演、是研究者、是社会学家……她是没有名字的。(日本女性随夫姓真是太顽固了)

当然有、太多了。

[1]独白是与自我的对话吗?还是对听者所说——这么说起来,听比观看妙,因为看到自己,需要很异质的外在媒介;而听需要自己的头盖骨。是一种不可分割的传导。但是自己听到的又和他人不一样。

《行家本色:传奇漫画家 藤子·F·不二雄》影评(三):突破极限的努力--藤子·F·不二雄

今天在椭圆机上看的《行家本色》的主角是藤子·F·不二雄,哆啦A梦的创造者。给我启发的有3点: 突破极限的努力 一日一话的速度更新频率并没有降低内容的丰富,叮当猫有1600+件小工具全是不二雄一个人在创作的。是如何做到的呢?

1-突破极限的努力!!

2-画他自己想画的东西

按藤子先生自己所总结的,他一辈子都在画一种叫“SF”的故事。这个SF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Science Fiction(科幻小说),而是他自己创造的一个词“Sukoshi Fushigi”(すこし不思議),就是“稍微的不可思议”。 藤子先生的作品本质却一直只有两个字——“生活”。他特别在意把身边的事物或小小的愿望收入进去。他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碰到好的想法就会把它记录下来。把注意力放在“观察生活”,将读书、看电视或电影,读报纸和别人说话有趣的片段都记录下来作为创作的原料。小时候孤独一人时拯救他的是被梦想充斥的幻想世界。他想把当时那份心里的兴奋传达给孩子们。藤子先生告诉新婚妻子:想发表一个能永留孩子们心间的漫画杰作。后来有了哆啦A梦。

3-讲普世定义的not good转变为生命的礼物

藤本弘自己则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个毫不起眼的孩子……性格内向,也不敢在大家面前大声说话,喜欢在角落里呆呆地沉浸在幻想中。”他小时候身体不好,朋友很少,还经常被欺负,按普世定义这个是一个需要一辈子治愈的童年。但是他投入到被梦想充斥的幻想世界,并且把没有小伙伴的童年时间变成了画画的积累。

这一点真的很珍贵。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好事,大多数会有很多不如意和沮丧,如果能看到积极的另一面,人生才可以有更好的可能啊。这几天在看《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也是,年轻的时候大面积烧伤让他开始思考怎么样的生活可以让他在疼的时候可以缓一下,不疼的时候过干一些,他找到了,学习和研究。在治疗和养病的期间,他更积极的去观察和研究、思考人们的行为,最后成为一个行为经济学大家。这一点可能,并不是藤子先生最牛的,但是目前而言,对我的触动最大。因为我太需要了。幸福是选择的,由自己选择的。

下面这两段话,我不知道归纳在哪里,但是纪录片播到的时候,我的心被咚咚的狠狠敲了一下。记录下来。

“成为漫画老手后,就会有些绘画和思考点子的技巧了,这是这时最大的危机。不由得就会想去做一些轻松的活,这样一来,很快就会在固有的习惯中摔倒。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警戒。漫画应该是一篇一篇在痛苦和烦恼中画出来的。”

“孩子们是向往冒险的,无法遏制的冲动,无法抑制的能量,可能正是驱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随着孩子们的成长,逐渐被日常所困住,他们只能顺应社会的发展,但向往冒险的心,我希望…永远不要消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