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辉常伤感》读后感摘抄

《辉常伤感》读后感摘抄

《辉常伤感》是一本由刘卓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辉常伤感》读后感(一):读了辉常伤感,非常伤感

很多年前,就是Beyond的忠实粉丝,爱听Beyond的歌,曾经问一个年纪比我大几岁的人:这些歌都是他们自己写的吗?答曰:我也不知道。后来慢慢长大,慢慢懂得一般的歌手都是有人专门给他们写歌词的。几年之后,通过朋友了解到给Beyond写歌词的人是一个叫。。。辉的人,再后来知道这个人叫刘常辉。长大了,工作了,Beyond依然伴随着我,却越发对Beyond后面写歌词的人感兴趣了,非常想了解这些幕后作词人过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现在终于有这个机会,读到作词人本人写的书,真是幸运至极。感谢吧,感谢作者与出版社,感谢辛苦的编辑,让我有机会了解到作词人这样一群人的生活与心理,谢谢。

《辉常伤感》读后感(二):不是我所想的

很多年前,就是Beyond的忠实粉丝,爱听Beyond的歌,曾经问一个年纪比我大几岁的人:这些歌都是他们自己写的吗?答曰:我也不知道。后来慢慢长大,慢慢懂得一般的歌手都是有人专门给他们写歌词的。几年之后,通过朋友了解到给Beyond写歌词的人是一个叫...辉的人,再后来知道这个人叫刘卓辉。很多人说没有他,Beyond只能算是个二流乐队。长大了,工作了,Beyond依然伴随着我,也越发对Beyond身后写词的人感兴趣了,非常想了解这些幕后作词人过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跟歌词所写有何种联系,还是就是他们生活和期盼的缩影。

本书借羊头卖狗肉,以Beyond为托词,实则是刘卓辉的个人经历。文中并没有太多描述,与我所想也有较大偏颇。大多写的还是发展史,他和歌手们的一些故事。只是因为我是冲着封面黄家驹去的,看完之后还是失望的。

《辉常伤感》读后感(三):黄金一代

在体育圈里,我们经常会听到“黄金一代”这个名词。所谓的黄金一代就是某个时段里大批涌现的出色人员。音乐圈也是如此。

这本书是作者刘卓辉30年来的文章总汇,其中包括了乐评、歌手访问、生活随笔、时事调侃,当然还包括作词的经验,少不了谈到beyond。其实,对于那个年代的音乐我并不很了解,在我开始热衷音乐的时候,已经是“四大天王”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了。虽然书中提到的音乐人都已不再活跃于主流媒体,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曾经如此的辉煌过。每首歌都那么经典,传唱度很高。

90后的同事那天在感叹,00后都已经14岁了,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呵呵,那我们80后不是更老。我一直觉得老与不老,完全看心态,年龄只是一部分而已。

至于Beyond,我除了那几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他了解不是很多。他们主演过的一部电影《莫欺少年穷》,我到还留有一套碟片,但也全是为了王菲啊,哈哈,但是这部追求音乐梦想的片子,当年还是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挺励志的。

音乐人罗大佑曾经这样评价Beyond:“香港没有真正的音乐人,除了黄家驹。这样的人降临在人世间本来就是奇迹,上帝不会再派一个音乐天使下凡了。”

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些音乐人放佛一夜间都老去了,各种选秀歌手、酒吧歌手、网络红人啥的,我真没几个能记住名字的。可能我们的音乐真的老了,但是它一定是百听百唱不厌的。

这篇不完全是书评,只是看完书的小感受。书的内容很专业,我这个新人还驾驭不来。看完书后马上去下了林忆莲版的情人,真的好听。

《辉常伤感》读后感(四):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一直都喜欢听BEYOND的歌,憧憬、纯净、悲伤、坚持,这些情感伴随着音乐,在所有喜欢BEYOND乐队的青春额头上,都留下过最灿烂的灵魂之光。也正因为喜欢,大三的时候,还苦学了吉他,只为弹唱一首《光辉岁月》。

BEYOND的音乐使不同阶层的人都得到了熏陶,不论是疯狂的BEYOND少女族群,无数在某个角落演奏BEYOND作品的年轻乐队,还是就在我们的身边,都可以看到热爱与敬重BEYOND的人们。无论是他们是固执的、平庸的、快乐的、麻木的,甚至正处于社会的边缘,听着BEYOND的音乐,都可以在其中理解到点滴解放心灵的甘露。

所以之前在听歌之外,一直都很少关注幕后的那些填词人。直到现在看了这本《辉常伤感》,我才对当时那个时代有所了解,对七八十年代那个社会背景下音乐艺术的发展有了基本的架构,也更加了解了BEYOND乐队当时的崛起背景。刘卓辉,香港著名填词人,我确实从没听过他的名字,但却真正听过他写的歌。

还记得小时候,不论是谁,只要你能吼,都能跟随着BEYOND的歌一路狂吼下来。放学后,许多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前面的人哼起来,后面的人就一起:“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一刹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觉。学生时代已经逝去,面对社会的总总,能继续坚守理想的人已然不多……

或许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让人默然,又让人惆怅。我们都这样成长,都是这样在睁眼闭眼之间,尽力拥抱着远去的青春梦想。

曾经也研究过怎么写一首歌,有的人说要先写词再谱曲,也有人说可以先谱曲再填词。但不论是哪一种,歌词和音乐主题协调一致,才是写好一首歌关键所在。

《辉常伤感》读后感(五):岁月无声,词曲留音

每次和朋友聚在一起弹唱,几乎都要唱上一首Beyond的歌。也因人在澳门,朋友都会弹唱,语言不成问题。而刘卓辉作为Beyond的御用词人,让我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他。读到这里,你或许会问,《光辉岁月》是不是他写的?错了,黄家驹也是才子,词曲都是他所作的。若说到刘卓辉的代表作,那就是《说不出的未来》,不仅对时代做了敏锐反应,更是一举唱透人心。

“我对你倾诉,但充满了隔膜,似是我故作寂寞在一角。爱上了电视,不需要思索,模糊面对工作,日夜去奔波。”

写词,本非他经商主业,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拥有双重身份的他,作为音乐人,他被赞誉为黄家驹最佳词曲拍档,同时,他也为张学友、黎明、谭咏麟、陈慧娴等著名歌手作词;作为一个商人,他使“大地唱片”、“字母唱片”成为音乐界中的地标;他也致力于将内地歌手引入香港,如艾敬、常宽、何勇等。

以往听Beyond的歌时,常常只是享受摇滚,或是偶对歌词露出赞同。今日再读他的散文选集,才渐渐对他的写词方法有了自己的见解。他的歌词多为反映现实,或富有政治味道,不论是社会性还是后来的情歌,都以写实为主。而歌词的不同,是看为哪个歌手写作而产生的差别。

他的歌词,也捧红了许多歌手,自己却退居幕后,甘为他人做了嫁衣。他的填词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初时有心写词,却让当局觉得敏感,要求重写;而情歌又非他所喜,他想来不是想象力丰富的人。相比较Beyond的歌,今日流行音乐的大量诞生,让它泡沫迭出,不觉牢靠,但真正的好歌,能经过时间的考验,更能让一代代人传唱。

而在音乐圈浮沉多年的他,更是让他落笔成文,伤感中不见阴郁,幽默中更显豁达,纵然文中内容各有千秋,然篇篇共通,读来颇长见识,在这音乐中,不知不觉温了人心,暖了耳朵。他通过与不同朋友的聊天或采访,侧面写出了他对各个朋友的欣赏与喜爱。这样的采访,不如说是对七十、八十年代音乐的非正式断代史,生动地描绘了歌手的个性与对音乐的观点。对年轻人而言,这不仅让他们熟悉了Beyond,也对这个相对遥远的时代有了大体的了解。而后半部分,看似轻松的随笔引起了我的共鸣,港澳离得近,连读带着粤语的文章也不觉生分。

岁月无声悄然逝,词曲留音凭人记。说的,就是这样的作词人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