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君特•高斯对汉娜•阿伦特的访谈》经典影评1000字

《君特•高斯对汉娜•阿伦特的访谈》经典影评1000字

《君特•高斯对汉娜•阿伦特的访谈》是一部由Hannah Arendt / Günter Gaus执导,德国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君特•高斯对汉娜•阿伦特的访谈》影评(一):伟大的思想家

汉娜·阿伦特真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思想家,尽管她语调平平,但整个访谈过程称得上高潮迭起。

出于对理解的欲求 ,她14岁就确定了哲学是学术追求;写作只是一个思考过程。而由于1933年2月27日国会大厦纵火案和非法拘捕,她决定不再冷眼旁观,她称自己为政治理论家而非哲学家。尽管因为身为犹太人被迫远离故土,却时刻对母语充满眷恋、与外语保持距离。

最吸引人的是面对她探讨艾希曼著作指责时她的态度——无视一切情绪化的或是由利益驱动的谴责,冷静地承认自己写作时的语调不够悲伤,认为唯一有价值的问题是这本书未能触碰到真理(事实真相)。

她的不少观点都非常吸引人,无论是论证为什么“我只爱我的朋友”,还是指出“在工作和消费中,人类就真的完全只会退化到自我封闭,退化到只剩生理需求”;她也提及对于历史的隐瞒实际是因为某些非正当性的利益,以及对于领袖做决策能力的怀疑。对雅思贝尔的著作《公共领域的冒险行动》的评价也很一针见血——这种冒险行动之所以可能,是出于对人类的信任。

PS:看得出来,她由衷的喜爱诗歌。

《君特•高斯对汉娜•阿伦特的访谈》影评(二):问答小结

组织或团体是在一种与世界产生关系的情况下出现,把人组织起来的就是interesse利益,“爱”是直接的关系,是人与人之之间的,而非与世界的联系,是unpolitisch非政治的。

书写的意义在于Verstehen理解,历史家的价值是Wahrheit真相 Tatsache事实的守卫者,而一旦这个历史家声称为国家和民族书写,那其中必包含了谄媚。

《君特•高斯对汉娜•阿伦特的访谈》影评(三):图像稿记录

1.对于个人来说,问题其实不在于敌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的朋友做了什么

2.如果人们渐渐忘记母语的话,人们在自己的语言当中具有的创造性就会跟着碎裂了

3.我只知道,我就算知道我要死了,死前三分钟我都还是会大笑

4.但如果是因为语气,就对我这个世界有意见,那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总不能跟人家说【你们误会我了啦,实际上我心里真正的想法是这样啦,那样啦】

5.在【失去世界】的情况下,犹太人有一些特殊的人选还漫美好的,这是一种【立身于所有社会连结之外】,一种我在母亲身上强烈体会到的【完全毫无偏见】,她在面对犹太群体时相当身体力行的毫无偏见,当然这也带来非常大的伤害,人们为了解放而必须付出代价;我(汉娜阿伦特)曾说【这种人性在解放之日、自由之日,活不过五分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