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战争》经典观后感有感

《我的战争》经典观后感有感

《我的战争》是一部由彭顺执导,刘烨 / 王珞丹 / 杨祐宁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战争》观后感(一):铭记历史

演技在线,制做精良,故事感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几场战争的发生地缺少明确的说明,如果可以和历史事件对应起来就更好了。但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役打的多也很惨烈,即使没有说明,也不影响他成为优秀的影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前行。

孙联长和孟三夏的感情触到人心最温暖处, 到死都喜欢你!

《我的战争》观后感(二):凑活看还行

这个电影吧,没法说

演员都是好演员,刘烨是吧~王珞丹是吧~黄志忠是吧~杨佑宁是吧~单拿出来放在合适的本子里都撑得起来,放在这部电影里,真是.......

电影的主题也不错,就是吧,本子和镜头实在一般

想说大了,劲儿不够,想说小了吧,那个台词又太空,几个小配角也一般

就主旋律可能真的不好拍吧

就真是很一般的电影

就这样吧,凑活着看还行

《我的战争》观后感(三):《我的战争》和《英雄儿女》的《团圆》

本片改编自巴金的《团圆》,自然让人想起同样改自原著的《英雄儿女》,但两部电影情节迥异。

《我的战争》是彭顺导演2016年拍摄的电影。描写了孙北川、张洛东、孟三夏、王文珺等青年参加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其中发生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故事。

这部电影的幕后介绍中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细节,“影片改编自巴金的《团圆》”。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就小说来说并非名作,然而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以其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却家喻户晓,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电影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牺牲后,他的妹妹王芳在军首长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王文清认出了王芳实际上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却又不忍相认夺爱。最终在养父王复标的帮助下,王芳与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电影《英雄儿女》是非常忠实于小说《团圆》这部原著的,角色姓名“王芳”、“王成”都来自原著,在忠实情节的基础上,对王成的牺牲做了浓墨重彩的升华。(原著中对王成的牺牲只是一笔带过,所以巴金说电影比自己小说好,既是谦虚,也非虚言。)

然而再看《我的战争》,我们赫然发现这部电影和原著《团圆》完全不相似,根本就是两个故事!看到第二遍时,发现这个桥段:大家在埋葬女文工团员王文珺遗体时,之前只出过一次镜的军首长抢过铁锨说:“她是我的女儿”,这里才看出了一点点《英雄儿女》的影子。

那么如何找到两部电影的联系呢,我们还要回到情节和结构上。从《英雄儿女》和《团圆》的情节中可以提炼出这样几个感情线索:兄妹情、父女情,养父女情。这些情感被置于“保家卫国”环境下产生了时代的升华。

在《我的战争》中父女情(军首长和王文珺)被放到了副线中一笔带过。但却出现了另外的几条情感线:一是老兵李顺良和新兵张洛东的养父子情(替换了原著的养父女情);二是文工团员刘诗文和王文珺恋情(公开的相恋);三是男主孙北川和女主孟三夏的恋情(公开的追求);四是张洛东对孟三夏的爱慕(暗恋)。

上面可以看出《我的战争》中情感线索中着重刻画的是爱情,爱情替换了兄妹情,而且多线发展。这显然是和《英雄儿女》不同的时代底色。在《英雄儿女》的时代,电影主旋律是“革命让爱情走开”,爱情在电影中是被弱化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那句“阿米尔,冲!”都受到争议,当然不可能出现《我的战争》里“孟三夏,我要和你亲嘴!”那样富有冲击力的台词。然而,爱情有多美好,战争就有多残酷,当美好的爱情遭受到战争的蹂躏,让两对恋人天人永诀时,更能让人珍惜和平的可贵。

现在再看两部电影展示出来的情感,把父女情、兄妹情、养父女情、养父子情、爱情都放在了《团圆》的家国情怀中,三部作品的内在联系就渐渐清晰了。《英雄儿女》中的儿子(王成)牺牲了,女儿(王芳)活着。《我的战争》中则是女儿(王文珺)牺牲了,儿子(张洛东)活着,并在凯旋的车站和孟三夏完成了“团圆”。《我的战争》和《英雄儿女》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把凹凸的镜像拼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的《团圆》。

每一部好电影都有自己的“金句”,《英雄儿女》的金句自然是那句著名的 “向我开炮!”。它几乎已经成为当代成语。《我的战争》中的金句则是:“你说,我们今天做的事情,以后会不会有人记得?”孙北川牺牲前的这句台词是在问向观众,我们在享受和平的当下,是否忘记了他们,忘记了哪些为了共和国万家团圆,牺牲了自己生命的最可爱的人。而我们在享受家国团圆幸福生活的时候,可曾忘记他们在战火中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他们对祖国深深的恋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