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读后感精选

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读后感精选

《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是一本由殷健灵著作,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读后感(一):听见心灵深处的萤火虫!

转自——我的宝贝言言_新浪博客

翻开清新的书就掉进美好的心灵世界。遥远的童谣里似乎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伴着爱的小夜曲无限怀念那些有心中爱的人。我们也都有过徘徊的青春,不是吗?这本书更让我喜欢得不得了!

在《我能帮你吗?》中,作者问小朋友三个问题:“什么事情最让你快乐?什么事情让你最不快乐?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关于快乐的回答他们很踊跃,关于不快乐的回答也让他们很忧伤。原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内心纯净的他们只是简单地希望一切美好,世界上不要有吵闹。想起小时候也曾经为父母吵架而忧伤,长大了才理解他们。不过现在为人母我知道要保护宝贝的心灵,不要让宝贝为大人的事情担心。

看《白痴的问题》里写到“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这是每个人成长中都会讨论的话题,没有几个人会那么爱上学,上学时都盼望毕业、长大。长大了却又无限怀念学生时代。其实还是上学好,有同伴!和同伴一起感受世界!

就像《纸房子》里两个玩游戏的孩子,那么快乐。就像《玻璃之爱》里把玩一块小玻璃一样欢喜。读着书,想想小时候我们周围有没有《花样男孩》,长得好看,像女生一样。想想童年时是不是喜欢过老师,喜欢得不得了,竟然似爱情般!读过《茶杯里的风波》我才知道作者比喻得如此贴切。儿时的小风波与长大时所经历的事情相比真的如茶杯里水。想想小时候都想学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没学成,但是儿时所经历的事情却对一生的成长有益。

我最喜欢《成熟的第一步》,当我们在为各种事情找理由的时候说明我们还不成熟,小时候摔倒了会归罪于拌倒我们的东西,等到我们学会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我们就成熟了。成熟的我们才能真正体味《母子》之情,送给外婆的《纸飞机》,《微风拂窗棂》中体味师生之情。还有人的一生有多少人可称作亲爱的人?父母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青春的故事我们都有,但是有谁真正放下享受青春的权利,我们会为那些失去青春的生命惋惜。所以我想说不要徘徊的青春。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读着这本书,我看得见心底的点点滴滴。

《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读后感(二):用心倾听心灵的声音——读《听见萤火虫》有感

转自——晶莹剔透_新浪博客

殷健灵的作品,笔调细腻、真挚又灵气逼人,之前也读过她的几部作品,比喻《轮子上的麦小麦》都很喜欢,《听见萤火虫》是她2006年写的散文集,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获首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三个“一百”入选图书、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共收录18篇优美散文,很值得一读。让我们用心倾听这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吧!

本书中共分成三个篇章,开篇第一个篇章——“遥远的童谣”,共收录8篇美文,不管是开章的诗歌,还是《我能帮你吗》中幼儿园小朋友们唱的童谣,还是书中梦幻又充满童趣的插画,都非常喜欢,让人欣赏。作者通过写她的一些童年故事引起我们的共鸣,就象“纸房子”,“玻璃之爱”等文,让我想起我们班的同学也会流行各种小玩意儿,非常的温馨。

第二篇章“爱的小夜曲”,共由5篇美文组成,如果说第一个篇章带给我们的是温馨,那么第二个篇章带给我们的可以说是感动,《成熟的第一步》里坚强的小旭,《母子》里96岁的等儿子的妈妈,《纸飞机》我和89岁的外婆,《微风拂窗棂》我和闾丘老师师生之情,《亲爱的人》里大家心中的家人。这些篇章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亲情”的可贵,让我们更加懂得生活中我们觉得很普通的情感,更应该用心去经营和珍惜,善待身边的亲人。

第三篇章“徘徊的青春”,共收录7篇,这些话题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沉重和痛心,我想作者写这段篇章的时候,内心也一定是纠结而沉重的,《孤独是什么》讲的是芦苇和妈妈因欠缺沟通所带来的问题,让我想到和爸爸、妈妈他们平日对我的关爱,他们都非常重视亲子、家庭成员的沟通,幸运的是我和父母的沟通良好;《遥远的世界》通过少年犯紫玲和小鹿的案例,吸毒、堕落给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家庭、父母、亲情对孩子的重要和孩子的洁身自爱是那么的重要;《那双明澈的眼》让我有点不敢看那双眼睛,艾滋病给家庭和孩子带来的痛,落后和贫穷给生命带来的灾害是那么的大、那么的严重。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们读了心痛,每个人都想编织一段美好的生活,但生活总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我们更应该洁身自爱,珍惜和包容身边的人和事。

这本书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掩上书,思绪还在作者的美文中飞扬,《听见萤火虫》是心灵深处的记忆,让人无法忘记。非常喜欢作者她娓娓道来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历心灵的洗礼。

《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读后感(三):倾听内心的声音——读《听见萤火虫》有感

转自——雨桐妈妈_新浪博客

女儿:妈妈,你正在看什么书?

妈妈:一本散文集,名字叫《听见萤火虫》。

女儿:为什么不是“看见萤火虫”呢?萤火虫有声音吗?可以听见吗?

妈妈:其实是这本书的作者想让你倾听她内心的声音。

女儿:哦,原来是这样!

我是因为书名《听见萤火虫》才在喆妈公益阅读上申请的,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直觉告诉我这本书应该是我和雨桐都很喜欢的那一类,果不其然,读完整本书后,我被感动了,作者殷健灵的笔调细腻、真挚又灵气逼人,我喜欢她娓娓道来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历心灵的洗礼。

这本书的第一个篇章——遥远的童谣,是雨桐最喜欢的篇章,不管是开章的诗歌,还是《我能帮你吗》中幼儿园小朋友们唱的童谣,哟——咿沙沙……,还是书中梦幻又充满童趣的插画,她都非常非常喜欢。看完“纸房子”,“玻璃之爱”,我也给雨桐讲述我的童年,我讲我偷偷藏起来的破洋娃娃,讲我收集的各色糖果纸。雨桐也给我讲现在他们班流行的各种小玩意儿,我们说着,笑着,心里就悄然长出了叫“温暖”的小花,我想这就是作者所要传达给我们的吧,通过她的一些童年故事来温暖我们的记忆……

《爱的小夜曲》是本书的第二个篇章,如果说第一个篇章带给我们的是温暖与平和,那么第二个篇章更多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不管是《成熟的第一步》里坚强的小旭,还是《母子》里96岁的等儿子的妈妈,亦或者是《亲爱的人》里大家心中的家人。这些篇章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敲打着我们内心蛰伏着的叫做“亲情”“温情”的这些普通的情感,我想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本书,让你在浮华的喧嚣后能够安静的读一读,尔后给亲爱的人一些温暖。

徘徊的青春篇有些沉重,我想作者写这段篇章的时候,内心也一定是纠结而沉重的,我们都不想去触碰那些沉重的话题,例如爱滋,例如少年犯,每个人都想编织一段美好的生活,但生活总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我们也不可能全然不犯错,总有这样那样的迷惘,也总会犯些小错大错,如果可以重新来过,谁也不愿意往错道上走上这一遭,但只有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没有假设,生活也不可能重来,但是未来,如果坚定好步伐,我们还是能走回圆满的,不是吗?我喜欢这些让人警醒的文章,因为真实,所以更能触动心扉。

女儿:妈妈,什么叫散文。

妈妈:散文简单一点说就是自说自话。

女儿:我明白了,就是我心里想说什么就把它写出来。

妈妈:是哦,每个人都会写散文,如果大家都能够安静的倾听你内心的声音,那么你的散文就是一篇好的散文。

女儿:我知道,就像《听见萤火虫》。

《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读后感(四):心灵深处的记忆——《听见萤火虫》读后感

转自——简简的家_新浪博客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尘封着一些记忆:幸福的、悲伤的、快乐的、痛苦的……,那是一些不能忘却的记忆,在某个时刻,在不经意间,那些记忆便会清晰起来,《听见萤火虫》就是心灵深处记忆的呈现,那些似乎已经忘却的记忆在这里汇聚,让人欣喜若狂,让人双眸含泪,让人忍俊不禁,让人深思,发人深省。

一本书,若有那么几处能引起心中的共鸣,那么这本书就是值得一读的。《听见萤火虫》一书以舒缓的文字,呈现出的,是你我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物,亲切,自然,那些尘封的往事,那些心灵深处的记忆,一点一点变得清晰……

《白痴问题》中说:“我小时候也苦恼学海无涯”“……过着同样单调上班的日子,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应该上学”没有华丽的词藻,就是那么几句简单的句子,让我重温了我的小学、中学、大学。“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生人,也怕叫人。”我呆了,这不就是我么?小时候的我,遇见叔伯阿姨,怯怯地躲着父母身后,必得要父母再三地说,才会小小声的叫,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

“在我们这些小孩眼里,玻璃的价值远远高于一块水晶,真的。”(《玻璃之爱》)可不是么,记忆中那些晶莹剔透的玻璃珠子是我的珍宝,人家拿再贵的东西,也是不肯换的。《花样男生》让我想起,想起了我上小学的时候,那个一回答老师问题连耳朵根子都全红了的害羞的男同学,甚至于他的名字都一下子跃了出来:“刘阳”,那清秀的模样也随着名字一起出现在我的脑海。

“湿润的手从我的头发捋过”(《童年时期的爱情》)让我想起那个下午,我的一位老师也是这样抚摸过我的齐耳短发,那位老师是北方人,没有孩子,却极爱孩子。《茶杯里的风波》让我想起小时候那些杞人忧天的担忧:“洗衣刷坏了的话,该上哪买去呢?”,想起来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啊。《成熟的第一步》里那个学步的邻居小孩子,可不就是我家简简小时候么?刚刚学会走路的小模样浮现在眼前,一样的活泼,一样的可爱,幸福象花儿一样在心中悄悄地绽放。

《母子》中呈现出的母慈子孝的天伦画面,想必是每个人心底最不能忘却的记忆,一句“在他的印象中,妈妈是个46岁的精干的女人,而不是担架上皱纹满面的老妇”尽显岁月沧桑的无奈与悲伤,孩子大了,妈妈就会老去,孩子老了,妈妈就会更老;再一句“67岁的儿子的泪流到妈妈的脸上”让我潸然泪下,生老病死自然事,尽管如此,每每面对,总是会让人悲伤不已。《纸飞机》中的外婆,那是个返老还童的母亲,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的母亲,我曾经说:“我觉得婆婆比我妈好”,突然地就后悔了,我应该说的是“我的婆婆和我亲妈一样好。”现在的母亲年老多病,自然不能再为我做些什么,甚至还会在我面前任性胡闹,那是因为她老了,她弱了,她变成孩子了,但她爱我的心不变,跟婆婆爱我的心是一样的。

读着,想着,已分不清哪是文字,哪是生活,哪是书中人,哪是现实我,这便是忘我的境界吧?《听见萤火虫》是童年生活的记忆,也是童年生活的呈现,是孩子的书,也是父母的书。因为封面是个女孩子的画面,8岁的儿子拿起看了一眼就放下了,但我给他读了几篇后,便喜欢上了,也许没有我感悟这么深,但孩子是喜欢的,等他长大再大一点,经历得更多一些,我想,他会更喜欢的。

在夏日的夜里,那闪亮在田间地头的萤火虫,看见,不稀奇,听见,便是难得,能用文字集结而成一本书——《听见萤火虫》,更是难得。《听见萤火虫》,是心灵深处的记忆,让人无法忘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