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瑞官场笔记读后感100字

海瑞官场笔记读后感100字

《海瑞官场笔记》是一本由赵瑜著作,凤凰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瑞官场笔记》读后感(一):并不像官场记

刚看的时候觉得很可以,越往后看越觉得有点被欺骗的感觉,这并不是一本什么所谓的官场记,仅仅是一本人物传记而已,而且也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海瑞:他刚直不阿的方形性格下,其实隐藏着诸多圆润的技巧和智慧。”这些,我没有发现,只能说现代的书商为了卖书噱头做的太厉害了,其实只是平平庸庸的一本传记而已。

《海瑞官场笔记》读后感(二):海瑞官场笔记

《海瑞官场笔记》(赵瑜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海瑞在古代清官里的名声,大约略小于包青天,江湖人称“海青天”。与包黑子一样,有“海公案”传世。赵瑜此书,原是海南名人传记系列之一,但被书商包装成为古代职场笔记,弄得不三不四。赵瑜的文笔不错,还是支撑住一部作品,没有完全败坏传记的结构。倘若与所谓的“官场笔记”无关,把重心放在海瑞这个人的身上,深挖下去,写出传主的性格及内心世界,应该是一部精彩的传记。商业固然不能抛弃,但一味的商业操作,可能会使一部精彩的作品变得平庸。有评论说:《海瑞官场笔记》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海瑞:他刚直不阿的方形性格下,其实隐藏着诸多圆润的技巧和智慧。中国人真的都需要这种生存智慧么?海瑞为官清正不阿,对家人也是如此。俗语云:贪官可恨,清官更可怕。这种说法,未必毫无来由,此中因缘,值得研究。

《海瑞官场笔记》读后感(三):不错的书

故事讲得很有意思,没有太恶搞。

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最近有个新闻,有个地方出来个11刀自杀的家伙,多的不说,大家都懂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很容易,但在现实生活中,“清廉而不死”都不容易。先是钱某某,然后又是最近的事。所以看了这本书的宣传语,“没钱,没人脉,站着就把官做了!”挺感兴趣,就想看看。

以前只知道海瑞饿死过自己的女儿,觉得这人就是个非常愤青、把礼仪道德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非常冷硬固执的人,觉得他之所以升官不过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需要这么个清廉的典型。不过在这本书的故事中,这人也挺圆滑的,“圆滑”没有贬低他的意思,只是说他处事还是很讲究技巧的。

而且,一直觉得他除了清廉,没干过什么实事,现在了解的多了,感觉清廉只是海瑞的一个方面吧,他一直是想为民生做些事情的。

另外,这本书也可以做为《海瑞版〈不抱怨的世界〉》。尽管他在官场上起步非常低,绝对是地下室的水准,而且当时的社会绝不真善美,不过,这娃也没有太愤世嫉俗(当然也许只是书中没有表现),比如说大喊三声“老天不公”,或者长叹一声“这世道啊”,也没有说“社会肿么了,我再也不做好事了”……而是一步一步走自己的路,尽量处理好自己手上的问题。最终……当然,最终除了青史留名也没有怎么样。大明还是亡了。

还有,书中对官场什么的解读,不止是解读的海瑞,那些大佬,张居正啥的,凡是描写他们的官场行为中带点“智慧”的文字都给加黑了,想略过去都难,不过书中的所谓“官场智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总之,文笔不错,故事不错,读了还是有收获的,海瑞为人、做事,所思、所想多少还是对人有些启示的。

《海瑞官场笔记》读后感(四):天地民心 ——读《海瑞官场笔记》札记

天地民心

——读《海瑞官场笔记》札记

海瑞,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物——海瑞斗严嵩,海瑞罢官,直言敢谏之忠臣,古怪的模范官僚,“海青天”终以“明代第一清官”的光荣称号留芳青史。围绕这位“明代第一奇人”的话题自是不少,褒者有之,贬者有之,从道德人品到社会制度,史家种种分析解读,精彩纷呈,然而这却使我愈发迷茫:如此偏执而孤独的小小官吏,如何一路高升,名扬天下,青史留名?

《海瑞官场笔记》恰好解开了我的疑惑——作者赵瑜并没有执着于描述海瑞个人如何清廉、如何受民众喜爱,又如何官运亨通,而是请来了嘉靖、严嵩父子、徐阶、胡宗宪和戚继光等人,共同演绎了一幕幕暗藏杀机的官场角逐与博弈。在这样的舞台上,我们发现了隐藏在海瑞刚正不阿的性格下诸多圆润的技巧与智慧。过去,我们一味地放大他的“正直”,而忽略了正直背后的“圆润”——方形性格下的圆形智慧。

世人常以“外圆内方”的“铜钱”为喻,智慧为圆而在外,刚正为方而在内。古往今来,担得起“铜钱”之喻的名臣多如繁星,远的不说,海瑞的上司胡宗宪胡总督便是一例:出自严门却是做官最为清正廉洁的一个人,行事端庄大方。然,胡总督因出自严嵩的推荐,心存感激,一辈子尊严嵩为师,并不违抗严嵩的命令。这位功绩斐然的总领沿海八省的军务大臣,终因受严世蕃案的牵连而辞职归隐。

胡宗宪的惨淡收场与后世对他的种种贬抑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站错了队”,成王败寇,个人的努力与成绩,消匿在历史的烟尘之中。相比之下,研习阳明心学的海瑞,这方面的运气则比胡宗宪好得多,因为他得到了同是阳明学派的徐阶的赏识。伯乐徐阶慧眼识才,亦在海瑞的仕途上数次伸出援手,最后以退为进,劝服嘉靖皇帝,保住了海瑞的性命。

假如“站队”能决定一切,那么这样的制度与规则必然无法长久,身在其中的官员想来亦多为蝇营狗苟之辈,又何谈“致君尧舜,使民小康”。无论居庙堂之高,亦或处江湖之远,个人的智慧、胸襟和团队协作能力,远比所谓“站队”来得重要得多。

倘若只有满腔热情与正义,那么海瑞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热血小官员罢了。无疑,海瑞是智慧的。这智慧是为民办事的智慧,看得见的敌手如倭寇、严嵩父子和红莲教等,看不见的敌手如日渐荒废的黄策和军户轮流制度,这些都在海瑞面前败下阵来;这智慧是沟通的智慧,尤其与同僚、上司的沟通,其中门道不可不察;这智慧也是团队协作的智慧,海瑞的每一次成功,并不单是他个人的成功,如果没有上上下下的通力合作,恐怕海瑞早被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敌手打败,“致君尧舜,使民小康”不过是奢望罢了。

诸多学者对海瑞的批评,多集中于海瑞近乎迂腐地执行着明太祖时期制定下的法条,似乎看不见“潜规则”的存在,而事实上,海瑞正是透彻地了解症结所在,流弊之深。然而改善制度,消除流弊远非海瑞凭一己之力,甚至海瑞那一代人所能做到的。正如书的结尾中,海瑞的那一声长叹“是啊,将一个山河打扫干净何其难啊!”,而海瑞唯一能做的还是遵守内心的准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天地民心,海瑞和他的同僚们只是想让事情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