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拉玛2号》的读后感大全

《拉玛2号》的读后感大全

《拉玛2号》是一本由[英] 阿瑟·C. 克拉克 / [美]金特里·李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玛2号》读后感(一):拉玛拉玛,璀璨的火焰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超高智商的人表现得处处自负,人们一般也会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包容,但小说里的沃克菲尔显然给出了更高的境界,他是牛顿号中智商最高的人,超过99.9999%的人类,同时性格却温和可爱,怀抱着理想主义和人文情怀,用一些莎士比亚作品主角机器人,慰藉着空旷太空中探索者们的心灵。他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角色。

小说中的12个宇航员各怀心事和秘密,飞船上的事故接连发生,而拉玛2号飞船的神秘依旧不减1号。

生命检察官尼柯尔和记者弗朗西斯,性情急躁的科学家大卫·布朗和信仰基督教的奥姆尔将军,这几个人的性格在面对事情的反应中形成鲜明对比,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圣徒米迦勒,他是人类精神世界中难以磨灭的印记,而这样的人物却是由行星探测项目的总工程师构思出来的。

小说里对世界经济因为拉玛的出现而衰落的分析令人惊奇,令人豁然。

在所有剧情设计中,最有趣的一个细节是牛顿号上的手术机器人,在紧急状态中它被设计出一套特定的代码逻辑,连续输错三次指令,该指令就会变成正确的指令。

但愿后续的两部小说,不会将拉玛的惊艳,随着真相的揭开而消解。但愿此生遇到的最壮丽景象,能如此句所言:拉玛拉玛,璀璨的火焰。

《拉玛2号》读后感(二):完全偏离了《与拉玛相会》的硬科幻路线

《与拉玛相会》中拉玛文明与地球擦肩而过,拉玛的惊鸿一瞥改变了人类眼中的宇宙,给了人类惊叹的同时也带来了恐惧。

拉玛的第一部中构造的人类未来发展的局势是很吸引我的一部分,太阳系中不同行星上的人类成为了一个个的利益集团,地球上的国家的概念似乎已不太清晰,“世界”的尺度已经扩展到了太阳系。水星、火星、月亮、地球等等,每个星球上的人都如同现在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一样有个各自的文化和秉性。《与拉玛相会》建造了完整的、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人类社会、科技和文化。

《拉玛2号》对于第一部的继承显得很无力,虽然说出现了大崩盘和大低谷,人类的经济发生了倒退,但是变化肯定是存在的,倒退不是意味着和之前一样。但是看《拉玛2号》我觉得两百年之后的世界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红袜队”经历百年屹立不倒,只是多了一些机械化、自动化的东西做点缀。

对于《拉玛2号》中对宗教的力量和神秘的大力渲染我也很不喜欢,女主角的各种预感和幻觉应该出现在玄幻作品里而不是科幻。

看完《与拉玛相会》我真是觉得意犹未尽,书中构建了关于人类、关于地外文明的宏大蓝图,我很期待在后面的三部中能有对这个蓝图的细化和补充,但是第二部让我很失望,虽然牛顿小组的每个成员人物塑造都很细腻,也有着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但是作为科幻小说——而且阿瑟克拉克还是号称“硬科幻”的代表——《拉玛2号》我觉得不算成功。

《拉玛2号》读后感(三):真圣母与圣母病

一、

这本《拉玛2号》看起来与该系列的第一本《与拉玛相会》有点脱节,风格和故事设置都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写《与拉玛相会》时,阿瑟·克拉克并没有写续集的打算,所以书里没有埋下什么伏笔。《与拉玛相会》更像是拉玛系列的前传,与金特里·李合作的后三部才是一套完整的拉玛系列。

《与拉玛相会》中的奋进号团队成员合作多年,亲密无间,虽是临危受命,但队员互相扶持,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任务。第二部中为了设置冲突,展现人性黑暗面,作者让地球陷入近百年的动荡,人类停止了向太空探索。因此当拉玛2号再次向地球飞来时,人类不得不重新选拔出宇航员,组成新的团队登上拉玛,这也为团员之间勾心斗角埋下了隐患。

但是不得不说,除去在拉玛2号中探索的部分外,这个外太空探险惊悚故事并不精彩。反派人物脸谱化,正面角色智商下线,若不是有神秘的拉玛飞船撑场面,这故事真是稀松平常。

书中还加入了大量宗教体验描写,完全不知所云。可能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完全看不出不到作者给女主角妮可强行加入的非洲文化元素有什么必要性,也无法理解作者每次让妮可选择时,都让妮可喝一瓶迷幻剂以帮助她下定决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反而让人觉得十分生硬牵强。

拉玛系列过半了,拉玛人还是连影子都没看到。看来作者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二、

书中的重要人物,虔诚的天主教徒奥图尔将军在本书的前三分之二部分都着墨不多。但是在故事结尾,奥图尔和第一部的诺顿船长一样,面临了“行动还是不行动”这个问题。要不要用太空船携带的核弹炸毁拉玛?奥图尔陷入了痛苦的选择。他的宗教信仰不允许他摧毁一个可能有智慧的造物,但他也不能无视正在飞向地球的拉玛可能带来的威胁。在彷徨间,地球政府帮他做出了选择:把他扔在拉玛,然后向拉玛发射了核弹。被抛弃的奥图尔、理查德和妮可试图警告拉玛时,奥图尔再一次陷入了两难:如果拉玛得到了警报之后对人类展开报复怎么办?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左右为难间,理查德为奥图尔做出了理性分析,证明了警告拉玛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才是真圣母与圣母病之间的区别:善行的基础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廉价的同情心。为了做出正确的选择,奥图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因为他不能只顾自己的道德观而不顾可能带来的后果。书中的人物不能像读者那样开上帝视角。他无法预知自己的决定到底会有什么后果。经过漫长的思考,他做出的选择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平安,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高尚的品德,而是在经过了理性的思考之后,遵从逻辑做出了对人类来说较好的选择。

《拉玛2号》读后感(四):利益总是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其实还没看完的时候,我就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写书评了,我现在知道了一边看书一边写notes是多么靠谱的一件事情。因为当我把所有的故事都看完后,之前的那些波动有些会被结局所掩盖,有些会淡忘,但是我却很珍惜他们。

“无论做什么,拉玛人总是一式三份。”

所以拉玛2号像大家想的那样来了。

拉玛2号和第一本与拉玛相会比起来,风格上真的是有差别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后面的3本都是两位作者合著的有关。

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拉玛2号加入了很多政治、宗教、人性的思考。我很理解,小说无非就是要反映些什么揭露些什么才算有深度。但是在第一本里面我觉得人类是一个整体,没有让我看到人类内部的矛盾(我觉得水星移民者那里跟我们生活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纷争,最多就是一个未开化的宠物过来多事而已)。

与拉玛相会这本书中,我们站在了整个人类角度上看问题,相比之下,诺顿船长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领导。但是拉玛2号把角度深入到了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算盘。所以有了欲望、有了贪恋、有了利益,而且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反映社会最黑暗的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小说写作的一种进步,但是我从拉玛2号上看到了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子。

其实这种描写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与拉玛相会让我看到的是整个宇宙的宏伟,在超越我们认知的事物面前,人类的那点原罪真的是不值得一提。面对突然来袭的外星智慧,我们震惊的一刹那唯有仰望天空45度。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拉玛2号回来,我们已经有了惊叹的准备,那么人类的原罪就会完全暴露出来,所以我觉得拉玛2号里面的描写是恰当的。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些,但是我觉得完全没有表达出来我看时候的感觉,一开始很反感,这些人的勾心斗角,我觉得这么就会结束,但是克拉克真的很伟大,真的很有想象力,那些拉玛的未解之谜他居然敢只是展现给我们,然后就带着他们远离了地球,所有的谜团都没有解开,所有的东西还是未知,相比之下,那些为了利益而回到地球的人真的是弱爆了!

书都写了500多页了,但是外星人的影子都还没有看到,这个谜团太宏大了!就好比故事已经进行了一半,主角还没露过面一样。

“信仰源于思考和观察。”

一边看书我一边在脑袋里回忆,回忆我自己的信仰,结果发现完全没有!也许真的是我们国家的封建社会太过漫长,我们用了这么长时间还在潜意识里存在着很多当时的思想,这算是我们的信仰吗?很明显,不算。那我们有什么信仰呢?共产党?很明显,这也不算。

只能这么说,我们还处在封建思想往信仰主义过渡的时期。

我这个人很少评论政治,因为我不懂,所以这个话题就让他这么过去吧。

但是我真的有一种对于拉玛2号给我的震撼表示无从下手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很不知所措。我很震撼,但貌似我写出的东西都无法表达我看时候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部小说包含了很多内容,传达了很多思想,让我一时无法整理出真正的头绪去写什么评论,就当我一个人在这里絮絮念好了。

最后说一下,这版的翻译大面上都还过的去,但是里面对于人名出现前后不一致的错误,这个应该是责编的责任了。

=========================精分的分割线==================

请大家自动忽略上面一段内容,如果出现任何意外,与本人无关。

终于从看完书的震撼中平淡下来了,不得不说,这次还算是比较快的。那下面就开始正经的书评吧!

拉玛人从来不会辜负人类的希望,他们如约而至了,而且不是在地球最危急的时候来的,真是够义气。一开始描述的地球暴发的金融危机很恐怖,但是很现实,在吃不饱饭的前提下,道德和什么未来的展望都是浮云,就算来了外星智慧又有什么用?你指望一个个吃不饱饭的人供养着航天员去表达人类的友好?我觉得及时排出去也是为了抢吃的才对!

所以拉玛人来的很是时候,他来的时候人类已经能腾出手搭理他了,但是所有的这些还是要建立在刚刚才恢复的文明、道德和政治上。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安排一个记者去代表人类访问拉玛表示很不理解,后来慢慢的我明白了,对于一个还岌岌可危的社会来说,作者一方面充满愿景的希望记者的公信力,一方面又可以利用媒体的力量服务于政治。转了一圈不得不说,其实还是由于人类还没处于暖包思淫欲的状态,他们还是要从这件事情上获得些好处抢到些“粮食”的。

记者,其实就是政治的傀儡,那些所谓的政治家也希望通过记者来操控远在外太空的那些人,希望通过他们再影响社会。

想明白这点,我对于法兰西斯卡的存在和行为表示的很大的认同。她虽然有着被继父强暴的伤心历史,但是她真的是一个聪明人,通过出卖自己获得更好的利益和欲望的满足,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被政治家充分的利用。

至于妮可,她真的是一个谜一样的尤物。对于非洲那片同样存在很多未解之谜的地方,妮可有着女性独有的魅力。她未知,她漂亮,她聪明,她懂得隐忍,她懂得进退,不得不说,相比法兰西斯卡,她真的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了。

法兰西斯卡欲望太过于强烈,美丽的双手即使熟练的玩耍着刀剑,也早晚有受伤的一天。

莎士比亚一样浪漫的理查德和宗教信仰无比坚定的奥图尔,他们都是活在自己世界里最单纯最幸福的人,最后伴随妮可一起留在拉玛飞船上是有原因的,因为其他人都不合适。

其他人都是法兰西斯卡的傀儡,他们目光所能触及的地方只有金钱、权利和欲望,所以在有机会逃回地球的路上,他们肯定比谁跑的都快。

但是理查德和奥图尔不一样,他们一个生活在自己的莎士比亚戏剧里,一个是把全人类都看做自己家人的博爱的宗教主义坚定者,地球对于他们只是一个生长的地方,未知之谜和上帝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除去这些我们可以预测的人类的活动外,对于拉玛人的谜团,真相连冰山的一角都没有揭开。看到的怪鸟,蜘蛛,生物机器人,这些都是表象,这些都是我们赖以判断的原始源头,真相还远远没有被触及到核心。

只能说在伟大的宇宙面前,我们永远都是那么渺小,我们永远都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永远都是蹒跚爬行的孩子,但是所幸的是我们有孩子的好奇和智慧的成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