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落地生根》经典观后感集

《落地生根》经典观后感集

《落地生根》是一部由柴红芳执导,阿邓言 / 李建华 / 坡罗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落地生根》观后感(一):落地有声,心之所往

海拔2千米至上有什么,有秀丽的风景,有世代生活的村落,有对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美好的愿望,还有坚守在山上4年进行拍摄的导演团队。 首映观影结束后感叹的是导演这四年是怎样的艰辛和坚持才有这样一部作品的问世,朴实的记录着山上那些朴素的人们的殷切盼望,真实的记录着基层脱贫工作者认真与努力。 导演说第一次上山的时候居然没有一次爬上来,她哭了。我想她的眼泪一方面是山路超过她所预估的艰辛,另一方面是对居住在沙瓦村的人们的心疼。 沙瓦村的风景真的特别的美,俯瞰怒江大峡谷的壮阔,看云卷云舒。白云由于季节的原因有时候在天上,有时候在脚下。和美景相对的是日常上下山的困难,甚至是无比艰难。无法想象他们是怎样往返于山上山下,而这却是他们的日常。这条路困住的通向更好生活的步伐和向往。山路的艰难,是村民只能自己背着待修的冰箱下山,那跟随下山步伐的冰箱压缩机的声音,不止回响在山间也传入我们的心里;是生病了被大家用担架轮番一步步一轮轮抬到山下才有的生机。对这一条路的期待,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心之向往,是从海拔2千多米的山上到北京对灯火通明的城市的惊叹,是对孩子飞出大山的寄语和深深地期盼....... 路通了,村民用节日的盛装来表达喜悦,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盼,村庄焕然一新,每个人都拥有了新的开始。 很多事我们无法想象,很多场景存在在我们的想象中,也许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听见回声和回应,但一定有一些努力用勤劳播种,以坚持滋养,跨过岁月的洗礼,收获属于那份勤勉和坚守的芬芳! 祝福美丽的村落,祝福排除万难坚守的导演,祝福我们的国家!

《落地生根》观后感(二):那些钱以外的事

很多人以为扶贫不就是给钱嘛。这部纪录片告诉我很多钱以外的事。

比如都知道“想富先修路” 。修一条路,要经过几上几下的讨论?修路还是异地搬迁,村民如何盘算?修路征用了田地,怎么办?修路破坏的植被,怎么组织村民恢复?

更多的还有:退耕还林,林尚小,村民靠什么生活?扶贫干部怎么做危房改造的入户调查?一户一宅,小卖部算不算第二宅?做群众工作,群众不理解怎么办?看得我眼界大开。

书本能教给你一切,真实世界能教给你更多。

社会学有个概念Culture Shock。学的时候只觉得精妙,却并不理解。

这部纪录片让我体验了双重Culture Shock。

节目组请一对母子来北京。

问要不要带手电筒?没出过远门。

说村里最大的一块平地是操场,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平地。

孩子把鸡蛋壳丢到酒店地板上,母亲俯下身主动清理。收拾着收拾着,居然就哭了。

我感到无比震惊,但又瞬间理解。

片子拍摄的时间跨度长达四年。

它还是一部很棒的风光片。有壮美的怒江大峡谷,有插秧割稻养猪养鸡养牛的四季,有不亚于美国乡村音乐的傈僳族民谣。

我第一次知道爆米花不是舶来品。傈僳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火塘。农闲,大家围坐在一起烧苞谷。

《落地生根》观后感(三):忘路之远近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沙瓦村。

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如此动人,这种动人还不仅仅因为云蒸霞蔚,而在于“复前行,欲穷其林”。

电影大致跨越了2017-2019,前前后后拍摄了四年:2017年3月制作团队成立,2021年10月完成全部拍摄。拍摄素材长达700个小时。

其中的艰苦和这个村子的困顿有了一种奇特的共生:这一切并非是猎奇般的到此一游,这个美丽的地方不仅仅是我来过,而是真正地扎了进去,而是扎扎实实的落地生根。

那些土壤,那些树,还有那些人,就那么一点点在大银幕上活了起来。

电影是什么,电影就是让诗和远方战胜苟且,有朋自远方来。我们和他们看见了沙瓦村,看着他们如何“一步跨越千年”。

电影聚焦的是这个村的脱贫历程,其中有大量的词汇是我之前没有注意过的:

高杆植物、6+3、建档立卡、就地脱贫……这些词背后的是把当地人的背压烂的生活。背后是让这种生活好起来,再不回头。

这个“把背压烂了”还并不仅仅是一个比喻:

一位村民的冰箱坏了。山下的人不肯上门修理:你们那个山我爬起来还真没底。于是他只好自己背着下山,简单的后果就是“我的背压烂了,现在还在疼”。而这一切,都因为没有一条宽阔平整的路。

修一个电冰箱尚且如此,为了送一个村民的老母亲下山看病,村里出动了所有的青壮。

办法就是人背肩扛,路就是这么一步步捱,一步步磨。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深处的这段山路,就是青天。

所以当扶贫干部询问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当扶贫干部要求不要种植高杆植物玉米而改种低杆植物核桃的时候,当询问致富脱贫能不能做到?

无论话题怎么蜿蜒,最后以邓阿言为代表的当地村民千言万语,都会归于一句话:

想要一条路。

为了这条路,村民自发自愿签署了如果道路穿过了目前的耕地、住宅均主动放弃任何赔偿,并且为了环保还自发沿途植树。

这条全长23公里,概算1500万人民币的公路最后还是建成了。

这个大概就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就如邓阿言回忆1962年第一次通水,八十年代第一次见到铁管。

导演柴红芳曾经提过这样一件事情:刚带着拍摄团队入住沙瓦村,因为与世隔绝太久,“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村民几乎和大家没有交流,甚至连对视都很稀少。这对于一部纪录片而言几乎是让工作停滞的障碍。这是不是会让人想到:这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

团队的办法就是除了找村民中文化高,会汉语的邓阿言进行沟通,和村民一起吃饭,沟通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从而确认了电影重要的人物线,从而,让这些山里的光冒了出来。

他们终于跨越了青天。所有的人都在合力,所有的人都要见到光。

无论是淳朴的村民,辛苦的扶贫干部,还有带着孩子背诵唐诗的驻村扶贫队员朱云,又或者那个陪着腊八全家去北京参加中华诗词大赛的支教老师……他们努力地生活,拼命地生活。

这不啻是愚公移山,这就是精卫填海。而且,众志成城。

“问今是何世……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去看电影吧,那么美的地方和人,值得为之忘其远近。

这么美的地方,值得去见证那美好的时刻,那一切变得美好的瞬间。

注:引文均摘录于《桃花源记·陶渊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