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孩子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孩子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孩子的世界》是一本由【美】黛安娜•帕帕拉 萨莉•奥尔兹 露丝•费尔德曼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的世界》读后感(一):走进孩子的世界

意外收获《孩子的世界》这本书,刚收到这本书时,我家两岁的朗朗兴奋地翻着,对其中一张小猴抱着布妈妈的照片爱不释手。

先说说对这本书的总体感觉,那就是有些小专业,绝对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地剖析从胎儿到3岁孩子的生理、认知、社会行为等各方面的发展,其中包括了很多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

其次,说说我对这本书最感兴趣的内容,哈哈。因为我家朗朗小朋友正处于“可怕的两岁”,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自我意识”,进入小叛逆阶段,对好些事情有了自己的主意,喜欢说“不”,所以,我仔细研读了心理社会发展这章。原来我们家朗朗是开始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啦,开始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征服世界;开始尝试对世界有一定的控制,有动力去尝试自己的观点,实践自己的选择并自己做决定,大声喊“不”是为了坚持自己的权威。朗朗这种自我意志的表达是在开始寻求独立的努力,逐渐地学会自我控制。

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具体建议来应对“可怕的两岁”,比如应灵活,了解小叛逆是小盆友们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要顺应,不要给太多的限制;比如避免身体惩罚,因为暴力常常无效,甚至会导致他们做出更多的破坏;比如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打断孩子们的活动;比如要尽量保持积极的氛围,让孩子们觉得有一个安全的港湾可以自由地探索;比如当孩子做出一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可以做得是建议孩子改作其他一些活动。这些建议对我都很有帮助。

当然,这本书还是专业性理论性稍强了一些,如果能够结合生活有更多的指导和建议就更好了。

《孩子的世界》读后感(二):了解孩子,应对可怕的两岁

作为初为人父母者我们面临很多的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是在疑惑或者不确定的状态下开始的:什么时候怀孕合适,家族文化背景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孩子的每一个反应是否是正常?……可以说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会使初为父母者忙碌一阵子。

我的孩子今年刚好2岁,初为人父,对于这个新角色还在适应中,有些应接不暇。翻开本书目录的第一感觉就是,书本的很多内容恰恰是我现在还在迷惑的事情,推己及人,所以我想这也是很多父母迫切需要了解的东西,而且本书的视角也比较新,尤其是很多其他父母读本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是一种纯新的理论和角度。

我通读完本书,印象最深、感觉对自己教育孩子最有用的部分是P207页的“应对可怕两岁”,每一条都是我现在在跟儿子的相处中遇到的。原本时常不知如何去引导他,本书的建议让我试着去更加合理的方法跟孩子沟通,反而比以前粗暴训斥等方法收到更好的效果。

《孩子的世界:0-3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孩子从生命体形成到基本独立阶段的主要特点,为我们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也有利于修正父母自身的行为和习惯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些知识在我的孩子身上不断地得到印证,也在不断地对我的行为进行着指导。它为父母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孩子的光明之门,使父母们从孩子的心理入手,顺利应对着许多个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给出了合理的答案。

《孩子的世界:0-3岁》虽然有些枯燥,更多关注原理的揭示,算不上是一本通俗读物,很多概念的东西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读懂,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和与子女相处的很好的心理学读物。建议初为人父母,或者有为人父母打算的读者忽略本书语言上的平白,静心研读,对孩子的教育定会有所裨益。

《孩子的世界》读后感(三):进入孩子们内心神秘花园的金钥匙

老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婴幼儿时期的发展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可是我一直误以为所谓的“三岁看大”的意思是孩子到三岁时,天性就能表现得比较全面了。而既然称之为天性,那就是上天赐予的、很难改变的。看了这本《孩子的世界:0~3岁》,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在0~3岁之间,父母的很多行为都足以对孩子将来的性格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作为父母,有谁不想真正地深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的帮助、喜欢什么、又不喜欢什么?在以什么方式探索这个崭新的视角,并且和周围的人交往?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对于3岁之前的生活已经只剩下若干个可怜的片断,甚至只是一些模糊的影像。面对孩子们的赤诚之心生发出来的各种情绪、各种行为,我们既难以从自己身上找到线索,又无法照搬大人的逻辑,说实话,大多半都是胡猜。而这本书正是一把进入孩子们内心神秘花园的金钥匙。

在买这本书的时候,我曾在书店里将它与另外几本书架上的育儿书籍做了对比。那些书虽然易懂,但是很难看到它们所介绍的观点、做法后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难免让人对它们的科学性打个问号。我想这本书应该更适合于那些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更关注现象背后的“为什么”的读者们。事实上,也只有我们更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还是很建议大家去看一下书中的理论和实验部分,相信一定会很有收获的。

或许你对那些似乎高高在上又冷酷高深的科学家和研究者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你一定相信一位母亲会将她所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她的孩子。在这本书的译者序中,我还发现这本书的作者们还是具有丰富的育儿经验的母亲,这更让我觉得书中介绍的内容是可靠的、经过实践检验的。

最后,希望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和我一样有不少的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