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怀疑经典读后感有感

怀疑经典读后感有感

《怀疑》是一本由[美] 约翰·尚利 / 尼洛·克鲁斯 / 戴维·奥本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怀疑》读后感(一):很单薄

都很单薄。

《怀疑》的剧情还好些。有一个可以“疑问”到底的情节。但整体仍过于简陋。《安娜在热带》的氛围渲染比较成功,但却安排了一个极其恶俗的“男主角”,他一出场就带着要与姐妹俩人都有情感纠葛的气味;处处充满了那种毫无创见的、纯属于意淫的低劣况味。《求证》则完全是一则潜藏着作者自恋象征的故事;但最糟糕的还是情节的推进和安排,虚假与程式化达至极点。

和萨拉·凯恩相比,都太差了。

2012.6.18

《怀疑》读后感(二):习惯性观看

第一篇,一个贯穿到尾的疑问,三个人,简单场景,老修女,年轻修女,和成见下的神父,三类典型形象,对话写得非常耐人寻味,是一则优质的小品。可以尝试套用模式

第二篇,安娜在热带,这一篇剧作故事很一般很琼瑶,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用了南美风情,卷烟人,朗读者这几个相对于比较新颖的意象。

第三篇 ,是我比较偏爱的,好的文笔写数学家的故事总是显得更加迷人(好吧,我承认我高中喜欢数学老师),发生在一个屋子里的故事,充满了悬念,从和父亲交谈到发现他其实是死人,我还激动了一下,以为会是一个幽灵存在的故事,用梦来解释是败笔。

三个主角的塑造都很丰满生动,各执立场,矛盾重重,有趣的故事。

《怀疑》读后感(三):没有想象的好

本书选取了约翰•尚利、尼洛•克鲁斯、戴维•奥本三位剧作家的作品,第一则《怀疑:一则寓言》写了一位坚持信仰的修女对一位神父的质疑,将宗教神学深深融入人性的剖析,校长阿洛西斯修女,怀疑和信仰体现在分裂的内心深处,她认定神父亵渎了宗教,所以不顾一切调查,甚至要对簿公堂,以至于不惜背叛她竭诚捍卫的宗教道德。在剧作家尚利看来,怀疑的开端正是标志智慧的起始,因为信仰是一个歇脚点而怀疑则是无限。第二则《安娜在热带》围绕伊波城的古巴移民一家展开,桑提亚戈夫妻热爱生活和传统,桑提亚戈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则企图独占哥哥的烟厂,想实行机器化生产谋取高低润。随着朗读人胡安的到来,这个家庭发生变化。当胡安给烟厂工人们朗读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时,剧中的矛盾迅速激化。这部剧立意巧妙,不乏深意。暗含着无情的物质文明不断践踏着传统的文化,现代文明虽然日新月异,人们的精神却愈发匮乏,愿人们在浮躁之余,给美好的传统文化留块净土。第三则《求证》以严谨的写实手法展示了美国天才数学家父女二人的困境与命运,将数学难题的求证引入喜剧的矛盾冲突中,别有新意。剧作家语言精练,对人物的心里挖掘也到位。女儿凯瑟琳究竟继承了父亲的数学天赋还是精神分裂呢。决定的数学天赋与疯狂之间的确有着某种联系,这并非说数学把人逼疯,而是那种锐利与较无理性的人格容易将人引向疯狂。

《怀疑》读后感(四):读剧:黯淡冬日里的暖阳

《怀疑:一则寓言》非常好读。这个剧名非常好,但我不懂为什么国话的演出,只用前面两个字。没有“一则寓言”四个字的提醒,这部戏就显得过于写实了。

这部戏的技巧非常纯熟,是戏剧的技巧没错,所以有很清晰的套路,但这并不会让它变得庸常。很被吸引,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的题材,教会和学校,涉及到我的兴趣和我的职业。很明显对于心灵的关注,会唤起更为持久的兴趣。就这点而言,这个剧本还是显得单薄了。

《安娜在热带》。我非常惊讶于,是这个剧本击败了阿尔比的《山羊或谁是西尔维亚》获得普利策奖。但我又很理解这个选择。是的,还有谁会这样写戏呢?一个当代的剧作家,会用这样的语言去写这样的一个故事?!理解和认同并不一致,山羊的魅力在于他写到了当代人的绝对孤独,无法交流,安娜的遗憾,也许正在于他停在故事的层面太多,并没有真的能把人剖开了给我们看到。写到人生真正无解的痛苦的剧作家,真的太少了。触及灵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我们还受制于舞台法则。 在读《求证》时,我时常觉得仿佛有泪盈眶,但其实并没有。这种恍惚落泪的感觉,已经很久没出现过了。因此,在读完剧本后,我迫不及待地去了解这位生于1969年的剧作家,戴维·奥本。然后,我看到他说:“我深知作为作家(剧作家)我将会穷困,即使穷困我也宁做剧作家而不做电影编剧。”所以,我确信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才会写出这样的一部纯粹的戏剧。并且,他印证了一个规律:一个好的剧作家,必须具有高智商。当然,高情商是另一个必要的前提。

《怀疑》读后感(五):醉意蔓延

《怀疑》收录的三个剧本具有一定地域或时代的文化色彩。这是我以为它无法直击我心灵的原因。普利策奖毕竟是一个美国的奖项,我毕竟距离美国的文化语境太远了。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共通的东西。

《怀疑》这个剧,仿佛更多地体现出了校长修女一种的“我执”,神父与少年在屋中的行为,仿佛薛定谔的猫。没有答案。假如说,神父与少年二者确实发生了什么,他们又两厢情愿,我们该如何评判这件事情?当社会人为划定了性行为理应存在的年龄边界,规定了行为规范,那么当事人本身的意愿是否还重要?人类生理性的成熟或懵懂,有些时候是不以硬性规定的18岁为界的。当然,我并非为当代那些意图侵犯幼童的校长开拓,但在这个剧的情景之下。为了证明自己的怀疑,校长采用了构害和撒谎的方式。在这个剧里面,在校长的怀疑里,她所保护的那个孩童甚至都没有出场,这也默认了未成年人意愿的缺失。未成年人究竟是否有足够的意志对生活进行选择?至少目前的社会环境并未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发声。而每一个成人,又不得不屈从于环境,选择最适合于这个环境的自己的外在形状。教育有些时候是摧毁天分最好的办法——虽然这个想法不免偏激,也缺少解决之道,但也是某种客观。当然这个剧本也体现了这种现实。

《安娜在热带》似乎是要表达某种对逝去传统的眷恋。尽管朗读者被枪杀,但他确实深刻伤害了怕落寞和他叔。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他并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地方,反而是新技术的倡导者们,仿佛胆小唯诺,历尽坎坷,真理在握,却又不被理解。也许是翻译,也许是我不理解相应的背景,我未能理解主线故事和背景环境的关系。

《求证》是一个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和文艺青年都很难被理解。女主角是一个天才,却被视为神经病,真正才华已逝的父亲却仍高居于教授之位修养,有想法却难以实施。他似乎意图实现对才华横溢女儿的占领。我更愿意把此剧理解为一个情景,一个需要求证不为人所理解的孤独情景。一切人世间的感情,都无法缓解那个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因为在那个意志层面里,无人可以达到。除非自己放低身价,堕落回肮脏的红尘。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点酒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偷喝的祭酒,失意的酒,还有酒后沟通的发生。这也算是一点共同点。但,与那些如雷贯耳的世界名著广泛的隐喻性相比,这三个剧本并未能脱离他们自己的时空。

剧本不仅仅是故事的问题,还有演出的问题,我相信不同的排演方式会有不同的呈现。但我推崇极简风格。希望有机会看到舞台的演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