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怀疑者年鉴读后感1000字

怀疑者年鉴读后感1000字

《怀疑者年鉴》是一本由[美]伊桑·卡宁著作,理想国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2.00元,页数:6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怀疑者年鉴》读后感(一):评《怀疑者年鉴》

这是一本在豆瓣阅读里读完的文学书籍。文学书的魅力大概就是把一段故事写成又现实又扎心,总有那么一句话能让你找到共鸣。这就是我喜欢文学的原因之一吧!最喜欢书里的一个段落“欢迎来到这个世界” 里父亲对迈洛说 “人们的拳头总瞄着上面。瞄着比他们优秀的人。没有人喜欢能把事情做好的孩子。就是这么回事。” 这一刻我就明白了,一直针对你的人那一定是变相认可了你的能力,就此证明了你是有实力的!这本书对于我个人而言还是很值得去探索,文学书里的世界总是那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怀疑者年鉴》读后感(二):“坚守住自己的堡垒”

这是数学版和金融版的《斯通纳》,分成了父亲与儿子的两个部分,具体与细节互为交织补充为一个故事的整体,结构上无新意但内容却有华彩乐章。

迈洛安迪特与汉斯安迪特都是数学家,都是可以称之为天才的存在,而天才级别的才能智慧却成为家族的一项诅咒,于父亲是酒、于儿子是毒品,是命运般的不可抗拒。挥之不去。但天才也有普通人所具有的胆怯与怀疑,饱受现实和内心的无限折磨,想要获得终极答案而无法企及。于是甘愿沉沦在虚妄和无意义之中。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因为预见悲伤,空耗一生”。

但是很清醒的知道证明猜想不是解决困惑的方法,拓深数学不是,投身金融也不是,满足于食物和水不是,沉溺于酒和毒品也不是,投身上帝不是,与上帝斗争也不是。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这种感觉和数学本身带来的快乐很相似,那是我们这一行最为原始的秘密:无需真正见识神灵,就能够崇仰宇宙的奇迹。”(崇仰宇宙的奇迹)

以及

“保莉在我后面坐了起来。“房子是租的,你打扫它干吗?”她喊道。

母亲停了下来。“因为生活就是这样,亲爱的。”(只是生活下去)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段,仅次告诫:

“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才华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素。剩下的都得靠毅力。孩子,你一定得坚守住自己的堡垒,不管别人怎么大呼小叫都不要离开。”他侧身盯住我的眼睛。他的头转到这边,另一边的胳膊就抖动起来。“意志决定一切。”他说。

坚守住自己的堡垒,意志决定一切。

《怀疑者年鉴》读后感(三):命运与诅咒

我想这是目前我读过的书籍中,第一本不想只止于这600页,还期望作者再写长一点的小说。 好久没阅读过如此严丝合缝的叙事手法和叙事结构了,这是比最高级产品经理还要高出好几个level的水准。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没有一处情节放置和处理的欠妥和不协调,一切可以说都完成得刚刚好,就像最牛逼的鼓手,是那种把鼓点刚好不多不少的打在鼓上的力度。

我将它不仅评为年度最喜欢的作品,还将它评为是我阅读过的所有书籍中最喜欢的作品。有点小激动,还有点小澎湃。

天才的故事,是不是也得由接近和靠近天才的人来写?不然她怎么能够将天才的思维构造和那个对他们命运诅咒的抽象过程拿捏得如此精准?例如对于只有迈洛和汉斯父子才能理解和懂得对方所遭遇和遭受的诅咒是什么,以及他们在面对命运使命时所做出来的选择和表现行为的描写。

就是说,天才们在寻找和发现一个个未知的焦灼阶段,和普通人在寻求和创造一部作品,等待一种同样的说不清楚什么感觉降临的空转阶段,难道不是分属不同物质结构里的相同类型吗?

“以某个先见亦或后见之明来看,所有明天将会发生的一切,都能够往回追溯”。

但可能就因为他们注定在地球上是极少数人,才不会像我们普通人那样,终其一生都为因无法搞懂和理解对方,而消耗着、战斗着、拉锯着.......人际关系间的复杂性,都可以表现和概括在此了。而他们,辨认彼此,就像懂得和理解彼此间的语言和命运那般,简单直接而不耗能。所以,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幸运且幸福的。再有,每个人的那个嗨点,也就是追求,不能一概的都用普遍的社会标准来衡量和看待。

天才有天才的命运和诅咒,普通人也有属于普通人的命运和诅咒。但就孤独而言,都是相通的。只是孤独的形式不同而已。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他人并不知道的战争。

想了好久,最后我还是决定记录下来:在读最后60-70页的时候,我是哭着读完的.......而且是几次不得不停下来放声大哭,就像终于等到了释放一样......

我还很认真地回忆了下,无需论回忆这个的意义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为还是值得去记住,不得不停下来好好哭放声大哭有四次。

《怀疑者年鉴》读后感(四):迷人但危险的“诅咒”

“一直以来他都能从六个方位上想象出周围世界的形貌,并确定自己在任何一个三维地形中所处的精确位置。”

这是如何确定的,对于路痴的我是无法想象的。

读到最后一节《特拉法尔加海战》时,我觉得有点没必要,这一章纯粹是煽情的,我是一目十行读完的最后一节,我觉得到《德雷克》就可以了,情绪上已经够了,作为读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时,情绪是双曲线的时空连续体,最后迈洛的一摔开始让我的眼泪连成了线,在此之前所有的悲伤与不幸的情节只会让我鼻子很酸,眼睛一热。但依旧,作者让我的体验了过山车般的情绪变化,但最吸引我的就是整体的孤独感,我觉得这是一本森林小说。

为什么这么说?故事中每个人似乎都在内心里包裹了一个黑洞般的森林,那片森林里只有一个人,他们有时将自己释放近森林里,迈洛只是从来没有出来过。

小说中的爱太复杂了,爱一个人真的很复杂,那样残酷的一个人,就像是一个散发着致命香气的绝美之花,让所有人都为他不顾一切,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成全他,他是完美的,完美的光芒让所有人愿意成为其爪牙。但我发现自己不是这样的人,我宁愿自己是那个致命的花朵独自在森林里绽放,我的森林幽暗但不神秘,神秘都是别人揣测的。

读到迈洛和汉斯同样有嗑药的问题时其实我是很失望的,同样会沉迷与女人和嗑药,太老套的沉沦方式,也许这让他们看起来更接近普通人,反而他们会更容易下沉,向下。迈洛一开始的性格我就知道他的结局会很悲惨,迈洛开始作的时候其实有点无聊,其实我更想看是作者描写孤寂,描写内心,描写世界,描写那个森林。

迈洛生病晚期,两个女人的情节其实有点无聊,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迈洛告诉克莱他爱着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但迈洛从来没有告诉过自己的家人,但却对年轻时的老相好吐露心声,然后克莱说:他能跟我说这些是因为他根本不爱我也不在乎我。

也就是说迈洛这个人内心的复杂性,他总觉得自己没有爱人的能力,但也许当他开始爱的时候他开始害怕,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是不是爱,他恐惧。他只能把这些话告诉一个他不在乎不恐惧的人,但了解他的人。这个人就是克莱。好怪但很精彩。

三代人有同样的所谓的“诅咒”,幸运的是他们如果运用得好能赚很多很多的钱,其中汉斯做到了但也差点搞砸。迷人但危险的“诅咒”。

没想到我会读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严肃小说,让我读下去是作者的叙述方式,写的真好,但我也不会读第二遍的小说。痛苦一次就可以了。

《怀疑者年鉴》读后感(五):天才,失败,逃避宿命

“我们注定要失败”,这是《怀疑者年鉴》的主角迈洛·安迪特谈到宿命时坦言于儿子的一个属于生命的事实。在迈洛的人生经验中,这是一条真理,而且是最基础的一条真理:汉斯问他,“请问这到底是哪一条公理?”迈洛回答说,“第一条。”迈洛认为像他这样的天才(包括他的儿子汉斯),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宿命的。这个宿命就是生来就是数学家。

迈洛所预言的宿命结局与那句民谣歌词“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是如此的相似,两者之中都有一种不安与失落作祟,但归根结底应该是不同的。作为数学家,迈洛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只是这目标要实现的可能实在渺茫。但普通人的人生并不一定有目标,即使有,也不可能与迈洛的目标相比。我们得承认,人们在除去物质的本体层面上是有区别的,而人生的目标也一定是有层级的。

当迈洛知道了自己将要获得菲尔兹奖的时候,他问过他的系主任海伊一个问题:“你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感到尴尬甚至是耻辱的问题,没有多少人能在人生过半的时候承受住这样的问题。海伊将这个问题晃了过去,他也曾在不同的场合承认过自己才能有限,所能做的,只有理解天才,并为天才尽可能提供帮助。

菲尔兹奖章对迈洛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迈洛三十岁才从事职业的数学研究,他的导师对他才华的重要性一点都没夸大:“上帝召唤你来翻译这些法则”。获得菲尔兹奖章对迈洛来说,意味着在某些时刻,迈洛确信自己比别人更接近上帝了。虽然我们知道迈洛曾经偷走了海伦娜的十字架并且把它丢弃在腐烂的落叶中,但他并非是不相信神圣的。对他来说,数学的世界,或者说世界的数学就是神圣的体现。证明马洛什猜想,意味着他几乎窥见甚至打开了那个神圣的世界的大门。

因此如他这样一个人,能够在六个方位上想象周围的形貌的人,能够精确地将所处空间的全部细节用笔描绘出来的人,一个拓扑学的天才,认为人不过是拓扑学中的双圆环体,他对于爱,对于所有那些人类的社会事务恐怕都有自己的拓扑理论,都能够一眼看尽它们的所有形态。“天才是一种退行性的精神疾患”,或许这样可以解释迈洛那些不近人情的举动,以及操纵与竞争的心理。但这也许也是“知识的诅咒”的另一个方面。

知识的诅咒一方面让天才们前仆后继地仰望更高维度的世界,穷尽生命与才智地追求一种东西,那就是失败。另一方面,知识的诅咒则体现在对人世的不屑,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一种缺陷,一种缺少平衡能力的表现,但或许也是因为属于人类社会的事务的巨大不确定性所致。这种不确定与模糊不是神圣事物的属性。

知识的诅咒综合了毕生目标与现实生活,在这两方面,就本书而言,天才迈洛似乎都失败了。包含了志业的生活似乎就是忍受持续的无聊与漫长的原地踏步,忍受折磨与失败。失败应该说是无法得偿的感受,如果没有宿命那么还谈得上失败吗?而迈洛在研究用的棚子里酗酒,用酒瓶装满阶段性成果的盒子,这是一种任何人都会用来虚耗、逃避“失败”或者宿命的行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