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读后感摘抄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是一本由[美] 安德烈·艾西蒙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读后感(一):一部简短的评论集

28位作家写的关于追忆的评论,不是论述整部作品的论文,而是各挑选其中的一小段写的读后感式笔记。每篇评论前面都附有所评的原文选段。窥一斑而知全豹,每一个片段都可以领略原文的魅力。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读后感(二):我们爱那个孤独的敏感的自己

写下的都是闲言碎语。

读这本书,不像读批评或理论。它可以轻松地翻看,呼啦啦带过。因为太了解普鲁斯特的字句和心情,28位英美作家其实和我们有过共同的体会——读普鲁斯特的心情,像他那样追寻自己记忆的体验——他们更加细腻更善言表。

对所有关于普鲁斯特的话语从来都不愿放过,我开始对又一个符号的热爱:路的隐喻。

回家之路,旅行之路,花园之路,记忆之路。漫无目的的行走,毕竟有一个终点,——但谁知道呢。为了迷失上路,为了寻找身份上路,为欣赏美上路,为找寻过往而上路。我们对面前的路知之甚少,歧途还是正轨,冒险还是回归,鼓起勇气,在自己的心境中不断地救赎着渺小的生命与不牢靠的时间。

普鲁斯特用他精神漫游般的长句带我们上路,即使在漫步中失去自我,相信文字能引领我们回归,歇脚在某个精神的家园,抑或贪恋孤独的旅程而未必回归故土。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普或不爱普的理由,就好像我们爱着孤独的敏感的自己,同时又为此深深烦恼。但心中有爱,就很奢侈,不是吗?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读后感(三):看完你们的解读我就手痒了!

我觉得世界上简直没见过比那天在图书馆看到三卷本《追忆似水年华》的上卷就放在那里然后我一时兴起取下来翻开更偶然的事情了。

“一翻开这本书,我们可能就不再认为,在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时,我们是真的已经读完它了。”《我们都爱普鲁斯特》的最后如是说。读《追忆》花了我从18岁到19岁的半年,嗨听着,虽然这个年龄也太不严肃了可是我要严肃地、没有夸张或是别的什么修辞地说,是在和普鲁斯特相处的那半年里,对于生活是怎么回事我才渐渐有点开窍。大约是在普鲁斯特之后,我才开始不像个旁观者,而是用第一人称生活。而为普鲁斯特和《追忆》写评论这种事实在是太愚蠢了──尤其是让自己的文章夹在两篇原文选段之间。

去年秋天许钧老师(那天他穿蓝色的西装,儒雅极了,后来有人让他来几句法语诗他就随口说了几句波德莱尔,我完全听不懂就已经热泪盈眶了!)来仙林开了一场法语文学的讲座,他说,当年受邀翻译《追忆》全卷的时候他还在读研究生,其他译者都已经成名成家,他压力很大;还有当初译者们就在“追忆似水年华”和“追寻逝去的时光”两个名字里争论不休,后来商业占了上风,出版社取了前者;他还说,周克希和徐和瑾两位老先生的新译本为什么出得这么吃力呢……因为“审美疲劳”呀,整天对着这么美的东西也是吃不消的。

讲座是在晚上,可是当我想起来时,它像是蒙着一层你用蜡笔画阳光时会选的那种饱满的黄色。那天下午我带朋友在鼓楼校区闲逛,我惭愧地告诉她那也是我第一次好好看中央大学的校园,满地金黄的落叶,草地还是绿色的;长椅上坐着焦虑的女人提着纸袋子她很快地起身;那天站在北大楼前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这么爱这个学校,爱她屋顶的红星星和墙上力不从心的爬山虎。

普鲁斯特剥夺了“回忆”的名词属性,“恒定”和“就是那样”这样的词是对回忆莫大的侮辱;回忆其实是一个永远也抽不完的线头、烧不完的炮捻,是一幅巨大的博物馆导游图或是航海前的雄心壮志。而你永远也不会真的遗忘什么,它们都在那里,就在那里,是一个个干瘪的气球皮,只要你去吹;是另一个世界,你得从肚脐或是其他什么地方进去。

这本《我们都爱普鲁斯特》的作用基本上就是用那种努力让自己显得不太拘束的解读衬托出原文选段的无与伦比。普鲁斯特是那种把比喻用到让你咬牙切齿地想钻进书里去被他伤害的人,我猜你们28个作家也深有体会并且自叹不如吧!而且你们竟然都没选《女逃亡者》里的这段,也许是全书我最喜欢的段落:

“这个姓什么时候都铭刻在我头脑里,而且永不停息。倘若我出声地思索,我会不停地念叨这个名字,我的絮语可能会单调而愚蠢到仿佛我变成了一只鸟,一只寓言中的鸟,它无休止地叫着它作为人时曾爱过的女人的名字。你一个人在心里念叨这个名字,没有念出声,因此你仿佛在自己心上刻写这个名字,而且仿佛让名字留在了自己脑海里,末了,你的脑海就像一堵被人乱画过的墙一样布满了写过上千遍的所爱者的名字。你时时刻刻都在思想里写着这个名字,幸福的时候写,不幸的时候写得更勤。”

你总得恰如其分地经历过他说的那些,而且要把它们放到名字、地点都模糊了以后,只有当时那种纯粹生理上的心脏跳空会被这样一段话唤醒,然后凭空拽出整整一团记忆的毛线球,“在这个一切都会耗尽、消失的世界里,同美相比,有一样东西会倒塌、毁坏得更加彻底,同时又留下更少的痕迹,那就是悲伤。”没有人比普鲁斯特更无情,就像没有人比他更善嫉、猜疑、温柔、绅士、寡断、痛苦、刻薄、敏感,他知道你的一切。每一次对普鲁斯特的引用都像是重新活了一辈子那么长: “幸福的岁月即是虚度的年华。” 它们都变成了时光,又汇入时光里流走。

看完这本愉快的《我们都爱普鲁斯特》我真想跟你们28个人吃顿饭,听听当初你们抽出这本书时的故事,而且你们在看到最后的时候也故意放上了和普鲁斯特相遇那天的音乐吗;我还有一个很不好意思的问题想请教你们,阿尔贝蒂娜留给普鲁斯特的信里最后一句“我给您留下我个人最美好的”是一句常用的客套还是你们也像我当初那样被彻底击溃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睡了”这个开头是一个多么让人愉快的灾难,从那时起,摩天大楼和平地就没有了差别,反正在它们之上你都是要重建起一座城市。

而那个卧室墙上裹着厚厚的天鹅绒的、犯哮喘出不了门的、客气得吓人(“您太好了,能这么勇敢来看我这个就像是他们说的、可怕的老家伙,我不知道对您有多感激,但我不敢过于明言,否则,他们又会说我对您的殷勤里有什么可疑的情感了。”他是这么跟老朋友热内·培德讲话的!)的亲爱的马赛尔·普鲁斯特,世上也许有一亿个你,比哈姆雷特还多。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读后感(四):李公明:普鲁斯特的阶级观察与……社会批判

http://news.163.com/10/1205/08/6N4KTP9F00014AED.html

在今天阅读普鲁斯特有什么新的意义,这是一个问题。当然,对不同的读者而言必有不同的意义,而在阅读普鲁斯特这个层面上所谓的“今天”与“昨天”究竟有何区别本身也是个问题,因此我提出“今天”和“意义”这两个概念都是需要解释的。读安德烈·艾西蒙编的《我们都爱普鲁斯特28位英美作家解读〈追寻逝去的时光〉》(河西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0月),我发现“今天”的普鲁斯特就是进一步向生活与社会开放的普鲁斯特,是可以走出像“记忆”、“私密性” 这类主题的普鲁斯特;而“意义”则是如编者的“前言”中所说的,“当我们开始阅读这一本书时,我们会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做一些改变,试着通过28双其他人的眼睛来看普鲁斯特,每一双眼睛都在召唤一个感到陌生的普鲁斯特,一个我们可能从未考虑过的普鲁斯特的某一面。”(第15页)那么,我们不妨探索一下,是否可以存在一个陌生的普鲁斯特,他的意义就是在“时间”、“记忆”、细碎的“私密”甚至在他的同性恋之下潜藏着阶级观察与社会批判。

其实,早在瓦尔特·本雅明的笔下就曾触及普鲁斯特的阶级与社会批判问题,他在《普鲁斯特的形象》一文中(张旭东译,原载于《天涯》1998年第5期)提到了“普鲁斯特社会批判的爆炸力量”,认为“布尔乔亚的矫揉造作在笑声中土崩瓦解。它们的回归和被贵族再吸收则是普鲁斯特作品的社会学主题”,可惜未有展开。但是有一段话已经可以使我们对普鲁斯特的印象增加一些社会学的色彩:“普鲁斯特的好奇心里有种侦探成分。在他眼里,社会最上层的一群人是一个犯罪团伙,一群无与伦比的阴谋家:他们是消费者的黑手党。这个团伙把一切同生产有关的事情都从自己的世界里剔除干净,至少要求把这类事情优雅地、羞羞答答地藏在教养良好的职业消费者特有的做派之下。普鲁斯特对势利眼的分析是他的社会批评的顶峰,其重要性远在他对艺术的顶礼膜拜之上。”应该认真地看待本雅明的这段话。从好奇心到侦探心理,无疑是普鲁斯特式观察的主题词,但是过去很少人会把它与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可能是因为跟随着普鲁斯特之眼所见的欢宴、豪宅、佣人等等只是个人而非社会、只见细碎而不见整体、只有文句而没有行动、只有怯懦而没有斗争。而本雅明毫不犹豫地从普鲁斯特的目光所向中看到社会最上层的阴谋与黑暗,但是他指的仅是普鲁斯特具有生产与消费的阶级分析感觉,似乎有点像过去我们熟习的那种对不事劳动而饱食终日的消费者寄生虫的鄙夷。“势利眼”严格说来还不是阶级问题,而是人性中阴暗的弱点,在本雅明看来却具有社会批评的意义。但是为什么?

他继续说:“普鲁斯特描绘的是这样一个阶级,它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的物质基础伪装起来,并由此同某种早已没有任何内在的经济上的重要性,但却足够充当上流中产阶级面具的封建主义文化结合在一起。……这样做当然不是为这个阶级效力。因为普鲁斯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石心肠,是一个走在其阶级前面的人的桀骜不驯。他是他创造出来的世界的主人。在这个阶级尚没有在其最后挣扎中最充分地展露其特征之前,普鲁斯特作品的伟大之处是难以为人所充分领悟的。” 在他看来普鲁斯特描绘了这个阶级的基础与面具,并表达了决绝的态度。那么,本雅明当年所说的普鲁斯特的伟大之处到了今天是否已经为人充分领悟了呢?我看仍然并不乐观。

然而在这本二十八位作家的解读中,从表面上看本雅明关于普鲁斯特形象中的社会批判问题没有被明显触及,显然这也与作者们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关系。但是,也有作者从不同的侧面接近这片社会性的领域,例如路易斯·奥钦克劳斯指出巴黎的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终于闯入了“老郊区”的大门,而这本来是传统贵族的领地,“这一点显然已经被普鲁斯特这样敏锐的社会观察家所预见到了”(第171页);又例如安卡·穆尔斯坦对盖尔芒特夫人和维尔迪兰夫人这两家的沙龙进行了这样的分析:“虽然两个沙龙的社会结构完全不同,它们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模式却是一致的:主人都在一味地阿谀奉承,或恣意妄为,有时则粗暴地排外。” (第184页)这可以说是对普鲁斯特笔下的沙龙政治学的初步探索。或许,我们还可以从奥里弗·贝纳尔的解读中获得启发:“现实我们怎么审视它、感受它、扭曲它、将它嵌入流动的时间之中是普鲁斯特这部巨著的主题。”(第24页)也就是说,以现实的眼光去读普鲁斯特与审视我们自己的生活现实是一致的。无论如何,我相信只要普鲁斯特的阅读史还在延续下去,人们就会不断地发现陌生的普鲁斯特,社会观察的和政治批判的普鲁斯特。

对美食评论,人们总难以把它与政治批判联系在一起。但是据介绍,英国历史学家和食品专家比·威尔逊的美食评论曾经有很长时间是发表在英国时政周刊《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上的。我不知道这些美食评论与政治评论是否完全没有关系,但是读着比·威尔逊的专著《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周继岚译,三联书店,2010年10月),我相信在这位作者笔下的美食很难不涉及社会的、公共管理的也就是政治的因素。《美味欺诈》主要以英国食品业为中心,追溯了近代以来人类与食品造假和有害食品的艰难斗争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在过去的200年间,形形色色的食品欺诈案数不胜数。事实上,在许多国家,正因为政府部门执法不严,才使得许多制假者逍遥法外。《美味欺诈》是一个揭露卑鄙与贪婪的黑色故事,它揭露了那些假饵似的饮食文化,那些为了赚钱可以无视他人死活的可怕谎言;同时这也是一个政府管理失职的故事,后工业时代,政府极不情愿干预食品饮料行业,即使它们已经变得诚信尽失、危机四伏;反倒是早先的政府更乐于参与管理。”(前言)

虽然该书更多地讲述发生在英国的事情,但是在最后一章,我们的天才发明人造假鸡蛋(没有任何营养成分而且会引起腹痛、记忆力丧失和谵妄症)和毒奶粉导致婴儿死亡的丑闻被详细地分析。作者指出:“虽然涉案人员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这并不能掩饰政府部门在此事件中的失败。这一欺诈行为能够如此肆虐,完全是因为对食品市场毫无约束和政府监管不力造成的。19世纪20年代,崇尚自由主义的英国政府犯过类似的错误;19世纪60年代,纽约又重蹈覆辙。……如今到21世纪的时候,中国又曝出类似丑闻,而在婴儿开始相继死亡时,中国政府却只是在想办法抑制这种食品欺诈行为。一位常驻中国的英国记者在谈到中国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时谈到,这其实是中国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在现行经济政策下,各省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率。”(第256 页)这些话都说得非常到位,然而我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还是可以极大地补充作者未能触及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危险已经远远不止食品造假的问题,而是整个环境的污染已经使在这环境中生产出来的食品很难不对人的健康带来损害,而这并非造假,而是来真的恶劣的、被污染的环境是真的。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