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归途列车》观后感精选

《归途列车》观后感精选

《归途列车》是一部由范立欣执导,陈素琴 / 张昌华 / 张琴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家庭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归途列车》观后感(一):反方向的车

粗糙也真实,矛盾的综合体,家庭与生活,父母与子女,教育与未来,工作与选择,知识与眼界,留守的儿童,城乡的差距,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值得描绘的东西很多,厚重而深刻,但不是这么一部简陋的纪录片可以承载的

若可以坐守家乡,雨顺风调,安居乐业,过简简单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阖家欢乐的生活,谁又想背井离乡,耗费青春,牺牲自我,为了所谓的孩子成长,反复踏着茫茫人海的来回春运迁徙之路,在异乡过着乏味无趣的生活

而这其实也改变不了今后的什么,不论是进一步的城乡阶层还是基本的生活环境,这不是与自己原本的初心,背道而驰么

《归途列车》观后感(二):从一滴水里面看到海洋

留守儿童,从四川到广州打工的父母。

看看广州站前,春节前滞留不能回家的人群,等了五天,真的进了候车的地方,有两个女青年崩溃大哭,那是哪一年?

父母一年在外,回来了,孩子不亲,互相不理解。

孩子埋怨父母不陪伴,父母埋怨孩子学习不努力。

最后女儿辍学先进了工厂,后来到夜店卖酒。过年回家跟父亲发生冲突,被父亲当众殴打,之后离家,十年不联系家里。

时间从2008年到2020年,女儿已经嫁到厦门,做了母亲,开始跟父母和解。

而父母仍然在广州服装厂上班,三十一年了。

家里的老外婆,从六十多岁到八十岁,还是脑子清楚。

弟弟读书出头了,到了杭州做程序员,买了房买了车,有了女朋友,工作辛苦。

《归途列车》观后感(三):破碎的家庭、中国人的春运

超过短评字数就写到这里来了。

我总觉得这部看似客观记录的片子对琴琴来说太残忍。18岁的女孩,被迫在镜头前展露所有不堪,她紧握的双手以及一些下意识对镜头的躲避。这个年龄段的女孩有许多骄傲,感觉一切都被家人、困窘的生活甚至是镜头后面的导演打碎了。“这就是你想要的真实”,大人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她却把一切看透彻。她够懂事了,在父母不在的时候,撑起只有外婆和弟弟的家,割猪草,掰玉米,背着最大的筐子,承受那些难以言说的孤独。父母也许爱她,但在她1岁时便出去打工。漫长的隔阂,匮乏的沟通,以及下意识的对弟弟的偏爱。总对孩子说,要好好读书,但是却只期待儿子能够做出一番事业,那么对女儿原本的期待是什么呢?读书之后呢?(讨厌导演在镜头后对琴琴的这种凝视)

但是有关春运的一切又那样真实,疲倦的绝望的,无言的情绪被镜头外的人捕捉到,又传递给了观众。08年的广州春运记录尤其让人窒息,竖起的人墙,翻越栏杆的人群。不过过去了10多年,那些绿皮火车,几十小时的硬座记忆仍旧留存在我们的生命体验里。因此不管怎样发展迅速,把一切通通抛诸脑后,总有些东西是摆脱不掉,深刻记忆里的。

《归途列车》观后感(四):心有归途

春运车站,表情各异的归客,拥挤、嘈杂、混乱,这些都是过于真实的归家心。别说是春运,单拿节假日的车站场景也是如此,每一个挤过回家的车站的人,看到影片这一幕,都深有感触。包括我,因为我每次回家,从刚开始的排队到后面的拥挤,我每次都是被挤来挤去的,所以当我看到多次的春运场景,我都深有感怀。确实,正如陈素琴所说,我们应该觉得的是可悲。为什么呢?回家、回家的人,为了回家的列车,都挤在一起,像小丑,只能茫然的一直拥挤,直至自己崩溃后放弃挣扎。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次回家,陈素琴首先关心的都是孩子的学习。当听到儿子张洋的成绩从第三到第五,她只是说:我只希望他们两个努力学习,哪怕自己再辛苦,都毫无怨言。我只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全天下父母的寄望,说句常听的话,读书才是出路。因为农村的父母深受打工之苦,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这样劳累,只觉得多读点书,将来才能走出农村,出人头地。所以,当张琴跑去打工,这对父母,一方面心疼,一方面也不免带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举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张昌华因为张琴自称“老子”,气的与张琴打了起来,扇了耳光,张琴被打趴。当张琴朝摄像机吼了一句:这就是真实的我,你不是想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你要我怎么做?所以,这个才是最真实的张琴,那个想要自由的张琴。我只能说,在镜头面前,没有人是可以真的忽略那个一直对着自己的镜头,去真的去表现100%的自我,更多的可能是情绪到了无法控制的时候,那才是可以忽略镜头,忽略一切的真实。

《归途列车》观后感(五):一点思考,欢迎指教

这样的纪录片看多了,我怕我会麻木。从《差馆》《父亲》《棉花》《生门》《中国门》《出路》……比起同类题材的纪录片,拍的挺一般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日常,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留守儿童,初中辍学,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父爱母爱的缺失,贫穷……看似宏大的话题,祖国大地上依旧在不断上演。15年过去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觉得辍学打工现在依旧,春运还是那个春运,民生还是那么多艰……

奶奶,妈妈,爸爸,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把自己未尽的理想或者说朴素的情感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祖祖辈辈无穷尽也。把全部的希望押在孩子身上,像是手里握着一支潜力股,期待若干年后一劳永逸,解决生计,脱离贫穷,鸡变凤凰。真的是那样子吗?或许只有从农村出来大学生才有真真切切的体会。上大学时综合素质比同龄人差一截,敬酒、送礼、说话之类的都要自己努力的习得。毕业后找工作,没有任何的关系,家里帮不上一丁点忙,甚至参考意见都没有。又因为房价,看到留不下来的任何希望,不得不回到小城市……脱贫真的是几代人的努力,又或者是《异类》里面讲的,优势的积累,最后慢慢放大,才有了如今的贫富差距。

父母是爱孩子的,母亲听到孩子出来打工,甚是自责,反思自己是不是说孩子说的太重的,心里满是惦记与自责。可是,说句犯上的话,真的会爱吗?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挣钱多累多辛苦,你们只有好好学习方能回报我们的养育之恩”。只是强调要好好学习,说一些永远正确的话,没有具体方法论的指导,最终就是大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里面张琴的一句话“对于我们年轻人,自由就是快乐。”真实地道出了初高中辍学生外出打时的心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