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1000字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1000字

《王家卫访谈录》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一):王家卫是幸运的

王家卫是幸运的。

看他访谈,充满了个人主义的想法和对世俗窠臼的不屑,完全不去follow什么理论系统。

但幸运的是,他的这种风格在一登上市场便被舆论界接纳了,虽有争议虽有票房压力,但仍有一众影评人力挺关注。

加之大奖背书,更为他这种独立风格铺下路,使得后续一部部大牌云集、风格突出的作品成为可能。

墨镜并非先征服了观众,而是先征服了KOL,而后才是市场上由小众到大众的注意力。

回头再看,处女作《旺角卡门》尤为关键,这部没那么王家卫的电影票房1000多万,在86年是很不错的成绩,并且金像奖获得了10项提名。

由此一切开始,金主愿意出钱、舆论界开始关注。

但如果第一部戏就是后来票房惨淡的《阿飞正传》,我想后面的效果未必能有这么好。

最后,如果说是什么串起了墨镜王如此碎片化的镜头语言,我想有两点:一切故事都是关于拒绝与错过,人物(演员)驱动影片而非情节。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二):《王家卫访谈录》:不,是激情,是好奇。

同龄人里,初、高中时但凡有点文艺情节的,都会看王家卫。

到现在还看王家卫的,大概也不多了。

年少时最喜欢《东邪西毒》,反反复复看过很多遍,甚至大学毕业论文的主题也是这部电影。

现在年纪渐长,更喜欢《花样年华》和《一代宗师》,每一两年年总会看一遍。

虽然总归都是陷在情绪里,但不再有年少时那么外在的浓烈,在自己看来,这种情绪变得内敛,且可以被冲淡,但永远不会消逝。

这本访谈录展现出来的王家卫,与自己想象中差不太多。

是一个陷在记忆里、追寻记忆的人;是一个直率的、普通的人;是一个有敏锐触觉与感知的人。

童年记忆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它堆叠的感知——视觉、触觉、味觉,构成我们对世界最初的印象,可能我们终其一生在为了重现这些被美化后的记忆。

王家卫在不同的访谈里反复强调,自己的电影不是构建故事,而是构建人;故事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

说来也是,我们喜欢他的电影,总是那些人,好像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做这样的事,而不是这些事是这些人做的。

想来这也是我们喜欢他的一个原因。

在莫名的宏大叙事生活里,谁会愿意去关注某个群体和个体呢?

他会。

所以啊,我还是如此钟意他。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三):简记

一本合格的手掌书,内容蛮有意思的。

之前以为王的电影以时间为母题,原来是拒绝与被拒绝的关系。

拍春光乍泄是因为97年香港回归,王作为不理政治的导演,火速逃到离香港最远的阿根廷拍了这部电影。

其中王导还锐评张艺谋“我没有看过《活着》,《菊豆》之后,我觉得唔会好睇了。”

他说我拍电影是无目的的,电影首先是工作,电影到最后可以是无的,我认为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商业电影。

通过这本书又知道了好多被墨镜王剪掉的片段,想到之前在b站看到重庆森林被pass掉的菲林,真的真的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重庆森林完全不是一部电影!

在花样年华的结尾加入纪录片,“因为它不仅是展现时间,还有一种把人叫醒的效果,整个故事都像是虚构的,像一个梦,但某些元素是真实的,有事实依据的。”

他的电影一直是从人物出发 而非故事,先看到这个人,然后再决定他穿什么衣服,而不是反过来。

很多被津津乐道的片段原来是王家卫资金不够想来的歪招,比如胶片不够变成抽帧或定格啦。

春光里最令人惋惜的是印着伊瓦苏瀑布的那盏灯,原来是张叔平他们从跳蚤市场里淘到的。

对于蓝莓之夜没有性场面王家卫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性这种东西,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题材,它不是一个手段,要是是一个手段就没有意思了。”很正确。

梁朝伟刘嘉玲夫妇很可爱,梁拍2046的时候,一直问导演“我是同一个人吗?”,春光时和张国荣拍完床戏,傻掉了好几天,刘在接受阿飞正传的采访里说“梁朝伟拍过王家卫后对我说,他今天NG了26次,他只怪自己不懂演戏,于是在我脑海形成恐惧感,觉得这个导演要求好高。”这俩人真的很好玩。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四):只有导演,才是其作品最适格的影评人

王家卫是我最喜欢的华语电影导演,甚至“华语”也只是个多余的修饰词。尤其是在大学时代,我疯狂迷恋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无脚鸟的传说、过期的罐头、台灯上的瀑布、仅有一人的船票和树洞里的秘密。我喜欢电影所营造的迷离而又暧昧的氛围,喜欢那种复古的格调和朦胧的叙事。那时候还具备矫情的资格,开心的时候,看王家卫的电影会感到更开心;然而难过的时候,看王家卫的电影真的会更难过。

如今读《王家卫访谈录》,犹如一场对过往情绪的追认仪式,也再次在时光的箱柜里翻出了旧时的感触。以前通过各种边角料式的信息搜集,了解王家卫喜欢的作家与作品、他的电影创作的独特方式、他的每部作品的有趣花边,在这本书中,统统找到了最初的来源与答案。

雷蒙·阿隆说对话的社会是人类的关键所在,个中缘由,或许在于对话能够在临场状态下展现出不经修饰的真实内心,因为在即时的、流动的语言互动中,想法还来不及被再三的思虑所扭曲,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王家卫访谈录》亦是如此,在二十篇访谈中,王家卫导演海阔天空,畅所欲言,没有多少逼格满满的“王记金句”,而是像是聊家常一样,解释他的电影文本,补充文本之外的丰富“周边”。

如今网络上优质的影评太少了,绝大部分所谓的“影评”只是观后感。在看到一些让人倒胃的影评时,我甚至会想,电影是不需要影评人的,影评人却需要精神科医生。当然,如果说一部电影只需要一位影评人,那毫无疑问是创造这部电影的导演本人,因为只有导演,才是其作品最适格的影评人。

王家卫导演在书中澄清了不少市场上对其电影的错误反馈,也加深了我们对他的作品的认识。从这个意义来讲,阅读这本书也相当于再次观看王家卫的电影,文字与影像互为镜像,呈现出更为丰富完整的意蕴。

王家卫借《一代宗师》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与这本书的相遇,与往日情绪的相遇,也是一场久别重逢。看来,是要抽出时间重新刷一遍王家卫的电影了。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五):《王家卫访谈录》(李惠铭)

访谈类的书看得不多,因为一直认为“知人论世”排在最先,先了解访谈对象及其作品才能看明白访谈录。这次虽然没看几部王家卫的电影,也并不了解王家卫其人,还是看完了,并且发现了不少有趣的桥段。

聊到《东邪西毒》,王家卫说原打算叫张国荣做东邪的,但觉得没惊喜,因为大家都预期他潇洒倜傥,所以让他做西毒,又说道“西毒经常怀恨在心,有很多心事,加上他是个孤儿,所以他很懂得保护自己,他知道不想被人拒绝的最好方法便是先拒绝他人,这是他做人的态度。”

聊到《旺角卡门》,他说“假如在一大段日子内,我均与你一起,就像揭开日历,每天都有你的踪迹,那这些感情是来得不知不觉的。”

谈拍电影,说:“拍电影简直是无期徒刑,但很多时间过后会享受那一刻,这是因为值得回忆的都是过去的事情,电影也是。享受的只有三分钟,但痛苦的可能是两年。”

后几篇聊到刘以鬯,也是之前看过的一位比较有意思的作家,写法很独特,新囤过一本他写南洋故事的书,打算放之后看掉。

在王家卫提到的这本《酒徒》里,刘以鬯说“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用心写的文章不容易卖出,容易卖出的文章多数是媚俗的。因此,当我企图将卖文作为谋生工具时,我必须接受金钱控制文学的事实。”写《酒徒》笔记时,我将它描述为“文人的狂言,文人的惆怅,文学爱好者沦为稻粱谋。”而王家卫说:“如今回顾60年代的香港文学,作家们每天都要大量地写作,为了生活,没有什么崇高、伟大的理想与口号,黄色、武侠类型都写,每天在良知与稻梁间拔河,那都是谋生的无奈。但是也有人在坚持——除了谋生写杂文之外——写些能对自己交代的作品,刘以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靠后的地方聊一嘴,在评价东邪黄药师时,王家卫说:“大家都说东邪是一个非常飘逸的人,但是其实对我来说,他是最保守的,也是最专制的一个人。”联想到金庸在世时对射雕的修订,或许王家卫的解读才是更符合原著的,一声叹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