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界不是平的》的读后感大全

《世界不是平的》的读后感大全

《世界不是平的》是一本由Stephen D. King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不是平的》读后感(一):《世界不是平的》:全球化的衰落

15年前,一部《世界是平的》揭开了全球化的神秘面纱,书中一句“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被多少人反复回味,而汇丰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先生的新书却命名为《世界不是平的》,这是对全球化的质疑和否定吗? 《世界不是平的》一书中,作者简世勋先生提出了六个关键主张:第一,超越国界的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发生;第二,技术既能促进全球化,又能摧毁它;第三,经济发展减少了国家间的不平等,但似乎加剧了国家内部的不平等;第四,巨大的移民潮可能对满足国内稳定的需求不利;第五,帮助管理全球化进程的国际机构正在丧失其可信度;第六,全球化的版本不止一个。基于以上主张,作者的结论是: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也不可能是平的。 我们的乌托邦倾向是相信如果在正确的框架内发展,那么人类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为方便您的阅读,我已将全书生成1张读书卡片。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希望对你有帮助,阅读愉快!

《世界不是平的》读后感(二):《世界不是平的》读后感

感想

至今记得以前课本上的话,好像是小平同志还是江某民提出的一个关于世界局势的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从那个时候也渐渐知道什么叫“全球化”,记得课本上还举了欧盟发展历程的例子来佐证“全球化”,那时我们还管地球叫“地球村”。

近二十年过去,世界依旧风云变幻,世界主题是否还是那个主题?全球化又“化”到了哪一步?作者通过这本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民粹主义已然崛起,孤立主义正在回归,民族主义很容易被煽动,世界正离开民主,而变得日趋保守,20世纪下半叶发展至顶峰的全球化目前面临严峻危机,甚至可能戛然而止,世界趋势将变为“政治叙事主导经济叙事”。冲突与分裂可能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主题。

我们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和平年代,觉得和平理所当然、司空见惯。但实际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是历史规律,“轮回重演”或”螺旋发展”才是正常轨道。和平只是冲突与战争的一个间歇,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冲突或战争,也没有永远的和平,只有永远的利益。

作者看来,未来世界颇不安宁,不安宁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人口(移民),技术(智能化)与金钱(货币政策)。由于非洲的生活条件好转,目前正是非洲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前夜,而因其政治不稳定,未来将会有巨量的人口向包括欧洲等其他地区扩散,除非洲外的其他地区尤其欧亚老龄化日益严重,将陷入人口停滞或倒退。技术的发展导致大量机器代替人工,资本不再需要寻找廉价劳动力,因此资本的跨境流动会大大缩减,生产全过程固守本国,高工资和低工资岗位较多,中间部分迅速萎缩,加上税制和社保的调控不再有效,贫富分化加剧。金钱则主要是货币政策的实施,随着保守主义回潮,各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相互间以邻为壑,彼此推诿埋怨,经济、金融甚至政治冲突将成为日常。

其中,人口和技术的段落让我印象深刻...

技术的不断革新促进了世界各地信息的连通和全球化,但也反过来将会让个人变得更加“偏执”,让各个国家变得更加孤立。因为,相比于学习进步这种阳春白雪,人们通过网络,更愿选择通俗甚至低俗的消遣内容取悦自身,调查显示,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人们只去寻求与自身价值观相同的信息和群体,对于与自己观念不符的信息往往选择忽视或抗拒。久而久之,人们将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与同一世界的人对话。

技术的革新,使人们的大量工作被机器代替(服务员、保洁等低端岗位无法被机器取代),这个过程会掏空中间部分,就业两极分化,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岗位会增加,从而加剧贫富分化。大量机器的使用,机器人几乎可在任何地方生产相同产品,地区比较优势不再重要,舍近求远去寻找廉价劳动力将变得没有意义,使得资本不再需要跨境交换其他资源,生产的全过程将仅在本土上进行,全球供应链需求迅速消失。技术最终会让世界变得更加分裂。

从21世纪初开始,诸多证据表明,世界已走向保守,作者把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作为世界局势转变的重要标志,这个世界将会愈发分裂。而在作者最后的一篇“2044年一场共和党筹款活动”的遐想中,把当时的美国与中、俄(也许还有印度)并列为三大超级大国分别管辖各自的势力范围。

书评(阅读体验)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里又有许多小主题,分支众多,论述很散、很碎、很杂,很多知识罗列杂冗,不易理解,或者读着读着就被带偏了。虽然全书主旨很明显,说的是世界未来趋势会有大变化。

本书总是从诸多细碎侧面间接的印证说明,且有话不说透,暧昧不点明,不有话直说,而是采用反问或明知故问的感叹或比喻修辞等等,对于非文学作品而是科学性的趋势分析研究的本书来说,这种故弄玄虚的技巧让人不满。再者,作者自我发挥的联想拼凑,一会儿讲东,一会儿说西,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容易让人不知所云,例如,中国人更喜欢《狮子王》而非《花木兰》跟这段的小节题目“新欧洲协调”有什么关系呢?(P73)又跟这章的大标题“相对的成功”有什么关系呢?而书中如此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还很多。因此让人错乱不明,看不透作者书写的逻辑和主旨,也就不易懂在讲什么。

很多话的中心要义不够清晰明确一目了然,很多话感觉作者说的很自我和随意,没有站在读者角度去写,而是有发挥卖弄之嫌。比如上一句还在说“美国不该惊讶于有如此多的欧洲国家迅速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P181),而下句则接的是“毕竟,欧洲在21世纪的丝绸之路的另一端发现了自己。”what?什么意思呢?书中像这种自我发挥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感到作者也许是知识很渊博的人,同时也是一位话痨,不知是作者总担心读者看不懂还是出于卖弄,特别喜欢用长句子,也使用很多括号来解释前面的话,当然更多的是运用大量的两个破折号之间的形容词或修饰语来为主谓宾加注,这种长冗的句式每页都有,你能感到,这就是作者的说话方式。但,真的太废话了,绕来绕去,转的头晕眼花,昏昏欲睡。

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不适合初阶读书者。其中,有大量枯燥的理论,大量沉闷的分析,大量唠叨的论证,同时涉及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历史。作者身处英国,也能看出是站在西方的角度尤其英国特别英格兰的视角来看向欧洲北部和欧洲南部,看向美国,看向东欧和俄罗斯,看向中东,看向远东...

书摘

【国家的概念】在霍布斯看来,我们现在认为的“社会契约”是避免生活在野蛮的“自然状态”的必要安排。对公民来说,为了获得国家的保护而放弃部分权利是适当的。通过一套法律、规则、惯例和可接受的行为,人民可以在霍布斯所谓的“国家”中生活,而不必过度惧怕暴力死亡。然而,如果不遵守“国家”的规则和公约,将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惩罚,如果没有惩罚,任何一种社会契约都将毫无价值。”霍布斯的《利维坦》为现代民族国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然而,霍布斯并不是民主的拥护者。P111

【贬值的影响】如果意大利对德国货币贬值——里拉兑德国马克贬值——意大利出口商将变得更具竞争力,但德国出口商就会吃亏。另外,由于意大利从德国进口的商品的里拉价格上升了(德国从意大利进口的商品的德国马克价格也下降了),意大利消费者的处境变恶化了。相反,德国消费者的状况却变好了。与此同时,投资于意大利政府债券市场的德国人的处境也会变得更糟(因为他们的债券价值以德国马克计算的话将会缩水),而意大利政府尽管已经贬值,也必须支付高于平均水平的利率来补偿其债权人。P124

【全球化的赢家和输家】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化既创造出了大赢家,也创造出了——至少相对而言的——大输家。简而言之,大赢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部分人,他们的收入水平从一个相对较低的起点,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大赢家还包括工业化国家中收入档次最高的那群人(最富有的0.0001%人口),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相对的输家——那些在30年来收入几乎都没有增长的人——主要是北美,西欧和日本在收入分配中落在后面的人。P138

【刘易斯模型】一个贫穷的国家很可能会有过剩的劳动力供给,而其中大多数劳动力没有工作,身处贫困的农村。企业家们在城市开店,他们鼓励农村劳动力拥入城市。然而,由于这些劳动力供给最初是完全弹性的,或者说近似于无限的。他们的工资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依然寥寥。创业风险和随后生产率提高的回报,以更高的利润的形式直接进了企业家的口袋。这些“资本家”极可能变得非常富有,虽然大多数工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改善。不过最后当农村过剩的劳动力供给开始枯竭,工资也开始上涨,工业化的好处开始蔓延到大众的时候,就到了“刘易斯拐点”:城市从肮脏到如今舒适的转变,比如北京和上海生活水平的非凡转变(部分归功于起家的努力,他们也成了亿万富翁)。随着劳动力供给不再过剩,工资也会迅速上涨,从而使劳动力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上升。此外,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极力防止富人对他们进行统治,也坚决阻止穷人从他们手中盗取财富。社会最终似乎变得越来越精英化。这些最终导致旨在减少税后不平等的机制:最明显的便是累进税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制度旨在防止社会会永远分为“极富”和“赤贫”的两端。P143

然而在西方世界的某些地区,通常的财政收支平衡似乎不再奏效,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可以解释一切,也就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决定性特征:资本所有权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和资本的跨境流动性越来越强(遭殃的是当地居民)。也就不必奇怪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税收和福利制度对防止不平等的持续加剧几乎没有什么作用。P144

【美国“重返亚洲”】在奥巴马的领导下,美国希望转向向亚洲。考虑到中心经济重心的转移,这一战略的逻辑显而易见。和19世纪大英帝国采取的战略如出一辙,不过英国想要遏制的是俄国,而美国更想要遏制地的是中国。P166

【美国移民潮】19世纪,全球化的最大驱动因素,既不是贸易也不是资本,而是人口流动。1820年之前,有1130万人带到新世界,其中870万是来自非洲的非自愿移民。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及交通成本的降低,自愿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欧洲劳动力中的创业者——大多数青年——突然有了赌一把的机会。他们的经济地位再也不受出生地的束缚,新世界在向他们招手。19世纪中期,每年大约有30万移民离开欧洲,多数人来到了大洋彼岸。早些年,很大比例的移民都来自富裕国家,主要是英格兰和德国:他们刚好支付得起单程船票,这些人也普遍愿意冒险:这样一来,他们增强了移民接收国的企业家人才储备。他们的工资往往高于该国国民——享受的熟练工人“卖方市场”的好处。他们挣的钱越多,出钱支持朋友和家人移民也越容易。如此一来,移民带来的更多的移民。P187

20世纪的头十年。每年大约有140万来自欧洲的移民,大多数移民逃亡美国。巅峰时期,美国每年接收超过100万移民。总计大约6000万欧洲人乘船前往新世界。P190

随着“移民质量降低”,移民越来越被认为是和低技术工人抢饭碗。到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法案》,俗称《国家素养方案》,禁止所有16岁以上没有读写能力的人移民。此外,全面禁止亚洲人移民,也被称为《禁止亚洲移民区域法案》。如果说美国在19世纪末期采取的是“开门政策”,那么这扇门突然关上了。这和特朗普在美国墨西哥边境的隔离墙不尽相同,但是传递的信息再清楚不过了。P191

【人口新时代】如果19世纪的特征是欧洲人涌向新世界,那么21世纪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那就是非洲人涌向旧世界。P204

非洲可能正处在人口激增的前夕。在非洲人口激增的过程中,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将面临人口萎缩和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P205

【经济改革】20世纪80年代及之后,资本管制逐渐被废除,这意味着以前被“困在”国境之内的资本突然开始可以自由地寻找低工资、长工时和高生产率的最佳组合。新兴市场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一新兴的跨境资本流动。P219

【全球化极限】在政治和经济上,西方版本的全球化都达到了自身的极限。来自其他新兴国家日益增加的反对、西方国家内部反抗全球化的新兴政治运动、美国经济逐渐地衰退都显示了这一点。P268

【现实中的英国分裂与历史上的德国统一】在21世纪的中世纪历史重演中,不难想象英格兰的进一步撤退,这一次也许是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撤退。毕竟,这两个地方的选民和大多数英格兰和威尔士同胞不同,在2016年6月的公投中,强烈支持留在欧盟。P278

另外,1800年大约有超过300个独立的德语国家和公国,他们几乎不可能意见一致。而拿破仑的放肆却让他们因对抗共同的敌人而产生了强烈的德意志身份认同感。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的概念进一步增强,尤其是1818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后,各邦国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德意志关税同盟事实上是欧盟单一市场在19世纪时日耳曼版本的前身。P278

【民主在后退】如果说有什么,那就是21世纪初以来的证据都显示民主正在后退。P279

《世界不是平的》读后感(三):历史远未终结,全球化面临挑战:4星|《世界不是平的》

学者的比较严肃的著作,涉及到许多专业概念术语,有点枯燥。没看过《世界是平的》,但是看过其作者新书《谢谢你迟到》,内容可以看过《世界是平的》的续集。跟本书比,《谢谢你迟到》是畅销书作家风格,信息量少很多。

作者的观点我总结最重要是下面3个:

1:福山“历史的终结”的说法已经被事实证明不对,世界不是平的,各国之间和内部远未就全球化达成基本共识;

2:全球化面临许多挑战,重要的有移民、技术与金钱三项;

3:经济和政治总是起起落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国家之间更是如此。

书中涉及到了近现代以来的主要世界政治、经济、金融、军事的大事件,可以看过半部近现代简史。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随着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其他新兴超级大国将寻求符合自身利益、反映自身历史的方式来重塑周围的世界。如果“冷战”是一种二元对立,那么21世纪很可能会出现多种对立,更接近于19世纪的帝国主义争锋。P8

2:一直以来,为全球化摇旗呐喊的人很多。但我最终的结论是: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也不可能是平的。经济和政治总是起起落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国家之间更是如此。正如我在本书中论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从属于自己的历史版本。西方人很容易得出结论说,我们会一直保持幸运。这种观点迟早会被广泛传播。但,是时候认清现实了。P8

3:有一段时间,斯蒂芬斯的说法似乎具有惊人的先见之明。我们现在知道,1920-1930年,苏联的生活水平提高了150%以上,相较而言,德国只有42%,英国为20%,美国为12%。P22

4:1909年,诺曼·安格尔(Norman Angell)出版了第一版《大幻觉》(The Great Illusion),在书中他谈道,由于19世纪的全球化和由此产生的经济上的互相依赖,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徒劳的。许多人认为这本书是支持持续和平的最佳论据,因此得出结论,认为战争是不可能的 P24

5:在福山的《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无论是1989年的短篇作品5还是1992年的长篇巨著——出版20多年后,该书中的观点似乎也不再经得起推敲。P25

6:希腊的困境在很多方面都是向19世纪的倒退。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在19世纪70年代就遭受了同样令人尴尬的财政羞辱。受苏伊士运河建设的启发,开罗政府开启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计划,为了实现该计划,他们向欧洲债权人借入了大量资金,最终不得不违约。P33

7:这或许完全不是“历史的终结”。西方领导的全球化正处于大麻烦之中。我们可能正在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的崩溃。随之发生的事情可能最终会导致大国的重新对抗,倒退回19世纪。然而,在短期内,世界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混乱。因此,西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P37

8:尽管本意是良好的,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没有金融魔法棒来产生可持续的战后安排。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仅仅是处理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体指的是让国际贸易的金融车轮保持良好运转。P45

9:在大萧条时期,人们毅然决定不再关注自由市场。当时,人们越来越多地认为,自由市场是造成系统性金融崩溃和商业与消费者信心迅速萎缩的主要原因。P106

10: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经验表明,全球化不能在真空中运作,需要有一个框架。当时,相关的框架是帝国与(至少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对自由贸易的承诺的结合。然而,这个框架最终还是崩溃了。P108

11:欧洲的经济和金融架构师在构思单一市场和单一货币的时候,可能认为欧洲的经济体正在聚合,而事实却是,它们正在分化。简而言之,南北差距稳定地越拉越大。P123

12:在欧元形成之前,这并不是一个多严重的问题:表现不理想的国家会对其较强的邻国进行货币贬值。这种贬值是一种隐性的负担分担安排。P124

13:在某种程度上,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化内部的不平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家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人退回到自己国家的“避难所”,这也意味着,人们逐渐拒绝全球化和人类共同的原则。P128

14:极富之人与其他人之间的鸿沟可能会越来越大,不过,这种日益扩大的金融资源差距能在多大程度上导致政治权力的转移可能才是更重要的事。这种转移可能会破坏全球化的民主合法性。简单地说,无论各自的民族、种族或宗教身份是什么,富人之间的共同点都比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多。P133

15:而相对的输家——那些在30年来收人几乎都没有增长的人——主要是北美、西欧和日本在收入分配中落在后面的人。以全球标准来看,他们颇为富裕,但是在自己的国家里经历了相当悲惨的一段时期。全球化可能有用,但是它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P138

16:的确,在这项调查的另一部分中,那些打算投票脱欧的人对政客、记者、高级宗教人物、智囊团以及来自联合国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何人都毫无信任可言,正如他们对著名演员、运动员和艺人的看法一样。P138

17:全球化总体上说可能是一件好事——提高了平均生活水平,为曾经一无所有的人创造了经济机会——但是除非输家能够得到补偿和保护或者拥有接受再培训的机会,否则全球化进程将很难继续:民众通常会背叛那些被认为反叛的人。P140

18:1971年,在收入分配中位于最后1/5的家庭出生的孩子有8.4%的概率最终进入收入分配的前1/5,而1986年出生的孩子实现这个目标的概率达到了9%。然而,这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收入分配顶层的情况。P141

19:21世纪初,这正是我们开始看到的。认为各国正趋近于某种普遍的价值观——和“历史终结论”一样——都是一派胡言。“国际社会”没什么意义。相反,我们正在见证历史、地理和宗教信仰在世界各地的价值观塑造中重新崛起的影响力。P146

20:事实上,没有永久的“国际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以自己的利益行事——不管这个国家是否开明——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有时甚至混乱的世界里,缔造可能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或者几十年的临时联盟,但总是有摇摇欲坠的危险结局。P151

21:相比于空运,火车更便宜。相比于海运,火车更快。将中国内陆城市的货物送到沿海地区,再通过船运送到欧洲市场需要大约60天的时间。对于流行时装和消费型电子产品来说,实在是不够快。而火车只需要船运1/4的时间。P178

22:与欧洲曾经发生的人口迁徙恰恰相反。如果19世纪的特征是欧洲人涌向新世界,那么21世纪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那就是非洲人涌向旧世界。P204

23:人口迁徙需要催化剂。21世纪可能至少存在三方面的触发因素:贫穷国家的生活水平提高,政府统治无力或政府垮台的地区持续发生冲突,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相对于其他因素将会对一些国家产生更大的影响。P207

24:而且,随着越发严重的分歧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政治问题,政策制定者将会以牺牲全球经济为代价寻求仅对单个民族国家有用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些国家会抢劫张三的钱去付给李四。尤为突出的一点便涉及货币的贬值。P234

25:对稳定的表面保障会鼓励过度的资本流人、国内信贷繁荣、非生产性投资,以及随后的出口热潮。想想20世纪90年代中期墨西哥的“龙舌兰酒”危机,之后不久的亚洲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违约、21世纪初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崩溃,以及最明显的全球金融危机。P238

26:危机过后,各国央行在政治上不再可能仅仅关注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它们还必须担心失业、增长、汇率和金融稳定(公平地说,美联储一直都有着所谓的“双重使命”,尽管在实际运作中,它开始更多地关注通胀而不是失业)。换句话说,央行被要求去实现名义上的和实际的目标,这一系列的目标和所谓的中立思想完全不符合。P250

27:有美元所带来的债务的支持能力也在下降。换句话说,美国经济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规模越小,美元作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的可靠性就越低。“尼克松冲击”可能只是未来货币剧变的一个预示。P255

28:21世纪的三大挑战——移民、技术与金钱——表明全球化将面临来自破坏性力量日益增大的压力。政治叙事将主导传统的经济叙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精神将被互相猜疑取代。各国之间的合作安排将越来越难实现。P262

29:在单一货币制度产生之前,意大利要赶上自己的欧洲邻居并不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它就让自己的汇率贬值。然而,自从意大利加人欧元体系,它的经济就一直落后。意大利如今只相当于英国的威尔士或者德国的萨克森。P281

30:欧洲理事会的主席应被赋予完全的行政权力,最多任职2届,每届任期4年,由欧洲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各个国家的元首的权力将被严重削弱,他们的地位将类似于美国的各州州长,而国家议会的权力也等同于一个公国。P292

31: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中,东亚地区的贫困率下降幅度最大,而中国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便让美国的民粹主义者陷人了尴尬的境地,无论他们否认事实,并假装全球化整个模式都是有问题的(桑德斯一派的做法),还是利用事实,声明美国人的未来会因他人的成功而受到威胁(唐纳德·特朗普一派的做法)。P296

32:要找到一种可以解释这种不景气的叙述绝非易事,经济学家很难就生产率和投资增长在21世纪初如此令人失望的原因达成一致。但是最轻松的方法往往就是指责“他人”:外国人、移民、精英和所谓的“阴谋者”。P299

33:然而,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是一场非常危险的游戏。一旦世界陷入“他们和我们”的争论,从最初的不信任到彻底爆发经济上、金融上乃至军事上的冲突就只有几步路。P300

全文完

相关链接:

3星|《谢谢你迟到》: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人类自身也需要巨变来适应,《世界是平的》续集

4星|《反全球化,特朗普崛起的土壤》:全球化让大部分人受益,但是对少受损的人的帮助太少

世界不是平的,发达国家在本地生产越来越合算。观点宏大,证据薄弱:3星|《后全球化时代》

3星|《文明的崩塌:公元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青铜时代全球化国际化的地中海地区,最终毁于天灾人祸

5星|《废物星球》:隐形的、高利润、高风险、全球化的废品回收业的现状。作者是出身废品回收世家的美国记者

4.5星|《今日简史》:人类三个大敌可能会促进政治全球化

4星|《特朗普时代的全球化战略》:管理学界和管理者可能严重低估了核心管理实践的价值

3星|《中国品牌全球化》中日两国尤其是日本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

4星|《超级版图》:供应链与超级城市统治世界

4星|《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荷兰画中的全球化踪迹,鸦片与烟草被当时中国主流文化接纳的故事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2月28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2月28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60本书(截至2月28日)

本号870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new)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