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是一本由[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80元,页数:5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读后感(一):谈钱?可以,这很哲学

这一篇,我们讲讲钱。

在我们的印象里,哲学家都是视金钱如粪土的家伙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读后感(二):认识自己

这是一本讲哲学的书。风格是轻松自在的感觉。是由德国的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写的。收到了很多哲学家的推荐,比如刘擎等人的推荐。

这本书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认识世界/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创造世界。我想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对这四部分都是很感兴趣的吧。

首先《认识世界》这本书挺厚重的,我说实话有点后悔把这本书的纸质版买回家了,因为拿在手里面,床前读物的话,真的很重!!每天晚上我拿不了几页,就自动放弃了去睡觉了。这也是挺好的。但是我转过来一想,这样的书,去看Kindle的话,可能我也消化不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坐下来,想今天这种有空闲的日子里,端端正正的把这本书打开吧。

最近,碎片化信息充斥着我的生活,我的手机。其实这些碎片化信息,似乎让我在办公室多了一些聊资,多了一些生活气息,但是,这件碎片化的信息,它只能被分享一次,当时分享后,或者这个时间段过了之后,就不再有用,也无法再被分享了。所以,这样的信息,无法让我们的思维和逻辑进步,还是只得老老实实的打开我们系统化的书籍,去锻炼我们的思维吧。

《认识世界》第一章节就拿出了广为流传的一副画《雅典学院》。之前就知道这是一幅关于哲学家们的画,有的文章也取用了夸赞当时希腊强大的文化,成熟的哲学,一大群哲学家的角度,但是《认识世界》则是更理性的跟我们聊到了《雅典学院》这幅画的画家——拉斐尔,当时是在何种情况下开始作画,可能得到了哪位神学家的帮助,这幅画有58个人物,其中这些可以清晰辨认的人物是谁呢?这幅画里面,出现了几百年前的哲学家,也有当代的画家,哲学家们。这些讨论都是有理有据,又生动活泼的。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读后感(三):【共振书评周】哲学的力量

首先声明,现在依旧在读这本超厚的哲学书(而这本仅仅是这个系列中的第一本!),在已读部分我不想盲目满分,所以暂且打四分推荐(但我完全说不出来这本哪不好!)。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哲学的呢?只知道现在的自己看到哲学著作眼睛会发光。读哲学类书籍会感觉到十分平静,好像把我拽离了平凡世界,生活中的琐碎苟且都被抛下了,我昨天竟然想到了一个词:天堂。读哲学的时候有在天堂的感觉。是不是天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充满了未解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却完全不会使你焦虑,只让你觉得可以针对任何一个问题展开无尽的思考,时间都开始变得丰富且充盈了。

对于这本书,我还是要提一些肤浅但我喜欢的地方。书封面的纸质像可再生纸一样,我太喜欢这种能触摸到凹凸不平的纸张了,有生命的活力。然后,推荐人也太让我心动了。陈嘉映先生、刘擎教授和许知远先生!哇,全部都是知识分子中我最敬佩的人。在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跟朋友说,仿佛得到了三位前辈的认可,这种感觉可太好啦(真希望有一天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得到他们的认可)!

这本书是《普莱希特哲学史》的第一本,真的是想将西方哲学从开始到现在全部记录以及叙述下来。在看第一张哲学史时间表时(公元前650年-公园450年),看到了我十分喜爱的一个哲学家--伊壁鸠鲁,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他活跃的时间段了!但看哲学类书籍是没办法快起来的,因为总是会引发很多思考。这本不要以为是晦涩难懂的那一类,完全不是,它借由了很多故事串联起哲学的始末,思考的同时,并不会感受到沉重,对于我,更多的是一种顿悟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全面的从头开始了解西方哲学啊。

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或者只是感兴趣的门外汉,我也会强烈推荐下这一本(也许是这一套),哲学的有趣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感受到。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读后感(四):亚里斯多德

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现在的我们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我们知道柏拉图不缺钱,而亚里斯多德靠什么为生是一个迷。

对雅典来说亚里斯多德是一个有知识的外人,在马其顿和雅典对抗的过程中,亚里斯多德“被迫逃亡”,逃亡过程中研究了动植物分类。做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亚里斯多德再次逃亡,最后在公元前322年逝世,享年62岁。

他被认为是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最有知识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黑格尔或是莱布尼茨可以踮起脚和他比划一下。

有趣的是,亚里斯多德在各个学科采用的三分法,奇迹般在现代自然科学里应用自如。他的一些论证:因为人有双手所以是最具有智慧的动物:因为人是最智慧的动物,所以才有了双手。这种a-b/b-a的“关系”,在现代科学里,不是全对,也不是全错,而是个平衡点而已。亚里斯多德论证方式的“先进性”才是这个人的“灵魂”。可惜没有像他老师柏拉图一样,留下大量论辩的“对话录”,如果真有的话,他老师柏拉图应该会是个“狼狈”的角色。

要取得持久的美德并将其内化,不止难于登天,而是到了几乎非人的地步。任何被屹立不倒的美德引导的人,理所当然被我们认为是特例而被当成圣贤。无论如何,他们在我们眼中不是实现自己预定目标的正常,理性的生物。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读后感(五):宇宙由故事构成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哲学类书籍并不常出现在我的案头上。我希望思考和阅读需要能给我带来直接的回报,然而哲学类的书籍很多时候无法给我带来这样的满足感。说来也巧,在获得这本书之前,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几本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书。说到阅读存在主义哲学的动力,也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思考自身价值的启发。不过可惜的是读完以后并没有特别的感触,大约是我并不唯心,更没有办法带入或跟上作者所描述的各位巨匠的思考,这或多或少削减了我阅读哲学类书籍的动力。

“宇宙由故事构成,而非原子”——这是开篇看到的一段话,我想这句话其实已经很好的把这本书和其他哲学类书籍区分开来。很多哲学类书籍的封皮或者腰封上,开篇往往是一个问题,甚至题目就是一个问题。其内容莫过于对于问题的思考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而思考过程太考验阅读能力和知识积累了,更别说不同的时代哲学家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思考。需要跟上大师们的想法,并不只是单纯的把文字列印在脑中,其思考的时代背景,动机,上下文…都需要结合起来,对于我这种哲学的门外汉来说,简直就是天然的催眠剂。普莱希特希望哲学史的描述能够更加大众化,正如他在导言中提到“哲学史不能完全按照编年的方式讲述哪些被选出的哲学家”,“这整部作品可被视为一种连载小说,它谈及的是那些始终同样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具有其常新的时代外衣”,直接呼应了我内心的想法。反映在书的内容上,行文就一改提问回答的叙事方式(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啦),更像是历史故事一般的娓娓道来。我想这也许是为什么这本书是叫“认识世界”,哲学来自于对世界的探寻和思考,相比哲学本身,还有更多有意思的角度。

另外,感觉本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更像是在看一个整体的框架,我想这也是一个体验上会有很大不同的地方。《认识世界》不但是哲学史的入门书,也可以看作是一本哲学的索引。不知道为什么翻读的时候总会想起来在大学硬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霍金的《时间简史》的时候,这两本都算是获得了巨大商业成功的著作,也都曾打着大众的旗号,不过现在书的内容早都忘了差不多了。诚实地说,很多是真没看懂,也没有再翻的勇气。如果普莱希特这套书早一点出现,也许我的哲学类书籍的阅读之路会少一些坎坷吧哈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