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际金融危机读后感100字

国际金融危机读后感100字

《国际金融危机》是一本由周小川著作,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5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际金融危机》读后感(一):现在开始努力,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大器晚成!

回顾总结,让过去更安心远去,让未来更坚实肯定、有保障。我是研究金融风险的博士,对2008年的危机有做过相关的调研,曾读过《大而不倒》,都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政策环境和经济形势,今天来看还可以看到效果,我又想看周的新书,所以算是预热,一箭三雕。感觉十分精彩,一本不错的课外读物。

另外一个促使我读这本书的原因就是,我的第一期职场生涯(5年,2012-2017)全都在周行长的任期内。自己回顾当时的历史环境,几乎能感受到一个鲜活的我。当时母亲追求虚荣,总是问我是不是最美的,是不是最受欢迎的,有没有人欺负我,我读书、做事,她喜欢在边上捣乱,她有点反社会人格,后来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当时很浮躁,因为我是单亲家庭长大,一辈子追随母亲的脚步

《国际金融危机》读后感(二):问题比手段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

严格意义上,这不是一本周小川写的书,只是系统地收录了他在各个场合的发言整理而成。这些发言的时间大约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结束,主要收录的是周小川关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些研究观点。这些观点毋庸置疑是高度宏观性质的,从中能了解到小川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手段、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成因各个方面的思考。

文章的论点论据有重复的地方,大致能从中看出作者对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与结论、对未来避免金融危机或危机扩大化的一些措施。但是,在几乎每篇文章中,作者提出的问题都比解决的疑问多,在很多问题的讨论上也比较浅尝辄止,当然,这也许跟演讲及发言文稿的性质有关亦受篇幅所限。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有着深厚的经济学及金融学理论知识,而且非常强调与时俱进、学以致用以及实事求是。文章涉及的每个论点都有清晰的分析逻辑支撑,必要时引用的数据也能说明很多问题。

随便读读,能了解周小川治理央行的思路与想法,他是位中国近代伟大的学者型官员,对中国的金融经济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影响力。

《国际金融危机》读后感(三):理解数十年中最重要的可知力量--中央银行

本文是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间周小川行长执掌央行后期的文章集合,正如在“出版者的话”中提到的,按时间顺序编排,不免主题有所交叠,但也真实反映了政策思考的过程。中央银行是20世纪以来的人类组织的高级产物,是为了应对大面积的危机和失败而产生并强化的角色,并由一个又一个危机、脉冲式加速调整其职能,为了防范下一次危机不断调整其作用范围、方式的组织。书中可以看到很多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学术研究作为政策依据得到使用,个人第一次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如此重大、深刻、广泛、涉及自身的价值。同时,除了确定的价值,作为顶层政策,还可以看到研究的不足,触及到很多的知识边界,这些是真正在教科书之外的、但又非常棘手的复杂问题,各自有道理的研究发现放在一起却相互冲突,另设计者谨言慎行,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理解本世纪20年以来的各国央行机构政策目标和工具(主要是本国,也提到很多他国),对于理解当下局部变化的由来有很大好处,会知道某些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某些改革审慎至缓慢的客观原因,会理解政策制定者无法操作的边界。

个人比较关心的五个方面问题得到了解答:

一、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汇率改革

汇率改革有三性政策方针:主动、渐进、可控。这可以用于理解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央行发声中的意图。汇率是“不可能三角”中的一角,是央行四个政策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工具,或作用对象。称之为“作用对象”比“工具”更准确,因为汇率几乎是不可控的,是多种变化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我国央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管理的浮动”。这个“一定范围”的约束条件就是外汇储备,当本币快速贬值时,央行就要用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去购买本币,因此这个购买力是有底限的。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就在很短时间内消耗光了其多年出口的储备,导致其本币陷入大幅度贬值而引发国内恶性通胀,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所谓资本项目可兑换,操作定义就是IMF标准下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40多个项目中,本币和外币可以自由获取。按照这个操作定义,多数发达国家也没有达到40多个项目全部自由可兑换,多数在80%。而我国距离80%左右的可兑换水平还差4个关键挑战没有解决:1)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外币债务实行宏观审慎管理;2)跨境资本流动的中“非法”和“投机”目的流动能否得到监控,比如理解当下虚拟货币的出入,当不能有效监控时,可能就得收紧;3)对企业和私人对外投资,知识不足,因此进行父爱式监管;4)外国资本到国内筹资,先局部试点人民币债券,股票则在研究当中。可以看到,9年过去了,这些挑战仍然存在,且2014年~2016年在1年左右时间内人民币先升后贬,其应对以后见之明看是非常精妙的,但当事人可能感到惊心动魄,且政策预案是有过未雨绸缪的。

二、央行政策目标及其工具箱

我国央行四个政策目标:低通胀、经济增长、保持较高就业、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通胀管理由于存在理性预期影响,使得公众沟通成为政策工具,如果沟通得当,通胀预期可能就不会变成实际的物价上涨。政策制定者部分接受了这个逻辑,但这种沟通的频率、表达、传播也是有挑战的,这就涉及到新型媒体生态下的社会心理及行为建模。个人感觉是一个新型的交叉学科,所知不多。经济增长之于货币政策,是个控制论问题,小川行长多处引用了工业控制方法论,概念上容易理解多了,特别是实体和虚拟两种周期的共振,很有启发性。当然跨学科规律是否应该套用之并得出结论,放在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制定者面前,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说“是”或“否”。就业,通胀与就业的关系是由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但这只是部分的统计结论,在实证中也出现了不同的规律,经济动态系统的复杂性显而易见,特别是Jobless Recovery(无就业复苏)是身处此中的人很困惑的。

工具箱:总体上从数量型工具为主过渡到价格型工具为主,价格型工具就是汇率和利率,目前显然还处在过渡期,为了平稳,过程是数十年。数量工具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下竟然有不同的意义,80、90年代被我国视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感到颇受挚肘,而美国本世纪初实施QE前后,发现对方反而对中国认为过时的东西觉得很有用、有必要学。想到了一位老师在课上说过话:“我们都活成了对方讨厌的样子”。在价格型工具中,利率工具有三个:存款准备金、象征性的再贷款利率(对应Fed Fund Rate,之所以说“象征性”,是因为从短期到长期利率的市场化传导并不是很顺畅)、金融机构的利差调节。

三、利率改革

也是渐进过程。和上面一条中的央行工具箱有关。对于以稳定和发展为大前提的政策制定者,利率改革是要使利率成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不是其他的目的。这种工具长期指向资源有效配置,短期也有应对危机和困难的意图。这就意味着,央行要通过政策来调节利差,使得商业银行总体上有利润留存和储备,因为这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准备。那么总利差如何可控调节呢?

通过资产端债务工具主要存在的两个市场:贷款和债券,债券又在两个市场运作—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在两个市场中债券利率可以通过供需来自动形成,作为债务发行主体的企业和公共部门,就可以自由选择贷款和债券两种工具。在这个背景下,贷款利率总体上就是下行趋势,因为如果不下浮,高质量的企业就只发债。但无论贷款还是债券,其不可能无限下行,原因是负债端或成本上受到存款利率管制,或者说保护。在刚性的、无风险的存款利率之上形成债权的市场化利率,这个中间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目前这个利差空间是3.85%-1.5%=2.35%,这对于银行的规模体量形成了倒逼,这个空间狭小到会使小型债权经营机构无法生存(即使监管鼓励自由竞争),因为几乎不能在容忍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的情况下还扩大规模来摊薄管理和渠道费用,难度可想而知。另外也会倒逼银行提高资产经营能力,也就是除了债权,需要向权益和另类资产要收益,促使银行混业经营、银行理财在短短10年内到达30万亿规模。这些事件之间存在客观联系。

四、储蓄率、贸易账户和国际收支

看到P70页各国总储蓄率的分化走势,就可以知道2010年前后,实际上我国的发展准备状态就好于美国(50%vs10%的总储蓄率),其中主要增长储蓄的部门是企业,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在2000-2010间、在WTO红利之下获得了本质的改善。这也为实体行业企业的龙头集中/马太效应买下了伏笔。与储蓄率几乎完全对应的就是各国的经常账户顺、逆差,2007年,亚洲各国+中国+产油国的8000亿美元正余额,对应了美国和东欧国家的8000亿美元负余额。在各国央行磋商机制下,汇率争议就成了解决问题的焦点。而储蓄对于国内来说,也不尽都是好事,意味着从2005年开始就希望释放的内需潜力还没有释放出来。在书之外,之后房地产市场再度爆发,居民部门储蓄快速下降、变成居民杠杆,也就是说宏观层面上,正负的逆转可以在短短几年后发生,大的局面改变可以快得惊人。

五、金融顺周期

个人觉得周小川行长用“相位滞后”类比“实体-金融”周期从负反馈、后者可以抑制前者的机理,变成正反馈的趋势加强机理,很有启发,虽然不是很懂里面的物理学理论。由于信息和行为两个方面的“滞后”,两个互相作用的周期,作用机制正负逆转,只因时间,这背后抽象的原理和具象的影响分析,让人深感震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