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华尔街的中国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华尔街的中国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华尔街的中国人》是一本由石溪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尔街的中国人》读后感(一):潮起潮落的金融大潮中的中国人

提起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你也许会马上将焦点聚焦于美国,而美国的金融中心就在华尔街。这场由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引发了投行的破产,金融市场的萧条,继而引发了实体经济的衰退。而危机爆发背后的原因也引发了诸多学者和专家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溯几年前泡沫的形成。

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注册金融分析师,曾经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在华尔街中的诸多投行有过工作经历,作者现身说法,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金融危机前8年的那段历史,写出了美国奋斗的华人们的艰险,写出了金融大鳄的贪婪。

这部作品跨越8年,分成3个阶段,从911恐怖袭击,到互联网泡沫引发的经济萧条,再到房产泡沫的逐渐形成,一群出生在不同年代,来自于中国的男男女女们,依次经历了人生的巅峰与低谷,依次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从绝望到希望,在极其惨烈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写无法掩盖的贪婪的人性。

作者除了写几对主人公在华尔街的工作外,还将男男女女的感情生活融入其中,在工作中面临大起大落的情况下,人物感情也在经历分分合合,潮起潮落。凡是经过了金融危机大潮的人们都是奋斗后的勇士。

写2008年那段金融危机的书籍有很多,但像作者通过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几个人来描述动荡中的华尔街,尚属首次。《华尔街的中国人》,一本了解中国人在华尔街真实生活的必备。

《华尔街的中国人》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Wall Street”梦

纽约市曼哈顿区有着一条很有名的街道,这便是“Wall Street”,也就是华尔街。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这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的金融基地,也是很多金融精英们所追寻的地方,这里天天上映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华尔街的中国人》作者以真实历史为背景,通过刻画五个出生在不同年代、拥有着不同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丰富的细节,向读者展现从911恐怖事件到2008年金融风暴这十年中,主人公的命运与华尔街的历史事件是如何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华尔街,风云十年,动荡不已。每一个追求梦的知识分子们来到这里,看着天天变化万千的金融数字,体会其中的命运交织的坎坷。

作者及简简单单的文字叙述了一个个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物的命运。有实习生,有工作好几年的飘荡者……芸芸众物每一个人面临着职场的挑战与家庭的不顺,他们一步步的过着属于自己的华尔街生活。人性在这动荡的社会中,揭露出了其本质,我们看到了人类真正的欲望,也看到了每一个中国人在华尔街的奋斗史和生存状况,这不仅仅是虚构的小说,也是真正的生活。

华尔街作为一个全球富有影响力的地方,跟多小说和影视作品都已这里作为基本的背景,2001年9月11日,位于华尔街附近纽约金融区的世界贸易大厦遭到恐怖袭击,纽约交易所停止交易,这一刻,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几乎停摆,华尔街这个金融帝国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但是自从911之后,很多机构逐渐搬离到了相对清静安全的新泽西。省直除了纽约联邦储蓄银行外都把总部搬离了华尔街。我们看到了一个金融帝国的动荡变迁,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个帝国仍旧有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我们在华尔街身上有着可以借鉴的地方也有着需要警醒的地方。而作为每一个从业者也需要保持自己的一份初心,在那个金融的世界中,保持自己清醒。

《华尔街的中国人》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感性与理性的碰撞 利益与爱情的交锋

关于华尔街的电影有很多,通过观看我们可以了解到交易大厅的景象。在那里人头攒动,随着显示器上曲线和信息的不断呈现,交易员们喧哗声此起彼伏,可能转瞬间天文数字的交易就此完成,但是也有可能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失误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华尔街原本指纽约市曼哈顿区街道,到现在作为美国金融中心的代表,它的一举一动不仅直接影响美国金融的走势,甚至关系到全球金融的发展。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为我们呈现出华尔街上发生的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既轰轰烈烈又惊心动魄,真的让人如痴如醉。

《华尔街的中国人》这部作品,时间跨越从2001年到2008年,从“911”恐怖袭击到金融危机爆发,内容详实而丰富。书中通过讲述几个男女华人在这段时间内的所作、所见、所感,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华尔街上发生的种种重大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去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始末及背后的故事。故事中既充满了金融公司运营的残酷与血腥,也包含了不同国籍人之间的友情与爱情,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既有利益的争夺,也有情感的交织,故事跌宕起伏,感情描写细致入微,引人入胜。

华尔街有句话“华尔街的钱没有颜色(Money Has No Color At Wall Street)”,是说在华尔街挣钱多少与肤色无关。书中众多人物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美国、有印度、以色列,当然还有中国,他们为了不同的目的来到华尔街打拼,在为公司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刘思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虽然毕业于常青藤名校,但是作为“务实族”的一员,没有家族的背景和深厚的人脉关系,从莱曼兄弟的不受重用,到施瓦茨公司的一发冲天,他用自己的努力和优异表现证明了自己。但在巨大的金融海啸中,更多的是利益的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随着金融市场的潮起潮落,更多的人是在失业与就业中徘徊。苏世文、林佳怡夫妇就是这些普通人的代表。从工作的变换、车辆的更换到房子的购置,他们的人生之路随着美国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在迷茫中寻找生存的方向。

当然,故事除了铁血,还有柔情。林佳玮与理查德的异国之恋充满了曲折,从相识到相恋,从分手到最后在一起,起起伏伏,反映出不同国家对爱情与婚姻的认识。而刘思浩与琪儿的恋爱,苏世文与林佳怡的婚姻也是一波三折。从刘思浩、苏世文对爱情的态度折射出金钱与地位对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的影响,值得深思。

作者的亲身经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让书中充满了大量经济知识的介绍,让我一时无法全部理解掌握,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作品的欣赏和赞誉。书的最后刘思浩放弃一切毅然去追寻自己的爱情,苏世文也有所悔悟,想念家的温暖。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领悟到了什么?是爱情、是亲情、是不同的人文风俗,还是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希望你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华尔街的中国人》读后感(四):读华人故事,品金融街味---评《华尔街的中国人》

华尔街:一条长不超过一英里,却代表着美国的金融中心,更是对全球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尽管没有去过美国,但是我很多的人应该和我一样充满着对华尔街的无限好奇。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这究竟是如何云集着众多金融界的精英在此操控和运作着庞大的金融体系运转呢?

手捧着出自于和华尔街有着深厚的渊源的石溪创作的《华尔街的中国人》,我总算得以融入到一个零距离的,充满着真实感的华尔街金融世界中。看五个不同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华尔街人生,感众形形色色的人们背后串联而起的华尔街事件;品味着光怪陆离的金融巨波中跌宕起伏的淘金梦--------一如以前的一部《北京人在纽约》般,我觉得《华尔街的中国人》无疑又一次用一个直观真实的画面生动淋漓地刻写下了金融世界下的幻灭起伏。

通篇的阅读,我觉得这部书非常深刻,完美地借用着几位中国人的故事分享着属于大洋彼岸“华尔街的”风云商业史诗。尽管这是一部小说,但是书中的很多历史事件却是真实无比,耐人寻味的。类似于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描绘,类似于互联网泡沫到次贷危机的背景;类似于哪一个时代的那一群游戈在金融汪洋中迷茫的人们----- 整册书中以人物的经历为切换点,逐一细数着这些时至今日都让人记忆犹新的人,事,物。在翻看这本小说时,我情不自禁地为着其中的故事情节而吸引着。确切而言,全书的整体发展以时间为顺序逐一地推动着整个故事的进展。借由着各个阶段的事件,读者可以透过以五个身处华尔街的华人经历感同身受地了解着人物的心理,思想,情感,精神寄托等方方面面。借由着五个身处华尔街的华人代表的人生际遇,读者们又可以潜移默化地感知由此折射出的华尔街的动态变迁----人与事,情与景,物与貌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下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真实立体感的关于华尔街故事。细细翻看,我们不难发现这里以经济衰退(2001—2004);泡沫形成(2004—2007);危险降临(2007—2009)三个阶段作为了作品的三大板块内容,逐一展开。不得不说的是我觉得如此的布局很是方便着读者更加深入细致地感悟整个华尔街的发展动态。尽管这是一部融汇了真实事件的小说,但是我却更品味到了其中的那份真实感。比如说“911事件”的整个过程在小说之中有着很大的着墨点进行着勾勒和刻画。透过着文字的描绘,我觉得恐怖已经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那种形容了。小说透过直击“911事件“真实现场的理查德,苏世文,林佳玮姐妹的遭遇,心理,神态,动作的叙述,引领着读者的思绪真实地直击现场。我们共同感受那种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之际的恐怖窒息感。两架飞机的自杀式行径,转瞬即逝的金融街巨楼的崩塌瓦解,无数身处金融街的金融从业人员的生命消逝------ 这里几乎已经没有更多的文字和词汇加以描述,这里有的只是读者静静地观看着书中用文字演绎而出的最为真实,动感的恐怖画面-----尽管没有切身的经历,我却借由本书有着切身的感受。也许这就是本书无以复加的精彩之处吧!

一部《华尔街的中国人》揭开着五个华人为主角下的美国华尔街惊心动魄的史实。感其真,动其情,悟其味,品其真---一切尽在不言中地步入一段光环背后的金融街历史故事。

《华尔街的中国人》读后感(五):风云突变之下——读《华尔街的中国人》

夜深人静,合上《华尔街的中国人》,我的内心的潮水却久久汹涌。这应该就是文字的魅力,它带你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理解复杂的人性和人世间的情爱纠葛。真的要感谢石溪先生,他以一支精彩的妙笔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华尔街风云图画。“给事后素”,壮哉也。《华尔街的中国人》是石溪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沉稳的叙述背后包含着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20世纪90年代赴美留学,2001年从哈佛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纽约华尔街,先后就职于莱曼兄弟、美银美林等投资银行……2016年着手创建投资美国商业地产的基金平台……

作者石溪是一位从北京来到华尔街闯荡多年的金融从业者,他不仅亲历了华尔街的风云变化,并且以他的生花妙笔再现了2001-2008八年间华尔街的重大事件,“911”恐怖袭击、金融危机前夕乃至爆发、莱曼兄弟公司破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然而,更多的人是在危机酝酿之时,寻求一线生机,金钱背后的复杂人性让我们对American dream 这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名词增添一份新的理解。五个男女华人主人公代表了生于不同年代、拥有不同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与其他100多位不同国籍的人物,在华尔街的风云变幻中寻找自己。

纽约时间2017年2月21日早上11点,房利美和房地美骨架直线跳水,随后一路低走,当日收盘时房利美跌34%,房地美跌38%……现实生活似乎又一次上演了9年前的故事:2008年“两房”股市暴跌90%,标志美国进入次贷危机最紧急时刻。恰好此时,作为商业历史小说,《华尔街的中国人》从艺术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了这些背后的风云。 人物成长性:小说宏大的叙事让我心潮澎湃,而同样精彩的还有作者对于各种人物的把握。理查德,一个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很多年,体验了华尔街带给他的风光无限,也感受了华尔街带来的失魂落魄。

作者刻画了一个充满似乎触手可及的鲜活人物,他富于担当精神,比如在莱曼兄弟即将破产的前夕,他的选择;他有具有人性的弱点,比如林佳玮曲折的相恋故事。石溪刻画的理查德在不断的成长和变化,华尔街教会了他在困境中求生存,在夹缝中寻得生机,也教会了他听从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与他演对手戏的林佳玮,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从对爱情的畏惧到内心的彷徨,再到追随本心。她对爱情的态度似乎在华尔街的风云变幻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却是她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林佳玮是重要的线索人物,她对爱情的态度实际也是对于自己的态度,在打开心扉拥抱爱情的时刻,林佳玮更好的接受了自己。 《华尔街的中国人》巨大的篇幅之下,是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人物,风云突起,各自抉择。华尔街像一个极端简单世界,只有“人”和“钱”两件重要资本,华尔街又像是最复杂的王国,任何蛛丝马迹中都有生机的存在,都有绝地反击的可能性。 感谢作者把他在美国的经历写成如此真诚的故事,在故事背后,我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弱点,看到了人性。 如果有一天置身中国“华尔街”,你会做怎样的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