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读后感摘抄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读后感摘抄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是一本由熊秉元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读后感(一):每读一段,就会闪现一个新闻

看过《公正》的人,可能对其中的“正义”的含义思考过上千遍,从《公正》到《正义的成本》,最大的跨度就是加入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封面上有句话说得好,有利益就会有冲突,解决冲突就要分析背后的利益关系,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释正义的内涵,再适合不过了。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读后感(二):入门读物

一本不错的法律经济学入门读本,强调微观和宏观方面都可以从人的理性选择和成本的视角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正义、公平等法律价值的实践分析,可以引起对于法律经济学的关注。建议深入阅读可参考桑本谦的《理论法学的迷雾》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读后感(三):成本

由于人的行为都需要考虑成本,而大多数行为又具有外部性,因此,每个人面临的成本不再是单纯的,需要考虑到外部性给自己的行为增加的成本,才能实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目标。但是个人的眼光是狭隘的,并且在成本不是绝对发生的场合,一定会有投机行为出现,因此社会需要考虑综合成本,制定相应的政策,使社会的成本最小化,社会财富增加最大化。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读后感(四):关于内容的简介

这本书的主标题叫《正义的成本》,由于副标题(“当法律遇上经济学”)字体太小也太淡太细,我直接给忽略了。其实副标题才揭示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并非集中讨论“正义的成本”这个问题,而主要是法律的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法学或制度经济学的入门介绍。我满怀着用经济学深入研讨“正义”的预期打开本书,读到一半却发现这是一部法经济学科普书。说实话,有点失望。但对于首次接触法经济学的童鞋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教材。四星推荐!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读后感(五):经济或者法学,都是人类自我管理的成长

看了2周才看完这本字数不多但内容及其浓缩且有一定深度的专著。熊先生是台湾法律经济学的权威,法律程序上也许两岸有所不同,但立法本质和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至高目标是一致的。但何以目标一致却东西方司法体制迥异,大概也可以用本书中的方法,用经济学追求的成本最低效率最大化的思路来思考和处理法律问题—这也是工业时代有别于原始和传统社会的进步。在用科技推动社会发展,和用经济衡量社会水平的时代,正义的内涵被扩大和延长,而原始社会的成本最小化的追求也被替换成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也带来了法律的变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