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摘抄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摘抄

《走向新建筑》是一本由勒·柯布西耶著作,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一):难得一见的经典著作

首先是值得一读,1920年代的著作,工业化时代下建筑行业在新变革中的变化及走向。再结合当今情况来看,很是值得思考。当今批量化生产的建筑其宜居性比以前的建筑肯定要好,尤其还是能更省钱的前提下。最喜欢的是边读边联想到美国二十世纪初的一些社会情况和当时中国的再到当下中国的。太有意思了,感觉再要是遇到某些深刻的书,会更有启发,重新理顺很多认知呢。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二):毫无诚意的出版物(不针对书中文字)

一收到该书,就觉得出版社太无耻了。 封面:软皮(别以为42元就是精装) 纸张:大白纸,好像办公A4那种颜色。 排版:基本好像就是WORD出来一样。大大的字,宽宽的间距,上下边距,半页的空白。弄紧凑点,省以下纸张会 si 啊? 图:很不清晰(可能是原图)。 而这书的定价居然是42元!!!我是打6折买的20多,但还是觉得完全不值这个价。只能说这家出版社太黑了。 虽然这都不影响阅读,但作为一本如此经典之作,被这样利用,实在是火大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三):毕竟是写给法国人的书

1、那些文字看着有些别扭,想想译者的前言大概能了解为什么——法国人的写作方式,虽然我之前不知道具体指什么,但看下来大概能明白,那句子都很优美精致,而且似乎每一句都可以单独成句;

2、就内容而言,看到柯布一边关于古典建筑进行分析,一边又极力赞美飞机轮船,这位天才的思想之丰富可见一斑;

3、看到好多在建筑史学习中不曾涉猎的柯布的作品(主要是方案),原来那些伟大的建筑师所做的工作比教科书上多得多,于是我画快题又有了动力。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四):个人笔记

虽说这带有柯布西耶较强的个人理念色彩,但也不妨了解一下。 其中有说到我们现代的生活形式,即住高楼,人口密度的增加势必会让我们的住宅从横向发展到竖向发展。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原来想的住高楼,流出来的空地还能有开阔的草地和游乐园等而事实是,早期的高楼不要太挤,即便是现在,二楼的阳光也令人堪忧。 柯布西耶无疑是非常推崇工业革命的,当然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方向。他认为工业的成熟完全可以建造新的艺术品,一种建立于数字之上,秩序之上的艺术品。 他说,一个时代的风格,蕴含在大量普及的产品中,而并不蕴含在一些精致的装饰品中。 部分观点也是无法认同,比如椅子没有灵魂,只是用来坐人的机器?大概你不了解明式家具的优秀是必须之外多余的东西,属于高雅的人。她 他说,装饰和比例是必须之外多余的东西,一个属于低俗的人,一个属于高雅的人。我理解,这装饰应该是多余的装饰。必要的装饰也是需要的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五):感受一百年前大师的呐喊

这本书我花了三个小时读完了,意外的很快,下面的评论也是我这么匆匆读一遍的感受。其实我开始读的感受就是语句很不顺畅,很多都是简短无序的意识流一般的表述,不知道柯布西耶自身因为激动而语无伦次,还是英译版或者中文译者的锅。

文章的各章也是有种神游的感觉。谈建筑的书莫名其妙的谈起了车,轮船,飞机。当然我也大概明白他的意图。不过,要我说,全书也就最后一章写的最明明白白,也算是总结了柯布西耶的想法。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开始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汽车,飞机,轮船层出不穷,通过工业化生产出来的这些产品,虽然复杂,但是能够神奇般的协同工作,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美。然而,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的建筑,却开始陷入停滞,建筑师不思进取,就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陈旧的建筑让家庭无法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没有了质量。不发展(新)建筑,就要革命!

我自以为这就是他的想法,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惆怅,一种长江后浪催前浪的呐喊。不过整本书大量提到的帕特农神庙,我一直不明白柯布西耶想表达的意图,只是单纯的喜爱,还是另有寓意。总的来说,这本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放到现在,情况已经不大一样了,如今阻碍国内建筑或者室内设计发展的最大阻碍也许是业主的审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