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兴建构图集读后感100字

新兴建构图集读后感100字

《新兴建构图集》是一本由(美)雷泽,梅本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65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01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兴建构图集》读后感(一):一本超出我自己理解能力的书

看完这本书,觉得最需要感谢的有两点:

1.是译者。这样深奥拐了好几个弯汉语我都不是很理解的书,还能够翻译出来,实在太厉害了。这样的翻译也是我以后的目标之一。

2.书中的 译者序:阅读《新兴建构图集》的另一种方式, 说实话,这篇序看起来比原文看起来要舒服很多,也很能理解,虽然并未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基本大意都还是能理解的。在我看来,就我目前这个段位,看看这个序就是完全ok了。

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非常同意译者序中所言,作者最后还是没能缝合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也一直在理论上进行不断解读,不断类比,不断比喻。

就我个人最简单的理解,其实本书虽然名为 新兴建构图集, 但其实书中内容与书名没有太大的关系,全书基本上都是为“那种设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名而已。

这里“那种设计”由于定语太长,所以单独提出来作出我自己理解的解释——不行,对于我自己尚没理解透彻的内容,实在不知道如何遣词造句,姑且用关键句来代替好了:

以三角形拓扑结构系统为基础的设计,之后的立面(其实到最后只是纹理or肌理?而已了),平面都跟随这个结构系统中的自变量变化而变化;

为什么确定这种跟随结构系统的变化所生成的设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呢,这是物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我的理解);

然后物质的广度和密度等等条件上阐述了物质的本质。

书中采取片段式排版,前后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可以任意反倒某一页内容进行解读,全书一共有67节,我理解的(包括字面意思上的理解和真正理解)不超过1/3.

最后对全书观点发表自己的观点:从物质特性和发展来说,未来建筑的确可能这样非线性的、多系统融合的,但是现在的技术并未达到这样的状态,我们的标准化仅仅停留在每个标准件一模一样而非各不相同,即使实际建设,也逃脱不了技术发展的桎梏,可以说并未实现理论所强调的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过不得不说,很具有指导意义,搞不好孙子辈曾孙辈就是这么个情况了。

里面的很多理解和理论也很新奇有意思,换一种方式思考,也很有意义。

《新兴建构图集》读后感(二):平衡的秩序

首先感谢译者李涵 / 胡妍为我们提供了一部翻译质量优良的译本,本书的后三章原书作者陷入无法自拔的迷宫式逻辑挣扎与语言游戏当中,但译者在这一部分仍保持了一贯的翻译水准。

我感觉,将这本书放入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范畴进行讨论是徒劳的,因为本书难以作为普适的一般性理论进行讨论。把这部书视为Reiser+Umemoto为个人建筑实践进行的理论深挖掘似乎更为贴切。

书中Reiser先批判了现行建筑理论,并将之作为自己的立论依据。

首先,作者认为“历史仅仅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不足以催生出一个建筑”,亦即建筑与历史无必然关联,是“建筑创造了新的历史”。由此,作者将本书的讨论大大缩小到几何与物质的范围里,这才使得后续的立论有了意义。因为,一方面作者逃避了建筑与当地文明无联系的质疑,另一方面作者为自己的奇异建筑的语言能够适用于各处(另一种国际主义)找到了依据。

其次,作者通过对文丘里的复杂性是“纯粹的象征式的”批判,提出建筑的复杂性可作用于多个层面(比如结构、功能),并以密斯建筑为例,提出这是种涌现(浮现)式的扩张。此后作者以大篇幅试图讨论在结构与功能层面产生丰富性与多样性的方法。

建筑由于受到需求的推动,产生异化,在期间的“过渡地带”,建筑达到(形态特征与结构特性的)平衡。此时的特征为 1、整体具有协同秩序(P53) 2、拥有特异性的统一(P54 56 75) 3、一体互动(P62 “整体与整体的关系”) 4、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作者为这种“进行式的变化”给出了两种实施方法:简单的单体进行复杂重复,以及反之。(P64)

作者以结构主义者的观点将建筑视为一个统一体,各部分(主体与细部P136)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异化时亦会量变引起质变,显示出其“具有组织自身的能力”(P101)。

就手法来说,作者试图在结构异化时找出平衡瞬间(P105),从而产生“连贯的、非线性的非正统系统”(P109)。并且在实际中可用三角网结构具体实现。

最后三章节,对该种结构进行了多角度的描述与补充。

我自觉,可能陷入了译者序中所警告的“逐字逐句的分析细节,无限地逼近原文”误区,未能在“更简单的层面上去阅读”。但在阅读中我始终感觉,脱离开RUR的实际项目,这本书难有所指。而以RUR的设计为航标,又无法将我引入更广的视角。

最后要说,对于喜爱RUR的朋友们,这本书仍旧是深入理解他们设计思想的必读书目,且对近代建筑理论的批判思路值得一尝。

《新兴建构图集》读后感(三):几个观点。

1.图解

“一种无形的矩阵,一种工具,作为组织物质构筑物的基础,事物存在的动力”。“建筑作为一种有节奏的模式,可以植根于任何地方,只有通过有组织的图解才可以获得收获”。

然而图解又是不可以直接被转译为空间的。“行为的可伸缩性与图示的可伸缩性,不可直接相关联”。图解作为当代建筑设计方法里一种解放设计思维的相当有效的途径,具有强大的产生事物的潜力,像一种促发装置一般,一旦推导出了结果,反而排除了其余的可能性,没那么有意思了。

建筑本身,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语言。图解则更是一种语言了。一种更加抽象的符号系统,不具有特定的解释和对应。建筑不会因为解说的缺乏而消亡,但图解却需要经验的参照物才能具有意义。从图解出发去产生设计,从设计出发去产生建筑实体,看起来似乎是个有些割裂的、危险的符号转译的过程。

“当你试图从语言中推出事实,招来的是更多的语言。当你试图从解读中推出建筑,建筑就变成了图解和比喻。”

2.稳定

建筑在还没有多少历史的时候,就被提出了三要素。其中功能是第一位的。然而“建筑中被认为是最稳定的东西——功能,通常反而是短暂的。”尤其在历史的变革下,建筑成为一种恒定而恒久变迁的发生器,被赋予各种各样的使命的时候。

“绘画在建构上有着相对稳定性,其形式和功能长期保持不变。建筑却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使用,对其加以包容或者抵制。”“建筑处于物质和事件的中间状态,它是一个调整器。”

建构的问题之所以可以被拿出来讨论,就是因为它比任何其他艺术门类都更好地强调了建筑的世俗性、物质性,建构与功能相比,可能更加稳定一些,与建筑的意识形态化的内涵相比则更加稳定。甚至,连地域主义都可以在建构上被认为是相同的,只不过是语义学的差异而已。在三要素之外的,隐晦而又无所不在的建构系统,反而成了最稳定的、一般性增长的进化体系。

3.建筑师

“表现是物质和材料系统本身的恰当,而非个人的容量。建筑师不是一个已确定系统的被动观察者,也不是物质的独断操控者,而是一个逐渐展开过程的经营者。”

“建筑秩序如同国际象棋的棋子,明确,有固定的特征,符号化的移动规则。一旦脱离其固有路径就毫无意义。”

4.符号

“在后现代,建筑被认为是一种需要解码的语言。”建筑呈现出的状态与功能、形式、空间的不对应性,使之成为一种“非符号的符号”。建筑自身的材料组织与语言参照物之间的割裂,形成了物质与符号的断层。建筑变成了一种更加隐晦,却又更加开放的语言,不立即定义事物,却开放出结果,任人解读。

“后现代建筑展现很多质量,却不意味着任何一件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