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疫苗的史诗读后感1000字

疫苗的史诗读后感1000字

《疫苗的史诗》是一本由[法] 让-弗朗索瓦·萨吕佐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疫苗的史诗》精选点评:

●我对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挺有兴趣的,他还出过另一本书《征服病毒》

●看得有时热泪盈眶 有时心潮澎拍。public health进步到今天真的不容易

●没有想到疫苗的发展史如此的引人入胜,其中有科学家们的无所畏惧的探索,经验假设,动物试验,自己及亲属试验,后遗症质疑,力排众议。。。尽管自闭症,艾滋病等等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蹭上疫苗的热度,尽管佐剂的使用导致铝含量和汞含量的疑问,广覆盖疫苗给绝大多数人群形成的保护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的美妙之处在于排除法,逻辑推锂,假设验证,严谨的过程带来的成果总给人类带来惊喜和收获。

●从种痘到疫苗的清晰记述,最后谈到1990年代以后大型药企介入后带来的疫苗产业化,或许国内近年的疫苗事件,也可以在公共卫生和商业化的双重逻辑下得到理解。关于自闭症病因的追索与证伪很有意思,作者似认为这是白白花了力气,干扰了原本更有价值的工作,但我倒觉得这正是深化认知所不可或缺的过程。p.s.译者相当尽责,加了大量详尽注解,补充背景知识和相关文献观点,几乎可说是裴松之注《三国志》的那种注。

●前段时间的hpv,这两天的“糖丸”,疫苗似乎从某个时间点开始忽然变得极具话题度,这里面当然有知识普及的缘故,但我个人揣度立场各异的舆论(引导)更加功不可没。如果因为这本书把疫苗的研发历史、基本原理、重要成果、利益纠缠的纷扰等等方方面面,都讲得格外易懂,就得出“疫苗知识科普轻而易举”的结论,即使撇开逻辑,现有的经验都不能证实。所以,在我看来,这本书实为难能可贵。

●按需。

●减毒活疫苗的优势在于接种之后,病毒在人体内不断繁殖却不会诱发疾病,进而大大增强人的免疫力,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长城。但这种疫苗可能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极端情况下会陷接种者于险境。减毒疫苗包括黄热病疫苗、麻疹、风疹、日本脑炎疫苗。 灭活疫苗的优势是安全。但劣势在于产生的免疫力非常低,因此就需要疫苗内含有大量病毒才行(大剂量的病毒是较难获得的),同时还需要多次接种,因为灭活疫苗产生了免疫期限远低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包括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流感疫苗和甲型肝炎疫苗。 今天,用于制造抗病毒疫苗的细胞库须经过50多项检测试才能够获得许可,特别是必须检查是否有感染源的存在。

●重复性 叙述较重

●疫苗的话题每隔几年就会热一次,但每每都恶劣之极,让人大跌眼镜。大家在没法掌控局面的时候只剩下恐慌,然而医学发展至今,已经没人可以再离开疫苗存在了。 另外,评论里那位连巴斯德还是巴德斯都没有搞清楚的,就不要说可读性强不强了

●疫苗最近是个热门话题。了解一下它的历史,能够更客观全面的看待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疫苗的史诗》读后感(一):疫苗的前世今生,新冠的神奇预言

过年期间看本应景的大部头《疫苗的史诗》。感觉比《病毒星球》好,通过对狂犬病和天花疫苗等案例的剖析,对于疫苗的原理和发展脉络进行了比较清楚的描述。缺点是不够生动,堆砌了大量的材料,有些冗长。看完挺感慨,欧洲最早的天花疫苗其实是学了中医以毒攻毒的方子,从已经痊愈的孩子身上取浓做疫苗,算是最传统的灭活疫苗吧。但此后欧美的科学家:1)研发了牛痘、鸡胚等用动物为孕育病毒载体的灭活疫苗,极大的提高了疫苗产量;2)找到了减毒活疫苗,把病毒异化(比如传给老鼠、兔子等)后再注射给人类,在不降低病毒活性的情况下让人体产生免疫,同时被异化的病毒对人体无害,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3)用细胞培养的方式制造病毒,绕过了人类和动物的活体,直接在细胞层面生产疫苗;4)采用基因工程,把病毒的基因跟其他疫苗或者病毒拼接在一起,形成重组疫苗;5)最近的新冠疫苗中出现了mRNA核酸疫苗,把病毒的基因写成代码,直接用DNA打印机把病毒的RNA打印出来变成疫苗… 欧美科学家在过去的200年中把疫苗技术升级了无数代,消灭了天花,预防和治愈了无数恶性的传染病。而回头眺望一下他们最初的老师中医,还依然停留在以毒攻毒的理论水平。另外,这本2019年1月出版的书中的两个判断现在读起来像预言:1)在分析了美国2004年面对流感疫苗短缺时不知所措的乱象后,作者断言美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极其脆弱,无法面对大流行病毒的挑战;2)作者断言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危险是某种新型病毒的出现,因为到时候人类会不堪一击。书中的两个预言在新冠时代变成了现实,一声叹息

《疫苗的史诗》读后感(二):从《疫苗的史诗》看科学发展和伦理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每一个“真理”的诞生,都伴随着众多“谬论”的惨淡收场,而现行的“真理”也往往会成为下一个“真理”的“谬论”垫脚石。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免疫学家本庶佑曾在采访中表示:

因此,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本质的道路,总是在曲折反复中缓缓向前延伸。

在关乎人类健康的疫苗研究领域,虽然其发展不足200年,但科学家们已将上述科学发展的跌宕起伏、倒退中前行演绎得淋漓尽致。《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一书中,作者选取六种影响甚巨的病毒疫苗,从不同侧面为读者展示了疫苗的发展历程。

作者先从疫苗的生产技术和存在的问题谈起,再一一展示了狂犬疫苗研发中科学家的竞争、黄热病疫苗研发的精诚合作、流感病毒对疫苗研发的不断挑衅、用口服疫苗根除脊灰病毒的荆棘满布、乙肝疫苗研究的大胆实验、以及全球关注的艾滋病疫苗的难产与曙光。最后,还就与疫苗研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闹剧丑剧进行了记录。可以说,书中提及的疫苗均是几代科学家持续努力的结果,科研人员雄心勃勃提出研究方案,实验反复论证,在失败中修改方案,数次反复才得到今天的疫苗成就。

作者让-弗朗索瓦·萨吕佐,是一名法国病毒学专家,曾供职于巴斯德研究所,后于赛诺菲巴斯德公司主持抗病毒疫苗的生产,现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对业界动态知之甚深,熟谙各位大师典故,将全球相关实验室、科研人员集中于一书,繁而不乱,将历史讲如小说故事,规避了常规科学史写作中文献论证的枯燥平淡,十分有趣。

众所周知,现代医药行业伴随纷纷扬扬的丑闻。近如我国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远如书中所提爱德华·霍普(第二章)、MMR疫苗事件(第九章)等,有心人利用监管空隙、社会舆论谋取巨额利益。另一方面,在疫苗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执着目的,在科研伦理底线上游走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威斯塔研究所在狂犬疫苗研发过程中,曾在阿根廷使用实验性疫苗,该实验未得到阿根廷及美国的同意,接种的动物也没有按要求圈禁,技术人员未提前接种疫苗,有感染的风险(第三章)。虽然万幸此事未对公共卫生造成危害,但威斯塔研究所因此而染上了不光彩的历史。

如同守住人性底线一样,如何让科研人员把握住科研伦理的标尺,是一直困扰科研界的问题。总有人铤而走险,或是太过狂热,或是寄望试验成功后荣誉可掩饰一切,本应长驻科研人员心中的科研伦理被锁进小黑屋。而且,科研伦理本身是一个比较飘乎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标准会有所变化,没有规章文件明明白白一一列举违规行为,只是行为总则,总会让有心人有隙可乘,也让科研人员模糊不清、越轨而不自知。

科学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关乎人类健康的疫苗科技动态更是牵动几亿人们的心弦。愿我们的免疫学家们如前辈学者巴斯德、泰雷尔一样,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得到造福全人类的疾病预防方案吧。

《疫苗的史诗》读后感(三):疫苗的历史也是人类抗争疾病的历史

作者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工作过14年,亲身经历以及对疫苗历史的研究,使这本书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与真实性。

全书扩展了我的视野,可以从知识性、故事性等方面来解释:

我对植物的知识相对有一些认识,但也是停留在植物科属、遗传、植物生理等较浅显的方面,对生物工程及分子基因工程知识只是略知一二;在大学时听过一些学者的讲座什么克隆羊、组培等等,云里雾里的;工作后也是从事植物配置应用方面等艺术性较多的工作。(书中没有的内容,我对本书的一些联想:令14世纪欧洲闻风丧胆的黑死病<鼠疫等>,夺取了25%~75%人的生命,后来由于卫生状况改善得到控制;直到18世纪医生还不知道手术刀等要高温消毒避免细菌感染;生态学的发展,发现许多传染病,比如寨卡病毒可以通过改善生境来减轻病患,因为寨卡病毒传播途径是蚊子,减少水洼等死水可以有效减少蚊蝇的繁殖,从而减少寨卡病毒的传播。在这些手段的前提下,疫苗的发现为消除大规模流行病成为可能)

这本书让我分清了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通过光学显微镜可见,而病毒在1940年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才见到庐山真面目。

比如一些知识,如二倍体细胞、减毒活细胞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工艺、毒种批等等的发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疫苗的免疫作用不是活性成分起作用,这一点也很关键。

故事性方面:书名一点都不夸张,近两百多年中几种疫苗的发明,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动物实验(牛痘、兔延髓、小白鼠、狗、非洲猴及亚洲猴等)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技术手段不断改进。作者生动的描绘了其中的残酷、幸运、事故、失落与坚持的各种故事,这里有患者、医生、科学家、甚至各种基金、财团和政治人物等互相推动的。举几个例子:

著名的海拉细胞,是从一位患宫颈癌的患者身上提取的,患者很快就去世了,但海拉细胞推动了疫苗的研究,最有名的被制成宫颈癌疫苗。

巴斯德研制的狂犬病疫苗意外因一个急性患者而被加速推动,这个幸运的孩子约瑟夫梅斯塔后来一直在巴斯德诊所当门卫,直至去世。有个小插曲,纳粹要约瑟夫打开巴斯德的墓室的门,约瑟夫坚持不配合,而英勇就义。。。

泰雷尔发现黄疸病疫苗,但后来疫苗失效,从而发现毒种批现象,即疫苗繁殖一定代次后失效,黄疸疫苗234代次效果最好,而到350代次后不能引发人体免疫反应。

一个华沙犹太人沃尔夫茨姆奈斯,怎样成为美国纽约大规模乙肝疫苗的临床研究组织者。他经过研究经常与美国一位同行交流,后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移居美国,并与那位美国同行在一次会议上重逢,从而走上学术和实践高峰。

还有众所周知的比尔·梅琳达基金等对疫苗事业的贡献。。。

故事太多,可以去书中体会。

总之书中科学不是一帆风顺的,伪科学有时也会居于上峰,比如疫苗与艾滋病、孤独症是否有关,有一些已经证伪,有一些还在研究,有些因为对疫苗的担忧,已经让许多人付出代价。

疫苗生产不断发展,虽然许多疾病人类还未能攻克,疫苗的应用给病患带了一线曙光。

《疫苗的史诗》读后感(四):人类为保护自身免受病毒侵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84年4月23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玛格丽特•黑克勒召开了一场关于艾滋病的新闻发布会。他问艾滋病毒的发现者罗伯特•盖洛:“你认为有把握能发出一种疫苗吗?”罗伯特•盖洛回答说:“只有能实现治病人HIV病毒的培养,我不觉得有什么特殊困难。”玛格丽特拿起话筒向记者们宣布说:“我们希望能在两年之内测试艾滋病疫苗。”

然而35年过去了,这个能够治愈艾滋病的疫苗还没有研发出来,人们依旧谈艾色变。

2014年12月7日,四川西充县某村的上百名居民开会写联名信,决定驱逐一名8岁的小男孩。只因他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连小男孩的爷爷都在联名信上摁了手印。

“2018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27243例,2017年张洪刚艾滋病发病数为57194例;从2011到2017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增长了36744例,增长率高达179.68%,其中2012年增长最多。2018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7524人,2017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5251人。”——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中国死亡人数超过10人且死亡率超过1%的传染病只有5种,而其中狂犬病的死亡率遥遥领先高达97.29%,第二名的H7N9型禽流感死亡率也只有狂犬病的一半。——图、文来源:宁南山,《2018中国疫苗事件总结与思考》

但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并不是讨论病毒的死亡率,虽然疫苗并不能够保证100%消灭病毒,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因噎废食。

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接种,这个看似小小的一个动作,但是疫苗却经历了极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

1885年7月6日,9岁的约瑟夫.梅斯特被带到巴斯德面前,他被一只疯狗咬得伤痕累累,巴斯德将放置了15天天的兔延髓水注射给了他。7月16日,巴斯德又给他注射了仅通风过一天的兔延髓,终于在三个月以后,约瑟夫.梅斯特活了下来,成为了第1个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

像巴斯德这样工作在研究疫苗前沿的科学家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人类才有可能和病毒做斗争。

病毒,连显微镜下都难以看到的东西,一旦肆虐起来,如同瘟疫一样让人闻风丧胆。SARS,禽流感,埃博拉,新病毒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生物安全等级也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有效的疫苗。

任何疫苗都无法保证100%有效。但是相对于那些还没有对应的疫苗的病毒来说,比如艾滋病,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已经非常低,毕竟得了艾滋病几乎等同于宣判了死亡。按时接种,对于保护人类,保护婴幼儿免受病毒感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疫苗的史诗》书写了人类与病毒抗击的历史,从绵羊脑中取狂犬疫苗、用鸡蛋制成麻疹疫苗,黄热病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到后来的从细胞培养病毒疫苗,有许多动物和人都献身在研发疫苗的路上。

相对于疫苗研发,病毒的进化要快得多。人类为保护自身不受病毒侵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疫苗的史诗》读后感(五):难以平息的战争:瘟疫与人

瘟疫与人的战争由来已久,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都是失败者。

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把洪灾之后的流行病称为“神的天谴”;古埃及文献把法老对瘟疫的恐惧等同于对神的畏惧;我国安阳出土的甲骨文铭刻着巫师的占卜,询问来年能否避开致命的瘟疫;《圣经》里记载着“人畜伤口化为脓疮”“无一家无死者”……如果没有黑死病,欧洲现在的格局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如果白人没有给新大陆带来可怕的灾病,美洲仍然会是印第安人的家园吗?

“阿喀琉斯之踵”犹如暗喻,病气一旦侵袭,再强大的人也难以抵挡,人类群体仿佛多米诺骨牌,在死神的镰刀之下,哗啦啦就像匍匐的稻杆。我们祈求幸福快乐,致力于自身的健康福祉。在屡战屡败之后,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人类终于奋起。

爱德华·詹纳医生被称为“疫苗之父”。1796年5月14日,詹纳医生为小男孩詹姆斯·飞利浦实施了接种,几天之后,注射部位出现了典型的感染症状,等待整整一年之后,小詹姆斯又注射了天花病毒,他依然活蹦乱跳,他获得了免疫力。这是第一例获得成功的疫苗接种。

在《疫苗的史诗》这部科普作品里,法国病毒学家、作者让-弗朗索瓦·萨吕佐回顾“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的历程,讲述了抗病毒疫苗、狂犬疫苗、黄热病疫苗、流感疫苗、小儿麻痹疫苗等多种疫苗的诞生过程,以及与之相随的医学伦理争议。

对于宗教来说,接种是一种挑战,是让人类屈从于发明从而取代神意的企图。从早期的实践效果来看,安全接种需要一定的隔离期和恢复期,只有富裕的家庭才有能力负担这项医疗,而接种之后患上的轻型天花所具有的传染性,对于没有接种的人来说也是危险的。启蒙时代的科学家之伟大就在于他们认识到人的能动性,在迷雾之中依然勇往无前,目标明确。

医学应当造福人类。好医生都是天使。路易·巴斯德的故事非常动人。当男孩被恶犬咬啮濒临死亡之际,巴斯德大胆使用了尚处在实验阶段的疫苗,约瑟夫·梅斯特成为巴斯德救下的第一个狂犬病人。梅斯特后来一直在巴斯德研究所做门房,在1940年,当德国士兵勒令他打开通向巴斯德墓室的大门之时,梅斯特以自尽维护巴斯德的尊严。医生是高危职业人群。他们随时暴露在感染者面前,不小心的操作就会导致极大的危险,尽管后来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周到,而难以预料的意外仍然频频发生。医生的心血和尸骨,铺展了医学的路途。

坏医生也绝非少数。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在1998年的研究中把麻风腮疫苗和自闭症联系起来,信口开河的言论造成大面积的公众恐慌。在随后的几年中麻腮风接种率大幅下降,并导致2012-2014年英国各地相继爆发麻疹疫情。这个医疗丑闻的出炉是由于韦克菲尔德与疫苗公司因金钱利益而起的私怨,是个人私欲膨胀的恶果,也展示了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重重魅影。我们期望专家可以信任,医学是人体的保护伞,然而,难以杜绝的疫苗安全、疫苗造假、疫苗谣言等事件所带来的公众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了整个社会机制的良性运转。

活体实验,特别是人体实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达到什么程度,必须受到严格监管。18、19世纪的医生在自己或周围的人身上冒险,这在当时主要是因为条件的限制,那么后来呢?更何况,有些还以付酬的形式诱使穷人参与。医学伦理和知情同意原则必须遵守。欺瞒是可鄙的,类似“731部队”或“纳粹医生”的存在,更是极大的丑恶。疫苗实验仍常被视作“新帝国主义”,有些国家以医疗协作的名义让第三世界买单。疫苗的发明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资本运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而医生向往成名、资本逐利的本性对公共安全隐藏的威胁则须强力遏制。这些情况随着世界医学协会等国际机构或共同宣言的出现有所改观。

物欲泛滥,仿佛病毒。很多疾病都是因为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被破坏而产生的变异。面对瘟疫,人类并不一定就是最后胜利者。新的疾病的不断产生,依然在提出古老的警告:更难拥有的,是人心的免疫之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