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读后感1000字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读后感1000字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是一本由[美]彼得·莱文(Peter A. Levine) / 安·弗雷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读后感(一):人类的自我治愈力量

看过这本书有两个星期了,很多内容已经忘却。但有一个关键点给足我启发。

很多催眠师和心灵治疗师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当患者将过往的创伤记忆表达出来后,治疗师要通过阳光照射全身等技巧,达到治疗的功用,但根据我的经验,这一种刻意的方法并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

而这本书中,作者着重提到,人类天性具有自我治愈的倾向。治疗师只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欢迎患者创伤的事件,然后患者自然而跟随天性的治愈进行自我治疗,而不需要治疗师给足什么方法治疗。

公众号:任游子,啪啪中修行,欢迎你关注交流。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读后感(二):一本有启发意义的书

这真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作者引导我们不要去纠结于具体原因,而要关注当事人心理创伤的表现,分析创伤所处的等级。

首先,通过学习创伤的表现,我明白了“教育孩子时,不要用怒吼的方式”,这真的可能造成孩子严重的心里创伤。因为孩子的心里发育还不完全,家长在孩子的世界里占据了很大部分。当家长暴怒时,孩子的恐惧程度,轻则焦虑哭泣(过渡反应)、血液收缩(收缩),重则魂不守舍(解离)、无法动弹(僵直)。如何这个情景长期反复出现,同时家长也没有在事后进行心里抚慰,孩子极有可能留下心理创伤。

其次,在了解了创伤后症候群引起的机制后,我理解了,为什么心态对于癌症的治疗很重要。有时候人们会说,有些病人其实是吓死的,而良好的心态怎能帮助人们战胜病魔。对死亡的恐惧,会导致人无法进入僵直状态,从而打破了正常的能量释放过程。“身体的能量没办法得到有效的释放,心理创伤的症状就会不断地累加,给内心带来巨大的伤害。”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读后感(三):从创伤到自我治愈

第一次接触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时,当我了解到人类会因为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因为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到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或痛苦的感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不被我们所发现。

那时候我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一个人的一生会受其前半生的经历所影响,尤其是当他还是一个儿童时,那个年龄段所发生的事,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们视为很平常的经历,如果家长处理不善,对儿童来说往往会影响一生。那时候我不知道有心理创伤这个词,只是觉得会给这个人带来很大影响。

事情的转折在于去年我参加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考完试以后接触到了唤醒老虎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我想表达的那种影响它叫心理创伤,原来人是拥有自我治愈的本能的,只是大多数人并不会合理的使用它。他们也许会反复讲述自己的经历,重现这些经历,表达自己的愤怒、恐惧以及悲伤;但是他们不懂要完成原始“僵直反应”,释放残余能量。所以他们常常会陷在创伤迷宫里,继续承受不幸。

这本书也为我的想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书中说“对于一个婴儿来说,独自一人被留在冰冷的房间里绝对是一件要命的事;对于学步幼童而言,则是令人恐惧的;对于一个10岁儿童来说,则是令人忧虑的;而对于青少年或成年人来说,则只是轻微的不适。婴儿和孩子,或任何缺乏应对威胁性局面的经验或技能的人,更容易心里受创。”青少年或者成年人不仅更能忍受寒冷和孤独,而且他们可以抱怨、可以设法离开这个房间、可以穿上毛衣,或者哪怕只是摩擦手掌。而幼童或婴儿则不同程度上不具备这种选择权。

当我了解到了心理创伤时,我对心理创伤能否治愈持怀疑态度,我不确定能否治愈。在看到南茜那个事例时,我一次觉得人体是如此奇妙。正如书中劳伦斯所说:我认为身体比大脑更聪明,身体中的潜意识正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正是通过这种潜意识我们知道自己活着,活着就触及了灵魂的最深处,触及了宇宙中的最生动之处。原来心理创伤是可以治愈的,借助我们人体所拥有的自我治愈本能就可以实现。我们要明白,我们不必也不可能改变已经过去的事件。存在的心理创伤症候就是残余能量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我们要学会关注当下,过去的事情就无关紧要。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的。都是富有创造力的。

因为与心理创伤相关的症状和情感有时非常极端,所以我们大多数人(以及我们的亲近之人)都会躲避并试图压制这些强烈的反应。不幸的是,这双重排斥有时会使我们无法痊愈。我们的文化中一直对心理受创之人表现出来的情感脆弱缺乏容忍。我们几乎没有为走出情绪化事件留一点时间。我们总是被逼迫着在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过后迅速调整自己。

我们的文化中,排斥如此常见,以至于排斥性话语已经成了陈词滥调。“振作起来,已经过去了。你应该忘掉它。笑一个,忍住痛苦。是时候继续你的生活了。”这些词出现在你耳中的频率是多高? 就如同不懂抑郁症的对待抑郁症患者一样,认为只是简单的不开心,没必要小题大做。正是这种观念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如果父母、朋友、同学,能够及时的发现这种症状,有专业的治疗,那么我想自杀率一定会有所下降。心理创伤不合理的处置也会导致抑郁症。

彼得•列文在书中还提到,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它对人类来说就是一个提醒。偏执是什么,就是总有危机感,但是当我们退回到原始社会,没有危机感的原始人都死了,活下来的,往往都是那些偏执和焦虑的。

人只有在抑郁的时候,才愿思考。

抑郁情绪,甚至抑郁人格,都是在健康的连续谱上的。克莱因提出过一个非常伟大的理论,他说人在心理过程中有两个位置;PS位可以理解为自我美化位置。我的不好都是别人造成的,我的工作不好是老板的问题,我的生活不顺是老公的问题等等。这些人会很烦躁但不会抑郁,这是一个特别有能量的位置,你不用真正的面对自己的问题,也不用真正地思考,你需要做的就是甩锅给别人就好了。

D位就是抑郁位,D位是一个思考和产生行动的位置。但是我不认同这是抑郁带给我们的财富和价值。 准确的说我不认为抑郁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益处,抑郁只会让我们情绪低落,当一切失去兴趣,食欲不振,整天慵懒的什么都不想干,最明显的是会降低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使兴趣减退更明显,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加干预,后果会更加严重。

作者还提到一个新名词“体验感受”,起初我以为这跟咨询心理学中的共情是差不多的含义,当我深入的学习之后,发现并不是。体验感受不是一种心理体验,而是一种身体体验,是身体对某种情境或某个人抑或某件事的意识。它属于一种内在感觉,它包括你在既定时间对既定话题的一切感知,这种内在感觉会在感知到事物之后立即将全部信息传达给你,而不是逐一传达。体验感受不是线性体验,而语言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所以用语言描述这种体验,其中的很多层面都会失去意义。

体验感受像一个媒介,我们通过这个媒介体验到所有感觉,使人感觉更自然,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平衡感和协调感,它会提升我们的记忆力,使我们更深刻的接触到那些能引导我们治愈创伤的难以捉摸的本能冲动。正是体验感受使我们感受到幸福、宁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我们的内部体验也是这样,就像一个冰块那样,如果你用意识去容纳它一会,它就会有所改变,一旦你意识到某些东西,你的内部知觉就会转化为别的什么东西。这种改变通常都会促进能量和活力的自由流动。

生理现象的出现是有周期的。这些生物学节律对我们转化心理创伤极为重要。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很难有耐心等它们进入到我们的意识,因为它们的步调比我们的生活步调要缓慢的多,创伤之所以会出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给我们的自然节律留出它们完成某个过程所需要的足够的时间。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读后感(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老虎,唤醒心中的老虎,治疗心里的创伤

动物世界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一群羚羊在河边吃草,这时一只猎豹突然逼近,羚羊们感觉到危险开始飞奔逃命。其中有一只小羚羊不小心绊倒了,可它再也没有挣扎起来逃跑,直到猎豹扑上来都一动不动。小羚羊没有受伤,也不是在装死,这是生物体本能的屈服状态,生理学家把它叫做僵直反应。很多人把僵直状态看作是吓破了胆,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其实僵直反应体现出了生物体的恐惧,这也正是治疗心理创伤的关键。

很多人认为治疗心理创伤要反复回忆痛苦的经历,甚至长期服药。世界知名的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彼得·莱文却说,每个人生来就具备治愈心理创伤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在遭遇创伤时唤醒心中的老虎,用本能来治愈自己,进一步积极主动地控制意外对心理的伤害。彼得·莱文拥有医学生物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双博士学位,到现在,研究心理创伤已经有50年的时间了,因为对身体心理疗法做出了突出贡献, 美国身体心理疗法协会在2010年授予了他终身成就奖。彼得·莱文在《唤醒老虎》这本书中介绍了“身体体验疗法”,心理创伤并非想象中那么顽固,唤醒老虎即可击破。

到底什么是老虎

作者彼得·莱文经历过几百个病例,他在书中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士南茜饱受惊恐症的折磨,严重到不敢独自出门,彼得·莱文首先采取了常规的放松训练,这使情况变得更糟,南茜全身瘫软、无力呼吸。那一瞬间彼得·莱文仿佛看见一只猛虎扑过来,于是他在情急之下大喊,“一只猛虎要攻击你,它扑过来了,快爬到树上逃命”,意外的是,南茜的腿开始颤抖,仿佛就要奔跑,接着全身开始发抖,这样持续了快一个小时。

南茜回忆起童年的一次经历,当她三岁时被被绑在手术台上做扁桃体切除手术,一动不能动,麻药又导致呼吸困难,因此南茜生理上被困在僵直反应中,彻底放弃了采取行动逃跑。创伤性事件从开始到现在已经20年了,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南茜患了开放空间恐惧症,不敢独自出门。几次治疗之后,南茜感觉重新找回了自己,恐慌症再也没有发作过了。

心理创伤的本质是心理上的恐惧打断了生理反应,真正使南茜痊愈的不是情感上的宣泄,也不是对童年手术的重新体验,是老虎的意象唤醒了南茜的本能,她的腿做出奔跑动作实现了能量释放,进而走出了僵直反应。

心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需要一个过程,当这个过程被打断,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症状,相当于我们俗话说的,给自己憋出病来了。比如那只小羚羊,它内部的神经系统飞速运转,外部身体却僵直不动,这一动一静之间就会产成巨大的能量。既然这种能量没有用作逃跑,那么留在身体里就产生了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对人来说同样如此,想释放过剩的能量,就要想象有一头老虎在追赶自己,采取行动来完成生理反应。换句话说,老虎是一个意象,这个意象使人机体打颤、尖叫,释放出体内残存的能量。

遭遇创伤时可以唤醒心中的老虎,释放出残余能量,治愈自己。不过每个人都难免会情绪低落,什么时候才应该唤醒老虎,避免小题大做呢?这就涉及到创伤反应的核心,过度反应、收缩、解离、绝望。

遇到压力,大多数人会失眠、紧张、胡思乱想,这些症状都是过度反应引起的。当机体感到形势严峻时,调动的能量要比其他情况更多。过度反应是神经系统对威胁做出的最初反应。不久之后,收缩、解离和绝望就会运转起来保护机体。

收缩就是人把对认知集中到一个点上,把全身的力量也集中到这个点上。比如我们走在路上,突然发现路上躺着一个受伤的人。这时我们就不会再去注意周围的景色,也不会去想其他的事,而是把注意力全放在这个人身上。还有的人在危急时刻会有惊人的爆发力,这些都是收缩的表现。

解离是把多余的能量和完整的体验分离开来。比如从超市开车回家,一转眼发现到家了,可是对怎么开回家的却一点印象都没有。解离很神秘,创伤严重的人甚至会把解离当作处世模式,无意识地游离于自身之外,感情麻木,欺骗自己痛苦没发生在自己身上。人没办法完全避免解离,不过可以识别解离,重新建立起身体和意识的关联。

如果把过度反应比喻成神经系统的油门,那么绝望就像刹车,油门跟刹车本来是在不同时间运转的,但在创伤反应中,它们俩却在同时工作。当神经系统感到产生的能量太多了,根本应付不来时,就会启动刹车机制,这样一来,机体不动了,能量也就被抑制住了。

我们有时会体验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感受,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创伤症状。比如人患了流感,萎靡不振,症状很类似,但流感引起的症状几天后就消失了,心理创伤却会一直出现、潜伏、或是反复出现。当过度反应、收缩、解离、绝望,这四者长期存在、共同作用,就意味着需要唤醒心中的老虎了。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老虎,受创者可以尝试“身体体验疗法”来唤醒内心的老虎,比如体验感受、转化创伤、情感急救。

体验感受不是心理体验,是一种身体体验,是身体对人和事的意识。外在知觉如嗅觉、听觉、视觉等给我们提供了基础信息,体验感受使分散的信息统一成一个整体,比如看到的一张照片是由许多像素聚集在一起的,从整体的角度听一首歌曲,要比听单个音符更加悦耳。体验感受让我们接触到本能的冲动,协调身体扩展和收缩的范围,促进能量和活力的自由流动。我们不会刻意观察自己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些信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们脑海中,唤醒老虎需要识别相关信号,少不了体验感受的感知。

另外,还可以转化创伤转向平静状态。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河流,身体是河岸,生命能量就是其中的河水。心理创伤就像是外力在河岸上造成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会导致漩涡,在这个漩涡当中我们会不断地去重演创伤的场景。在创伤造成的漩涡面前,我们渴望被疗愈,但要么是视而不见,小心翼翼地去躲避,变得越来越恐惧。要么是在心里将这段经历反复重演,添油加醋,从而导致情绪的再度失控。此时要做的就是在心里产生另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会先放大痛苦的记忆。然后这两种力量会有规律地波动角逐,最后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使心理创伤得到治愈,随后压力、疼痛便会自然消失了。

周围人也要细致评估当前所处状态,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立即实施急救,帮助受创者释放能量,调整记忆,把创伤的影响控制在最小。比如发生了重大灾害事故要及时安排心理干预。有的受创者可能会否认事故的严重性,表现得像个没事人一样。先不要刺激他们,到了下一阶段,受创者可能会有一些反应,比如开始发抖,还可能还会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周围人可以引导受创者回顾事故发生前后的细节,如果一味地劝受创者逃避回想事情经过,残余的能量就不能及时释放,无法唤醒老虎。

不是某件事会留下创伤,中断了的某件事才会造成创伤。与此同时,每个人都能治疗自己的创伤。当能量困在身体里,不妨唤醒心中的老虎,释放出残存的能量,彼得·莱文在《唤醒老虎》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自愈指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