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诗课读后感100字

读诗课读后感100字

《读诗课》是一本由程一身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诗课》读后感(一):受读诗课影响而作

朋友在新书榜购置了一本书,说读起来很有趣味,内容丰富新颖有教益,推荐给我读一读。我读过以后确实如此,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电脑上网课,作者的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本书以课为稿、以课为名,文字通俗,内容不艰深晦涩,但不难看出凝聚在其中作者多年钻研诗歌、评论的深厚功力。正如序言中所言,它适合普通读者或诗歌研究者做案头读物。 我最近刚开始对诗歌感兴趣,抱着学习的心态认真读了一遍,感觉大有启发。尤其是作者提出的六个结构:人称结构、抒情结构、叙事结构、艺术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这些结构有点接近庖丁解牛的技巧,或者攀爬文学圣地的战略地图,有了它们我们就不至于在繁复、跳跃、虚实的诗歌里面迷惘或“碰壁”,而是踏在坚实的大地上运筹帷幄。作为《读诗课》作者的私淑弟子,我一厢情愿、跃跃欲试想要站在作者程一身的分析基础上,迈出一个分析的小步,权当补充或“束脩”。 在佩索阿的《拥有你以前》诗歌课中,作者巧妙地把握住了“我”、“你”和自然的关系,凭着这三维的层次关系穿透诗中之思,即爱情增进了我对自然的爱。我试着在这个基础上,也来运用一下结构分析法,比如人称结构。我认为在这首诗里,时间和人称是最明显的,而拥有你以前、以后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这体现在作者对“更”的分析里。但这首诗的开头也很重要,那两个人称结构有宗教与哲学的背景,它们为本诗奠定了思辨的基调。 首先是基督,以上帝的身份降临人间。他有十二个使徒,但没有一个女性,或许这是因为他身负神的使命,要来救赎世人。但更重要的是,基督耶稣是神的使者,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他在人世间所行的基本没有私事,全都在救死扶伤、显露神迹,履行上帝派遣的职责。这一点在众多的基督画像中可以看出,肃穆、庄严、抽象而欠缺生命力。因而,“拥有你以前”,“我”对自然的爱,正如奔流遇到磐石,虽然热爱却受到阻碍,是闭塞、凝滞、献身的,是一种抽象之爱、宗教之爱。 其次是圣母玛利亚,作为一个女性被赋予了生育的能量和条件,甚至连耶稣也是经由她得以“道成肉身”。而玛利亚的形象所具有的生命力和情感,和基督耶稣形成鲜明对比,关于她的形象,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的符号,而折射出母爱的光辉、人性的美好。正是因为如此,“拥有你以后”的现在,“我”的爱由基督偏向了圣母玛利亚,宗教献身之爱容纳进对生命本身的爱。这种爱——更诚挚、更亲密、更美丽、更清楚,因为它是符合人的天性、人的情感的,这些词汇也是属于人的感官知觉,而非理性思考的。 不过,诗人并没有回归到生命中去,他的热爱始终“安静”且“虔诚”,这是不变的部分。变的部分则是他对自然的感知、认知更具体、更丰富、更可爱了。这一切都在作者的诗歌分析课里得到充分阐释,正如作者指出这首诗将自然的地位置于恋人之上。也正是因为这种观念,这首诗中对恋人的爱没有取代自然之爱,只是补充完善和增进了自然之爱。我认为诗人只是短暂地偏向圣母玛利亚,接受了流动的生命本身,他最终还是回到基督那里去了。尽管诗歌写得很美,很快乐,但是对纯粹、单一的宗教之爱(或自然之爱)还是战胜了世俗爱情,这里面隐含着未来的悲剧性。我从这点出发,大胆猜测这也是为何这首诗标注写于1914年,而卡埃罗死于第二年。 我读完这本书以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于是胡诌了这篇豆腐块,促使我写下去的动力主要在于检验下是否学会了结构分析法。如果认可的人多,说明我学会了,反之则没有学会。感谢我的朋友跟我推荐这本书,更感谢书的作者用心教学并编写了这本《读诗课》以飨读者。

《读诗课》读后感(二):《读诗课》自序:作品细读与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一直在上文学评论课。在教给学生基本理论和方法之后,我更注重对具体作品的解读。起初我只是偶尔录音,录了也就存在电脑里,最早整理出来的应该是《傍晚》。去年上这个课时,我让三个班的学生自己录音并整理,所以,这个集子里大多是去年录音的整理稿。其中有些作品几乎年年分析,但也有所调换。选读作品的依据主要是有无明显的结构,以及是否适合或经得起细读。收入本书里的作品又经过了筛选。首先注重作品的经典性。除了那些已被公认的经典作品以外,本书有意在当代作品的经典化方面做出努力,尽量发掘一些具有经典性的当代作品。在体裁上都是诗歌,对其它体裁的细读暂未收入。这有两个理由:一是认同黑格尔和朱光潜的看法,诗歌是最高级的艺术;二是诗歌最难分析,会分析诗歌就会分析其它体裁的作品。本书大体上分成古代诗歌、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三部分。现代诗歌大多已有定评,因此本书未曾论及。书中谈及的当代诗数量最多,因为我把它作为本书的核心,把古代诗歌与外国诗歌作为两种不同的资源,让它们簇拥着当代诗歌,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为了避免版权问题,我尽量使用自己的译本,我的翻译吸收了一些翻译家的成果,在此深表谢意。

其次,更注重对作品的分析效果,如果选读的作品非常经典,但我对自己的分析不太满意,也不选入。毕竟这是一本评论集,而不只是作品选。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我会让学生先讨论一节课,第二节课再做总结。由于加上学生的讨论,本书的篇幅会超长,就把学生讨论的部分删除了,这是有些遗憾的。但书中有些地方仍保留了对学生讨论的回应。在某种程度上,本书是由我的学生激发出来的。没有他们,我就没有评说的冲动。我缺乏就某篇作品写一篇细读式评论的动力。为此我特别感谢历届参与讨论的学生们!

下面简单谈谈我在课堂上讲授的作品细读与结构分析的方法。在文学评论课上,我采用的主要批评方法是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新批评注重细读,但常常不免破碎,结构主义可以为细读提供基本框架,促成批评的整体性。我在教学实践中汲取这两种批评方法的优势,试图把它们融合起来,我把细读法转化为关键词分析,把结构主义转化为关联词分析,强调评论一篇作品要从具体词语出发,寻找关键词和关联词,以此为基础展开评论。在确定关键词方面,我提醒学生尤其关注原作题目中的词,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词,以及互为反义词或同义词的词。其中一对反义词通常就是一个基本结构,而互为同义词的词其实接近于反复出现的词,只不过是变了一个说法。有时候关键词并未直接出现在作品中,这就需要提炼,从而和作品中出现的相关词语形成特定的关系。

关联词在一篇文章中有许多情况,其中互为反义词的词往往更重要,因为它们可能是结构性的。在根据关联词确立结构时,我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人称结构(包括人物结构)、抒情结构、叙事结构、艺术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其中人称结构(包括人物结构)通常是由代词或名词体现出来的,评论一篇作品,尤其是叙事性的作品,首先要看写了几个人(包括重要的物),着重分析主要人物及其形成的主要关系,如果出现了重要的物,要分析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抒情结构一般是由名词或形容词体现出来的,对于抒情性作品要找到关键词,并重点分析其抒情结构。在分析复杂作品的感情或主题时不要有所简化或忽略,要分析出其复调或多声性,而复调或多声本身往往就是充满张力的结构。叙事结构一般是由动词体现出来的,对于叙事性作品要找到关键词,并重点分析其叙事结构。艺术结构通常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和视听结合,这些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强化主题,我向学生强调,一般不要孤立地分析艺术结构,要侧重于探讨其艺术结构是如何服务于主题表达的。时间结构主要指的是现在、过去和未来。一般来说,一篇作品都会写到现在,或者说都是从现在出发的:或从现在转向过去,形成追忆模式;或从现在转向未来,形成展望模式;或从现在转向过去和未来,形成贯穿模式;或从现在转向过去或未来再回到现在,形成回环模式,如此等等。时间的转换一般对应着情感的转换,或者说是情感的转换决定了时间的转换,所以分析时间转换同样应服务于主题探讨。空间转换主要包括上下或高低,远近,以及物的大小等,有时还会出现以“中”为代表的更丰富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一般是人物存在的环境,它往往会引发或对应人物的感受。这是我对课堂训练的评论方法的一个简单总结,重要的是针对不同作品加以灵活运用。当然,以上都是方法教育,“读诗课”实质上是现实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是美育人育,也是新诗教育。这些都渗透在字里行间,这里就不多说了。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感谢胡亮兄为本书写的序言!感谢本书的录音整理者:杜春花、谢琴、刘芯妤、张盈、何欣、李小娇、杨海芝、涂晓幸、卢易环、周琪、王伟、石小玉、刘姝伃、廖芷琪、王琳、王叶、袁可、赵斯琪、李彩蓝、何家玉、罗莉、王良、汪秋盈、寻晶晶、阙好好、张红豆、郁文怡、郁珊、朱盼波!

《读诗课》读后感(三):胡亮:为程一身《读诗课》作

我有幸曾与程一身先生两次会面:2013年5月24日,初见于长沙;2018年11月16日,重见于常德。他很沉静,但是你能察觉到,他也很渴望交流的契机(或者说奇迹)。在较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程一身就是肖学周。前者乃是笔名,后者才是本名。奇怪的是,他几乎同时使用这两个名字,这就不得不让我想到一个葡萄牙作家。在札记集《屠龙术》里,我曾经写到过这位作家:“‘我’在‘非我’中跋涉。佩索阿(Fernando Pessoa)建立了复杂的异名书写系统,已发现至少七十二个异名,最习见的乃是阿尔伯特·卡埃罗、阿尔瓦罗·德·冈波斯、里卡多·雷耶斯。”

肖学周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王岳川教授;复就读于河南大学,师从耿占春教授。由此也可以看出:如果学校和导师不能得兼,他更为看重的还是导师。从硕士,到博士,肖学周逐渐动用了笔名程一身。那么,本名,笔名(或者说异名),该怎么来分工呢?也许是这样:肖学周意味着学者身份,而程一身意味着诗人或翻译家身份。比如说,《朱光潜诗歌美学引论》的作者,《为新诗赋形——闻一多诗歌语言研究》的作者,似乎只能是肖学周;而《北大十四行》的作者,《坐在你身边看云》和《白鹭》的译者,似乎只能是程一身。《白鹭》的作者就是圣卢西亚诗人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坐在你身边看云》的作者恰是葡萄牙作家佩索阿。佩索阿译者甚众,但是沃尔科特,似乎主要携带着程一身的心气进入了汉语。由此可以看出,程一身,肖学周,只是一个人的双翼:感性与理性的双翼,诗意与语义的双翼,修辞与知识的双翼,或者说创造力和判断力的双翼。

这部《读诗课》,很有可能,会让程一身和肖学周叠成一张面孔。然而,他还是署名程一身。这就意味着,此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诗人谈诗或译者论文式的轻松读物。事实正是如此,这是作者课堂教学的产物,类似于洪子诚教授当年主编的《在北大课堂读诗》。所不同者,其一,《在北大课堂读诗》只讨论当代诗,而《读诗课》既讨论当代诗,又讨论古典诗和外国诗;其二,洪子诚让某位学生的主讲带动了其他学生的讨论,而程一身则组织、引导和参与了所有学生的讨论。程一身对诗人和诗的选择,比如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当你老了》、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割草》、希尼(Seamus Heaney)的《期中休假》、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的《礼物》,陶渊明的《饮酒》、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昌耀的《斯人》、陈先发的《鱼篓令》,等等,全都无愧于“经典”的称号。另有少量入选作品,也可望加快“经典化”的进程。正是通过这些作品,或者说类似的作品,洪子诚在显赫的北京大学,而程一身在落寞的常德,都试图建设一个以诗为轴的公共话语空间,或者说,接受美学空间。接受美学空间,也就是读者反应空间。程一身是主要读者,他的有福的学生——比如“夏思思”、“廖芷琪”、“有个同学”、“蒋鹏”或“黄霁”——则是次要读者。主要读者,次要读者,都不是终身制,有时候就会悄然交换身份。这不是老师的课堂,而是众声喧哗的胜景——我不得不反复赞美:“真是妙极了!”从课堂,到最终整理成读物,学生的讨论却被大量删减,这难免成了程一身和我共有的遗憾。即便如此,《读诗课》仍然较好地保留了现场的魅力:真情流露,灵光乍现,误读的胆略,民主的芬芳。

程一身所使用的工具,说来也不复杂,就是细读(Close Reading)和结构分析。细读,用的是显微镜,结构分析,用的是望远镜。这两个工具,分发给了他的两只眼睛。为了不让两只眼睛产生激烈的争吵,他从关键词引出关联词,将细读落实为关键词分析,又将结构分析落实为关联词分析。这样呢,显微镜和望远镜,就奇妙地实现了相安,新批评(New Criticism)的孤树和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的森林,也就奇妙地实现了相融。怎样选定关键词?还有关联词?程一身的敏感,往往切入了这样六个剖面:人称结构、声部结构(他称为艺术结构)、抒情结构、叙事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比如,在讨论昌耀《斯人》的时候,他从“斯人”“谁”和“一人”,引出了一对关联词;在讨论《饮酒》的时候,从“人境”和“南山”,“问”和“辩”,引出了两对关联词;在讨论张枣《镜中》的时候,从“镜中”和“窗外”,“她”和“皇帝”,“悔”和“梅”,引出了三对关联词。这些关键词和关联词的拈出,为透彻解读作品,既觅得了新颖的角度,又奠定了坚实的柱础。全书抛出很多观点,不乏奇兵逆袭,很多时候简直让我拍案惊奇。比如“悔”和“梅”,程一身认为,俩字形体接近,读音接近,故而成为一对关联词。按照这样的理解,“悔”和“梅”的切换,也就可以阐释——或过度阐释——为“心”和“木”的切换。必须是梅花,而不是杏花!这个新颖到令人狂喜的发现,不但让我刮目重读这件作品,而且还在六个以外新增了这样两个剖面:听觉结构和视觉结构。张枣的音韵学玄机和训诂学玄机,“为新诗赋形”,最终没有逃过程一身的敏感——这可是经过闻一多先生训练过的敏感,而闻一多的诗学要旨,恰好指向听觉结构(音乐美)和视觉结构(绘画美和建筑美)。此外,程一身关于王家新的《田园诗》乃是反田园诗,《夜雨寄北》乃是寄内诗的分析,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总之,这部《读诗课》不仅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借镜,还可以作为文学批评的进阶,宜于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共选为案头书。

2020年1月15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