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100字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100字

《不要挑战人性》是一本由潘楷文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一):心理学小实验

从20个心理学实验开始讲,讲了有关这个实验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论,算是让我们对心理学有了入门级别的了解。为什么算是入门呢?因为其中很多实验都是我们这些没有专门研究过心理学的人所耳熟能详的,但是也有很多没有听过而带来很大震撼的。 其中有一些内容让我很有感触,我时常在心里抱怨我的父母不够理解我,可我又何尝一直理解他们?不是理解不了理解不到,而是更在乎自己,在刻意忽略。我想,这本书能让我意识到我应该去理解他们,就很有收获。还有,从海因茨偷药箱的故事来看,我进入道德成规后期了,还蛮为自己感到自豪的! 还有一个问卷我觉得很有意思啊,我复制下来了,等我男朋友出现,高低得跟他交流交流~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二):人性脆弱,用心去爱

喜欢心理学的朋友们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虽然书名乍一看上去有点儿鸡汤的味道,但是其实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20个经典的人性实验,比如双生子爬梯实验、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车祸目击者实验等。其中有一些真的超出一般人的认知。看了这些实验你就会发现,人这种生物到底有多脆弱:我们的记忆会被骗,我们的良知其实不堪一击,我们的情感是一头大象,而理智却只是骑在大象背上的那个小小的骑象人……

说到没人性,首先就不得不提本书中做实验的科学家们。科学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它也能把人变成没人性的恶魔。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是书中提到的小艾伯特实验的实验者——20世纪初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正巧前几天我无意中在wb看到了这个实验的录像片段。华生给11个月大的婴儿小艾伯特提供了很多玩具。他发现小艾伯特最喜欢一只小白鼠,于是就让他跟小白鼠玩。但是后来他会在小艾伯特想要亲密接触小白鼠的时候故意用敲击铁条等方式制造巨大噪音,让小艾伯特受到惊吓。连续多次之后,小艾伯特看到小白鼠乃至毛茸茸的东西就会失控大哭,最后就连日常中都变得精神极不稳定。书中说小艾伯特因为脑积水死于六岁,但是网上视频说有人后来找到了小艾伯特的家人,据说他一直活到六十几岁才去世,但是生前一直对猫狗等宠物感到恐惧。

华生做这个实验本来的目的是要弄清恐惧情绪从何而来。但是没想到他却成了有些人一生无法摆脱恐惧的始作俑者。作者在书中讲到后来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脑中的“杏仁核”区域是专门负责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的区域,特别是激烈的情绪。而长时间的情绪压力甚至是可以遗传的,并且会抑制心智发育。而对抗恐惧,最有效的办法是表达出来。

通读本书可以发现,作者在每个实验之后联系实际案例时经常会讲到孩子的教育及发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特别适合父母们阅读。比如双生子爬梯实验中,一岁大的同卵双胞胎兄弟俩一个提早开始练习爬梯,另一个稍晚4周开始练习,然而兄弟俩学会爬梯子的时间却是一样的。这说明一个问题: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度,没有足够的成熟度,就谈不上真正的心理与能力的发展,而学习在这当中只起到促进作用。这个实验非常直观地解释了“揠苗助长”到底错在何处。

而且这本书也很适合已婚人士阅读,比如其中提到的吊桥实验,它告诉我们,敞开心扉互动是爱情最好的润滑剂。所以说到底,人性是脆弱的,经不起考验的,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应当认真地去呵护我们爱的人。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三):值得一读

“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去抱?”这是我在刚刚成为新手妈妈的时候,遇到的很多问题中的一个。那时的我,其实看了很多育儿的书,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育儿理论,这些理论有的相似,也有的截然不同,比如上面的这个问题。 有的主张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也有的主张要延迟到孩子不再哭再抱。当时其实挺疑惑,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作为天秤座的我在选择上其实很困难,我希望孩子独立,希望她们不怕困难,希望她们坚强勇敢、作息规律,但是我不知道到底哪一种“更科学”,对孩子更好。 如果,我有看过这本《不要挑战人性》的话,我想我会选择及时去满足孩子的需求,因为看了里面关于哈洛恒河猴的实验。铁丝网妈妈和棉布妈妈一个能提供的是奶水,另一个提供的是触感,而尽管小猴子需要奶水,但是对它来说更想要待在绒布妈妈的怀中。对于婴儿来说,更盼望的是接触带来的安全感。再去回想哭泣的孩子,也就有了选择。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泪水流出了很多次,是我太过脆弱和心软,当了母亲之后看到幼儿类的实验就会想起自己的孩子,比如恒河猴实验,比如小艾伯特实验,这些实验的每个部分都会揪起当母亲的心,不只是它们在实验中的反应,还有试验后的“无法回归”。无论是小猴子无法融入猴群,还是不愿再组建家庭,更无法养育小猴子,还是小艾伯特对毛绒物品的恐惧、对积木的愤怒、对小宠物的排斥,还是他早早的离世。这些实验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在难过的同时,更该珍惜它们带给我们的经验和血泪教训,让我们在生活中不会再重复错误的道路。 再比如一个和刚刚实行的双减有关的实验——双生子爬梯子的实验,提早学习的孩子和后学习的孩子是在相同的时间学会的,提早的教育带来的并不是更快的掌握,而是信心的缺失。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卷”,幼儿园本来就是“小学”的适应和调整阶段,却在此之前还要上早教去适应幼儿园生活,而小学之前还有“幼小衔接”,可是孩子真的需要吗?真的能理解能接受吗?他们贩卖的其实更多的是给父母的焦虑。到了合适的年龄再去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再去学习这个年龄该去学习的,不要过分怜惜也不必过分着急。 作为母亲,关注这本书更多的是儿童相关的实验,但这本书本身并不仅仅是儿童实验,还有很多,关于自身、关于亲子、关于夫妻、关于良知的实验……从中能够学习、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值得一读。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四):一些暴论

这破序真的没必要。成见恶心得很,还要以科学之名来显得自己和潘楷文都是客观真理掌握者,这种极其普信的“心理学家”会把心理健康的人都给恶心出心理疾病。

其实潘楷文的正文也有点自信,偶尔出现“普遍真理”之类的字样。。所以说学心理学的真应该接触一点认识论、心灵哲学,最好也接触一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研究一番“人”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人性”这种从古典主义一直幸存到现代主义的概念又是如何被建构起来、又是如何深刻影响着现今世界的话语习惯、思维习惯的,“人”是如何“死”的。此外,科学学者也都应该接触一下科学哲学。

不过u1s1,本书提到的经典实验还是可以的(虽然我也不是完全不曾知晓……)。潘写得过于口语化了,毕竟是科普,不过有时似乎表述得不太好,也许潘“说人话”的时候也没三思过……

而且潘看起来也无多人文关怀,无多“人文的人文关怀”。科普书也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能力:显然睡眠科学家马修·沃克有很深的人文素养;还有些睡眠科学家身兼人文学者;之前看《时间的秩序》的时候,也觉得那位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有些人文情怀,当然好像有附庸风雅的嫌疑……总之可以对比出来,潘在这方面还是不如那些科学大家。

如果心理学者想要学以致用,造福于人类的心理健康,还是得多关注一下深层次的东西,多提升一点“人文的人文关怀能力”(我的意思并不是多整一点文史哲的素材进去,不是让你当个文学家,也不是希望你去搞人文学术——这些可能都比较地没那么重要;事实上,我真正想要的可能是一种深层的人文精神,一种“人文的人文精神”……我不知该如何细说,不过也许你能感受到……总之,这绝对不应该是一碗让人喝了就想吐的鸡汤。(顺便说一下,鸡汤著作的精华全部都在目录上,所以对鸡汤最好的吸收方式是扫一遍目录,高效、高质地量子波动速读。))

我觉得,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值得心理咨询师/医师们学习;偏理论的心理学学者们也应该学习个中蕴含的理念。这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助产士,一种克尔凯郭尔式的不断分延、不断淡去的隐形人……在此,来访者可以感到,横亘在医患关系之上的权力阴影被最大程度地吹散了。(不过,写书确实也很难做到像来访者中心疗法那样;因为写作的时候基本上都用陈述句来说话,一字一句都隐含着作者斩截的口气,隐含着作者有意无意保有的真理话语权,简直不可能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寺山修司在《寺山修司幸福论》里谈到,他曾yy过能与人类对话的书,但他很遗憾这种书不存在。他还写道:“但是,这种否定书籍的‘论’却不得不用文字写下来,这令我懊恼无比。我多希望当我说起幸福时,语言能像小鸟般拥有自己的小宇宙,自由地翱翔。或者,至少也像火车的汽笛声般包含着鼓励与眷恋。”)

另,潘在第四章提到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也就是给孩子爱与自由,并且每时每刻都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不错。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五):难以经受考验,这才是人性的真相

人性的善与恶,幽暗与复杂,理智与情感,真的经不起考验吗?《不要挑战人性》这本书通过经典心理学实验,让读者了解心理学、看清自己,读懂人性的真相。由知乎盐选专栏特约作者潘楷文所著,知乎重磅推荐的9.1高评分、高质量的心理学专栏,实力认证,数万知友翘首以待。

书中重现心理学研究中以生存、情感、成长、发展、谣言、服从、恐惧、邪恶、良知、爱情、人性等为主题的20个经典实验场景,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找到洞察人性、震撼人心事件的背后复杂真相。

很多年前我曾经看过一部叫《死亡实验》的电影,当时被这部电影所反映出的人性所震撼,更确切地说有点被吓到。这部电影是根据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一个震惊世界的实验(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原型改编。本书中也提到了该实验。

实验内容: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科学家找来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由几个人扮演"狱卒"来管理别人扮演的"囚犯",来模拟两周的监狱生活。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后来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囚徒们”对“狱警们”展开了报复,整个监狱陷入失控状态,原本计划14天的实验,仅进行到第6天就被紧急叫停。

实验结论: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

研究人性的前提,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人性?无论是古人言道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现代人常说的“人之初,性本恶”。可以确定的一点,无论善、恶,这都属于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源自本能的部分。我们常常以“你有没有人性?”来发问。这其中有个思维误区,就是我们只把人心中“善”的那部分认定为人性,而忽略了恶的部分。事实上人性中的“恶”从来都不少,所以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才需要制定法律、规则、制度来限制和管理人性的恶;同时也会用奖励和认同,来促进和发扬人性的善。

这本心理学科普书,内容通俗易懂,通过还原丰富真实经典实验,抽丝剥茧般地检视人心真相。人性是复杂而真实的存在,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必须承认且接纳它。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让自己能够看懂别人,认清自己,从而做出适当的选择,获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