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爱欲》读后感1000字

《论爱欲》读后感1000字

《论爱欲》是一本由汪民安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爱欲》读后感(一):太贵了!

说实在的不是很喜欢这种学术随笔风格……首先,观点与观点之间的“间隙”很大。排比句特别多,一个观点用一句修辞分明够了,偏要用三句排比,仿佛在读什么演讲稿。

除此之外,定价太贵了,我以为75块钱得有多厚一本,拿到手上一看,a4纸二分之一都不到,页间距好大、行间距也不小,再加上引文,我……唉……

最后,很多部分明显是根据发表的论文改的,比如第一部分真理之爱,基本就是汪老师发在啥啥学报上的修改版本。总之就是不大值,有种钱花得莫名其妙的感觉。

如果要说关于爱欲的谱系的研究著作,Singer老师的大三部不香吗?但是看了大家的评论,发现大家好像都很感动(?),于是开始质疑自己的学术品位是否有问题……大概就是看不习惯这样冲淡的学术随笔吧。哦,是卖得这么贵的,冲淡的学术随笔。看了短评,觉得有个书友说得不错,这本书叫做“谈爱欲”更合适。介绍里说是“谱系”也太夸张了

《论爱欲》读后感(二):为什么很多人明知道爱充满禁忌,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

“在李安的电影中,一个人可以爱上他的敌人;在贾樟柯的电影中,一个少年可以爱上和他母亲年龄相仿的人;在程小东的电影中,一个人甚至可以爱上一个鬼魂。”

为什么很多人明知道这些爱充满禁忌,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呢?在《论爱欲》一书中,致力于文学、文化和现代艺术研究的学者汪民安,通过梳理西方爱欲理念的发展脉络,让现代人重新理解爱欲。

这是一部读起来流畅优美,又充满哲学气息的文化随笔,内容围绕着西方哲学家眼中的“真理之爱”、“神圣之爱”、“尘世之爱”展开论述,进而探讨爱欲的演变和目的。

如果说生命本身是对死亡的逃避和拒绝,那么至善至美的爱欲,同样是对死亡的反抗。在哲学家柏拉图看来,所谓爱欲,是去爱美的对象,并通过与之结合去创造新的美的生命。

当新的美的生命诞生,即使出现个体死亡,也会使血脉和知识得到延续。换而言之,知识是在爱欲的基础上诞生的,没有爱欲就很难获取知识,这就是真理之爱。

为了真理哲学家苏格拉底甘愿赴死,肉体的消亡,又带来了真理的永生,使生命得到不朽。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看作知识的传递和创造过程。

神圣之爱,主要从宗教方面谈起。在思想家奥古斯丁看来,上帝创造了一切,每个人都应该遵循既定的秩序去爱上帝。同时,上帝也会回馈给人爱的救赎。

除此之外,爱欲还可以分为世俗之爱、邻人之爱以及自我之爱。虽然神圣之爱倡导人向善,但它对身体的欲望是完全否定的。若是沉迷其中,就会受到可怕的惩罚。

虽然我个人对神圣之爱并不感冒,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可以振奋人心。这大概就是信仰的神奇之处吧。

相比之下,尘世之爱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认为爱欲是人的一种本能,存在于人的身体中,不会被清除、遮蔽、压制,是永恒的冲动。

这时,爱欲的目标不是生育,而是自我的快乐实现。爱和欲会始终纠缠在一起,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欲既是爱的目标,也是爱的动力。

爱欲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它理应得到宣泄和满足。也就是说,自然的爱欲并不会导致罪恶,反而呈现出积极正当的一面。

最好的爱,莫过于彼此给予。当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对方,就能实现双向的学习、积累和成熟。同时,在相处的过程中,爱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和长久。

《论爱欲》读后感(三):论“灵魂上的沟通”在「爱欲」中的重要性

安瑟尔姆·费尔巴哈(Anselm Feuerbach, 1829—1880)《柏拉图之会饮篇(第二版)》(Das Gastmahl. Nach Platon. 2. Fassung, 1871-1874)古希腊流行一名成年男子与一名少年男子结伴的“柏拉图之恋”,“会饮”特指一场古

包括柏拉图和(柏拉图叙述里的)苏格拉底在内的古希腊人认为,男子之间才能够有“精神之爱”,而异性之间只有“肉体之爱”,前者远比后者高贵。爱欲源于肉体永生的欲求,所以(抑或是“因为”)爱欲导向生育,在繁衍中,生命得到延续;爱欲更高的诉求在于“灵魂”的永生,这只能通过成年男子和少男之爱来实现。

这是古希腊人自己看待自己的长少两男之爱的结论。他们的语境是,那个时代,女性不具有完整的公民权,人们也缺失避孕的能力,这两项历史局限性严重地影响了《会饮》里的推论。

如今,我们不该沿用古希腊人的陈腐的自我诠释,那是基于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以及缺失避孕想象。我们不该只关注性别面向,而忽视代际的面向。古希腊的“柏拉图之恋”所达到的“灵魂永生”,并非是依靠两男之爱,而是依靠长少之爱,其实质是教育。年长者向年少者传授知识与自己的价值观,少年人也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好奇心与年轻的视角——教学相长。而“爱”也不该被窄化为“情爱”,不该被完全放置于同性恋的维度去理解。在这样的“前喻文化”里,前代人塑造后代人,使精神世界得以延续,于是实现“灵魂永生”。而“柏拉图之恋”之所以发生在两名男性之间、女性之所以无法进入这样的长少学徒制,是因为古希腊的历史局限性,是男权的弊病。

马可·费雷里电影《会饮》(Le Banquet , 1989)

“柏拉图之恋”是极致的小班教育——一师带一徒,这是“灵魂上的沟通”的源起,厘清源起时代的局限性,才意味着其能够发生在更丰富的性别身份之间,而并非男性之间特有的。那么,换个语境,在现代爱情中:

相爱的人之间,是否一定要有“精神交流”?

余华的《活着》里,二喜身有残疾,却是时期作为掌握暴力机器的工人阶级,凤霞是哑的,两人似乎是坠入了爱河,且终身不渝。汪民安的《论爱欲》基于柏拉图的《会饮》推论出,“人们很难真正地爱上一个美丽的哑巴”,且不展开这话里的男性中心主义与健全中心主义的瑕疵(把“美丽”换作“俊美”、“哑巴”换作“无法交流的人”会好些),但特殊的情景里,没有“灵魂上的沟通”反倒意味着关系的安全与“灵魂”的同一,那就是只允许有一种“灵魂”存在的时代——作为《毛选》的衍生品,不能够有差异,也就没有沟通的必要。

张艺谋《活着》剧照:凤霞与二喜的定情,是通过一同作画,而非言语的交流,两人画的是毛主席像

简·坎皮恩的电影《钢琴课》(The Piano ,1993)里,同时受到两名男子爱慕的主角,是不会说话的,但她热爱弹奏钢琴,音乐的演与听却也是“灵魂上的沟通”的一种方式——可能含有至高的方式,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影片里,一名男子抛弃了她的钢琴,而另一名救回了钢琴;一名男子砍断了她的手指,而另一名为她安装上假肢。她是因之前的恋人的暴毙而失去讲话的能力的,但影片最后,新的恋人——那个被音乐打动、救回搁浅的钢琴的男子,陪伴她,又重新开始咿呀学语。

播客「特别工作法」第6期:戴锦华讲电影“性别与凝视”推介 x活字电波|串台03

简·坎皮恩《钢琴课》剧照

但交流也不都是好的——或者说,糟糕的对话很常见。亚瑟·叔本华年少时,他的母亲由于嫌弃他吵闹,就把他推下了楼梯。成年后,叔本华也因为嫌弃家里的裁缝太聒噪,而把她推下了楼梯。这些个糟糕的交流和推搡,分别造就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厌女哲学家,和一个被他供养至死的残疾的老妇。

叔本华和他的名叫“世界精神”的卷毛狗,叔本华得闻老裁缝逝世而不用再继续按年赔付补偿金时如是说

艾瑞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阐述,成熟的爱只能发生在人格健全的人之间,这样的爱具有“给”、“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自然发生的,是成熟的爱的特征。人们无法成功地跳过自己的人格的整全与健康、亲密关系与爱的成熟,去主观仿造这些现象。但无论人格的长成与表达、关系的建立与爱,都离不开交流,尤其离不开“灵魂上的沟通”。弗洛姆在阐释成熟爱的表现时,所定义的“给”、“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与大众语境里的理解非常不同,其中,对“了解”的展开尤其丰富。他认为人是不可能被完全了解的,而越是爱一个人、越是具备爱的能力,在深入其内心世界的无尽过程中,就越能感受到非同寻常的愉悦——这样的愉悦也可以没有尽头——这样的关系与爱,新鲜、持久、刺激、深刻。

播客「睡衣读书会」:三人共读《爱的艺术》,逐字朗诵、自由讨论

希望能有机会看到足本的《柔软》的现场演出

有的风景、事件与知识,曾让我的内心翻起澎湃的波涛,而对那时的伴侣而言,或许索然无趣,我现在才意识到,问题在于我没能把我的思绪的发生过程,很好地在对方的心中逐渐唤起。而我也不清楚,我曾经错过了多少昔日伴侣的内心的喜悦。

我想,我不会与未发生“灵魂上的沟通”和未识别彼此的人格谱系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坠入浪漫爱或同伴爱,革囊众秽,我不会放任只是源于视觉审美的爱欲的存续。

本文始于对《论爱欲》的阅读感受,而又不限于这本书。欢迎批评。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空空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