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滨线女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滨线女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滨线女儿》是一本由王聪威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滨线女儿》读后感(一):哭笑不得

这部小说有一些还不错的点子和相当糟糕的多线叙事。显然的是,在小说里,故事的打碎穿插多线并进,是为了展示一种空间化的当地生态,是对滨线这个地域同一时间中多个生命的复杂记录,而非一种单一的时间化的个人的线性故事。但是这种穿插就很叫人哭笑不得,你会发现线与线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强行地设置了一种场所的接续,王聪威最常用的写法是,让b线某角色路过方才a线故事发生的地方,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讲b线的故事……属实给我整乐了。 他试图描绘70s的滨线这样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乡愁空间, 但空间里的人与人却只是各行其是,支离破碎,于是这个空间自然也就难以成立了。

另外一方面,从中间部分开始作者的声音就愈发明显,很多时候无论是站街女、赶海人、还是小屁孩都是一副微妙的伤感文艺腔,缺乏区分度与陌生性。结尾更是离谱,没见过这么按捺不住自己给自己作品总结中心思想的,谁家的小孩会有“原来大院的生活就是这样啊,令人惧怕的姨婆也是这样,和大院一样,几乎以一样的方式在活着。她并没有总管大院,而是大院总管了一切”这样的心理活动呢?

《滨线女儿》读后感(二):枋线却要黄砂编

这是王聪威写给母亲故乡哈玛星的一页,借着无数与繁华擦肩而过的海港女儿,诉说那个年代泛起微光泡沫的涟漪。说起来,我对台湾也有着错误估算的乡愁,明明隔着浅浅的一汪海峡,但对出生在厦门岛上的我而言,几乎是一衣带水的哺乳。

想起我的祖母,也可以看作是另一条滨线上的女儿,因此,当我读起书里熟悉的乡音,除了亲切还有一丝近乡情怯,无影遁形的耻感打在现在的满身矫饰的我的身上。

记得我的父亲曾经对我说,祖母那一辈是从南洋归侨的千金,连出嫁的嫁妆都要时任的官府押解。祖辈的故事已无从考据,我的记忆里,祖母便在祖宅的大院里劳碌辛苦。而今,祖母早已离世,祖宅也于今年拆迁,岁月的粼粼光影仿佛就在一夕之间湮灭,如烟——就像拆解的枋线,却要黄砂来编。

书里的阿玉、马公婆、姨婆、芳枝、淑如、阿桃姨妈、疯千金、赚食查某以及闪烁在无数个小故事里的哈玛星女性,有人贪恋日本社员的誓言,有人迷信如乌鱼季短暂的爱情,也有执着于美军投下的炸弹碎片的侥幸,种种如此,皆成兰絮。不禁感叹,每个小人物都有既定的命运,和东方人所秉信的缘分相似,投射出一条弧线,必将被另一束星光承接。

那些琐碎的家长里短,不能回答的生离死别,定格在疯千金相簿的痴言痴语仿佛都一夕成真,再也不能磨灭。就像故乡,永远是我一生无法回避的问答。

当我一个人在上海,几乎是以绝对孤独来审视我的内心,哪怕身处厦门,当下的处境也不会有所改变,但它或许能给我带来很多意料之外的答案。几乎会晒伤我皮肤的灼热海风、潮湿黏腻的静谧空气湧着夏日疲惫的浪花,打在早已停摆的渔船上,不管我是否愿意,我的血液和这里的海水有相同的潮汐。

多么难、多么难。

《滨线女儿》读后感(三):踏板飞去的地方

题目来自于王聪威先生所写的主人公阿玉在帮房东姨婆打扫屋子时踩踏她的缝纫机时的场景,她踏板踏得飞快,想象着乘着踏板一路飞驰,路边的风景迅速闪过,想象着踏板带着她走出生长的地方,走向更远处,可是那远处是哪里,她却是不知道的。

故事的环境在哈玛星,一个听起来十足外星的地名,查询之后发现它是日语的音译。阅读过程中也会发现,故事中的人物无论男女,都受到日本殖民的影响。

这本书讲述的是日本殖民者离岛,和外省仔重新统治小岛的交替时段,具有强烈的历史气息。作者在写作中多使用闽南用语,给阅读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但却丝毫不影响故事的流畅感。

作者以阿玉这个哈玛星小女孩为主线,同时讲述了围绕着她的生活的多名女性,小学毕业后去做工最终却落水而亡的亲姐姐,邻居家善于做生意的女孩子,唯一按时交房租的利落干脆的阿桃姨等等,展现出那段历史时期岛内的女性生活状况。

典型的重男轻女的贫困家庭里,读小学的阿玉要在母亲做工时逃课照顾病弱的弟弟,稍有差池还会被父母打骂,此外还要为付不起房租的父母打发去给房东姨婆打扫房间,她的生存环境如此恶劣,却仍然保持着优异成绩和坚韧的正直品格。她的出场和题目出自的场面十分相似,安静的夜里,一个失眠的女孩子听着窗外的声音,唯恐惊醒了身旁睡着的弟弟。一个天真的女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另一个刻画突出的人物便是房东姨婆,曾经的千金小姐,然而一生却不能说十分顺畅。她和先生的多个孩子没能养活,唯一一个养大的孩子却在美军的炮火中丧命,他死在她的面前。这本该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悲痛场面,然而姨婆当时却有一种局外者的解脱感,而这只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和他的父亲更为亲近。她的这种离奇的冷漠使得众人口中对她年轻时杀死怀孕的猫的传闻颇具可信性,从那之后,她的先生离开了她,她变成了更加冷漠刻薄的人。

尽管我这样对姨婆下了定论,王聪威先生的讲述却是十分客观的,他借阿玉之口表明姨婆并非是大家所揣测的疯婆子,同时在讲述姨婆早前丧子时也是怀着怜悯的心态的。

和很多男性作家在写作中不自觉的凝视女性相比,王聪威对于女性的刻画要细腻柔软许多,他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来立起女性角色,丝毫不会使女性读者有被冒犯的感觉,我自己十分喜欢,推荐。

《滨线女儿》读后感(四):乡愁、变迁、迷茫和坚守

读《滨线女儿》的时候,心猛然一颤,突然想起13年前的一部电影。主人公阿嘉在台北追逐音乐梦想受挫,回到家乡小镇做了一名邮差,在工作中他偶然发现了一封60年前寄出的信,信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打动了一直鼓励阿嘉追逐梦想的友子,在她的不断坚持下,阿嘉和小镇上的音乐爱好者,在海滩上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音乐演出。

这是个发生在现代的故事,影迷很容易通过一封60年前的爱情信件,回味几十年当地风土的变迁,感受到主人公阿嘉鼓起勇气寻找自我的决心和不易,抓住了大时代下人心的敏感和坚韧。和电影不同的是,《滨线女儿》的描写以阿玉为主要视角,众多女性纷纷登场,夹杂着外地人在本地谋生的故事,展现了斗转星移下人性的复杂以及历史的沧桑,既是一次乡土风情的全面记录,也提醒人们对时代变迁进行思考,表面上文艺琐碎,实际上一路读来却略显沉重。

哈玛星曾经繁华,在琐碎细致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它命中注定的沧海桑田,从历史学的角度,这叫做民间记忆,一些日常简单的细节都被用文字叙述出来,虽然细小却极具张力,尤其是读完小说再回头看前几十页对阿玉谋食等行为的描述,很容易让人产生矛盾的心态:我们希望阿玉一家过上更好的日子,但乡间的一些寄托着幸福或者难忘的记忆的载体,希望一辈子都能留下来。

这就是生活的无奈,鱼和熊掌不能得兼,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每个人都会同过去告别,在成长中难免失去自己的一些精神家园。在整部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有点让我揪心,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对某个物品产生了别样的期盼,比如一辆自行车,一双小白鞋,或者其它某种玩具,而阿玉的学生衫,正是她心底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结局是得而复失,显得非常戏剧化,更是一种残忍,让人不忍直视。

学生衫好比象征性的预言,预示了整部小说的失落和物质,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时光蜿蜒流动,抵不住繁华褪色”。我相信,每一个离开家乡的人,都曾在“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天真中,感受到灵魂的出窍。同时我还相信,这种迷茫是暂时的,我们还有文字、有影像,随着旧时光进入博物馆,可以打造新的精神家园,包容过去的一切,只要坚守住,一切皆有可能。

《滨线女儿》读后感(五):《滨线女儿》:台湾作家讲述妈妈的故事,那是悲惨的岁月,值得记忆

我们北方人对于台湾有着严重的刻板印象,能接触的台湾信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来自台商,虽然他们饱受诟病,但在那个年代确实是富裕的代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波利好;其二,来自琼瑶等的影视剧,都是为了情爱而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嗲嗲的略带口音的国语,就是他们的代表。

但台湾也有着过去,也有落于实处的乡土生活,在战争结束的那段艰难岁月,人们在贫穷中苦苦挣扎。台湾小说家王聪威这本小说《滨线女儿》通过极为细腻的笔触,极为写真的手法,把我们带回他母亲小时候的那个时代,那段岁月。让我们重新见识妈家乡哈马星故事,了解她们的爱与恨,了解她们的无知,彷徨,痛苦,挣扎。

《滨线女儿》是王聪威2008年的作品。一出版就被评为“开卷十大好书奖”,可见其作品的价值,也是对于这个作家的承认。当时三十几岁的王聪威可以有着如此深的见识,如此深沉的叙事风格,写出如此有深度的作品,真的难能可贵。当然,他用的闽南语词汇,虽然让小说更具有特色,但确是给我们北方人阅读带来了障碍。

读这本小说心情是沉重的,生活原本就如此复杂,当贫穷成为一种生活的主色调的时候,人生命运都成了不得不牺牲的,更谈不上什么理想、梦想。在这部小说中,有着那么多让人无奈而又伤心的情节,特别这些主人公还都是女性,整个故事也就有了悲凉的色彩。无论是作为最重要叙事角度的主人公的小阿玉,还是作为厝主的婆姨,还是生活在大院中的其他女性,生存都有着深深的无奈。

阿玉,仅仅因为偷偷的吃了一口弟仔的西洋奶粉而被打,也许现代人读到这里,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但这就是刻在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中骨子里的记忆。重男轻女的思想是一个重要因素的,但更重要的还是物质的极度贫乏,生存是人的最起码需要,弟仔的生就是靠着这一口西洋奶粉而维持着。当然还有阿玉的校服事件,阿玉姐姐的死,这中间有着人性的冷漠,有着对于死亡的惊恐。但死亡已经来临的时候,活人能做到的就是让一切都过去,该生活还是继续生活,生活还要靠着活着的人继续。阿玉的父母并不是不爱他们的这个女儿,虽然他们更爱自己的儿子。女儿经常挨打,但她也毕竟是父母的女儿啊,她上学的需求还是被满足了的,她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满足了的,生存的困难也无法满足更多了。

我们再看一下另外一个在小说中出现最多的女人吧,大院的厝主姨婆,曾经的千金小姐,但在小说中成了独守大院的一个寡居老人。没有着任何生活技能,只能靠着大家帮衬生活。就这样一个没有独立意识的女人,她的生活已经成了一种空虚,她已经成为大家心中的活死人。在空袭中被人遗忘的情节,真的让人记忆深刻。她就是不被需要的人。在小说的最后,他的死亡,也为这本小说拉上了帷幕,大院换了主人,生活仍然继续。而她的死亡,就这样默默地结束了。

大院的女人就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后的台湾,贫穷,冷漠,有着太多的悲凉和无奈。但生活仍在继续,人就在挣扎中生活着。

过去的都会过去,美好的未来已经到来。《滨线女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这也是曾经的记忆,曾经的事实,值得记录,值得追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