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楚辞(全二册)读后感摘抄

楚辞(全二册)读后感摘抄

《楚辞(全二册)》是一本由屈原等著作,三秦出版社出版的无线胶装+五面体外包装盒图书,本书定价:118,页数:5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楚辞(全二册)》读后感(一):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全二册)》读后感(二):屈原和“楚辞”

无论真相到底如何,如今五月初五端午节已经与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的屈原的名字永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一个无可争辩也不须争辩的事实。

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311篇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却是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没有屈原的作品,楚辞便几乎不复存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屈原的《离骚》等代表作品,就几乎等于是“楚辞”的全部价值所在。

“楚辞”之名本泛指楚地的歌辞,是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作品汇编成集,计十六篇,定名为《楚辞》;后来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这就是今天《楚辞》的通行本。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有利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由于“楚辞”主要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韵来描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也即所谓“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所以相对于《诗经》而言,“楚辞”不大好懂,但这显然并没有妨碍了“楚辞”得到很多人的喜欢,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也是因此,“果麦”的这个“楚辞”版本也就显得尤为贴心:不仅注释详尽、方便了读者理解;而且对于其中很多字还加注了拼音——更不用说,其中还有不少名画,作者中包括傅抱石、仇英等,可谓一书数得。

“楚辞”与屈原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屈原的“楚辞”名作《离骚》,也成为了“楚辞”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楚辞”这种文体还有另一个名称:“骚体”;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

读“楚辞”,当以屈原的作品为主要阅读对象,而《离骚》《天问》《九歌》三篇,既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实际上也足以等同为整个“楚辞”的代表作品——虽然读来不易,却依然值得全身心投入。毕竟,当端午节如今已与屈原这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的时候,如果说《离骚》而接不上几句,那可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楚辞(全二册)》读后感(三):问惶惶诸神,何时江水不寒

越女歌声犹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子晳泛舟河上,越女爱慕,唱出美丽的情诗,不知道听到歌声的鄂君有没有明白越女的心意,将她带回家。不管是哪个她/他,都是对于爱情最真诚的追求。

《楚辞》作品或者效仿楚辞的体例,被称为“楚辞体”或“骚体”。“楚辞”,最先出现在西汉武帝时期,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的演变成诗歌的体裁和诗歌总集。保持绝对的浪漫主义,感情热烈奔放,内容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包含着浓重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宋朝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表明,“楚辞”是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明显区别。《诗经》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合称“风骚。” 诗人也叫“骚客。”

后世取名也会沿用,女《诗经》男《楚辞》的方式,

名字既要取的高雅,也要避免一些绕口、谐音寓意不好等,是长辈对晚辈的期望,也是晚辈的名讳,闻其名,知其人。真正的大忌讳没有很多,主要是合适。

屈原作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和政治家,美剧贤能、修明法度。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从此,世间流传着他的故事和“楚辞。”

遭遇流放汉北的时候,诗人“抽思,”进行反省,开始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实行美政,奈何他听信了谗言,蒙受冤屈,反复的思考,我本将心对明月,为了落得今日。“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思美人”中“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所谓美人指的是“壮美之人,”特指“楚怀王。”

《九辩》的作者有屈原和宋玉二说,秋季万木凋零、山川萧瑟,悲秋成为主基调,“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本就失意彷徨,这秋简直在嘲讽。“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什么时候,才可以向君王表明心意,反反复复的想不清明。

“招魂”是招屈原还是楚怀王,语言生动华丽,“魂兮归来,魂兮归来,魂兮归来”就像是招魂的咒语,魂啊,归来吧。东西南北方都不可以停留啊,上天有危险,下地有幽鬼,听从巫师的指引,快进入楚国郢都的修门。天下地下、东西南北,有多少要迫害你的,这里,有精美的石室,宝石翠羽、罗纱帐子,魂兮归故里。

“渔父”篇,屈原说出千古名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追寻真理的道阻且长,但我一定会百折不挠的去寻找,逆而作《离骚》,除了现在理解的不懈追求,还有不失时机的寻找。

越人歌(Cover Kaiser)柏凝

《楚辞(全二册)》读后感(四):楚辞有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提到屈原我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想起来这两句诗词,寥寥几句却写出来屈原的毕生追求在各种历史的背景下,他的理想长路漫漫未可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英魂涌动着,不断的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伟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烂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就如同泥泞之中的一汪清流,沁人心脾让人躁动的情绪逐渐平稳;又如同一株蒲苇,坚韧如丝任凭历史如何前行,他的精神仍然耸立在人们心中。无论是在诗歌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都拥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时至今日我们仍以端午佳节来缅怀于他, 相传当年屈原投身于汨罗江,而受他感染的爱国民众们为了不让饥饿的鱼吃食他的身体,于是丢下去食物给鱼来吃,演变到现在也就是粽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并且会一直传承下去…… 抛开屈原在政治领域的功劳不讲,在文学上同样的令人敬仰。南《诗经》北《楚辞》,这个说法表达了人们心目中《楚辞》在文学代表上的成就。我看过不少版本的《楚辞》,而果麦的这个版本让我眼前一亮的欣喜。书籍拿到手里面轻轻的,通体绿色的包装设计,简简单单楚辞两个字,背脊处是深绿色的图案,让整套书籍变得简约但不简单,图案细致的勾勒出一副历史河流的形象。外封正中间是半圆形的小凹槽设计,细心的考虑了读者在阅读时候的拿取书册的情况,里面附赠的还有一张大插图:滚滚河流(与书背脊上的图片呼应)而屈原抬头仰望,好像在深思着什么,细长娟秀的眉毛让人一眼就认出了是他。本书分为上下两册,这个设计也方便了读者阅读。目录按照古风的阅读设计从上而下由右止左,字体清晰、插图精美、诠释得体、拼音的标注也让我欢喜(真的是太多的字不认识,并且有太多的多音字)。总之无论是设计还是排版各个方面都让我爱了。 “众女忌余之峨眉兮,谣琢谓余以善淫。”就连眉毛这么小的事情上,都有人去造谣他。在别的大点的事情上真的无法想象他接受了怎样的谣言攻击。一个位高权重者也被人这样诟病,还是在品性上面,屈原这样一位自命清高,品行高洁的雅士与那种觐见谗言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之人对比,然而君主反复无常,宠幸奸臣,自己的美好愿望也真正的就此落空。事实上,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为了蝇头小利听信一些小人的话,最后落得个丧家之犬的结局。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裹了蜜一样甜的话里面,藏了满满当当的暗器。在你开开心心的吸允甜蜜的时候,放下你的戒备的时候,给你最后那致命一击,而偏偏这样的小人最后会寻找个由头躲避这场风波。 笃行、自省、英勇更要听得了好话,也听得了刺耳的话,不要在蜜罐子里面溺死。

《楚辞(全二册)》读后感(五):今天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诗经》是土地的语言,它歌唱着黄土地上的事,流露着黄土一样的情感,它是中华民族平淡的过往,是多数人的宽厚与坚忍。

《楚辞》则是水的篇章,它的语言晦涩,甚至佶屈聱牙,情感犹如断线的风筝,虚无缥缈让人难以捉摸,是文人才能跨过的河流。

在语言愈加简洁随意的今天,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就能说明的问题,大概没人愿意再酸唧唧的吟诵出“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这样的句子了吧。

可是,这难道不是因为文化断层与隔阂所导致的傲慢与偏见吗?

一、何为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楚地早有歌谣,都只是一鳞半爪地存于历史记载中,直到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后,楚辞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缓缓流淌,一直来到我们的面前,未来还将永远流传下去。

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还产生了一些其他的楚辞作者。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不过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其他人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除此之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正因如此,《楚辞》注定成不了大多数。

二、让美更近一点

《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其生僻字太多,写作方式太古怪,《楚辞》在一般人眼中一直是“天书”一样的存在。

那么,如何让“天书”一般的《楚辞》走进大众的视野,让孩子们不再惧怕学习《楚辞》,进而爱上它,成为大多数人的手边读物,一直是一个困扰着教育界的老大难问题。既要做到轻松好读能懂,又要让经典可亲可近可爱,很显然,一板一眼的教科书根本做不到。

理想的古籍书应该是怎样的?随文注音注解,再加一点精美彩色插图,让人读来,不仅能解其意,还能赏其美。既要尊重原著,又要保证权威注解,还要最大程度扫除阅读障碍,这简直就是强人所难嘛!你行你上啊!

但是,还真就有人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不知道你们读过果麦版的《诗经》没有,看装帧就可以发现《楚辞》就是它的姐妹篇。当我打开书我都惊呆了,傅抱石诶,仇英诶,他们的画作诶,还是全彩!我当时就在想,如果给我一个喇叭,我都能吹爆它!!!真的,毫不夸张的说,一辈子为它打call,决不食言。

三、学会用面包换水仙

好了皮一下很开心,但是我们正在讨论一个无比正经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走进美,欣赏美,如何让生活多一点美的时刻,多一点浪漫的瞬间。

村上春树曾说:如果生活中不再存在某种深刻的永恒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

现代人的节奏与速度超越历史上的任何时候,而因为走得太快,灵魂早已跟不上这六亲不认的步伐。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儿的,生命是美的,但如果你不慢一点,适当歇歇追赶的脚步如何能感受得到呢?

正因为现实太苦太难,才更应该有点精神世界的甜品来调和。浪漫为衣,现实为裳,有何不可?浪漫和现实并不对立,放下手机,说不定你就会发现,生活除了柴米油盐,还可以有清风明月。世俗的物质让我们活着,浪漫的诗意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

愿你既能朝九晚五,柴米油盐,也能以梦为马,琴棋书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