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差异与重复》的读后感大全

《差异与重复》的读后感大全

《差异与重复》是一本由[法] 吉尔·德勒兹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8.00元,页数:5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差异与重复》读后感(一):读后感

批判柏拉图主义从多方面论证,有兴趣可以看书,书中差异代表很大程度的对立,对立产生矛盾。书中的重复可以用复制来代替,重复会有误差而误差在长期中会带来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带来多样性。多样性本身就是差异。书中无法解释类似性,也没有谈起统一性。强调革命的定义却没有提起革命的初衷和目的。读完就感觉有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差异与重复》读后感(二):中文版甚好,谢谢!

几年前小心翼翼地读了英文版,后来出了中文版一直放在书架上没拿起来看。现在拿起来回味一番,中文版甚好!而且发现之前我有许多理解错误。此书的分量让背后的编辑译者校对者乃至所有学者都付出了莫大的努力,真是非常感谢,每段下面的译注十分有益。

相比于其他太多杂七杂八的书,那些打着哲学或者思想名号,实为肤浅的政治小册子,《差异与重复》太纯了,里面不是小聪明小把戏,而是真正的纯思,你恨不得把每句都划下来。这种阅读思考的愉悦,和读康德的愉悦一样。

此书问世不过几十年,但德勒兹显然是超越时代的,他走在前列。虽然他的影响已遍及世界,伸至各个领域。太多人引用德勒兹的概念去发文章,去装模作样(已经看烦了)。虽然“二十一世纪是德勒兹的世纪”被反复引用,但他在《差异与重复》中所思考的,实际上还要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才能理解。如今大部分人对世界的理解程度,说实话都还停留在中世纪,甚至更早,连康德这一关都还没过,但衷心希望这个世纪人们能够花点时间走到德勒兹这。

《差异与重复》读后感(三):扫雷

翻译问题

1(页2行1)据英译,“重复本来的力量”即a power peculiar to repetition,可作“重复特有的力量”。

2(页2行7)这里漏译了the discovery of,据英译作“对所有在同一之物的表象下发挥作用的力的发现”。

3(页4行15)“时间一超时间”不准确,据英译作“时间一非时间”。

4(页6行16)“对梅纳尔来说,这部想像的著作是真实的”不准确,据英译作“对博尔赫斯来说,梅纳尔是真实的”。

5(页6行18)“塞万提斯与梅纳尔的文本完全相同”费解,据英译作“塞万提斯与梅纳尔的文本在字面上完全相同”。

6(页7行10)“有一种感受认为”不准确,据英译作“有一种看法认为”。

7(页8行5)“交换其灵魂亦不可能”不准确,据英译作“交换人的灵魂亦不可能”。

8(页9行13)“差异的形式”应为“差异的空洞形式”。

9(页15行3)“法则中原则的派生特征被揭露出来”不准确,据英译作“法则中的派生原则被揭露出来”。

10(页16行1)“三部曲”即triptych,据英译作“三联画”。

11(页16行21)“且重复首先克服的就是另一种重复”费解,据英译作“且首先治愈人们的就是另一种重复”。

12(页17行23)据英译“手摇风琴曲”即refrain,可作“陈词滥调”。

13(页18行20)“与道德法则中的重复之考验竞争”费解,据英译作“这种竞争利用了道德法则中的重复之考验”。

14(页19行6)据原文,“黑色反讽”应为“反讽”。

15(页23行2)“耶稣会法团”即“耶稣会”,不必生造名词。

16(页25行1)据英译,“当事人或主人公”即the actors or the heros,可作“演员和英雄”。

17(页25行5)“直接作用于心灵之上”不准确,据英译作“直接作用于精神之上”。

18(页26行2)据英译,“一种使相同一般无法回归的力量”应为“一种使相同一般回归的力量”。

19(页26行21)“权利问题“的正确表述是question quid juris,而不是quid juris。

20(页28行8)“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游戏”费解,据英译作“可能的最大限度的空间”。

21(页33行23)这句话不知所云。

22(页37行16)据英译,“重复本身的秘密”即the letter of repetition itself,可作“重复的字面意思”。

23(页39行14)据英译,“它应当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压抑中的概念阻断”应为“它应当说明严格意义上的表象中的概念阻

断”。

24(页41行14)据英译,“从某种意义上说”应为“从何种意义上说”。

25(页42行5)“在人为的或自然的因果性当中”不准确,据英译作“在艺术的或自然的因果性当中”。

26(页42行12)“含有各类龃龉的量的系统”不准确,据英译作“含有各类龃龉的尺寸的系统”。

27(页47行26)“学习”即apprenticeship,据英译作“学徒期”。

28(页48行14)“发现被重复者之中的奇异性”应为“发现重复者之中的奇异性”。

1(页1行1)“那些没能实现的空洞意图”应为“那些无法实现的空洞意图”。

2(页2行16)“变易”应为“变异”。

3(页2行23)“不须要”应为“不需要”。

4(页3行16)据下文页124,“模仿”应为“复制品”。

5(页3行16)据下文页14,“原型相”应为“范型”。

6(页4行14)“这些概念在我的出发点那里重复和分化着”应为“这些概念在我的出发点那里被重复和分化着”。

7(页5行12)“人们只书写其知识的前沿点”应为“人们只在其知识的前沿点上书写”。

8(页9行13)据下文页78,“变化的不变形式”应为“变异的不变形式”。

9(页11行2)“置疑”应为“质疑”。

10(页15行13)据上文页12,“重复自我”应为“重复自身”。

11(页16行3)据上文,“本己强力”应为“本己力量”。

12(页16行12)“用标号列出”应为“用序号列出”。

13(页32行14)据上文:“记忆”应为“回忆”。

14(页36行5)据文意,“第二个问题马上和第一个问题交叉在了一起”应为“又一个问题马上和前面的问题交叉在了一起”。

15(页39行2)据文意,“这种东西”应为“这些东西”。

16(页47行11)据文意,“在实践中将波浪的运动把握为符号”应为“在实践中将指导员的运动把握为符号”。

《差异与重复》读后感(四):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的力度语言

哲学表达思想的语言越来越处在尴尬的处境中,是思想的贫瘠与匮乏,还是思想已经精细到了对概念的超越克制。又或者是思想早已被古希腊等早期大师们穷尽完了。

德勒兹的《差异与重复》一直在为他的重复-差异找到一种言说概念,并在文本里使用了大量的关于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博物学、生理心理学、精神分析、自然科学等等……外包下的术语概念与哲学概念的融合进而对各大思想家的不同批判整合在一起,马不停蹄地在时空的意识流之概念间倒腾来去,达到描述关于《差异与重复》的思路进程,但偏偏就是给读者一种直观不着他的思想整体脉络的差异意向。貌似潜在性的他在为《差异与重复》间找寻一种本体论的差异非辩证的准间距理由,差异-重复在他的各种术语间的每一环节中来回自由诗意似的切换,从尼采的永恒回归到柏拉图的洞穴,从莱布尼茨到康德,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在到海德格尔,从微分到集合论,从解剖学到地理地质学,从元素到变量、向量与矢量,从空间到时间,从自然到宇宙,天马行空,学识滔滔不绝,对概念的学科运用毫不保留,但它们作为德勒兹自己的思想表象方法似乎又是挺主观合理的,因为客观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终他要还原到差异、异质、异性、异移的重复同一秩序上,即永恒回归又不回归,即重复又不重复,即肯定-否定的非辩证的辩证,似乎与怀特海的“流动”运动学说中的生生不息有异曲同工之处。

德勒兹对尼采的永恒回归、对柏拉图的洞穴似诗意的批判,笛卡尔的上帝,包括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海德格尔的“同一与差异”等等的历史性比较批判来共时性建立和描述他自己的差异与重复学说,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借指和发展的关于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和特别是胡塞尔后期的有力著作手稿《被动综合分析》,在描述时间与空间的被动、能动、主动的关系的所予、所指综合上可以看到德勒兹在驾驭概念的能力用于描述自己的思想还是挺机智的,至少为他的差异-重复学说找到了融合的进取现象学方法语境。

德勒兹的微分比差异与比关系内强量的学科术语哲学化在胚胎学中的阐述是很精彩的。他的静观与缩合的概念,关于他对第一时间综合 -第二时间综合 -第三时间综合差同在———现在、过去、未来的不同差异与往复的比较联系综合上的描述分析使人感觉到是同一个胡塞尔对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做进一步深入的被动综合分析。

德勒兹另一言说的独断性在他对康德批判上是毫无同情的,比如:他把基于兴奋的强力提升的为被动综合作为的一种真正目的,他把对批判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快乐原则在时间上的运用都归到这样的一种强力上,转之他得出结论:因此,习惯中的重复或钳合的被动综合是对原则的“超越”。就这样超越就完成了,但后面还没有完,他说到:⋯⋯⋯“这第一种超越已经构成了一种先验感性论(Esthetique tran-scendantale)。如果这种感性论在我们看来要比康德的感性论更为深刻,这是由于下述原因:由于是用单纯的接受性来界定被动自我,康德只是将感觉与被规定为空间与时间的感觉表象之先天形式关联了起来,所以感觉已然是现成的所与。由此,他不但以阻止空间逐步组成的方式统一了被动自我并剥夺了这一被动自我的任何综合能力(综合被留给了能动性),而且还将感性论分割为两个部分:由空间形式所保证的感觉之客观元素和化身为快感和痛苦的主观元素。与此相反,先前种种分析的目标反而是要表明:界定接受性的应当是诸局部自我的形成、静观或缩合的被动综合一它们同时对觉知到感觉的可能性、再生感觉的强力和由快感所取得的原则价值做出了说明。因此:康德的感性纯直观的空间与时间就这样被单纯的接受性界定的主体被动综合下的几种应当形式所超越。

德勒兹:思想的理论就像是绘画,它需要那种使绘画从表象艺术过渡到抽象艺术的革命。

德勒兹对各种学科的概念运用作为一种方法来为他的提出概念思想的描述下的阐述是他行为的可以说被动综合下的主动。他的《差异与重复》就像繁复体一样:繁复体-流行-杂多性,繁复体-不是一、不是多、也不是一与多的统一”,而是不可言说的流动着的永恒回归。这又让我再次想到了———德勒兹《差异与重复》———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如果有机会能对两者之间做一个比较综合分析的话。(因为:怀特海的哲学思想有着过程与流变并渗透着原子论式的现实实有的物理生机,宏观-微观所体现的动力性-目的性的整个交互的“能动过程”,对于有机哲学来说:“过程”没有终结,因此“"开端-过程-终结" -"过去-现在-将来"”(实在的将来作为现实的前提,而过去归结为现实实在的结合)———它们同一又差异,完成又未完成———融合在永恒客体之(永恒客体在怀特海语境这里指的是“纯粹潜能”的实现)不朽中,而对这整个统一的分阶段、补充、欲望到满足所实现的现实实有范畴性产生的创造性欲望满足就是构成现实实有构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抽象的统一在实在的统一体中。在此:过程就是现实实有本身。)

《差异与重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可以在里面窥见一些不同方法和隐蔽在方法下的晦暗思想所极力欲挣脱出的微微光源,这种光源在德勒兹那差异-重复的心灵中尤其明显。而他所论述的差异-重复意识流动概念的每一环节语言的交互同时也就是对哲学思想历史层层递进关系所做的能动时间综合潜能差异性的空间重复。

《差异与重复》于我们哲学的思想处境艰深地越来越掩藏于语言的间隙中,仿似直线隐蔽在曲线中一样。

《差异与重复》读后感(五):德勒兹 | 《差异与重复》序言

一本书的不足之处往往被视同为那些没能实现的空洞意图。从这种意义上说,相较于理想的书而言,表明意图则表现出了一种现实的谦逊。人们常说序言应当放到最后来读。反过来说,结论应当放到开头来读;本书亦是如此:读罢结论再读其余部分是多余的。

本书所探讨的主题明显处于时代的氛围之中。人们可以指出这种时代氛围的一些迹象:海德格尔(Heidegger)越来越强调一种存在论差异之哲学的取向;结构主义的活动则建立在共存空间中差异性特征的分配之上;当代小说艺术,无论是其最为抽象的反思,还是其实际操作的技术,全都围绕差异与重复旋转着;无意识、语言、艺术……无论在哪个领域,重复本来的力量(puissance)都得到了发现。所有这些迹象都可以被归于一种一般化了的反黑格尔主义:差异与重复已经取代了同一之物与否定之物、同一性与矛盾。这是因为只有当人们继续使差异从属于同一之物时,差异才内含着否定之物,才放任自己一直被带到矛盾那里。无论同一性是以什么方式被构想的,它的优先地位都界定了表象的世界。而现代思想却诞生自表象的破产,同一性的破灭,以及所有在同一之物的表象下发挥作用的力(forces)。现代世界是拟像(simulacres)的世界。在拟像的世界中,人不会在上帝死后幸存,主体的同一性不会在实体的同一性死后幸存。所有同一性都只是伪造之物,它们是更具深度的游戏——差异与重复的游戏——制造出来的视觉“效果”。我们想要思考自在的差异,想要独立于“将不同之物重新引向相同(Même)并使它们经受否定之物洗礼的表象形式”来思考不同之物与不同之物的关系。

面对着我们内外最为机械、最为刻板的重复,我们从中不断地提取出微小的差异、变易和变状(modification)——这便是我们的现代生活。反过来说,差异的恒常置换给那些秘密的、伪装的、隐藏的重复带来了活力,它们在我们内外恢复了裸露的、机械的、刻板的重复。在拟像当中,重复已然与多种重复相关,差异已然与多种差异相关。所重复者正是重复,所分化者正是行分化者。生活的任务就是让所有重复在一个作为差异之分配场所的空间中共存。本书源自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方向关涉一个无否定的差异概念,这恰恰是因为不从属于同一之物的差异并没有或者“不须要一直走到”对立和矛盾那里;另一个方向关涉着一个重复概念,即隐藏的重复,“微分者”在其中移动和自我伪装,而物理的、机械的、裸露的重复(相同之重复)则在它更具深度的结构中发现了自身的理由。这两种研究自发地接合了起来,因为纯粹差异和复杂重复的概念似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相互统一、浑然不分。与差异之发散和差异之恒常的去中心化相紧密对应的,正是重复当中的置换和伪装。

援用“从同一之物当中解放出来的,已然独立于否定之物的纯粹差异”非常危险,而最大的危险就是陷入优美灵魂的表象之中:没有别的,只有可以达成和解、可以结成联盟、远离血腥斗争的差异。优美灵魂说:我们虽然不同,但并不对立……我们看到,和差异概念联系在一起的问题(problème)概念似乎也在维持优美灵魂的状态:只有问题和发问(question)是重要的……不过,我们相信,当问题达到了专属于它们的实定性程度时,当差异成为了与上述实定性程度相符的肯定(affirmation)的对象时,它们就释放出一种攻击和选择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废黜优美灵魂的同一性,击碎它的善良意志来破坏它。成问题者和微分者规定了斗争与破坏,与它们相比,否定之物的斗争与破坏不过是些表面现象,而优美灵魂的每一个誓愿都只是沉溺在表面现象中的欺骗。这属于拟像,这不是成为一种模仿(copie),而是通过这样颠倒原型相(modèles)来颠倒所有的模仿:一切思想都变成了一种攻击。

一方面,一本哲学书应当是一种独特的推理小说,另一方面应当是一种科幻小说。所谓推理小说,我们想说的是:概念应当为了解决局部性状况而介入进来,并且还要有它们的活动范围。概念随问题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有着各种表现自我的势力范围。我们会看到,它们在这些范围内通过某种“残酷”的途径而发挥作用,而且还和“戏剧”有关。它们之间应该具有一种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不应来自于它们。它们应当是从别处获得了自身的一致性。

这就是经验论的秘密。经验论绝不是对概念的反动,也不是对实际经验的简单诉求。它所从事的反而是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最为疯狂的概念创造活动。经验论是概念的神秘主义和数理主义。但确切说来,它是把概念当作相遇(rencontre)的对象、当作此地—此时,或者毋宁说是当作“埃瑞璜(Erewhon)”来对待的。时时常新、以别样的方式得到分配的“此时”和“此地”从埃瑞璜那里无穷无尽地产生了出来。只有经验论者才能说:概念就是事物本身,但这些事物是处于自由和狂野状态的事物,是超越了“人类学谓词”的事物。我从一个运动的视域出发,从始终去中心化的中心、始终被置换的边缘出发,我制作、重制、拆解着我的概念——这些概念在我的出发点那里重复和分化着。克服时间—超时间、历史—永恒、特殊—普遍这些非此即彼的取舍正是现代哲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在尼采(Nietzsche)之后,我们发现了比时间和永恒都更为深刻的不合时宜(intempestif):哲学既非历史的哲学,亦非永恒的哲学,而是不合时宜的哲学——它始终是而且只是不合时宜的,亦即“反对时代、并由此作用于时代、并但愿有益于一个未来时代”。在巴特勒之后,我们发现了埃瑞璜,它既意味着原初的“无处(nullepart)”,又意味着置换的、伪装的、变状的、始终被重新创造的“此地—此时”。既非经验的特殊性,亦非抽象的普遍之物:为了一个消解了的自我的Cogito[拉:我思]。我们相信这样一个世界,在其中,个体化是无人称的,奇异性是前个体的:这是“人们(ON)”的荣耀。这就是科幻小说的视角,其必然派生自埃瑞璜。因此,本书应当彰显的是一种不再归属于我们的一致性的到来——既非人类的一致性,亦非上帝或世界的一致性。就此而言,本书也应当成为一本启示之书(时间系列中的第三种时间)。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科幻小说的不足之处便显露出来了。如何以别样的方式书写那些人们并不知晓,或是不完全知晓的东西呢?人们正是在这里想像着自己有话要说。人们只书写其知识的前沿点,这一极端的点分割了我们的知识和无知,并使知识过渡到无知、使无知过渡到知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才下定决心去书写。弥合无知便是将书写推到明天,或者不如说是使书写成为不可能。在这里可能有一种书写与静默之间的关系,它比书写与死亡之间所维持的关系更具威胁性。因此,我们非常清楚:很遗憾,我们是以一种非科学的方式来谈论科学的。

一个时代迫近了,人们几乎不可能再像长久以来所做的那样来书写一本哲学书了:“啊!老掉牙的风格……”尼采已经开创了对哲学的新型表达方式的探索,而且今天我们应当在与其他一些艺术形式(例如戏剧或电影)的变革的关联中将这一探索继续下去。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就可以提出关于哲学史的使用问题了。在我们看来,哲学史所扮演的角色与拼贴艺术(collage)在绘画中所扮演的角色极为相似。哲学史乃是哲学自身的再生。哲学史述评应当作为一种真正的复身(double)发挥作用,而且它要包含专属于复身的最大限度的变状(我们可以想像一个在哲学的层面上留着大胡子的黑格尔,一个在哲学的层面上剃光了胡子的马克思,就像被添上了小胡子的蒙娜丽莎那样)。我们应当将一部现实的、过往的哲学著作当作一部想像的、虚构的著作来讲述。人们知道博尔赫斯(Borges)就擅长于为各种想像的著作撰写评论。不过,当他将一部像《堂吉诃德》那样现实的著作,看作是一部由想像的作家梅纳尔再造的想像中的著作时(对梅纳尔来说,这部想像的著作是真实的),他就前行得更远了。因此,最为精确的重复、最为严格的重复是以最大程度的差异作为自身的相关项的(“塞万提斯与梅纳尔的文本完全相同,然而后者的丰富性几乎让前者望尘莫及”)。哲学史述评应当再现文本的减速、凝固与静止:不只是与这些述评产生关联的文本,而且还有它们处身于其中的文本。因此,它们拥有一种双重的存在,而且它们还将过去的文本与当下的文本之间相互的、纯粹的重复当成自身的双重典范。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时会为了接近这种双重的存在,把历史性的评注整合到我们的文本自身之中。

六点·法兰西经典系列

《差异与重复》

[法]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

安靖 张子岳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6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