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阳明:一切心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王阳明:一切心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王阳明:一切心法》是一本由熊逸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7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一):真正有效的思考是结合现实独立思考

我想这是本书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为书中找了不少"事实"来怼,虽然时代不同,但"尽信书不若无书"。我们读书并不是为了装,或者是为了在纯粹理论研究里务虚,而是为了启发自己思考,至于是否完美形成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说实话,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也不是都有这份天赋和时间或兴趣。

所以那些无聊的拿细节来挖的学究,其实对我们的人生帮助不大。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二):可以当小说来阅读

本书可能是熊大仙早期的作品。本书重点在于详细描绘了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但个人觉得书中对其思想描述不多。读完此书,会对王阳明的学术思想感兴趣,下一步会考虑读《传习录》。

相比《思辨的禅趣》而言,本书叙述略平直,中规中矩之作。

我是从《思辨的禅趣》开始了解熊大仙的,风趣幽默,角度新颖。抱着很大的期望来读书,但稍显失望,此书少了点熊大仙的独到见解。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三):阳明心学的一种读法

作者熊逸惯以逻辑思路和怀疑实证精神,对阳明及心学进行仔细考量。

文风轻快好读,贵在不盲从、不轻信,能知人论世、抽丝剥茧,还原了阳明心学的时代背景、文化土壤、政治氛围与内在理路。

对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论,作者从自己的角度不失善意地挪揄、理性地辨析。

比如知行合一命题,一般读者以为这是个应然命题(理论与实践要合一),其实阳明理论中这是实然命题(知等于行,真知即真行,一体之两面),作者对将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合一的理论不敢苟同,的确一针见血,有祛魅解蔽之功效。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四):不一样的王阳明

一生伏首拜阳明,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阳明心学,看完了这套书,真心佩服作者缜密的逻辑、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知识和强大的联想思维,才发现自己以前拜阳明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以西方哲学思想来看,阳明心学是不严谨的唯心主义理论,但是他又融合和儒家,佛家,道家的一些思想,一以概之,还是他说的致良知,从前理解的致良知,其实跟传统儒家思想并没什么不同,就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品德去做人做事,但是现代社会越发复杂,有些事难免会纠结、教条,通过作者抽丝剥茧的论证和叙述,发现王阳明的思想和行动有诸多矛盾之处,解释不通的地方,王阳明自己也会顾左右而言他,作者总结了一个词叫心之所安,应该更能解释王阳明的心学,这也应该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另一种说法吧。我们学习王阳明,应该还是需要更宽泛的精神,结合他的经历,而不是只看到他的最终思想,从事上练,到知行合一,到致良知,从一而终地贯彻心之所安的思想,当然,这个心的外面还得有一层道德和法律的外衣。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五):读完上下册留个爪

(上册)

1. 上一次读王阳明,还是2017年9月的事情,时隔看不到快2年了,再一次开始了解“知行合一”,才发现人生的不同节点上,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认识,总会是有不同的。

2. 熊逸角度的王阳明,更贴近明代的实际,也符合今人的观点。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认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下,肯定是有所不同。这一次的感觉是,更加平静和平和。

3 看历史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一次“跨时光复盘”,把自己放置在当时之境、当时之地。即便有今天的知识做背景,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胜过当事人么?

4. 年轻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读这些老历史,原因现在逐渐明了起来,因为自己没有人生阅历。四十而立之年,心已经如静水般平缓,慢慢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下册)

1. 生前,官方的定论是:为人沽名钓誉,为官功过参半,为学反动至极。后来,历史的定论是:开宗明义,一代心学大师,牌位迎入孔庙,从祀孔子,学问风行天下。

2. 这是第二次详读王阳明,又有了新的收获。怎么做人、做事、做学问,答案自明。道理从来没有通行不变的,只有适合当下应时顺势的。

3. 如果没了解过王阳明,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值得读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