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陶瓷简史》读后感1000字

《陶瓷简史》读后感1000字

《陶瓷简史》是一本由有泉著作,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瓷简史》精选点评:

●写得出色,专业门槛降得正好,作者果然是媒体出生,文笔拿捏非常到位。唯一缺憾,书的标题没有起好,其实并不是“史”,而是漫笔。

●陶瓷的书,有好几本是绕不开的,但囫囵看,都是理论,再看作者该市,是走过窑口去过窑厂从技术中走出来的,恰好就弥补了之前看的其他书理论的粗疏缝隙。

●前同事,分开后,他实现他的梦想,我回归我的出版。然后,就弄出了这个,惊喜!

●并没有以时间轴为框架,而是独辟蹊径,选择了推动陶瓷发展的技术作为主线,当属可读性很强的文博学习书籍。

●写得真好

●陶瓷的书很难写的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的,要么是一堆吓唬人的化学名词,要么是玄之又玄的古董大师口吻。作者文笔引人入胜,把陶瓷来龙去脉各种知识讲得清楚,讲得好看,讲得有趣。

●内容尚可,文笔太飘。作者可以考虑开播客。。。

●很棒的一本书,语言诙谐流畅,深入浅出的介绍陶瓷的创造、发展过程以及制造的技艺沿革。并没有印象里专业历史书籍那种难以理解,很多小故事非常有趣。印刷的质量也很棒,配图精美,对于陶瓷知识的门外汉来说也不难懂。

●书质量很好,配图精美,简单易懂。

●很好的科普书

《陶瓷简史》读后感(一):不错

关注了作者的公众号很久,所以对这本书非常期待,出版后第一时间就定了一本签名版。确实是很棒的一本书,语言如作者一贯的诙谐流畅,深入浅出的介绍陶瓷的创造、发展过程以及制造的技艺沿革。并没有印象里专业历史书籍那种专业性很重,难以理解,很多小故事非常有趣。印刷的质量也很棒,配图精美,对于陶瓷知识的门外汉来说也不难懂。

《陶瓷简史》读后感(二):三读《陶瓷简史》有感

陶瓷的书买了很多本,反复看的有三本。

启蒙

林美珠 《品味故宫·陶瓷之美》

在台北故宫看完瓷器展,被天青釉、郎红釉、胭脂釉、粉彩、珐琅彩激发了浓厚的兴趣。在文创区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为汝窑莲花式温碗,于是买了书,也买了一个仿制温碗。书浅显易懂,重在欣赏。于是,有了兴趣。

了解

马未都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下册)

买来《中国陶瓷史》等大部头书,较专业看不懂。幸好寻得马老师的陶瓷书,简洁的讲解,串起了整个陶瓷史脉络。陶瓷图片精美,选择的陶瓷也很有代表性。于是,着迷了,一发不可收拾。

学习

有泉 《陶瓷简史》

在南京一家网红书店打卡,无意中被推荐了这本书。翻第一遍觉得知识点很多,陶瓷的起源、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名窑、瓷器分类等都讲解的很详细,但看着看着就困了。读完马老师另外几本书(《瓷之纹》(《瓷之色》)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本书,一下就豁然开朗了。本书把制瓷工艺中金属(着色剂、助熔剂、粘着剂)、草木灰(釉)、水(制坯及排水)、火候(高温、中温、低温)、泥土(黏土、瓷石、高岭土)等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将得很透彻,作为文科生也能看懂书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很好地弥补了工艺这一环节。

感悟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包含了艺术品欣赏、历史文化、工艺技术等诸多元素,身陷越深,越发有趣。

《陶瓷简史》读后感(三):可读性非常好

因为准备作博物馆的志愿者,找到这本书。

作者并未简单按照单一时间轴的顺序讲述陶瓷的故事,而是分作几个专题作分别的陈述,这样就把技术作为了主线。只有明白了技术中的困难,读者才会对中国古代工匠的创作力赞叹不已。

作者能够妙趣横生的讲述这段历史,当然是幽默写作和实操体会后完美结合。后记中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这种巧妙的结合:

“……我混在这些人之中,拜了几个当地的老师傅。别人学一门手艺要一两年,我没有工匠精神,几个月就学了画瓷、配釉和拉胚。最后一位师傅为了请我走,不惜退了一半学费,还送给我一句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说过的话:出去以后不许说是我徒弟。他又安慰我,说我还算有点灵性。这点我信,起码我和凡高一样,卖掉了一件作品。”

作者以陶瓷制作技艺为主线,参差列举了和陶瓷相关的人类史、风俗、艺术、中外交流、经济生活以及历史人物的掌故。用细节体现历史的大貌。而且作者评价常能出于我们的常规认识,使我们能够回到历史现场,重新审视常规认识中不合理的地方(常常脱离历史现场)。比如乾隆皇帝的艺术审美为后人诟病,但作者不这样简单认为。以瓷器为例,作者指出,当四阿哥将典雅平和冲淡含蓄的艺术风格玩到极致后,乾隆爷只能作为技术控而突出自己的不同了。后人能够欣赏宋瓷的简约美,也因为乾隆皇帝。点评者能达到所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只是山”中最有禅意的第三境界,也有乾隆帮助他们实现了第二境界的缘故。

作者也喜欢掉书袋子,但不是往生僻资料中引导,借用的是你熟悉资料场景中的轻易忽视的细节,让阅读的过程轻松有趣。作者讲“汝窑无大器”,讲《红楼梦》中探春闺房陈设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曹雪芹不是不知道汝窑特点,写上这么一段就可让读者进入太虚幻境了。

大体而言,这本书很值初入门者一读,它不仅仅让读者了解了这个领域的概貌,更诱引读者有深入探究的欲望。比如我,读完本册书,就盘算抽时间翻阅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

作者说,他正是在学习半个月的拉胚手艺后,觉得应该安心研究理论。此言也同样适用于我吧。去年,我一时兴起,买了几册创意写作专业书,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介绍给旁人。但读了专业人士的写就的专业普及书,同时自己尝试动笔写上几段后,发现其中的艰难。既然目前写作水平不能达到,能把所读讲解给他人也好。希望我多了解文物知识,能作一个合格的文博志愿讲解员,在讲解之后,游客能够饶有兴致的参观博物馆,并最好以后能把博物馆列为他们旅游中的重要环节。这个,我也会很开心的。

《陶瓷简史》读后感(四):陶瓷感慨未来

人类还未发明文字之时,就有了陶器。当时人们用简陋的平地堆烧法,点燃大量柴火堆,可能只得到几件成品,当做盛饭、盛汤的器皿。那时候,我们没想到生活需要精致、优雅、细腻,之后会有带花纹的陶器、釉色玉润的瓷器,一个容器能大做文章,拥有无数种功用,烧成不同器型,花纹、颜色。 或许这就是人,我们存在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陶瓷简史》写出了人们探索世界,创造未来的一段过去。其中有偶然发现,更多的还是一大批工匠锲而不舍的钻研,成就如今的陶与瓷。 本书中讲述的陶瓷历史坐标在我大天朝,当然,那其中蕴含的也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所好、习性、讲究。 如果用一个颜色形容中国,会是什么色?红吧。每年过年都贴着红色的春联、福字,红色的唐装,毛衣、衬衣、甚至本命年的红色内裤。血一样的赤诚、热烈、积极向上,一眼望去让人心潮澎湃。在瓷器上,我们对红色的执念同样很深,调色师傅绞尽脑汁,做无数种尝试和配方,千万次失败不见几回成功。过去民窑也会为了这鲜艳的红砸锅卖铁拼家底儿地干。于是有了:要想穷,烧郎红。他们不计成本、得失为的是什么?那醇厚、艳丽的红吸引着他们。不只是金钱上的诱惑,更是内心深处对于极致的向往。也许我能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载入史册。 如此追求红色的中国人内心到底藏着什么?不喜白,于是在干净的白瓷上画图、写字、篆刻留印。古代帝王崇尚的是礼,万事得求老祖宗保佑,祭祀的礼器成了匠师们绞尽脑汁发挥创造力的基地。历史总会把最精华美好的东西留下来,那广大市民的心声呐?被掩埋在时光的灰烬中吧,只留一丝半点儿线索。惊愕中带着些许伤感,事实就是如此,不过被用文字呈现总还是难以接受的罢。可能我们都是这世上的渣滓、灰尘,百年之后不留任何痕迹。却又有市民用瓷中普世的花纹、瓷器上为了销售接地气的广告语,流传至今的家里瓷瓶放鸡毛掸子撑场面的习惯,这些又给我们温暖和心安。 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之前我仅从消极的侧面纵观全局,在那个小小的世界里,我连蝼蚁都比不上,进而每件我做的事也都觉得很low,低级、无意义、差劲,永远站在世界的边缘爬行,为了生活苟延残喘。没想过历史,那些为了一两银子灵光闪现的人们;设计出机巧、美轮美奂瓷器器型的人们;那些可以和毕加索媲美有三寸不烂之舌的瓷器师傅。他们在这浩瀚天地里放肆绽放的光彩让人惊艳,也治愈了我吧。 中国人讲究,总会变着法端架子、用潜台词、迂回蜿蜒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前官家赶人一般说端茶,因为接待客人有两个步骤,先要送汤喝,之后才端茶倒水,这省去一环的做法既没撕破脸皮,字面上也没什么烟火气,对双方都好看。这种讲究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喝茶的茶碗,它是下面有碗托儿,中间是碗,上面带盖儿,喝水幅度一大碗就会摔地上。当时人喝茶得慢条斯理,手臂端平碗,少有倾斜,每次嘬一口热茶。为客为主都有不同规矩,做客人要客气些,当主人则可悠闲自在,用茶盖儿抿茶叶。我们的治国理政,对外方面也是很有一套的,万事都能归于礼,想挑事儿,可能一件他国不供奉祭祀用白茅草就够了,这已经能变侵略者为正义的化身。这说明什么?只要你想干,没什么不可能。当然,瓷器接下来发展的大潮也是国家统治者所控制的,朱元璋改元朝白瓷为青花正是他个人意志,没什么道理。所以有一些事儿没什么规律。 有某些时刻,我也迷惑是否该到一个拍拍拍,走走走,打卡,传照片到空间,所有这一切真的有什么意义嘛!还是,去选择专注于一幅自己真正感动的作品,好好的观摩,用眼睛抚摸画框、玻璃里面的它,将其化为己用,成天自我的生命能量。很多事儿不是贪心就能抓住的,也许更得打心底里接纳与感受,放开触觉、知觉。那些放在博物馆的瓷瓶、瓷碗承载着什么,永远摸不到的历史,我们眼中的国宝,还是过去人们日常用的盘子、碗。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成为了后人眼中的过去,宝贝,不断研究,咂嘛。 其实,我们不必计较或纠结,时间的确是追不上的,也无法逆转,受过时光打磨的东西总会给人一种根本无法赶上的错觉。那历经百年的瓷器在岁月的流里磨得玉润可人,后天用化学制剂或机器打磨很难蒙混过关。我们总追着过去辉煌的丰功伟绩的尾巴,抄袭、复制粘贴,忘却了我们本身那倒不如创造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无关金钱,为了自己!

《陶瓷简史》读后感(五):一本书读懂陶瓷历史

一提到瓷器,现代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景德镇。景德镇的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称,尤其是青花瓷,更是备受追捧,是当今家喻户晓的主流工艺珍品。 但如果仅因为如此,就将景德镇的瓷器视为陶瓷发展史上的巅峰,未免显得有些草率。对于陶瓷爱好者来说,回顾和追溯陶瓷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景德镇不过是万花锦簇中的一朵,别有洞天的发展历程还要从这本《陶瓷简史》说起。

《陶瓷简史》作者有泉,是一名资深的陶瓷爱好者,酷爱陶瓷艺术,在2010年时,特赴景德镇学习制瓷。受“瓷都”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之自身对于陶瓷艺术的热爱与了解,有泉对于整个陶瓷的发展历史以及陶瓷器物的制作和品鉴都有了很系统的认识,他在知乎及公众号上常年发表关于瓷器的言论,获得了很多粉丝的认可。这本《陶瓷简史》就记录了有泉对于陶瓷的认识。 《陶瓷简史》是一部非常现代化的陶瓷著作,摒弃了那些高深晦涩的理论,而是采用各种有趣的引入形式,辅以各色图片进行解说,生动而细致。从石器时代到工业时代,将陶瓷的历史划分为火、土、釉、形、彩、窑、艺七大部分,旁征博引,包罗万象,内容宏阔,成就了一部陶瓷发展的历史传记。 《陶瓷简史》的内容十分全面,讲解也很系统,被评价为“一本书让你读懂陶瓷的历史”。作为一个对陶瓷一无所知的人,在读过这本书以后,都能够在脑海里罗列起一个大致的框架,包括陶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经过哪些工序制成的,历史上都有哪些经典的转折期,又有哪些经典的作品,以及如何进行陶瓷的品鉴等等,可以说是十分适合小白和陶瓷爱好者阅读的入门书籍。

有泉这个作者很有意思,他在写这本陶瓷史的时候,运用了很多有意思的引入。比如讲到盖碗的身世时,讲到了奥巴马用盖碗喝龙井的细节,还引入了《红楼梦》里林妹妹喝茶的细节,不禁让人感叹,真正热爱一项艺术的人,是会把它与千千万万的生活细节联系在一起的,别人看陶瓷只是陶瓷,而在有泉眼里,他看陶瓷就是在看生活本身,看生活也同样是看陶瓷本身,这两者已经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了。 不仅如此,作者本人也很有性格,这也成就了这本书的性格。在行文坐论的时候,并非人云亦云,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翔实的调查以及缜密的推论,有理有据,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关于汝窑地位的言论。汝窑在南宋时期,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天神”一样的地位,但作者本身对此并不认同,他声称“汝窑只是把青瓷做到了极致而已,除了鸡肋般的裹足支烧法,技术上毫无建树。”可以说是非常敢下评论了。但他的评论是建立在对瓷器历史全面了解,对瓷器品鉴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翻看后面那些“出世杰作”就会发现,所言非虚,汝窑的发达自有其道理,但也确实赞誉过胜了。

书里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作品,一个是毛瓷;另一个就是青花釉里红。 毛瓷——精益求精 毛瓷的发明,可以说是陶瓷史上的一大杰作。它始于一块价值不菲的高岭土——临川土。高岭土是制作白瓷重要的原料之一,含有丰富的铝元素,可以增大胎体的白度。但同时,铝元素含量较高,也导致其可塑性较差,需要与瓷石混合使用才能勉强做坯。但是这样的混合无疑会降低瓷器的颜色纯度以及硬度,质地上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975年,景德镇买断了一块一直未被大面积开采的质量最好的高岭土——临川土,雇佣劳工精挑细选,得到了一批史上最强的高岭土,因为爱惜土的质量,陶研所不肯掺杂瓷石,这就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是瓷泥非常坚硬,不易塑形;二是烧制温度要求过高,远远超过了当时窑炉的承受范围。最后陶研所雇佣当时顶尖的拉坯和利坯工,又花大力气改造窑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制成了著名的7501瓷,也就是毛瓷。

青花釉里红——能工巧匠 釉里红出现在元代景德镇,和青花同时发展起来的,也经常一起使用,也就是“青花釉里红”。民国时古玩行有一句话,“青花带红,价值连城”,可见其价值。这种瓷器烧制难度极大,单拿釉里红来说,以往的瓷器通常都是靠各种金属元素进行显色的,釉里红主要用到的就是铜红,铜红分子较重,易沉淀,非常粘稠,在上画时,每下一笔都要搅拌很久,而且为了确保烧成红色,对于铜红料的厚度有很大的要求,因此必须一笔完成,没有毀笔的机会。此外釉里红在烧制时对于窑温、窑内的气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青花釉里红,要把青花和釉里红结合在一起,能不能达到标准,真的是要全凭运气了。

想来那一件件艺术品之所以珍贵,除却其本身的艺术之美以外,更多的是蕴藏在其身后的人文之美。如果不是读过这本书,想必一直也无法理解这些艺术品的价值。 陶瓷是非常能代表文化魅力的一项艺术,不仅凝聚着世代人的心血,更标志着世代人的个性,陶瓷的更迭里永远潜藏着时代的嬗变和人世的更迭。艺术的价值就是人的价值,所以可以说,读懂了陶瓷,也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艺术,读懂了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