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摘抄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摘抄

《大学的终结》是一本由[美] 凯文·凯里(Kevin Carey)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一):终结,非也;改革,是也

书名为“大学的终结”,有标题党之嫌,因为其中的“大学”二字仅指代现有的大学中的学院楼,大学的内在核心不会终结,取学院楼而代之的会是泛在大学。作者对未来的高等教育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未来的大学不再拘泥于形式、地点,只要有互联网,几乎人人都可以接受曾经遥不可及的名校教育,这是全人类的福祉。然而,为了实现未来人类教育的共同理想,现行的大学需要改革,不能只为少数社会精英、资本家服务,也不能光用学年制和一纸文凭架起高等教育的空壳,学生需要在大学里收获真正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效用。当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的时候,世界才刚刚开始了现代化的教育,至今新型大学已经延续200多年,期间经历无数次变革,但是这一制度仍是相对年轻的,未来会继续与时俱进。科技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在教育领域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与科技同行,更好的用科技为教育服务,这是作为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持续思考的。

另外插一嘴,此书完全可以省去至少70%的内容,节省纸张。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二):来自硅谷的竞争者

初看书名,哇哦,大学真的会终结吗?虽然之前已经读了AI人工智能这本书,未来是会有很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行业。那么学历怎么认证?如何交朋友?大学给人的气氛如何感受,影响学生?

目前教育已成为香饽饽,从政府拨款到学生赞助,正规院校稳如泰山,而像学而思、新东方之类的培训机构也仅仅是分得了一杯羹。

其中有一个数据我很惊讶,就是中国仅有4%的本科生,中国的大学扩招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如果出现高等学府的网络大学,高等学府可以通过网上授课,便可扩招几百万的学生,此时,大家肯定选择高等学府,而不会选择低等院校。学校会越来越精简为精英化。

密涅瓦项目的教学完美解释了我的疑问之一,它是通过在线研讨会进行,因而招收的学生数量没有理论上的限制。学生入学第一年会在旧金山学习,接着用六个学期的时间生活在全球六个城市。正因为这样的学习模式,该项目的学费比标准的常春藤联盟要便宜75%。

有一个叫Accredible的公司,完美解答了我的第二个疑问。它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信息的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创建“证明”,上传自己学习的证据。Accredible可以上传线上课程的通过证明、参加考试的视频,也可以收录同行的评判等等。

看来大学并不能完全消失,但是有一部分仍会消失,并且会出现重大的变革。未来,世界各地将会有更多的竞争和写作,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学习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但凡陈旧的,都渴望新生,又忐忑毁灭。

知识点: 泛在大学,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教育。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三):笔记

19世纪办大学目的的三种观点:

1⃣️大学应该帮助国家振兴经济,需要技术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大学便成了培养技术人才的场所。

2⃣️大学应该以研究为核心。推进特定学科的知识,教师和研究是大学的核心,而学生不是。

3⃣️大学应该是提供通识教育,目的应该更崇高,应该帮助人们完善自己。

综合型大学的缺点:

1⃣️大学只雇佣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当教师,但学历不代表教学能力,在研究方面受过严格训练,在教学上却可能是外行。

2⃣️本科教育逐渐被忽视。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要设计的。

大学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

1⃣️学费昂贵

2⃣️毕业率低

3⃣️所学有限

慕课的发展,意味着泛在大学正慢慢成形。无处不在的大学。

泛在大学的优势:

1⃣️解放高等教育——将会形成更多更完善的大学课程。每个人将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2⃣️制定个性化教育策略——人工智能判断,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把不断成熟的人工智能纳入教育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

3⃣️教育体验的提升——咨询,辅导,提供建议,课程注释和学习助手等,由专注于某一具体技术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

4⃣️开放徽章——收集人们的学习证据,取代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和文凭。人们的许多证明信息会从日常学术工作中获取。大量的学习过程将被数字化记录。这些证书不会束缚在学校,也不会被固定在一个时间段,会随着一个人的不断学习而改变。一直动态反映你的成长经历,知识和技能。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四):让学习的开放徽章来得更快些吧

早在许多年前的生涯规划课上,就听说过“全人教育”、“终生学习”、“没有围墙的大学”等等一系列术语,今天在跑步的时候听完樊登老师讲解的《大学的终结》,更是强化了对这几个词的理解。

这本书从大学的历史开始讲起,扫了我们这群上大学却不知大学为何物的人的盲。当说到,目前全中国只有4%的人口接受过本科教育,我就开始计算:我国从1979年放开高考,到2019年刚好40年;按照14亿的人口基数来算,平均每年约有140万人本科毕业;那么每年要有多少人服务于560万在校大学生呢?后勤工作相对简单一些,那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家之学”呢?

于是乎,我想到了第二个问题:大学带给了我们什么?

在面对大学的时候,我们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录取—学习—毕业—就业,用相对纯粹、相对自由的四年时光,较为物美价廉的生活成本,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可以选择放松自我,寻找离开束缚的自由;也可以不断实践、不断试错,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这是大学给我每个大学生最宝贵、最奢侈的体验,绝不是一张毕业证书,或者几张资格证书可以换回来的。

那么,毕业证书就真的不重要了吗?

50年以后或许是,但现在还需要双线运行。因为毕业证书是由有统一评价标准建设出来的大学办法给你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上筛选成本最低的证明凭证。但是,毕业以后的再学习也非常重要。近几年来,我常常参加工作以外的、自己感兴趣的培训,每次培训报名的时候都要求提交制式化的简历,其中有一栏叫“培训经历”。这是和“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实践经历”区别开来的一个必填项,也恰好说明当下的社会中需要的知识已经是在校学习无法给予的了,必须通过一个个的社会上的培训来不断赋能。这恰好吻合了《大学的终结》最后一章提到的“泛在大学”相吻合。

知识付费就是“泛在大学”?

从去年开始,知识付费成为了创业的风口,但经历了一年的厮杀,有的大赚一笔,有的损失惨重。是知识付费的错吗?可能是内容上出了问题吧!《大学的终结》里提到的MOOC,开始的很早,记得2013年接触到MOOC的时候操作还不是很亲民,可就在去年,MOOC却已经和我工作的行业共同搭建了学习平台,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未来的学习真的可以像书里提到的,用学习徽章认证学习经历,那么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合作对象(包含你的老板)也会更加了解我们的技能本领,这将会是更美好的世界。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五):泛在大学,一场已然袭来的高等教育革命

我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在他上小学四年级的某一天向我提出了这些问题:“人为什么要上大学?”“人可不可以不上大学?”“爷爷奶奶为什么没有上大学?”“外公外婆为什么就能上大学呢?”“你上的大学为什么比不上外公外婆的大学呢?”“我将来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呢?”我对当时讨论的结果已经记不清,但是我相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中有着不同教育背景的、从事不同职业的父母以及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回应肯定会千差万别,当然肯定也不乏相似性。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触及人的发展和大学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目的性(第一类问题),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涉及大学入学机会均等(第二类问题),第五个和第六个问题揭示了大学对人类群体分类、分等、分层的命题(第三类问题)。

这三类问题都可以站在“应然”和“实然”的视角给予分析和解释。如果从“实然”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些问题转换成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大学存在哪些差异?对不同的人群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国20世纪7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大学与当下的大学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深入到微观层面来审视,大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和策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不同年龄层次的教授们其课堂教学方法又存在哪些异同呢?特定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在过去的40多年中又有什么差异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工具(计算机客车和信息技术革命)发生变革时,生产力得以提升,进而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改变,那么,现在大学课堂中师生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同一时代不同的大学又存在哪些差异呢?2005年6月—7月我去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进行学校教育与牧区发展之间关系的田野调查,顺道访问了西藏大学。当时在与几位西藏大学的教师的交流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藏大学所面临的师资严重缺乏,进而很多课程无法进行的困境;但是我又发现其教学楼楼顶安装了很多卫星天线锅,而这些设备可以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同程实况传输,但却并没有得到使用。深入的交流使我明白科学技术背后还有教育观念、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不知道现在西藏大学是否能够借助这些发达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把其他大学的课程资源传输过去;如果不能,又是什么问题呢?

一所四年制的大学能够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什么影响?该译著中引用的社会学学者里查德·阿伦(Richard Arum)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就美国高等教育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不到知识或所学知识有限。”从我所从教的教育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来看,我经常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学院内的几位学者根据自己接受学术训练的经验炮制出一个四年制的本科生课程培养方案、三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三年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过学院全体教师的讨论之后,就决定了学生群体在大学的主体的学术生活,它的合理性在哪里呢?国内类似里查德? 阿伦的研究很少,但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进入人才市场之后,用人单位的质疑以及录用之后对其3个月~5个月的培训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大学到底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这类的问题吗?

2009年5月家里装修房子,我自己到市场购买了各种灯具和地板,卖方可以提供免费安装。装灯的师傅是一位35岁的退伍军人,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学了电工技术,退伍之后就在北京与灯具商家合作,为买家提供安装服务,其实他本人是按照灯具的安装数量和类型收费的。他一个月的平均收入在1.1万元~1.5万元之间。安装地板的是一位不到40岁的师傅,他是在老家跟师傅学的手艺,到了北京非常吃香,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在1.5万元以上。从我与他们两个分别的交流以及对他们的观察来看,我认为他们很健谈,工作很专业,服务很到位,待人和善,我们全家人都很满意。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都十分满足。但是他们都只是初中毕业,没上过大学,他们说“社会就是他们的大学校园,经验就是他们的知识,顾客就是他们的老师”,这两位师傅的所言所行激发了我对“大学之本质”的反思。

韩倩曾经戏言,“与其说我们‘上’了大学,还不如说大学‘上’了我们”!言中之意就是,大学把同一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了分类、分等、分层。这就是大学教育公平的议题,其至少包括两个层面:谁能上大学与谁不能上大学?谁上了一流大学与谁上了三流大学?国内有关这个话题的实证研究已经有很多了。如果从一个个体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位由于高考失利上不了大学但却有强烈学习大学课程欲望的人,该怎么办呢?一位只上了三流大学的大学生对学习一流大学的课程有着强烈的欲望,又该怎么办呢?放在20年前,他们要么是复读,要么就是认命。而在当下,该译著中讨论的“泛在大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这两类学生的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大学教育的公平问题。

我在给本科生开设的“学校与社区”这门课程中,有一讲专门讨论50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50年后学校和社区是什么关系这样的话题。其中要求阅读的一篇文献就是美国学者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5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他们的乐趣》(The Fun They Had),小说描写的是2157年儿童在家与机器人“老师”进行互动与学习的故事。那么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推动下,50年后的大学会是什么样呢?该译著讨论的“泛在大学”可能是理想的选择之一。但问题是,现有大学中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不同类型大学的学者、不同学科的学者,面对这种已经有一定气候的“泛在大学”,你的态度是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