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资本论》》读后感精选

《读《资本论》》读后感精选

《读《资本论》》是一本由[法] 路易·阿尔都塞 / [法] 艾蒂安·巴里巴尔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2017-5-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资本论》》读后感(一):栅栏式的阅读 和 症候式的阅读

梳理《读资本论》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启发:阿尔都塞区分“栅栏式的阅读”和“症候式的阅读”。

阿尔都塞提出这一区分的问题意识来源于:亚当斯密看到了国民经济中的“劳动价格”问题,但同样的东西,马克思认为不是价格,而是劳动力。为什么针对同一个社会现象或者事实,马克思的理解会和亚当斯密截然不同?

阿尔都塞认为原因在于两个人的理论框架或者说总的问题式的不同。同时期的其他学者没能发现亚当斯密的问题,源自于他们在阅读亚当斯密时的“忽视”或对亚当斯密忽略的问题进行“修补”。前者是一种视而不见,看到了但没有理解;后者修补隐含着一个前提是假定了二者在同一认知架构中理解问题。阿尔都塞称这种阅读方式是“栅栏式的阅读”。这一比喻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同样站在斯密的位置越过栅栏看问题,看到的景色和斯密的相同,自然无法发现斯密的问题或超越斯密的论述。

马克思阅读亚当斯密的方式,阿尔都塞称为“症候式的阅读”,症候是指有一个新的东西出现了,但你不“认识”这个新的东西是什么。比如拉瓦锡和“燃速说”的科学家都看到了氧气,但理解不同。当把氧气理解为某种燃素,化学领域没有发生革命。拉瓦锡把氧气视为氧气后,建立原子化的图景来分析这种存在,化学革命开始。所以阿尔都塞认为症候式的阅读是“不假定存在盲区”,盲区是由认知架构所决定的。当认知架构发生“断裂”,问题式更新,科学范式的革命也就来临了。

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结构上非常精妙的地方也在于,他一方面分析马克思是如何读亚当斯密,同时他也在展现自己如何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更深层次,他主张和鼓励读这本书的读者以同样的方式阅读阿尔都塞。

《读《资本论》》读后感(二):读《资本论》的几种姿势

目前我已知的所谓的“从哲学的层面读《资本论》”的作品,也就是进行哲学性解读的阐释性作品有: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黑格尔《逻辑学》与马克思《资本论》同构的观点。也就是“只有读懂了黑格尔的《小逻辑》,才能读懂《资本论》”

前苏联经济学家卢森贝(1879-1950)在苏联转轨前就写好的《<资本论>注释》,那时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社会经济研究还并未成为一门片面的科学,而且这一本是目前发现的最好的阅读辅助工具书,几乎是逐字逐句的带领阅读,而没有加上作者自己的哲学胡说。考虑到战前苏联官方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全部来自于布尔什维克自己的斗争经验(无论是列宁还是布哈林、李可夫,斯大林的政策几经反复,是从现实功用角度出发的对布哈林、托洛茨基反对派和列宁圣训的杂糅),卢森贝这一本因此保存着苏俄早期知识分子的独立。后来60年代重版,成为经院性研究的一份材料。也正因此,很多个人的观点都被教条固化了。

现当代则是英美世界的解读较为流行,英国的大卫哈维和美国的詹姆逊,前者有一系列对于《资本论》的讲解和训诂,在他主持的研讨班里,往往会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来决定阅读理解的方式,例如拉丁语专业的学生就会从词源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而政治学专业的则会偏向于权力结构的分析。但就我所看到的,他对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认识仍旧没有超出列宁的架构,虽然抛弃了辩证、历史两部分的划分,但依旧是三组分,诸环节,依旧是注脚,只不过加了更多新鲜的注脚让现代人觉得易于理解。而后者的《重读资本论》则是相当应景的一部,前些年的东西。说到这个就想到十年前很火的《21世纪资本论》,但事实上不过是用资本这个概念去描述新发生的、同时也是发生过许多次的表象的论述,而不是一种理论作品。

而阿尔都塞这本站在正统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知识分子的解读作品就显得相当别致,与《保卫马克思》一样的风格,这种细扣文本,回归马克思本人立场,反对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介入的态度,以及类似于卢卡奇那种未经思维训练的、显得非常生硬的思辨特征(这种程度的思辨仅仅是比教条好一些,但在阅读上造成的困难来说,是更难受的),是法国战后六七十年代政治活动中坚分子共同的特质,或者说,是那个年轻时经历过战争的那一辈人共同的思维习惯。类似的法国人还有提倡“马克思学”的吕贝尔,更加原教旨主义。

阿尔都塞无疑是个诚实而又坚守本心的人,从他的《保卫马克思》中呼唤那种既有真正的理论功底,又与法兰西民族情感相联通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能看出他的朴实,个人命运的悲剧只是时代的走向加剧其个人的偏执,这个不应影响他在理论上努力的价值。

但在文本中,我们一样能够看到那种官方教条的空话、废话的痕迹,很多没有实际意义的夸赞、形容词,而缺少由概念组成的判断,所使用的概念全都源于马克思本人的手稿,作者只是翻来覆去的使用,以显示其含义的丰富……原本我以为这是我们这种语言文字与表达习惯下独有的产物,现在看来,纯粹是官僚体制话语体系下的产物!他们拉扯来不同时段、针对不同对象的有关联的东西,来论证马克思理论的正确、贡献、伟大……但读者却无法据此获取任何能够促进理解能力的认识,所获取的只有一些加强对于信仰的信心的吹嘘。也许,作者本人是明白马克思说了什么的,但读者、未经直接阅读的读者是无法通过他们知晓和他们一样的东西的,他们的理解,更大的像是感受。这读起来就像是一场交流看法的讲座,用来收获同意与满足,而不是新的知识。

阿尔都塞用来发展其理论的立论前提在现在看来就是很陈旧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二分,并且他对此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他看来,前者是马克思建立的“历史科学”,后者是仍需发展的“认识哲学”,且不说苏联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反思这种预设,早在五十年代理论如此定型以后,基于这一前提的政策就通过不断地提出取代了理论的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一直没能有超越恩格斯的发展,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为18世纪法国的认识论也是……emmm

还有他所创立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我一直认为这里的结构就是对黑格尔的“体系”进行的一种生硬的理解,也就是没有理解思辨,而是仅仅模仿其形式,用一种固定的人类学的划分方式认识更加有活力的概念,就会造成这种民哲般的读起来相当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后来的五巨头通通都是解构,解构都比他更像黑格尔的本意。

《读《资本论》》读后感(三):从《资本论》到马克思的哲学

I. 主要思路:科学地阅读《资本论》→论证《资本论》在认识论意义上建立一门新科学→科学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II. 主要问题:

A. 《资本论》是否是意识形态(黑格尔、古典政治经济学、青年马克思)的产物?

B. 《资本论》是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自身独特性?

C. 《资本论》是否与其对手(黑格尔&费尔巴哈、古典政治经济学)拉开了根本的差别距离?是否建立一门新科学?

III. 什么叫阅读?

A. 《资本论》阅读前情(略)

1. 无辜的阅读与有罪的阅读

2. 作为哲学家的阅读:关注(对象、论述方式、“论述—对象”的)特殊性

B. 阅读哲学简史:神话与祛魅(略)

1. 阅读的镜像神话(mirror myth):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表现理论

2. 阅读神话的祛魅:斯宾诺莎、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

C.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双重阅读

1. 坐标方格阅读法(grid)

a. 定义:以读者本身的“看”作为尺度来衡量被阅读对象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

b. 逻辑:认识是一种“看”(vision)

c. 看与疏忽(oversight)的同对象性

d. 问题:再次落入阅读的镜像神话

2. 症候阅读法(symptomatic)

a. 定义:在同一阅读运动中,把所读的文本A中被压抑的东西暴露出来,并且把它联系到文本B,文本B作为必然的不在场存在于文本A中。

b. 逻辑:认识是一种生产

c. 看与忽视、可见与不可见诸关系

1. (1)看与忽视无涉对象性 The oversight, then, is not to see what one sees, the oversight no longer concerns the object, but the sight itself. The oversight is an oversight that concerns vision : non-vision is therefore inside vision, it is a form of vision and hence has a necessary relationship with vision.

因此,忽视不是去看人们看到的东西,忽视不再与对象相关,而是与看本身相关。忽视是有关看的疏忽:因此,不可见在可见之中,是作为可见的一种形式,与可见有着必然的联系。

a. sight:指看这一行为,联系上下文,是比较宽泛意义的看,包括那种出现在视线范围之内,但没有被主体捕捉到的“视而不见”,与see相联系,译为“看”。

b. vison:与视力有关,强调可以看到的“看”;与visible相联系,与non-vision相对,译为可见与不可见。

c. oversight:不同于grid中的涵义,这里的意思就是“看不见”,勉强译为“忽视”。

2. (2)不可见与可见同属于一个共同的机制:不可见作为“灯下黑”

3. (3)“不可见”的无意识被产出 & 总问题和眼界(problematic or horizon)的转换

d. 看与主体的关系

1. (1)主体之眼与结构之眼

2. (2)看到“不可见”:有教养的眼光

3. 症候阅读法与grid阅读法的区别:(略)

a. 内部对读与外部对读

b. 文本B作为文本A的“细微之差” VS 文本B作为文本A的尺度

4. 用症候阅读法阅读马克思的哲学:看见“不可见的”哲学革命

a. 斯密的空缺:总问题中可见领域的不可见方面

b. 马克思的空缺:表达上暂时的空缺→听懂弦外之音

IV. 什么是认识?

A. 经验主义的认识论:镜像式的再现认识

1. 阅读神话的世俗变体

2. 总问题的基本原则: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峙

a. “主-客”先于认识

b. 现实被预设为本质部分与非本质部分的结合

c. 认识:主体的现实抽象—去伪存真—对本质进行“纯粹旁观”

3. 起源神话:认识=现实

a. 逻辑:意识形态的封闭圆圈

b. 空缺:认识对象有独特的生产机制

B. 马克思的认识论:将直观和表象变形加工(transformation)成概念

1. 认识≠现实

a. 生产的机制:头脑VS现实

b. 生产过程:逻辑VS历史。

2. “思维”作为认识的生产方式

a. 思维在理论实践结构中建立

b. 思维通过加工理论实践结构提供的“原料”(认识对象),生产出认识 原料:一般甲(由过往的意识形态实践确立的一般性)加工工具:一般乙(特定的理论)劳动产品:一般丙(概念)

3. 警惕实践主义的意识形态陷阱:吃布丁就是对布丁的证明 “马克思主义完全不能在经验主义的道路上确立或重新确立,不管这种经验主义宣称自己是唯物主义的还是以所谓“故土”或“实践”的先验微信主义的出现。”

C. 《资本论》作为新科学:提供了认识的机制理论( theory of the mechanism) “问题不在于各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社会形式的相继更替的序列中在历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更不在于它们在‘观念上’(蒲鲁东)(在历史运动的一个模糊表象中)的次序。而在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

1. 总问题的转换:认识的起源→认识的理论实践结构

2. 认识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作用(society effect)的机制

3. 论证表述顺序形式:“共时性”占据首要地位

V. 结论:

A. 《资本论》不是意识形态(黑格尔、古典政治经济学、青年马克思)的产物。

B. 《资本论》在其对象、理论和方法上构成了认识论的根本变革,建立一门新科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