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资本论》是一本由马克思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0,页数:201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论》读后感(一):不建议购买

翻译晦涩难懂,不知道出于哪种目的,会把一本书翻译成这样,各种不懂的语句,是知识壁垒,还是马克思写得不好?还是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那么这就不是一本好书,一本好书是获取知识的,但这本书并不能让你获取多少知识,很多评论都是假的根本就没有阅读过本书,而做的天马行空的评论,与内容没有半点关系。

《资本论》读后感(二):摘要

美德,女性特有的美德,反而害了她们自己,他们温柔公顺的无信,竟成为使她们受奴役和苦难的手段。

美德,女性特有的美德,反而害了她们自己,他们温柔公顺的无信,竟成为使她们受奴役和苦难的手段。

美德,女性特有的美德,反而害了她们自己,他们温柔公顺的无信,竟成为使她们受奴役和苦难的手段。

美德,女性特有的美德,反而害了她们自己,他们温柔公顺的无信,竟成为使她们受奴役和苦难的手段。

《资本论》读后感(三):我与本书

许多年前,我们在高中时代听老师讲过剩余价值学说,但从没读过《资本论》的原著。我想即便那时读,也不会理解的,因为我们没见过或者说没有亲身体验过资本主义社会。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资本主义不欢迎的人物。在中国,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资本论》很少有人去读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资本论》是纯经济学著作,光那么厚,就让人望而却步。不久前,从新闻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许多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当中,掀起了一股重读《资本论》的小热潮。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长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们会重新审视这部革命著作?我顺手拿起那本静躺在我书柜上许久的《资本论》,随便打开一页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资本论》并不是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是平常易懂的 ,更是无比贴近现实社会的,书中引用的事件,无不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应验。于是,我立马沏茶,在新居的书房里匆匆读了起来。 《资本论》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澜,他真的是一部底层工农群众的《圣经》。他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泽东是对的!我明白了他为什么坚决不让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资本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资本论》不仅总结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一般规律,而且揭露了许多血淋淋的事实。读着那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我在想,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吗?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国。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的国家避免那样血腥的事情发生。我现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几段话抄在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引起社会的对抗。这种对抗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来说,并不是我们这里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是这各种规律本身,是这各种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贯彻下去的趋势。工业比较发展的国家,不过为那些更不发展的国家,显示出它们自己未来的形象。”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露近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一个社会即便已经发现它的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一个法令来废除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把生育的痛苦缩短并且减轻。” 类似的章句还有许多,一下子不能如数摘抄,我会在回帖中贴出那些振聋发聩的语句和结合现实社会的感想。 如今,资本家们在惶惶不可终日,疯狗般反对国进民退之时。猛然想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个叫马克思的德国犹太人预言了他们的埋骨之所! 于是,政要显贵们也纷纷捧起《资本论》,迎接革命导师在当今世代的华丽出场!

《资本论》读后感(四):常读常新 受益无穷

上学时读过,考证时读过,现在闲着再读一遍,好书果然是常读常新。提起资本论,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等概念已比较熟悉,这次再读能够在理解概念基础上开始联合实际生活现象,也是感到有新收获的地方。而另一方面,以前没啥印象的信用发展历史,这次好像发现新大陆,让我对股份公司产生、信用膨胀带来的危害有了新认识。

劳动力价值采取工资的形式,消灭了 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工人的劳动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这种表现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同时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全部预付资本在简单再生产情况下,都转化为积累资本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可供支配的劳动力也会由于一些原因发展起来,并导致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力量一同增长。无论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积累的结果,还是集中的结果,资本积累的作用可以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并打破其他资本的个体内聚力,把各个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来。

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工具的完善程度。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取决于商品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商品的成本价格是一个不以资本家的生产为转移的前提,而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是资本家生产的结果。

一个部门内部的竞争,使商品各个不同的个别价值首先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只有通过各自资本间的竞争才能实现。规律本身: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证明了一种不言而喻的必然性:在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一般的平均的剩余价值率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因为所使用的活劳动的量,同它所推动的物化劳动的量相比,同生产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量相比,不断减少,所以,这种活劳动中物化在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即劳动的无酬部分同所使用的总资本的价值量相比,也肯定会不断减少。而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量和所使用的总资本价值的比率,从而利润率必然不断下降。

这一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资本主义生产总是竭力克服在生产过程中所固有的这些限制,但是它用来克服这些限制的手段,最终却使得这些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真正限制资本主义生产的是资本本身,换句话:资本及其自行增值的过程。

商业资本之所以能获得利润,是因为对于包含在商品中的无酬劳动没有给予全部支付,相反,在出售商品时却让购买者把这个仍然包含在商品中的、但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支付给自己。产业资本通过直接占有别人的无酬劳动来获取剩余价值。而商人资本则是间接地使用这个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产业资本手里转移到自己手里,从而分享了这部分剩余价值。

以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方式,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又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的主要存在形式。高利贷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商品交换的发展,原始公社内部发生了财富两极分化。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这种观点掩盖了资本主义各种收入的真正来源。资本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并不能创造价值,土地作为自然界本身也不创造价值,雇员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绝不仅仅是工资,其剩余劳动时间创造了利润和地租。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一方面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同一商品会转手两次,如果出现商人卖给商人的情况就会转手多次。但同一商品每次这样的换位,都表示商品的买或卖的形态变化,而不管这个过程在商品进入最终消费以前已经反复进行了多少次。

利润的一部分表现为一种规定上的资本获得的果实,即表现为利息;另一部分则表现为相反规定上的特有果实,即表现为企业主收入。对于使用借入的资本从事经营的产业资本家和不亲自使用自己拥有的资本的货币资本家来说,,总利润在他们之间的分割,即在对同一资本,从而对由它产生的利润,享有不同合法权的资本家之间的单纯量的分割,都会因此变为质的分割。

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同样又是按或大或小的国家规模逐渐扩大合作的手段。信用制度的必然形成:以便对利润率的平均化或在这个平均化运动中起中介作用,而且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基础上。其次是流通费用的减少(货币得到节约、信用出现推动各个阶段加快)。以及股份公司的成立,带来生产规模与以前相比惊人地扩大,那种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并且它本身也是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资本,在这里就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从而与私人资本向对立,并且它的企业此时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一种扬弃。

资本主义信用一方面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家可以依靠信用,拿社会的财富来进行冒险,加剧了生产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促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严重失调,引起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从而加大金融风险并加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总而言之,非常醒目的一次阅读。对劳动和物质基础、社会形式有了进一步认知。生产力、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时刻准备着。

《资本论》读后感(五):马克思工资理论中的阶级斗争——《资本论》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包含劳动力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方敏&赵奎,2012),本文主要关注其中的阶级斗争理论。通过梳理《资本论》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并将其与劳动力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相联系,我认为阶级斗争理论是对劳动力价值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它揭示了工人通过阶级斗争使工资高于劳动力价值的可能,其实质是工人与资本家争夺剩余价值。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相比,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阶级斗争会导致失业而损害工人利益,这是由于后者否定了劳动是唯一价值源泉的论断,认为资本家可以用资本替代劳动力。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垄断与竞争概念则恰当地描绘了阶级斗争理论中的阶级状态。此外,阶级斗争理论未能解释普遍的社会现实以及无法克服资本主义不断产出相对过剩人口的固有缺陷。因此,阶级斗争理论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作用很局限,这一理论被西方工会所继承,也对今天中国的工人阶级有一定借鉴意义。

需要解释的是,本文并未呈现《资本论》的全部内容,作为《资本论》的读书笔记它可能会显得不够全面,主要因为作者担心用5000字来概括全书既不能达到目的,又将因无法呈现自己的思考显得泛而不精。因此,本文主要关注《资本论中》我较感兴趣的阶级斗争理论,将其与《资本论》中其他理论相联系并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试图阐发更多我的阅读体会和想法。

我认为,劳动力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的核心,也是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它揭示了工人在放弃阶级斗争情况下的自然工资水平。所谓劳动力价值理论,就是“假定劳动力是按照它的价值买卖的”[1],而 “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2],“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但谢富胜&陈瑞琳(2016)指出,马克思认为工资并非必须等于其绝对最低水平,而是也取决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因此,劳动力价值是工人放弃阶级斗争时的工资水平,阶级斗争的目的是将工资提升到这一水平之上,提升的程度取决于“资本的压力同工人的反抗这两者间的力量对比”[4]。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工资理论部分没有系统地论述阶级斗争,但散落在各处的文字却时常提及这一理论,如马克思在论述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时提到,“剩余价值量变化的界限是由劳动力价值的新的界限决定的。但是…也会发生各种中间的变动”[5],“(工资)下降以3先令为最低限度,下降程度取决于资本的压力同工人的反抗这两者间的力量对比”[6],这表明阶级斗争有使工资偏离到劳动力价值之上的能力。

在工作日部分,马克思详细描绘了工人和资本家基于工作日长度展开的阶级斗争,劳动力的买方和卖方各自坚持自己的权利,“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过程表现为规定工作日界限的斗争,这是全体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和全体工人即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7]。方敏&赵奎(2012)认为围绕工作日和工资的阶级斗争都是双方围绕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划分进行的斗争,因此《资本论》中工作日部分的阶级斗争理论也可以解释工资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表明,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最特殊的投入品,“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8],“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9]。各种生产资料只是在产品上重现了自己的价值,虽然价值委身的商品形态发生了变化,但“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绝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中因本身的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10]。劳动力则不同,“劳动力发挥结果的作用,不仅在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11]。资本家只支付了等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却无偿占有了剩余价值,“资本自行增值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12]。

基于该理论,工人通过阶级斗争提高工资实际上是与资本家争夺剩余价值的分享,这也是阶级斗争能提高工资的原因。只要工资没有提升到消灭全部无酬劳动,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能继续进行。同样基于此,工人索取超过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具有其正当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并未被劳动的提供者工人占有,而是被劳动力的购买者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这显然是不应当的。

综上所述,阶级斗争理论与劳动力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劳动力价值理论是阶级斗争理论的起点,工人进行阶级斗争的目的是将工资提升到劳动力价值以上,具体提升的程度要看工人与资本家力量的对比;剩余价值理论为阶级斗争理论提供了依据,它表明工人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阶级斗争实质上是与资本家争夺剩余价值的分享,争取剩余劳动的归属。

在新古典的劳动经济学中,与阶级斗争理论较类似的是集体谈判和罢工威胁,劳动者可能会通过这两种方式与雇主斗争。该理论同样认为劳动者工资会因此提高,提高程度要视雇主、雇员间的力量对比而定。

不同点是,马克思认为只要阶级斗争不至于使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完全消失,资本就能继续增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可以继续。工人阶级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生产不会因此受损,只有资本家为之买单。但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工资的提高会导致雇主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雇佣数量下降,因此阶级斗争的结果是工资上升但失业人数也上升,工人阶级也付出了代价。此外,如果减少的劳动不能被资本完全替代的话,最终后果是产品的减少和产品价格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消费者、工人和资本家都受到了损失。

我认为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理论对劳动力的理解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并不认为劳动力是不同于生产资料的投入品。事实上,新古典经济学将所有投入品都称为生产要素,并认为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互相替代的,这实际上否定了马克思关于价值唯一来源于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一论断。如果资本家可以使用资本来替代劳动并且商品生产不受影响,那暗示了资本和劳动在生产中处于相同地位,要么都具有价值增值功能,要么都不具备。马克思则认为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投入品,因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价值增值。因此,只要资本家需要进行资本积累,他们就不能拒绝劳动力。因而只要阶级斗争不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完全剥夺,资本积累仍能进行,那么剩余价值的分享就不会对雇佣本身造成负面影响。

虽然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垄断和竞争概念是建立在供求理论上的,但我认为这一描述也适用于阶级斗争理论。竞争指同一阶级内的恶性竞争,垄断则是阶级联合的理想状态,它们不光改变供求关系,也改变着阶级力量对比。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工人只能接受等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垄断状态下的工人因能控制社会总体的劳动而可以争取更高的工资。

马克思多次提到,工人间的恶性竞争使资本家能将其逐个击破,最终导致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受损。“工人之间的竞争,使资本家能够压低劳动价格,而劳动价格的降低反过来又使他能够更加延长劳动时间”[13]。“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反过来,它的一部分无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14]。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工人在资本面前毫无力量可言,只能接受等于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的工资。

虽然马克思并未使用“垄断”一词描述工人联合的状态,但联系劳动经济学中的买方垄断市场,可以用该词指代工人阶级完全联合的理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完全控制了最特殊的投入品劳动,因此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将比陷入竞争的工人阶级具有更强的力量,更有与资本家分享剩余价值的底气和依仗。

但垄断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而不完全的垄断依旧有破裂的危险。一部分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通过阶级斗争获取了剩余价值,就意味着资本家所能获取的剩余价值减少,逐利的资本很有可能离开这里而去往能获取更多相对剩余价值的地方,联合起来的这部分工人终将因失业而放弃联合。假如工人的垄断发生在一个行业,资本将逃离该行业而进入其他工人联合程度较低的行业;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完成了垄断,资本甚至将背弃自己的祖国而寻求海外市场上更高的相对剩余价值。因此,除非实现全世界工人的完全联合,否则不完全的垄断依旧有被资本家逐个击破的可能。

阶级斗争理论是提高工人工资的可行方法,有助于减弱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却未能成为《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的核心内容,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工人运动方兴未艾,阶级斗争的实践正在发展中,阶级斗争理论仅能解释参与工人运动的工人工资情况。大多数工人仅能索取等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工人间普遍的恶性竞争使工人阶级通常只能屈服于资本的压力。而《资本论》作为一本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5]为目的的著作,自然要着眼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的工资状况进行解释,能完成这一任务的正是劳动力价值理论。从对现实的解释力而言,阶级斗争理论不如劳动力价值理论。

除了现实原因,我认为阶级斗争理论在资本主义体系下也有一些固有缺陷。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它不断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16]。资本主义这种不断生产出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趋势,使工人在面对资本家时通常处于下风。过剩的工人在没有劳动机会时连劳动力的再生产都无法维持,因此很难要求他们不采用恶性竞争的方式来参与劳动。只要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并且不断被产出,工人阶级的联合就会出现漏洞,资本就会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来,最终使工人们发起的阶级斗争失败。

首先,本文对《资本论》工资理论中的阶级斗争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将其与劳动力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结合,认为阶级斗争实质上是工人与资本家争夺剩余价值,争取剩余劳动的归属,工人通过阶级斗争将工资提升到劳动力价值以上,提升的程度视工人与资本家力量的对比而定。

本文还对比了《资本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阶级斗争的理论,发现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阶级斗争可能导致失业而损害工人利益而马克思则并非如此,其深层原因是新古典经济学否定了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论断,认为资本可以与劳动在生产中相互替代。此外,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竞争与垄断概念也可以用来描述阶级斗争中工人的恶性竞争或完全联合状态,但完全的垄断通常是很难达到的,而不完全的垄断会带来新的问题。

最后,本文分析了阶级斗争理论面临的困境。起码在马克思所处时代,阶级斗争理论的解释力度不如劳动力价值理论。此外,阶级斗争理论还面临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下的固有缺陷,资本在积累过程中不断生产出相对过剩人口,使工人阶级的联合很难达成。

阶级斗争是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捍卫自身利益的一种有力手段。但由于该理论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存在固有缺陷,因此阶级斗争始终受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如方敏&赵奎(2012)指出的,阶级斗争只是止痛药,而不是祛除病根。结合马克思的政治主张,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跳过了通过阶级斗争改良资本主义这个步骤,而是直接要求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彻底消灭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阶级斗争理论被西方的工会所继承,也受到了劳动关系和劳动经济学领域学者们的关注。工会通过控制劳动供给,建立了属于劳动者的市场力量与雇主抗衡,达到提升劳动者工资的目的。在当前中国,我们正在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而雇佣劳动制度一时又无法被废除,能否借鉴阶级斗争理论和西方工会的实践来提升中国劳动者的权益呢?我认为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再思考是有必要的。

1. 马克思. 资本论(纪念版)[M]. 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2. 方敏, 赵奎. 解读马克思的工资理论[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2,(3): 58-70

3. 谢富胜, 陈瑞琳. 马克思的最低工资学说[J]. 教学与研究, 2016,(8): 13-22

[1] 马克思,资本论(纪念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P.267。

[2] 同上,P.198。

[3] 同上,P.199。

[4] 同上,P.597。

[5] 同上,P.597。

[6] 同上,P.597。

[7] 同上,P.272。

[8] 同上,P.204。

[9] 同上,P.226。

[10] 同上,P.237。

[11] 同上,P.242。

[12] 同上,P.611。

[13] 同上,P.630。

[14] 同上,P.733-P.734。

[15] 同上,P.008。

[16] 同上,P.72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