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假设的世界读后感100字

假设的世界读后感100字

《假设的世界》是一本由[日]竹内薰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设的世界》读后感(一):有点意思的科普读物

有点意思,一个晚上3小时左右读完。比较轻松。也许都是物理学的科普读物,阅读的过程不断的和《上帝掷骰子》来对比,《假设》感觉是一个调皮的隔壁班的学长,不断的挑战“常识”,但却告诉我们他认为“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也是赞同的);《上帝》却像一个可亲的年轻老师,娓娓道来物理学的历史,让人不断的想听下去。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不过,本书可不推荐高中之前的朋友阅读,感觉会乱了阵脚的。

《假设的世界》读后感(二):假设也只是假设

世界的科学基础,人类的认知,99%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科学也只是一种文化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停的变。要了解一个人,最好要了解一个人经历的过去,他的背景,这样可以更加理解他的行为。

世界越来越碎片化,多元化,每个人也好像在相互平行的世界。

哪怕是最科学的科学,数学&物理,也是不停的假设,不停的证实。

总之,这本书换了一种新的视角,了解这个世界:一切都建立在假设基础上。

《假设的世界》读后感(三):无假设,不科学

文/初晓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正确,人们当作真理的“科学知识”,都不过是“假设”而已。——《假设的世界》

假若以前你问我“飞机为什么会飞?”我肯定会给你讲一套理论,甚至可能会和你争论不休……至于为什么,那是因为我在教科书上学到的知识,就是那样的。虽然我读过硕士,做过试验,可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试验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然而,一本书,颠覆了我对科学的认知,这本书就是《假设的世界》。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假设的世界》这本书全面回溯当代科学理念的发展历程,提出如今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全部都始于假设。这些知识,曾经我们从教科书中学到,或是从其他书籍中读到,有些还被理所应当的认为是常识。比如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质能方程,还有现代我们用的电脑以及网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假设。若是没有假设,我们现在的世界绝对是另外一种模样。

本书从“飞机为什么会飞”引入,提出了本书的主旨世界是有假设构成的。在后续章节中,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世界是由假设构成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和哥白尼的日心说。

《假设的世界》读后感(四):诺贝尔奖又错了

《假设的世界》是日本作家竹内熏的写的又一本科普畅销书。中文版出版日期2017年四月。 假装我没看到这本和看到这本书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动力就足以写篇读后感了。 我上过一门有关神经系统和大脑意识的入门课,大概知道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识别过程,以及大脑是如何通过各种试错,调整,最终形成判断和平衡的。 而现代科学也只是大致对以上过程有个初步认识,还远远达不到完全掌握,否则就没有那么多治疗不好的脑神经类疾病了。 而科学和我们世界也是这样一个被逐步认识的状态。然后大部分人们其实不清楚这点,或者说清楚这点的人似乎也没有过的更好的样子。 这就涉及社会心理学了,乌合之众还是精英群体,把这个道理玄化为“道”,确可以引用老子了,道常无名,道常隐。人性里面的神秘主义内涵总是在发挥作用。 分享几个有意思的观点。科学的可证伪性,我把握不准。大意指科学是一个认识过程,一个科学结论的前提是很多假设,根据条件变化,自然这个结论很有可能被证明是错的。那么那些看似无法证明是错的结论,很可能是伪科学。我发挥下,比如人类的意识分为感性和理性的这个60年代的假设,还拿了诺贝尔奖的结论很可能是大错特错的。反正诺贝尔奖也不是第一次给错误的结论颁奖了。比如莫尼兹的额叶切除术获得了194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认为是安全地治疗精神病的手术。从1935到1960,广泛流行和推崇,估计要抢购秒杀拿号才能做到这个手术。盲目相信是多么可怕啊,诺贝尔死不眠目。 再比如进化论,宇宙大爆炸,夸克,超弦理论,负离子,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霍金虚拟时间论等,都是一些假设,可能是白色灰色黑色,但科学总是在不同的假设下,慢慢接近真相吧。 作者是一名物理学博士,同时也是一名天主教徒,科学和宗教在他的身上同时发挥作用。既然都是假设,只有不是黑色假设,都是可以尝试的吧? 所以,开头的问题可以这样回答,看没看这本书短期都不会影响体重,减肥或增重朋友会表示失望,但在潜意识里,培养了一点怀疑精神,可能在在某个盲目狂热的情绪下给自己一个冷静的契机。大约就是“机微”的表现吧。 (2018年第三本书读后感)

《假设的世界》读后感(五):亦假亦真

鹅可以飞到九千米的高空吗?竹节虫的性生活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香蕉蛞蝓真的是雌雄同体吗?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问题的,脑袋里面的第一反应就是,鹅难道不是用来吃的吗?为什么要研究它飞的高不高?竹节虫这么小,性生活不就两根竹子连在一起,有什么好新奇的?香蕉蛞蝓的生殖器在哪儿!?连生殖器都看不见,不是雌雄同体,那还能是什么?若是每个科学家都以我这样的思维去看待万物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估计还仍旧处于混沌状态。鹅其实一种候鸟,它们栖息于湖边和沼泽地,为了寻找食物而向南方迁徙,每年定期以9144米的高度飞越珠穆朗玛峰,常人所看到的鹅都养家了,吃饱喝足了,它们哪还愿意过栉风沐雨的生活,生活限定了我们的想象,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不免觉得不可思议。竹节虫的性交可以长达十星期不间断,可谓是动物界的“强者”,往往微小的食物,最容易爆发不可思议的力量。蛞蝓是雌雄同体,它的生殖器不仅伟岸,而且结构复杂,因而在交配的过程中,经常拔不出来,因此交配快结束的时候,雌性会把雄性的生殖器咬断,雄性的生殖器没了,自然就变成了伪娘,时间久了便真成了姑娘,我们很少去观察蛞蝓的生活,黏糊恶心,使它们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我们的思维已经有了一个局限性,所以很难想象它是否为雌雄同体的物种。

《假设的世界》是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物理系,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学位的科普作家竹内薰所撰写的,他的另一个身份说出来则更让人惊讶,他还是一位驰名日本的悬疑作家。

当我翻开书本第一章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住了,“飞机为什么会飞?”我第一次眼看到这个问题,脑袋里想到的便是“飞行的原理和飞机的制造,不应该属于因果关系吗?若是不能发现飞行的原理,怎么可能制造出飞机呢?”当我看完之后,我才发现这两者还真没有什么联系,这本书犹如一个坚硬的榔头一般将我二十多年来学习所得的知识体系以及思维方式锤的支离破碎,我不得不重新完善曾经固步自封的思维方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