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机械宇宙》读后感摘抄

《机械宇宙》读后感摘抄

《机械宇宙》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多尼克 (Edward Dolnick)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机械宇宙》读后感(一):令人敬畏的科学,值得我们再来学过。

这是一本看过之后令人敬畏的书,让我有要阅读这些科学巨人传记的冲动。无论是我们的初中课本,高中课本还是大学课本,其中的每一条定律都凝聚了他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学习的时候,都应怀有一份感恩之心,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人物辛勤付出,我们才能如此轻易的获得知识。 开普勒、伽利略、牛顿都是这样一些伟大的人物,真的很很难想象,他们竟然能够如此聪明,在芸芸众生之中,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层层揭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并能用简单的公式和语言让我们理解。 真的很后悔上学时学习的过于草率,面对这样一些伟大理论,就应当先阅读著作原本,了解伟大理论的由来以及验算过程,也只有从根源处挖掘,才能对科学本身产生最真挚的敬畏之情。 同样也感谢这个时代,能够让知识以如此便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教科书外科学本身的面貌,从他的萌芽、斗争和发展,从而以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课本当中,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感谢!

《机械宇宙》读后感(二):一本带花边新闻的高中物理

其实我是怀着轻松读的心情来打开这本书的。。。然后发现这本书超级难读。。。。让我想到了《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第一部读起来是开心的,作者缪缪数笔就完成那个时代的背景,第二部开始,为了解释牛顿理论的诞生从笛卡尔开始讲起(注意:不是讲笛卡尔的生平,是从笛卡尔的数学理论开始讲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一直从笛卡尔降到开普勒再讲到莱布尼兹。。。。。(讲到了大学最后我也没学会的微积分。。。)通通都是数学理论 ,书里还有公式图和几何图。。。(高中噩梦重现了)然后书的第三部分讲的是牛顿的三大定律。。。。。感觉关于牛顿和莱布尼兹的新闻就是怕我最后弃书了 ,整本书的真实情况是一本带花边新闻的简化的高中物理课本。。。。。。ps吐槽归吐槽,其实书挺好的,在描述那个伟大时代里的大师们的时候说的不止是他们的花边新闻而是把那些留给后世的宝贵的理论财富讲给每个在读这本书的人(总比现在很多书民国大师花边新闻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大师们真的做了什么一概不提)

《机械宇宙》读后感(三):论微积分的发展史

一本详细论述从中世纪欧洲向现代欧洲转变的过程,主要从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等方面,通过一些家喻户晓的伟人(伽利略,开普勒,第谷,莱布尼兹,胡克,牛顿等等)阐述了如何从上帝唯一论到科学逻辑第一论的演变。

对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这句话,我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一个个的思想和科学实验,让后人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理解。牛顿无疑是现代科技启蒙的集大成者,万有引力也基本描述了宇宙的运行规则。本书对于微积分的发展过程的详细描写让我受益匪浅,甚至有了学习高等数学的冲动,不过仅仅是冲动而已。

纵观历史,仅我觉得越是伟大的人,在常人看来的毛病也越大。牛顿的伟大对应着他的嫉妒心和虚荣心,爱因斯坦的伟大对应着他的多情,毛的伟大对应着他的专断独行和民族主义。。。。。。由此可见,一个评价为完美的人,可以理解为一个平庸的人或者说是算不上伟大的人。

《机械宇宙》读后感(四):中世纪的聚变之牛顿传

前半部分对欧洲中世纪的描写很有画卷感。一个发生在污水横流,瘟疫频发的十七世纪的伦敦的故事。

细细一看,忽略不对,本书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文化,显微学,天文学,细胞学,物理学,光学,微积分,天体物理,引力学,神学,逻辑学,几何学,生物学…细细想来,word哥,马上去把四分调成五分。作品无所不包,参考文献五百本,附录注释五十页,感受下作者的碾压。

文中你会突然发现这些人原来都在一起玩啊,伽利略,胡克,莱布尼茨,哈弗,开普勒,第谷.…直到出现一个人,一切结束,牛顿…历史画卷瞬间微缩成牛顿如何一副臭脾气坏僻之极干翻所有想和他抢公之人。

当年最顶尖哲学科学家开创的一切,却大部分被现在的高中生当做常识。现在想想,若干年后,目前最顶尖的前沿科学,是不是也会变成默认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呢。

2065年,某初中,小红:应用题第二题是不是超纲了?你算出来了么?k32型量子湮灭机每秒释放5.11×10∧23 kev,碰撞速度1000km/s,每日运送旅客10万人从纽约至南森环形山,今年3月需要介质多少kg?今年12月呢?(假设反电子获取速度取海拔100米平均值)

小明没有抬头,翻开了《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机械宇宙》读后感(五):科学让人们对上帝的存在更质疑了还是更坚信了?这是个问题

我们并不确定牛顿是否真的被苹果下落砸中了头。但在本书中,我们得以知晓牛顿如何在苹果下落与月球下落距离(用微分的思想假设有一秒钟月球逃离了地球引力而按惯性定律飞出的轨迹与其实际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之间的距离差)的对比中引入平方反比定律而发现了地月间存在的引力,进而发现万有引力。 『延伸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的单一力量与定律。此刻,外事万物横跨空荡荡的太空数十亿英里彼此吸引,整个宇宙被巨大的抽象网络结合在一起。太阳拉着地球蚂蚁拉着月球,距离地球数千光年之遥的星球与我们彼此拉扯,“拾起地球上的一朵花,你拉动了最遥远的星星。”』 自古以来,科学家,哲学家们,都在以从自己到整个人类的智慧在表达世界,解释世界。牛顿及其同僚们相信,创造这个世界的上帝不仅是创造者,还是一名数学家。 从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到开普勒、牛顿、莱布尼兹等人,经过他们不屑的填装加瓦,终于搭起了得以一窥上帝造物准则的天梯,使得今天的我们以常识的视角看待这个物理世界背后的数学逻辑。 书中最后部分写到的当时只有三人读得懂的《数学原理》,经过300年的验证和再解释,如今其理论已成为每个中学生的入门水平的定律。而微积分这样当时的上帝密码也不过是大学水平的知识。考虑到近百年来人类的知识水平的爆炸式进步,也许用不了另外的300年,同样超前于时代的相对论也会成为普通的常识性知识,我们只需等到当时代追上爱因斯坦的大脑的那一天。

如果说现代科学几乎就是建立在17世纪的欧洲科学界算是夸张的说法,那至少也可以说其奠定了后世的世界观、宇宙观的框架。除了牛顿那仿佛神谕般的三定律,书中所及开普勒三定律、笛卡尔坐标系、莱布尼兹的微积分语言系统等等无不使世人受用至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