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语文一生:生命,何以高贵》的读后感大全

《语文一生:生命,何以高贵》的读后感大全

《语文一生:生命,何以高贵》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语文一生:生命,何以高贵》读后感(一):《生命,何以高贵》

整本书,就像是构成了我们的整个人生。我们需要亲情去温暖着心灵,也需要不断的思考去充实着自己。在这本书里,有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也有对社会的理性评判。

随笔类的文章是从高中就喜欢读的。语言平实,亲切,真诚。就像是一位长者与我们在谈话。缓缓如清水。本书中,尤爱《动物的哲学》与《上帝的试验》这两篇文章。

《动物的哲学》中,狗,猫,鼠,牛,羊,象,狮,虎,豹,熊,猴,猩猩……在这些动物的身后,透露着我们生活的哲学与趣味。狗的入世情怀与猫的出世情怀就像是左右手。两者若是协作得当,生命也会闪亮很多。记得有一句评价弘一法师的话:他用出世的情怀做着入世的事业。想来这也是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上帝的试验》中,作者以【上帝在某日胡思乱想中产生的一个问题:究竟是男人更爱女人一些呢?还是女人更爱男人一些】这个话题,通过一系列他与爱神丘比特做的试验引出了他对于在男女爱情婚恋观的看法和观点。

额~也算是给我这个单身狗上一节有关方面的课咯。个人觉得还挺受用。

《语文一生:生命,何以高贵》读后感(二):《生命 何以高贵》 书评

总评: 书中让我觉得可以点赞的,只有第一篇和第二篇。都是情感文。 梁晓声还是写情感文靠谱些。 散文还过得去,书中的《窗》和《墙》还行。 议论文的话,逻辑能力捉急。 科普文的话,知识储备不足。 下面是具体评论。 一,时代烙印很深 1. 被迫害症,有点严重。 各种事情连接到啊啊之类,一处两处我可以理解,出现频率如此之高我只能认为有某种患病倾向。随便举例: 尼采以他著书立说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调动和彰显了他本性中的这一欲念。“”以它号召“造反有理”的方式,轰轰烈烈地调动和彰显了们本性中的这一欲念。 2. 好恶评判,我不敢苟同。 贬低梁实秋盛赞鲁迅。鲁迅赞不赞我倒没话想多说,但梁实秋先生这么好的人,就因为他和鲁迅论战过几次就该这么贬低?再说鲁迅这脾气,和他吵过的人还少吗? 把尼采和希特勒连接起来,好好一个哲学家被硬掺入政治成分。就不能尘归尘土归土吗?而且梁晓声还大言不惭说尼采的所有著作十天可以随便读完两遍,我真是佩服死了。不说尼采的全部著作,一本权力意志我给他十天,读的明白算他牛逼。 二,逻辑让人捉急。 1. 论证美的主客观性,居然说缠足的废止是因为美的标准不可被永久埋没。缠足被废止是因为对女子的残忍,因此是女权的归位和对女性的尊重啊……和美丑标准有毛关系啊? 2. 贬低尼采的时候都的一段论证如下: 一种自称旨在“改良”人类的思想,或一种所谓哲学,竟被世界上最反动最恐怖的行为所利用,其本身的价值显然便是大打折扣了。前苏联的国家恐怖主义利用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照梁晓声的逻辑…… 三,知识储备不足。 1. 关于禅的文章,许多话分明是不懂还在乱讲。比如这句:<禅祖列宗是人类最早对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提出合乎“自然”规律“自然”法则的大智慧者。>,还有这句: 禅的所谓不可思议,不过是一些矫揉造作的禅门弟子借以抬高身价的妄言罢了。 2. 关于动物习性。摘录: 此结论之可靠,如同任何一只海龟出生以后,根本就没有犯过朝与海洋相反的方向爬过去的错误一样。我的评论:周围灯光不对的话,动物是会搞错方向的。我看bbc拍的动物星球planet earth里面看到的,里面就是说的海龟出生之后搞错方向。想来比梁先生说的靠谱的多。 我读书之前还是知道梁晓声是著名作家的。结果读下来可说大失所望。 也许是时代的进步造成的?但我读阿城的文章就感觉蛮好啊……不懂。也懒得搞懂。以后不少读梁晓声就是了。

《语文一生:生命,何以高贵》读后感(三):亲情是缘

自从放开二胎政策后,年轻的小夫妻们纷纷地响应国家号召,给小家庭带来小生命。多子女家庭,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生存环境会相对好一些。有来自同龄人玩耍的乐趣,有人一起分享属于孩子自己的小秘密。更远一点看,长大了,到老了都可以有个伴。遇到什么开心,或是不开心的事,有人倾诉。我很幸运,因为有姐姐,有妹妹。随着年龄渐长,也越发觉出有姐妹的好处来。虽然小时候,常常是打得不可开交,但却不会影响我们的姐妹情谊。 最近看了梁晓声先生写的《兄长》,引出我深深地感触来。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讲述了在时代环境和家庭背景的深深影响下,哥哥比较特别的一生。读来让人唏嘘不已。既对那个时代的人心生同情,又对哥哥的一生倍感惋惜与怜悯。 梁先生的哥哥,比他大六岁。对哥哥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小时“我”生病时,哥哥冒着大暴雨,跑了好几家铺子给“我”买蛋糕吃。自己摔破了胳膊和膝盖。这时的“我”是涌现出对哥哥的爱的。但是随着家里弟弟妹妹的增加,家境越来越差,“我”需要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开始逃学了。哥哥很严厉地责骂“我”不爱学习,不上进。自己却努力地要上大学,“我”又有点恨哥哥了。他只想着自己的大学梦。其实哥哥也是备受压力的。一方面是妈妈循循教导要认真学习,考上大学,全家人就得济了。一方面是来自爸爸的“老大的压力”。父亲对哥哥说:“老大,你要为家庭也为弟弟妹妹们做出牺牲!”看到这里我是非常怜惜哥哥的。在中国很多家庭里,总是要求做老大的要为弟弟妹妹们牺牲。老大也只是比弟弟妹妹们早出生几年而已,也还是个孩子,却要背上如此巨大的压力,不能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只能一味的牺牲自己。而当老大不愿意或是不同意时,父亲火了,大声嚷嚷:“你究竟还是不是我儿子?!难道我在这件事上就一点儿也做不了主了吗?!”又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在遇到问题时,总是拿道德来压制自己的子女。无论是社会原因还是家庭环境造成的贫穷,让父母也很为难,所以就把这种经济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原因吧。当这种压力越来越大时,哥哥终于在大学里“疯了”。被老师送回来之后,一见到“我”就不停地问:家里还有人吗?父亲是不是已经饿死在大西南了,母亲是不是疯了?弟弟妹妹们是不是成了街头孤儿……母亲“天之骄子”的期待者和父亲的经济压力的分担者,就这样垮了。从此成了惩罚全家人的存在。中,哥哥又被打为反动派,因为他总是发表反动言论。再后来哥哥在母亲地额头上砍出了深深地凹痕。只能被送进了精神病院,那个时候作者也是恨哥哥的,常祈祷上帝要是带走哥哥,对大家来说都是解脱了。原本风光无限的哥哥,在精神病院里,过了三十多年。多年后,“我”去看望哥哥时,同院里的有一对老夫妻也来看望病人。问起是谁,说是自己的儿子。作者悲中心来,这世界能有多少家庭负担得起养育精神疾病的孩子呢?这也绝非是每一个家庭靠伦理情怀便能承担得起的。哥哥的一生,经历了饥荒,经历了,经历了多年的精神病院生活,也仍期待着,期待弟弟把自己接出去住。而我们国里很多很多与他相同境遇的人,没有这个当作家有稿费的弟弟来接济的那些人,要如何活下去呢?作者最后给了我们这个问题。哥哥的一生浓缩了我们整个国家在这几十年里面临的困境,也体现到了每一个家庭里。 看了这篇文章,从个人感情来讲,我也越来越能理解我姐的处境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只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完全承担着与我天壤之别的压力。从小念书,姐姐成绩一直都是很好的,比我悟性高很多。每一学年总是能拿到奖学金回来,这对于我们这个比较贫穷的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父亲常是很骄傲地对我说:“你看你姐,拿到奖学金,给我们减轻压力!”我只能默默无言,因为我总是没有的。可能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太大了,姐姐每到大考的关头,就会非常紧张,也总是考不好。常被说是心理素质差,现在想来,都是有原因的。以前总是感慨于自己“老二”角色的不被重视,但也有可能正是这种不被重视,才让我有自由生长的可能。而姐姐却是背负着父母的巨大希望和压力在前行,也会累的。希望我姐以后的人生,能渐渐地摆脱掉这种压力,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