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A Mind For Numbers》经典读后感有感

《A Mind For Numbers》经典读后感有感

《A Mind For Numbers》是一本由Barbara Oakley著作,Tarcher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6.95,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A Mind For Numbers》读后感(一):WOW时刻

读这本书时,总是会不时的反思自己从初中开始到大学的学习历程(小学被各种填鸭,所以自然忽略),曾经最为痛苦的问题就是,何以花费了别人N倍的时间,却总是结果不如人意。现在想来,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只要努力,必有回报。只是这种努力也是需要科学的考量,这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

曾经花了N个小时的时间,在地理考试前“扫描了”一遍书本,虽然明知是在半睡半醒状态下,右手条件反射式的翻书,却也在第二天信心满满的说,“我已经通读完课本了,如果考砸了,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这种学习的方法如今想来更多是一种 “给爸妈有个交代”。

和减肥健身一样,大脑需要运动,食量需要控制,所谓多餐少量。

《A Mind For Numbers》读后感(二):我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规划

花了3天,利用早晨和晚上挤出的时间,在coursera修了Learning how to learn这门课。粗略浏览了一遍,这本书算是配套教材吧。最近研究学习方法论,此前读了Scott Young的《如何高效学习》,结合起来谈谈后续学习规划。

要学的越来越多,精力越来越跟不上,学习是个“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过程,偶尔惆怅,只能接受胡适“进一寸有一寸之欢喜”的经验。迫切想要开发自己学习能力,便得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了解了相关背景概念,有了初步理论模型之后,现在开始,及早实践。

1. 锻炼、睡眠很重要,大脑需要放松,同时进行发散思维。

2. 对于技能向的过程信息,刻意练习,重在实践,前期快速浏览掌握背景概念,如翻阅教材目录,挑章节阅读;加速听网课,配合作业学习。

3. 集中注意力,番茄学习法。我设置专注1小时专做某项事情,大番茄,不同项目轮换,采用有记录功能的PomodoCube;小番茄25分钟,此段时间全情投入,配合电脑,需要跨平台同步,需要统计功能,市面上现有的番茄土豆很不错。完成任务给予奖励,对抗拖延。

4. 联想动态画面去加深理解概念,类比、比喻,整体性学习,尝试新的东西。

5. teamwork,向他人讲解,发现遗漏的知识,费曼技巧。

6. 最后用头脑风暴发掘应用场合,发散思维。

7. 形成固定习惯,前一天规划第二天安排,决策和克制很消耗意志力,使得做事无法精力集中。

8. 项目思想,写下进度安排,每天定时定量,完成一小部分。记录工作进展,方便后续规划和调整,翻阅前面工作过程也能激发信心和欲望。不奢求有整块时间去啃硬骨头,假期周末也常有杂事纷扰,所以即刻执行,just do it!

每天时间安排:

7点前吃完早饭,找个教室坐下。餐厅视教室就近。

7~9:完成4~5个小番茄。

9点半~11点20:实验室,用大番茄记录研究内容。

中午时间:游泳1小时,然后吃饭,回实验室。

1点左右,回到实验室,继续课题任务。

5点30开始,晚上学习,小番茄配合大番茄,可以安排整块时间深度学习。

10点20,规划明日to do list,上床扫扫扇贝单词,睡觉。

《A Mind For Numbers》读后感(三):Get good at it!

book 17

这本书读了/听了好久!就一直没看完,前两天看deep learning revolution, 那本书的作者说他和barbara 玩的好, 搞了个learn how to learn. 就赶快回来重新听一下,今天终于把他听完了,我记得刚刚听的时候,就想,如果我早点看到这本书,我就能把博士读完了。然后书里的听众,和听众的朋友都是这么说的, “I wish I know this book earlier .” Everyone has a second chance, right? 现在我又回来读书了,就再听一遍! 希望能梦想成真, 前程似锦!Diffuse mode , right ?

学习的本质不就是怎么把某个知识学好吗? 就所有的说不会,不好的本质,其实就是懒的不想学,或者没有找的好的方法导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信息。

Method

《A Mind For Numbers》读后感(四):学习也需要讲究方法

这两天同时读了《A Mind for numbers》和《learn more,study less》。前者偏向于应试,后者更偏向于终身学习。讲心里话,更喜欢后者,一方面觉得前者比较狭隘,另一方面前者明显厚于后者,但是两本书我都写了6页纸的笔记……

言归正传,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思维模式为专注模式(focused mode),另一种模式为发散模式(diffused mode),其实我觉得是低维度和高维度的区别:专注对应低维,发散对应高维。作者认为一直使用专注模式会产生定势效应(Einstellung effect),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太过努力也会成为问题。发散模式能激发出新的点子,而触发发散模式是当你不再专注于问题的时候。

这也就引出了作者推荐的考试技巧:一场考试首先去做难题,当自己卡在某一个步骤的时候,马上去做前面简单的题目,然后再接着去攻克难题,以此往复。这是什么原理呢?因为一旦你从难题中跳脱开,也就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专注模式转变为发散模式。专注于简单题目的同时,你的思维后台还在运行如何解决那道难题,容易产生新的思路。当然啦,心理素质不过硬的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一卡住就心慌慌,那整场考试就全部垮掉了。这个技巧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锻炼。

考试的技巧再花里胡哨,还是需要平时扎实的学习的支撑。

在《learn more,study less》中,作者介绍了holistic learning,就直接上图吧:

另:因为怕自己的翻译会出现歧义,所以有些地方我直接用了原书的内容。

最后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觉得不能为了学习的感觉去学习,也不能去为了应付考试去学习。学习还是应该基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达到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状态,我现在还在探索,共勉!

《A Mind For Numbers》读后感(五):认知科学教你:终身受用,少数人掌握的考高分诀窍

我有个好朋友是名挺优秀的程序猿,因为公司资金链出了点状况,最近一段时间在找工作。有家不错的公司联系他,然后进行了3个小时的笔试+面试。

完事之后,我问他:“怎么样?”

他说:“还成吧,可惜有道题没答出来。其实蛮简单,出了门上了车我就想起来了。”

题目是:3,1,3,6 用+-*/得出8。别问度娘啊,先自己想想。

1,大学毕业就不用考试了?

现在的人很可能会和各种考试终身相伴。很多职业都需要资质考试;就算不是校招,也有很多大公司会在社招中进行一轮笔试,技术类或是咨询分析类的岗位更是如此。

除非你到了强东哥的级别,靠手里的资源就能翻云覆雨,不然你即使毕业,也有很大可能性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所以考试的技能对于你赢得各种机会,很有帮助。

很多人说,自己不是那种临场发挥型的选手,总不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其实考试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都有规律可循,通过练习掌握技巧,可以带来更好的成绩。

前几年,看过这本《A Mind For Numbers》(翻译成《学习之道》,不是那本象棋大师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作者是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教授。

这本书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讨论如何学习。虽然从英文题目上看,似乎是针对和数字打交道的理科生,其实适合各行业的人群。后来因为这本书很火,又改编成了网课,放在coursera上面,起了个更亲民的名字“Learning How to Learn” (学习如何学习),芭芭拉亲自上阵授课,互动性比书更好。

书和课程的后半部分,讲到了应对考试的技巧,很有启发性。后来我应用其中的技巧,以高分顺利通过了CPA考试。

2, 考前的准备:大考之前要休息

读书的时候,校园里总是流传着两三个通宵考过高数,或是大物(大学物理)等的传奇故事。我自己也有过不少次考试前复习到深夜的经历。事实上,用这种准备方式,想要考出最好的成绩,基本没有可能——即便你有这个实力。原因有两个:

1)考前的疲累会影响第二天考试的状态。你不会在马拉松比赛前一天,让自己跑上20公里。考试也是一样。考前熬夜只能让你以脚底踩着棉花,脑子里灌满浆糊的状态进入考场。

2)考前着力复习某个知识点,会让你的大脑窄带化,缺乏全局思维。对于全局思维,下面一节,有更详细的介绍。

正确的做法是:考试前一天,最后快速浏览一遍资料,温习所学知识。我自己的习惯是,考前一天,把自己总结的思维导图拿出来,站在比较高的视角重新温习一遍所有的知识点。这里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重新温习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再去纠结某个知识点的细节。

3, 考试中:深呼吸,然后从难到易,从后往前

1) 深呼吸赶走紧张情绪

压力下,人会释放皮质醇,然后开始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严重了还会胃疼。对于缓解紧张,深呼吸和冥想练习会很有帮助。你可以在考前15分钟,找个安静的地方做这个练习。平时经常练习,会让你临场更容易进入状态,效果更好。这个方法也适用于任何你觉得紧张的场合,比如重要演讲之前。

如何应对压力是个大话题,限于篇幅,不展开,回头单独写一篇。

2) 从难到易答题

一般人得到的建议都是,先摘好摘的果子,先答容易的题目。但事实上,从难题开始但迅速转向容易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更好的策略。

这显得有点违反常识,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从人脑的两种思维模式说起:专注模式(Focused Mode)和发散模式(Diffuse Mode)。

可以用小时候玩的弹珠游戏,来说明这两种模式的区别。

专注模式(Focused Mode)Vs.发散模式(Diff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