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会理论的邀请读后感摘抄

社会理论的邀请读后感摘抄

《社会理论的邀请》是一本由[英]大卫·英格里斯 / [英]克里斯托弗·索普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理论的邀请》读后感(一):社会是舞台

社会就像舞台,人就像演员,终其一生都在舞台上努力地和其他演员互动合作,从而呈现出最完美的演出。而社会学则是一门研究人和社会关系以及差异性的系统性研究。

书中有探讨社会地位对人发展作用的问题。私以为,社会地位能够决定我们的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持有的信念、我们所获得的资源。处于相似地位的人,总会倾向于做出相似的决定。各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代表人物都放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中,更容易引导读者自上而下地去分析群体和社会。

探讨社会总逃不开探讨个人,通过个人行为去研究社会也许应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了。书中不乏针对个人行为的建议,我们也可以用好这些建议去真正践行社会学,从而发展自我,发展社会。

《社会理论的邀请》读后感(二):《社会理论的邀请》

本书作为一本理论书籍,真正做到通俗易懂,翻译的也是相对符合汉语的习惯。但是,缺陷也是在于介绍的都算是比较简洁但不简单,当然这也是本书的优点,毕竟,大家一想到理论的书籍,总是习惯性地与难以理解联系在一起。

具体来说:

过程社会学范式,是区别于以往社会理论书籍的最新之处。但是,并没有把最新的一些研究放进去,比如安德鲁·阿伯特(目前国内有已经有该范式的中译本)

结构化范式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实际上,别的社会理论的书对结构化范式的关注也都有,但是,很少独自辟出一章来进行介绍(也许是爵爷还在世)。

例子简洁明快,内涵深刻丰富。比如,P48“它们是社会本身神圣化的表象。因此,一种文化以特定的神圣符号为中心——例如现代性中的国旗和国歌等事物——这些对于身处那个社会的人来说,就是社会浓缩的象征。”这里的例子虽然很简洁,却很有助于我们理解,也能够使我们感同身受。这就是理论的奇妙之处,尽管依然很多内容不是太懂,但是,偶然读懂的一些片段,使我们对这个社会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总之,这本书有以往很多理论的不同之处,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后续还会更新阅读的体会!

《社会理论的邀请》读后感(三):捅破社会理论迷思的泡泡

以下内容为本书导言

社会理论课程还没开始,许多学生就会感到被一种从天而降的阴霾笼罩着。一想到要上理论课了,你不由得两股战战,此刻脑海里闪过的念头包括:

以上看法都是:错!

社会理论有可能理解起来很难——至少一开始的时候会这样。很多理论都不是一读就能明白的。理论会是冗长的——如果你深信理论是冗长的话。有时候,理论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不那么一目了然。看上去,它远离“真实的世界”,空自兀立。它好像是窃听一段谈话,但是说到的那些人你既不认识也不理解,因而也不喜欢。它似乎与你的生活无关。

但是,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去读,社会理论有不少重要的利好。

我们先划个线,区分理念(ideas)与那些表达理念的语词(words)。在初学者眼里,社会理论的书写者们表达自己的方式看上去很难。学习理论就像是学习一门新语言,一开始不得不花些力气才能弄明白。

可是,即便是理论的语言一开始难以领会,也要记住:实际上,语言所表达的理念并没有那么难。理念关乎人类社会,而你对此已经所知甚多,因为你身在此(或好几个)山中,即便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说来说去,我们知晓一些东西,往往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理论在很多方面只不过是那些东西的精修版本。在很多方面,社会理论就是讲述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过,其讲述方式会让你的知识变得更深入、更精确。

社会理论的作者们并不是故意要写得那么晦涩(或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毋宁说,他们必须用一套语码(code)来写作,这样别的社会理论家才会理解。否则他们势必要不断地解释所有内容——那将花费巨量的时间与精力。为了理解社会理论,你必须“破解”其语码(或好几套语码)。一旦破解了,你就会理解社会理论家们在谈论什么。这要花点时间,不过大部分人都发现,这不难做到。

本书将带你认识主要的社会理论与理论家。每一种理论、每一位理论家都有其独特的语码。本书将帮助你一一理解他们——不仅是他们说了什么,而且是他们怎么说的。你将会了解每一理论类型(或范式)的主要思想和概念,了解它们如何契合在一起,以及如何与其他理论的思想和概念彼此区别又相互重叠。你将看到它们对社会理论、对“真实世界”中的人们,以及尤其关键的,对你的重要性。当你阅读这本书,时不时地领悟到“哦,他们在说这个啊!”,就会不断认识到这种重要性。

社会理论向你揭示事物。有时,它令你发现那些以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的事情。有时,阅读某位理论家的作品,将永远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有时,理论会指明那些你略知一二或模模糊糊有点感觉的事情。因为社会理论依据和讲述的是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知道的事物,社会理论已经是你的一部分了。

归根到底,读社会理论不是应付差事。它值得坚持不懈,哪怕最开始,它不可避免地会是一场向上攀登的奋战。一旦你能够理解社会理论家在说什么,你和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真正的思想碰撞,富有启发,甚至激动人心。如果社会理论发挥了恰到好处的作用,就会开阔阅读者心智的视野,使他们以新的方式看待自己,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运行。一旦你到了能够把握任一特定理论要旨的阶段,你就能够将其应用于自己,以新颖的视角看周遭的世界。

另外,越理解社会理论,你便越明白为什么会喜欢或不喜欢某一特定内容或类型的理论,理解为什么有些理论有吸引力,有些很无趣或者没有说服力。你将能够应用所学,去思考你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理论有不同看法的社会的(而非仅仅是“个人的”)原因。你可能会喜欢社会理论的某些方面,不喜欢另一些方面,但你为什么会与之产生这些特定的关联,就只有当你掌握了社会理论发现、解释这些原因的方式时,才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来。这便是社会理论的“反身性的”(reflexive)力量与功能——它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包括你自身与社会理论的关系。

如果此前对社会理论一无所知,那一开始你会觉得它相当异类。不过,通过阅读本书,沿着书中开辟的路线前行,理论就会变得越来越熟悉,你也会开始与它自在相处,开始发现同一主题和思想不断重复出现。本书分成不同的章节,每一章论述社会理论的一个主要的“思想流派”或“范式”。每一章分别展现那些彼此看法很接近的理论家们的思想,他们的写作往往很明确地受其他人的思想的启发,是所见略同者之间的对话。

不过,尽管这本书以章节编排来处理不同的范式,各范式之间仍有不少重叠之处。不同的思想家或思想流派经常借鉴、采纳或批评相同的概念和主题。范式并不是自我封闭的,也不会彼此隔离,应当看到,每一个范式都由松散的概念组成,范式之间的相通之处远比乍看上去要多。

社会理论是思想的拼缀,后起的思想者向先前的思考者借鉴思想,将其转化、应用于新的目的。有时候可以明确看出得自前辈的痕迹,有时候这种借鉴更隐蔽。正因为如此,本章开篇即阐述了所谓“古典理论家们”的思想,他们生活和写作的阶段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在很多方面,被称为“现代”或“当代”的社会理论是在反复摆弄和转化古典社会理论家们的想法。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完全是20世纪产物的新要素,特别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费迪南德·索绪尔、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思想,逐步成为新的古典。不过,今日的理论,仍然是对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等古典理论家在19世纪创造的思想的回应、不同使用与转化。

这些古典理论家们也有其灵感来源。不少社会理论的核心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和格奥尔格·黑格尔的概念,他们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古典社会理论家。不了解康德与黑格尔思想的基础面向,就无法真正理解“古典社会理论”。在很多方面,古典理论都是由康德、黑格尔所确立的主题的一系列变化形式。“现代”社会理论,即问世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理论,则很大程度上是上述变化形式的一系列变化形式。因此,要真正理解“当代”社会理论,就要理解其“古典”的前辈,而要理解“古典”,就至少需要对康德与黑格尔所说的东西有基本的了解。因此,不管你怎么用这本书,从第一章开始读,会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其中蕴含着的种子,才有后来者不绝于缕。

几乎所有的社会理论都必须处理三个关键主题。每一章我们都会列出各主要学派对这些主题的看法。兹列举如下。

每一种类型的社会理论都对其所理解的 “真实世界”有所阐发。这样,任何理论必须涉及的首要的主题便是 “知识”。在社会理论当中,知识有两个核心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哲学家所谓的“本体论”(ontology)。一个理论的本体论涉及该理论的核心假定,即什么是“真实的”,因而应当成为研究的焦点。一个理论的本体论主张,是它对“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内容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等问题所持的假定。例如,我们粗略地称之为社会“结构主义”的“本体论”立场,认为人的社会世界首要元素是“社会结构”。结构是“真实的”,并且对个体的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有强大的影响。这样,结构主义将“结构”作为人的社会生活的最根本的基础面向。本书中的例子包括功能主义(第二章)和某些流派的马克思主义(第一、三、九章)。与之相对,被称为“个体主义”的本体论立场则认为人类生活中“真实”的是个体的人。从这一观点来看,社会结构要么不存在,要么仅仅是个体行动与互动方式的结果。

每一种社会理论的第二个核心的知识维度是“认识论”(epistemology)的维度,涉及理论怎样研究它所认为的“真实世界”。区分不同类型的社会理论的是,它们想要将“认识论”建立在何种模型之上。对于有些范式(例如,现象学符号互动论与女性主义内部各流派,见第四、五、十一章)来说,社会理论及其引导的社会科学,应当以人文学科(如文学批评)的方法为基础。人们四处游走、活动,并彼此互动,我们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应当是“解释”行动的个体所认定的意义。一个与此相关的但非常不同的观点可见于理性选择和交换理论(参见第六章)。

另一认识论立场是“实证主义”,它认为社会理论与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模板,寻求诸如热力学定律那样的普遍性“法则”,寻求以正确的方式搜集无可置疑的事实——这些事实往往体现在统计数据中。第一章对“解释主义”与“实证主义”进行了较多说明。

理论的认识论与本体论有内在的联系,一个影响另一个,反之亦然。例如,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建立在特定的本体论基础上,即宣称“彼处”有事实可捕捉,但它们又“外在于”特定个体的意识。解释主义的认识论则有完全不同的本体论,即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人们脑海中的意义,该意义由特定的文化体系或形式塑造而成。任何理论的核心都是其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一点从根本上确定了理论的视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如何研究世界。

大多数社会理论必须要处理的第二个关键主题,是它们在分析社会世界如何运行时,更强调“社会结构”,还是个体“行动”。近年来的社会理论经常将“行动”一词替换为“能动性”(agency)。这与刚才提到的本体论有关,即人的社会存在的最重要的面向究竟是结构还是个人。

不过,应当指出,有些理论假定“结构”与“行动”之间有根本的、本体论的区分,而其他人则拒绝这一区分,尝试创造一个术语,超越那种在二者间进行严格区分的思考方式。这些话题在本书第七章介绍“过程社会学”、第十章考察结构主义思想时会详细显明,这两个理论都拒斥结构与行动、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划分。目前我们需要注意的只是,一些理论强调个人塑造自己生活的权力,另一些理论则更强调社会结构影响人们行动的能力。

例如,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立场(第十二章)拒绝在结构与能动性之间做区分,试图用完全不同的术语来思考社会世界的构成。并非所有形式的社会理论都明确阐释“结构”和“行动”来作为自己关注的焦点,这些理论往往源自离社会学最远的学科,结构主义的某些支脉便是明显的例子,它们主要是从语言学学科发展而来(参见第八、九章)。这些理论所思考的问题更主要是“主体性(即社会与文化因素塑造人的心智的方式)和“认同”(人认识自己及其在世界中位置的方式)的本质。有些更具社会学取向的理论也明确处理这些议题,因此,凡是主体性与认同出现的地方,本书都进行了强调。

社会理论的第三个关键主题,是关于什么是现代社会、它如何发展、怎样构成、如何运行和变迁等。社会理论通常用“现代性”(modernity)来描述这一核心关注。这个术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古典社会理论家们创制、阐述的。一般来说,现代性被用来指称自16世纪以来的西欧社会,这类社会取代了此前这一区域的社会组织类型(中世纪的“封建制”);进而,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现代性以复杂和不尽一致的方式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方。各个古典理论家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类似的假定,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大不相同,特别是对于新近产生的新型社会,有的理论家非常热切,有的则不(参见第一章)。继起的理论家们以非常不同的方式采纳、改变了这些古典思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反映广大社会的认知的是,许多社会理论家都普遍认为,当前的现代性与古典理论家们所试图理解的现代性已有重大的不同。过去四十年间,大部分社会理论都在尝试确定这一“新现代性”是什么样子的,应如何命名。由此创造出的术语包括后现代性(第九章)、晚期现代性(第十章)、风险社会、网络社会和全球化的现代性(第十三章)。所有这些术语都反映了创制术语的人更广泛意义上的认识论与本体论立场,以及他们对结构、行动、能动性、主体性和认同的现时认识。

好,开始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