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读后感1000字

《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读后感1000字

《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是一本由赵淳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3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读后感(一):理解“意义”

读后感也是对文章的一种阐释,是一种我本人依据我的经历、知识、对事物的看法所构建出来的“意义”。

原本是在读齐泽克的《事件》,发现对其中术语不太明了,误打误撞读了本书,比《事件》还厚实。

当我读完这本书,再去回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成长”的意义,我发现“意义”“量子”“弦理论”与“凝视”本身,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出同样不可预知的状态,也同样只有在“凝视”之中,才能得到一个“确切的道理”而非“真理”。

自此,真理湮灭在追寻之中,因其不可描述且不可参与,我们只能通过“幻象”去塑造一个自身“认可”的太阳,让这种“虚拟”告诉我们这世间会如我们所愿去发展、发现,真理之光永远闪耀。

我从另外的角度明白,所谓真理,只是当下被“认可”的虚影,执着真理的人并不真正需要真理,他需要的是这种“真理”之下被“认可”的“凝视”。当人成为符号化的存在,我们同样被束缚在诸如“职业”“性情”“人品”“能力”等抽象的印象之中,从而被他者所凝视与评价。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攫取的总是“信任”,而“信任”本身也是“被认可”的符号。这个符号在社会中,有时与“道德”相连,有时与“利益”相连。

通过对“原质”“幻象”“快感”“视差”“意义”的渐进式论证,使得世间的种种展现,充满了一种“剧场式的精致”,而后台的种种协调配合,推进着世界整体向前发展。对我而言,确有新的感悟,也是我能够通过事例去理解的他者的决定与选择。

通过理解他人,理解文学,理解环境,从而更加理解自己当下所做出的选择,过去经历的意义以及未来所可能出现的幻象与真实。

《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读后感(二):无题

齐泽克的书就读了《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事件》《齐泽克的笑话》都是一年多前走马观花的看过,再就听过一些他的讲座,也是草草看过。近期也看过几篇他的时评文章。 对于马哲,黑格尔哲学,精神分析,都只有很粗浅的了解。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一段话: 当主体从混沌的实在界进入符号世界之后,他就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了,他的行为和言说都必须在符号秩序的规范之下进行。换言之,对主体来说,符号世界是一个异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种种规则与法律的枷锁被强行套在主体身上,而由主体从最原初的地方带来的某些东西却不见容于社会符号秩序,因而不得不被挡在了符号界之外,被粗暴地扔进了实在界的深渊。因此,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感慨:要是永远不长大就好了!对如此之话语,我们从精神分析学的视角出发可以很容易就阐释清楚——随着主体阅历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体会受到来自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经济、道德、法律等诸方面越来越多的管束。因此,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的这种不可能实现的期盼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的便是主体对约束自己的符号规则的厌恶与恐惧。 当时挑着把前后段落看了一点。最近几天又想起来就一口气读完了。原质,对象a,实在界,符号秩序,幻象是为了弥合符号秩序的不协调,快感就是对符号秩序僭越本身,这套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还挺吸引我的。读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此在分析,也和个人的生活,直接经验有联系,但感觉精神分析的这套好像更加贴近。可能是海德格尔的更加正经,所有更有距离,也可能是我还了解比较粗浅,所以感受不到。 这本书对阅读来说比较友好,大量的理论话语会反复阐述,读多了有点烦,虽然就算这样整体读完我还是不能脱离文本,自己拥有贯通的理解,把书中的整体脉络复述出来。只有很多零散的映像。我最近也在写论文,相比之下,水平真的差距太大,我还只能大而化之的进行论述,很多具体理论,并没有好的把握。 里边有很多对文学作品,电影的阐述很有意思。帮助对理论的理解,而且好多我都没有想到过。读到这样的段落就很有兴致。后两张,关于视差,意义的,读的比较潦草,也相对晦涩,虽然我对他提到的哲学理论已经有一定了解,但是这样的理论创新,有的地方没太懂。 这次要更加针对考试需要读的书了。这个书短期不会再看了。也没耐心总结一下了。先这样吧。

《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读后感(三):对吃剩的齐泽克的暴力理解

一些概念:

1.原质(the Thing):主体在进入符号界时被暴力阉割后剩下的什么东西/实际上是某种匮乏/欲望的对象/欲望的起因/特点是彻底不接受被符号化的/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通过各种隐喻呈现的/后现代主义热衷于直接呈现的...

2.对象a: 符号界对原质的解读/翻译/指代

3.大他者:现实符号秩序的整体指代

4.幻象:抹平符号世界中的不一致之处的润滑剂,让主体得以心安理得地沉浸于符号秩序中并回避面对自己的创伤内核

5.快感:主体进入符号界之前的充盈感和意义。主体在进入符号界之后如果还想得到快感,只能用越轨行为,打破现存的秩序,从而拿回自己的快感

6.剩余快感:和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互为关照,即主体抛弃快感后,在服从于现实的秩序中派生出的剩余物,是主体在符号界生存的意义

7.凝视:主客调停的互动,既非完全主观也非完全客观,多少带有主体自我意识的外在投射

核心观点:

主体的存在就是对想像中的大他者的欲望而做出的种种回应,同时在缝隙中表现出自己对被阉割的快感的向往。主体早期是希望成为母亲欲望的对象,在这个努力过程中,主体被带入了符号世界,并逐渐臣服于现实规则,即逐渐社会化。社会化的主体知道自己当前想要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即主体不知道能指只知道所指,因为欲望不是主体自己制造的,欲望只是主体对他者诉求的回应(一个极端的理解是不存在主体,语言都是“被说”,主体是“被表达”)。同理,主体构建的观点也是大他者的观点,只是通过幻象,主体以为自己真的有什么观点。但是人活着总是需要有点盼头,如果不打破现实规则,那么盼头只能是被大他者剥削后的剩余快感。

在相对深入的社会关系如“性关系”里,主体实际是和那个被阉割的自我对话,所谓“理想对象”也是主体根据自己的创伤内核所制定出的对象,所以性关系是单向/内向的,因而也不存在性关系。

艺术的一个功能是通过陌生化的手段,从另一个视角呈现我们的生活。多种视角叠加,可以让主体更接近自身欲望和生活的内核。艺术源于对原质的追求/表达/揭露,主体在和艺术作品交互时得以隐约瞥见实在界的残留物,对艺术作品意义的回溯性解读则是把瞥见的东西再一次符号化的过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