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0字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0字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由[美]卡伦·霍妮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译者的话

作为本书译者,很高兴看到自己的译本得到认可、并由读客出了这个专家伴读版。在这里唠叨几句,谈谈翻译的感受。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没有再选择英语方向。工作社牛、业余社恐,宅居与诗、书、猫为伴,朋友说我是古墓派(活死人洞)、梅长苏(多思伤神)、苦行僧(省钱养猫、降临派、物种共产主义),我一一笑纳。跟猫沟通真的比跟人沟通容易很多,因为猫语简单,而且猫的洞察力很强——如果说猫有3-4岁小孩的智商,那我家猫肯定都双商在线、超过那个年纪的我。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个工作繁忙之余有时间翻译这本书——宅。

笔译对我来说更像一个爱好,平时更喜欢的是诗歌翻译、歌词译配。能够翻译出版这本书十分偶然,我正要看,一位朋友的公司正要出版。当时看这本书,也是为了我当时的工作。一切都时过境迁了,不免感慨。接下这本书翻译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种充满逻辑推导的书很可能是爱的人很爱,因为阅读和逻辑基础好的话读着爽、有共鸣;恨的人很恨,因为要一点点啃、难懂。所以,翻译的时候,我就有了心理准备,竭尽绵力的同时,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

在翻译的过程中,本人在反复推敲后冒昧做了个选择:虽然现在常说的“讨好型人格”与submissive type很类似,但是我更认同的表述为“屈从型人格”。说其讨好自然是没有错的,这是他们在行为上的重要特征——那种看起来自轻自卑的样子。但是,个人觉得“屈从”更能由内而外地体现其心态与行为:屈己迎人,即对内委屈压抑自己,对外顺从迎合他人。更重要的是,这种“屈”既是有目的的,即希望赢得他人好感和支持;更是有限度的,达到一定限度便会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比如攻击或者自我攻击。这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这类人的感受,同时提醒其中的风险。

作者卡伦·霍妮是德裔美籍女性心理学家,英文原版风格鲜明,大量长难句、甚至一段就是一句话,颇有点德语一句一页的气势(李玫瑾老师曾提到读过一句一页的德语原版书)。英语运用大量虚词构建句、段内逻辑关系,而汉语结构相对灵活松散,这样的长句比较少见,因此尝试着把长难句拆成短句、用代词或副词构建句与句之间关系。个人感受,这个工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显然,受能力、精力等方面制约,我的这个译本远非完美,幸得名家伴读,得以明理遮瑕。认同胡适说的“多研究些问题”、主张“译贵精不贵多”,所以没有什么宏大叙事,更没有什么曲折传奇,就是个普通人翻译了一本书、有幸得到出版。期待与各位读者、豆油交流研讨,也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致敬偶像大家、把更多的精彩原版作品翻译展现给各位。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看见内心的冲突,是自我成长的第一步

这是我第三遍读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之前读的是不同的版本,说实话,作为一名全职多年的心理咨询师,之前我读此书时也是囫囵吞枣,有不少没有深入理解或者理解偏差的地方。这次重读,感觉也是受益多多。

读客的这个版本与之前的版本最大的不同:有心理学领域的名家进行伴读、导读。大家很熟悉的北大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写了一万多字的导读,那些娓娓道来,富有情感,行云流水的文字,和你真诚分享心理故事、历史和专业知识,不知不觉中读者就感觉被疗愈了。精神科医生、资深心理咨询师前辈李孟潮老师则对每一章的内容做了导读,紧贴原书,抓住重点,高度凝练,干货多多,十分专业又通俗易懂。

这些导读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内容,这种感觉就像有个你熟悉又喜欢的老师陪着你一起读书,真正读懂读透一本经典好书,消化吸收书中的知识,然后帮助我们进行更好地自我成长。

我认为策划这样一个伴读、导读版的《我们内心的冲突》特别好,为什么呢?

首先说一说霍妮的这本《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它是写于1945年的一本心理学专业书籍。

霍妮在前言中就说自己写作的目的是“致力于推动精神分析的发展,希望有志于或者已经在从事精神分析的工作者可以从中获益。所以,它其实是面向心理学专业人士的一本书。

书中有很多心理学的术语,比如“神经症”、“防御机制”、“基本焦虑”、“理想化”……虽然霍妮写作的特点是比较能够把专业的东西写得稍微平易近人一些,但是如果不是有点心理学知识或者背景的普通读者读她的书,多少容易误读。

另外,这是78年前写的书,全球心理学在这78年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些专业术语的内容已经发生了改变,或者被其他的术语所替代,比如霍妮那个时期说的“神经官能症”,现在哪怕心理咨询师们也比较少这样说,我们会把来访者的神经症具体说成“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比如霍妮在书中提到的“外化”,李孟潮说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投射”或者“投射性认同”。

专家导读助你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去伪存真,带领你与时俱进,对经典有新解,相当于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阅读和思考。当然,每个人对于书籍的理解有不同,你也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再来说一说这本书的内容。大家拿到这本书建议先看看全书的思维导图(这也是这个版本的一个特点),书的核心内容在神经症冲突,霍妮认为我们内心的冲突——两股相互矛盾的力量会导致三种人格:亲近人-屈从型人格,对抗人-攻击性人格,疏远人-孤僻型人格。不同的人格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李松蔚老师把这些冲突称为“既要……又要”。比如很多人抱怨自己有“讨好型人格”,他们一方面希望拒绝别人的要求,不去讨好,但是另一方面又希望继续获得讨好带来的好处,或者说不想去承担拒绝的后果(人际关系上的一些问题)。“既要……又要”,导致内心极度拉扯。

这个部分的内容,相信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会有,“啊,这就是我啊”或者“这不就是我身边的某某某”这样的感叹。很正常,这就是大师的厉害,经典的魅力所在,能够概况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存在的问题。正因为他们帮助我们看见自己内心的冲突,才开启了疗愈。因为看见本身,有时候就是一种疗愈。

霍妮提出解决冲突的三种手段:理想化、外化以及其他辅助手段。每一种手段都有它的定义、表现和后果。这个部分让我们看到,有时候冲突本身可能不是问题,解决冲突的手段反而成了问题本身。比如理想化这个防御机制是有很多良好功能的,比如消除虚弱感,带来人生意义,克服空虚,但是过度理想化也会导致人格的刻板僵化,“痛骂真我,鄙视自己,在无法实现自我要求的桎梏中烦躁不已”。

书中的第二个部分,讲了未解决的冲突引发的后果:恐惧、人格衰竭、绝望、施虐倾向。很多人在这一部分中依然会看见自己,比如看到自己内心的恐惧、精神内耗,对个人成长失去信心。

霍妮的温柔和力量在于她对内心冲突引发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她说,我们可以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改变自己,最终获得内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宁。她坚定地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的能力,只要我们还活着。

是啊,只要我们还活着,看见自己,分析自己,改变自己,就永远有成长的机会,任何时候开始自我成长都不会太迟。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我们内心的冲突》丨如何走出负面情绪

为什么我们容易讨好别人,为什么我们内心充满焦虑,为什么我们会恋爱脑。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贬低别人,而我们为什么又会时常觉得自己没用。为什么我们会社恐,为什么我们会有拖延症。

作者认为以上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内心的冲突。

内心的冲突跟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有关。如果内心中,想成为的人和想做的事,和现实中应该成为的人以及必须要做的事 产生矛盾,就会产生内心的冲突。而这也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普通人为何感到痛苦的原因。用今天更流行的语言来说,这种痛苦也可以叫作精神内耗。

弗洛伊德把人类的心灵比作海里的冰山。海面上的部分是我们平时能够意识到的各种思想、情感、冲动。而在海面之下还有一个广阔深邃,却难以被洞悉的无意识世界。在这个无意识的底层世界中,各种欲望在相互撕杀。

动物的行为取决于其本能,而人类则有选择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在背道而驰的不同道路之间做出选择。比如:我们有时想独处,有时想和朋友在一起;我们有时想研究医学,有时又想学习音乐。有时我们既想与他人保持一致,又坚信应该表达与其对立的观点。这让我们内心撕裂。

人生在世不称意。我们与他人和环境之间难免产生碰撞。内心的冲突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用艳羡的目光看着那些似乎没有内心困扰的人。但其实所有的人,内心中都有挣扎,只是有些人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系,在经年累月之后,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平和的心态。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越是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并寻求解决之策,内心就越是能获得自由与力量。

当我们陷入内心的冲突时,会有三种反应。分别是亲近他人,对抗他人,或者疏远他人。当我们长期激烈地陷入内心冲突时,这三种反应就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分别是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以及孤僻型人格。

屈从型人格明显需要情感联系和他人的赞许,其核心是对亲密人际关系的渴求。这种类型的人需要有人喜欢、有人需要、有人爱恋。需要被人接纳、受人欢迎、有人欣赏。越是重要的人,越要离不开他,这样他才觉得自己对别人越重要。

而任何的批评、驳斥,或者离弃,对他而言都是可怕的危险。他会卑微到尘埃里,去努力挽回。左脸被打了,还献上右脸,他这种行为,是其内心长期激烈的冲突所塑造的人格 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屈从型人格而言爱情重于一切,这是满足他精神需求的唯一办法。因为爱情既能满足他被喜爱的需求,又满足了他以爱为手段的支配欲。爱对他来说被当成了治愈一切荒谬现实的万能良药。虽然显而易见,这种对爱情的期望本身就是荒谬的。

攻击型人格,想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心怀敌意。在他看来,生活就是所有人相互斗争,笑到最后的都是最邪恶的人。他渴望出人头地、获得成功,或者获得任何形式的认可。他把热情和才智投入工作中,给人留下对工作专心致志的印象,他能像机器一样运作,不知疲倦地产出劳动成果,使之带给他成功和地位。

屈从形人格和攻击型人格代表着两个极端。一个想讨所有人的喜欢,另一个把所有人都当作潜在的敌人。一个不惜代价地避免冲突,另一个则将斗争视为天性。但这两种类型都不是患者自由选择的,而且两者之间没有妥协的余地。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和价值观体系同时起作用。他的内心就会分裂。两个水火不容的因素无法构成一个和谐的个体。

孤僻型人格独有的特点是对情感体验麻木不仁。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希望什么,害怕什么,憎恨什么或相信什么。他们内心总是与他人保持情感距离,不在情感上与他人有任何牵绊。

孤僻型人格另一个特点是对隐私的需求。他们对自己生活中最细枝末节的事也总是闭口不提。

孤僻型人格,对独立的需求十分强烈。屈从型人格者看着身边一个人,心里问道:他会喜欢我吗?而攻击型人格者则想知道:这个对手有多强?

孤僻型人格者的首要考虑则是: 他会不会干涉我?他是想影响我还是让我自己处理?

屈从型人格尝试与世界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攻击型人格武装自己,准备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中求生。孤僻型人格希望获得完整的自我和内心的宁静。

这三种心态并无好坏之分,它们都值得拥有,对我们的成长都是必要的。但如果这三种基本心态之一不能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就会陷入无止境的内心冲突。

为了逃避这三种心态在内心中的冲突,有时我们会塑造出一个形象,然后让自己相信,自己就是这样。

一个人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是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真实的模样。理想化形象看起来是对内心中的痛苦对症下药,但当理想化的形象在内心中登上了神坛,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中愈加厌恶和鄙视真实的自我,进而给自己的内心带来更大的冲突。这本质上是一种主动自我消灭的过程。

自我消灭后,我们会变得更爱指责他人,报复心更重,也就把内心冲突转化成了外部冲突。

不同人格通过种种尝试,如果内心的冲突仍然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比如恐惧,人格衰竭,绝望,和产生施虐倾向。

先来说恐惧的心态。不敢寄予他人任何期望,不敢给自己设定任何高远的目标。即使真的有益,也不敢发表意见。不敢展露才华和魅力,不敢给人留下印象,不敢谋求更好的职位。害怕改变其实就是害怕失去自身的理想化形象,变回已经被自己否定的自我。

这就产生了人格障碍。有人为了实现抱负而牺牲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尊严。有人只要爱情,别无他求。还有人专注于孩子,心无旁骛。这些人往往给人留下全神贯注的印象。但他们只是在追逐一个看起来能避免内心冲突的幻象。他们表面上全神贯注,实质上却并无完整人格,而是陷于绝望。

内心越乱,他们就感到越绝望。他们不指望有任何好事,只觉得活着就是一天天在熬。或者他们会说生活的本质是悲剧,面对人类已经注定的命运,只有蠢人才会自欺欺人。绝望是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带来的终极产物,其最深层次根源在于,对自己成为内心完整、人格统一的人感到绝望。

而绝望的人会转而具有破坏性,他们把自己的满腔怒火盲目地发泄在别人身上,陷别人于悲惨,以此缓解自己的痛苦。这是一个个绝望的人,在为自己失败的人生寻求补偿。

带着未解决的内心冲突生活,会严重虚耗精力,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任何一件事。而要想解决内心中的冲突,就只有靠改变滋生这些冲突的条件。这让我想起福格行为模型中的论述。人类所有行为的产生都有三个条件,分别是动机,能力和提示。

我们内心的冲突,无可避免。我们潜意识中的挣扎,无法控制。我们在动机和能力方面无可奈何。那么就只有从提示方面入手。尽量消灭生活中引起自己精神内耗的刺激点可能是我们的解决方法之一。

很多年前就读过这本书。而这次读客新出的三钻版本,值得推荐。

书中新加入李松蔚先生的万字导读。以前我读本书时,对书中一些较为专业的内容感到生涩。这篇导读对我厘清本书概念和脉络有很大帮助。书中还有十二篇单章导读。对每章内容进行重点提示,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本书作者卡伦·霍妮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这次读客的新版附上了卡伦·霍妮的作家小传,十分贴心。

谢谢大家的阅读,再次和书友们分享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们越是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并寻求解决之策,内心就越是能获得自由与力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