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0字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0字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由卡伦·霍妮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精选点评:

●几乎每一处都可见理智及批判,其对心理问题及冲突之间的关联性有极为深入得洞察并用精炼的文字加以精确表述。阅读无异于一次解剖。

●我看的第一本精神分析的书,很失望。全书对神经症患者产生的原因,心理冲突分析,外在表现,类别划分,后果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对同行充满了鄙视,不断纠错,相当的自负,让我对作者的解决办法充满了期待,结果真是大失所望,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呵呵。这就是作者要说的

●惊异于很多段落一丝不差的描绘出我的内心语言和行为方式,对自己更加了解。努力实现内心一致:毫无伪饰,情感真挚,能全身心地去感受、工作、信仰,而不是任由一些自相矛盾的获得幸福的条件减少获得幸福的机会。

●准备再刷第二遍(记本子上那种)

●通读一遍。描述精神症的文字触目惊心,像一直被蒙骗着的人突然睁了眼。 按照评论推荐,重读时换成上海译文的译本吧!(并无贬损一者而抬高另一者的意味,此版翻译我已很满意)

●所有的恐惧都源自未解决的冲突,进而引发绝望。但我们相信,人格是可塑的。

●我原本觉得我是疏远型人格 结果我发现 我主导性的神经症是疏远型 如别人靠近我或与我发生亲密关系 我会变成攻击性人格 如果我遇到了我想在一起的人 我又可能是屈从型人格.....反正我病的不轻....

●下次买书前好好想想

●读完感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精神症患者,因为这是一个过度焦虑的世界,人们在特定的文化和环境中长大,总是向外,而缺少自身的感受力,一个个绝望的人,在为自己的失败寻求补偿。 为了实现内心真正的自由,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实现内心一致:毫无矫饰,情感真挚,能全身心地去感受、工作、信仰。不求完美无瑕,与不完美的那部分自己和解。

●同意内心冲突无法解决时产生的神经症一说。 根据书里说的判断某Z是臣服型人格,可是她的学心理学的男朋友却认为他是抑郁症而非常保护她~不解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这是一篇一本正经的读后感

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面对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孤立无援的我们在成长中形成了一系列带有强迫性的策略,其中最主要的有亲近他人、对抗他人、疏远他人,对于正常人来说,一个人应该能对人让人、与人对抗并独处,三者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三者缺不可共存,要么极端的讨好他人卑躬屈膝,要么极端的蛮横自私对抗他人,要么极端的冷漠孤僻,再或者就是三者间歇性的交替出现,他们的人格极不稳定,他们的立场极不坚定,他们毫无责任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冲突,然而这些冲突非但没能解决,反而通过自身的防御机制隐藏了起来,主要通过“外化”将内心冲突转移到了外部环境,还有构建理想化形象来自欺欺人,这些使得内心冲突进一步加深,并逐渐发展成神经症。由此要想解决神经症,必先揭示理想化形象的虚假的自我,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是由于强迫性力量迫使而非自己的真实意愿,解开防御机制,认清自身真正冲突所在,逐步接受真实的自己,建立完整的人格,统一的价值观,知行合一,承担起人生的责任。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如若演员不快乐

读到第六章“理想化形象”,想起另一本书里讲到的“理想化”/“理想型”的概念。这本书是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里详尽描述了以社交生活为舞台的我们是如何演戏的,而“理想化”就是我们希望通过各种符号管理而输出的人设。“前台”是展示“理想化”自我的场所,而“后台”是为这些“理想型”的展示做准备的地方。如果后台和前台发生冲突,那么人设可能会崩。人设崩了之后戈夫曼提到了各种补救措施以继续完成“表演”,但他没有考虑到的是,发生冲突之后,如若演员不快乐。

不快乐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会患上神经症。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是神经症患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冲突就像吃饭走路一样平常。面对冲突,我们会用不同的人格/人设来应对(亲近人——对抗人——疏远人),但这些人格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不同时期或者面对不同冲突时采取的自我保护策略。人是复杂的,生活也是。洞察人性的复杂世界的复杂也是心理学的魅力之一。神经症冲突的解决最终的理想状态是“完整的人格”,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永恒的动态平衡。“完整的人格”和“冲突”之间的动态平衡。我很喜欢书里提到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很好的治疗师”(P206),对于大部分非精神症患者而言,确实如此。在漫长又琐碎的生活中,带着对“完整的人格”的憧憬,学习和“冲突”和谐相处。

冲突是不快乐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而不快乐是神经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简单来说,有冲突不一定会不快乐,但神经症一定会不快乐。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取决于各人的消化功能和解题思路。生活是一个大剧场,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我并不认为所谓的“演戏”或者“人设”就是不好的,就是虚伪的,有时候只是不同的游戏需要不同的规则而已。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能自以为是也是种恩赐。当然,有时候“自以为是”不下去了,演员不快乐了,希望生活中还有能治愈你的地方。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我们内心的冲突》--自我的分裂与整合,真的需要勇气

每当我们对人生感到迷惘,看似最泛泛却也最实用的一句忠言就是:“做你自己吧”。--然而,若是经人指点方才发现,那个我们不很喜爱却也达不到认为“半点存在意义也没有”的自己,那个看似只是有点“选择困难症”的自己,内心原来早就被各种力量撕裂,才时而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看似“人格分裂”、“情绪化的一塌糊涂”。那么,就算现在有人愿意以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又是否能够诚恳地面对自己的“本心”,融合自己内心的力量,费尽力气进行一番“大整合”呢?

说到底,剖析自我的内心冲突后,你愿意尝试改变自己,如果失败也不介意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吗?

作者卡伦·霍妮在本书中,将人的内心冲突展现在他人面前的强迫性驱动力引发的症状,统称为神经症倾向。因此,她合理地质疑了弗洛伊德学说中,一些忽略文化因素得出的结论(人们不见得每时每刻都只想要自己过得舒服,但基本上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安全感);也提到荣格学说中将神经症患者看作是“陷入部分对立因素片面发展的窘境”的人(比如外在的女性化特征意味着内在的男性化特征,外表的外向性格意味着隐藏的内向性格),但作者认为,“这些因素脱胎于神经症冲突”,“因为它们代表着为解决冲突所做的尝试”。所以,作者在此基础上,将道德价值观引入心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并可以在此层面相对清晰地看到人们内心种种不可思议的冲突的根源。原因说简单也简单:每个人因为各自的人生境遇不同,即使同时听取多种学说,也未必能有非常清晰的选择倾向,尤其是没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的情况下,更多地会简略记住每一种学说中,自己更加认同的一部分,在适当的时候,作为自己进行选择的支持。而道德价值观,常常是在此过程中,与现实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作者的理论中,潜在地包涵了“与时俱进”的特质,因此,也就更能涵纳多种内心冲突的人的想法,也能更为科学地为其分类。

作者将每个人的精神成长分类三条主要的发展轨迹,即:亲近他人、对抗他人,或者疏远他人。“亲近人”可能会变成屈从型人格,妄自菲薄,对他人产生整体依赖性;“对抗人”则可能演变为攻击型人格,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倾向,自我评价严谨,价值体系以丛林法则为准;“疏远人”不能以孤僻型人格统称,人际关系与他人相比并不十分紧密不是“疏远人”的专利,他们之所以看似与自我也颇为疏远,是因为他们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有些明显,甚至由他们自己刻意用招牌动作帮人们强化了这种印象(实际上每一个有神经症的人都与自身多少失去了联系),因为他们只是更喜欢“带着某种客观的兴趣观察自己的能力”,以孤独寻求自己内心的优越感,并压抑自己的情感,某些有此倾向的人在与他人建立紧密关系的尝试失败后,选择独自闭关,反而能够以大量的作品产出释放情感。而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不只拥有一种倾向,从而会产生内心分裂、倍加痛苦的感受,为此,人们又不自觉地为自己建立了更为理想化的形象,并在“客观找原因”,为自己内心的冲突引发的痛苦找更合理的解释。但是,一旦他们开始恐惧,干脆拒绝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甚至任由自己的人格“衰竭”,或者干脆对自己感到绝望完全不配合,则可能会产生施虐倾向,这对他人、对自己,都无疑是灾难的开始······

鉴于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位大师级人物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本书的成书时间(1945年),不难想象他们各自的学说建立,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在为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精神重建而进行探索,而这些学说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价值,乃至现实中可对应的“对象”,也是因为当前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对越来越多的人的经历(比如“怎么做人”)和能力(比如是怎样获取学历、获取工作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当前人们内心的冲突,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在思想的各个方面的冲击。只是,能力可以再次提升,由经历建立起的道德价值观未必马上就需要、就可以转变。何况,能够勇于接受自己多年来算得上“颇为虚伪”地存活,从而立意寻求改变,去寻找内心真实的自己,改变真实的自己,也并不容易。阅读本书,需要对自己的百分百坦诚,需要专业人士帮助的,更需要在看过之后选择相信他们--就当这是带着足够的勇气去“做自己”的第一步吧,因为,大家共同的目标,是比“没有蛀牙”更精密、也将有更长远收益的“做最成功的自我”。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我们内心的冲突》译后感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卡伦·霍妮的集大成之作,对其在精神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总结。虽然当今心理学界流派纷呈、研究课题日益深入、使得精神分析学派已经不再独领风骚,但是这些大师们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依然具有宝贵的价值。 更重要的一点是,精神分析理论仍然可以是我们自我分析(如卡伦·霍妮的同名著作)的利器。在这个快速发展、急剧转变的时代,我们内心承受着压抑、委屈、焦虑等等诸多情绪,而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日益成熟,可以预见更大的冲击就在水天线上了。我们的心理健康,就更加值得关注。个人在当前现实条件下,通过对心理活动的自我观察,来及时进行初步的自我分析与调整,便成为一种日益强烈的需求。 事实也是,我们正在日益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从心灵鸡汤到心理学著作,这些书籍的热卖,足见面对这个世界,很多人试图从思想、精神领域入手,让自己更加适应这个时代、能够更健康积极地工作、生活。译者认为,卡伦·霍妮这本著作带有她鲜明的个人特点。一方面,她学养丰富,旁征博引,甚至谈及林语堂《啼笑皆非》中的内容(当然,当年《啼笑皆非》先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也是一大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她以女性的细腻敏感去观察、分析自己与他人,很多细节之精准令人拍手称妙,相信很多读者读后都会心有戚戚。同时,译者也相信,自己的翻译工作多少也会有助于让读者更便捷地理解卡伦·霍妮的思想。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主要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保留原著选词通俗易懂的文风,同时力求不失必要的时代感;二是尽可能将英语中常见的长句化为汉语的短句,贴近汉语风格、便于读者理解。 译者,作为译本的第一位读者,这里想要狗尾续貂地建议的是,阅读本书,乃至阅读任何心理学著作,乃至阅读自己或者任何人的心灵,我们不妨先提醒自己做好四个区分: 第一,区分事实与想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往往会发现,我们会对自己说"应该会是这样吧",然后就假设这是事实,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决策。事实上,当我们的大脑"跳步骤"——就像答理科题目时跳步骤一样——的时候,便是我们容易出错的时候。往大里说,如本书所说的理想化形象,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的形象时常比实际情况要光鲜,但是真正决定我们的境遇的,是我们客观上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而不是我们主观上怎么看待自己。 第二,区分"利益维护者"与"意志执行者"。俗话说:"好心办坏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无伤人或者伤己的故意,但是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却并不少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限于所知所能,我们根据意志作出的决策与行动反而有损我们的利益,与原定目标背道而驰。在自我分析与治疗中,这就要求我们作出选择:是做自己的利益维护者,即尽可能认清真相、遵循规律,来支持我们作出正确的决定;还是做自己的意志执行者,让我们眼下尽可能觉得舒服。前者是努力通过维护利益基础让自己过得顺利,后者是直接追求愉悦的主观感受,前者辛苦而可靠,后者简单而危险。这一分歧,是一个基本立场的选择。译者的建议是,在我们可以控制的意识层面,尽可能将自身意志统一到利益立场上来,利己不损人,从而心平气和、理直气壮地去做利人利己的事,上下同欲者胜。 第三,区分自由与任性。胡适先生说过:“你们不要总在争自由,你们要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那你依旧是不自由。”什么叫自由?有条件的时候要上。什么叫任性?没有条件的时候,不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的时候,创造条件也要上,就是从不自由到自由的过程。在没有条件的时候,不创造条件就要上,是人在内心冲突支配下,想用任性来表演自由、证明自由给自己看,却无视了自由的条件,因而往往使得自己更不自由。实力大于欲望则自由;要自由,便要么增强实力,要么节制欲望,要么双管齐下。 第四,区分"全盘认定"与"循序渐进"。我们带着目标去观察、实践,当发现存在问题,是全盘否定原有观点,还是按照规律循序渐进?当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面对的困境,渴望迅速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好的动机”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欲速则不达。这时就更要求我们,在发现有待解决的问题后,真正去做有利于解决问题的事,沉住气按照合理的步骤、循序渐进地作出调整,最终水到渠成;而不必操之过急,得之快者,失之亦快。 以上四点,是译者边译边学过程中的思考。译后感就是译后感,不是内容简介、读书笔记、论文摘要,故不再赘言。限于译者自身水平,不当之处恳望指正,也确实觉得还有一些缺憾;相信能够关注到本书的读者,自身也有着相当的心理学素养,相信这本书也会值得诸位一读。 译者 2018年2月于居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