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学家的肚子的读后感大全

哲学家的肚子的读后感大全

《哲学家的肚子》是一本由[法] 米歇尔·翁弗雷(Michel Onfray)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家的肚子》读后感(一):哲学家们的肉身成道

犬儒者身体力行地反对文明。第欧根尼反对熟食,食人肉,提倡采集生活,反对封闭繁琐的进食仪式。他且坦然地将自己也视作动物的食物,以此将人回归到自然的循环中。而文明中的人,则愤怒地将他的死归因为僭越饮食规则的惩罚。

卢梭同样尊崇自然,文明于他是无可救药的堕落。他由此建立起一种神学式的二元论:自然-文明,农人-资产者,素食-肉食,清淡-厚重,和平-好战,完美-堕落。然而对这种源自完美的堕落的发生学(这已来到神正论的领域),他不能置一词。无论如何,卢梭式的饮食是禁欲的,是一种自我训练和塑造。他的二元论神学必须建立在已然堕落的事实上,因此无法像犬儒那样反对火。

味觉判断在康德看来是孤独而主观的,它不生产普世的知识,因而也就不具备哲学意义。饮食如果有哲学意义,那也必须落在饮食在认知、社交和伦理上的影响。他转而关心饮酒如何作为一种认知/判断的境况,关心宴饮情境下的社会关系,以及以医学-营养学为原则、通过科学饮食实现的自我管理(一种生命-权力的实现,身体之为管理对象)。

傅里叶所倡导的饮食乌托邦,名为对欲望的释放,实为对欲望的管理。欲望被重新组织、调节、无害化,进一步理性化为知识,充作未来公民行为的调节机制。饮食健康的根本标准是可消化性,它约束了过度,而使欲望能够永恒回归: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快乐原则,从中诞生了玻璃球游戏式的食物诗学。

尼采关注饮食的道德-美学效用,即道德-美学主体的塑造:饮食将人雕刻为艺术品。尼采式修辞下的饮食活动是一种“成为”的运动,它将现实与自我在现时的冲突在时间轴上错位,从而在一种梦想的美学中调和/沟通了矛盾的双方。

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以未来反对传统,以精英反对庸众,以艺术反对饱腹,以国家的声音反对个人的舌头。他是饮食学启蒙运动/宗教的新高峰,崇尚理性、科学,迷恋飞机引擎和联觉。然而当他用药物代替食物,从而平息百姓的饮食欲,将他们的舌头送上远离大地的飞行器,被遗弃的大地/历史不再向他的艺术敞开新的可能性,未来主义饮食的所谓新颖组合几乎都是过往的再现。

味觉是主体性的入口,与其说是食物的显现不如说是主体的显现,萨特在饮食中感到的恶心正是其主体的呕吐。萨特厌恶甲壳类:它是肉体的象征,湿滑、腐烂、恶心;他崇尚的食物是人造物,人的意志驱逐自然的造物。他与肉体/自然敌对,排斥且恐惧着它。烟草、酒精、致幻剂、兴奋剂都是萨特发起的较量(毋论对卫生、饮食需要和性的拒绝)。但他既置身于一具肉体,龙虾的幻影便追逐着他。

《哲学家的肚子》读后感(二):饕餮盛宴----饮食的克制与纵欲

食与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食物用来果腹,是人类供给身体的基本需求。饮酒,食如饕餮是过度纵欲的体现。在天主教的七宗罪里认为人的七个原罪其中之一就是暴食。

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的千寻望着变成猪的爸爸妈妈意味深长的说:“ 不要吃太胖哦,会被杀掉的! ”

哲学家的肚子记述了7个不同哲学家的饮食倾向,看似无关的日常饮食倾向,贴合在不同哲学家身上,无形中形成对比,暗中贴合了每个哲学家的哲学观点。

在我个人看来饮食是美妙的,味觉确实也如康德所说是感性和主观的。但是却不认同他说嗅觉味觉是低级的。但是这本书里我对康德还是最多好感的,他趁写作的空隙抄菜谱,严谨的按照自己的习惯邀请人一起吃饭。我也是依照感性判断康德的这种风格化是对我来说最有趣的。他终身未婚,共爱慕过两位女性,于是他详细用表格列出结婚的利与弊,在这种过程里就失去了这两位姑娘,一位嫁作他人妇,另一位远走他乡。虽然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种悲哀,但是却有了一个相对纯粹的形象。我想象着如果他有了婚姻之后他的作品会不会不一样,或者就根本没有这么好的作品流传下来。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好像更能理解哲学和哲学家的单纯和自我牺牲。在远古时代甚至现在,大多数人更重视家族和血脉传承,并把家族视为无上荣耀。不同的群族创造不同的家纹及谱系,用各种事物做象征。但是哲学家基本都放弃或者轻视了这一点,而选择痛苦且执着的思考永恒,人生,万物的逻辑。虽然我在每个哲学家身上都看到了他们理论的局限,我认同万事万物是矛盾的,人们都无法走向绝对。以前我带着不包容的态度,现在我更愿意接受了。

非常感动尼采在现实生活里四处碰壁后说的他为未来的人写作,为未来的世纪写作。

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抛弃了当下和世俗。带着傲慢和不屑一顾去忽略别人对他的不理解。可能是因为我具备他的这种勇敢和毅力。却由衷的佩服和欣赏他。

我以前特别不能容忍像尼采和叔本华这些人贬低女性。但是通过尼采我了解到,由于过度理性导致的感性匮乏,使尼采或者康德这样的人无法表达和使用爱。他们无法理解女性代表的感性,以及感情看似美好却使他们无法接近,从尼采给母亲的通信集可以判断他是一个有些恋母的自闭的人。并且女性的意识确实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觉醒的状态。而且由于感性,导致意识难免短浅。但是失却感性的女性一定是乏味的。不管是过度理性和过度感性都有其缺陷,唯心的说就是宿命。坚持了一样东西,匮乏了另一样。创造了永恒。哲学家的痛苦是他们甘愿做出的牺牲。

《哲学家的肚子》用了一个看上去八卦的视角,生活化了这些哲学家。具象了他们在创作哲学作品时候的体验和生活。难能可贵的看到了他们人性的一面,脱离世俗却难免于世俗,让哲学和哲学家更具有了吸引力。

《哲学家的肚子》读后感(三):这本我很喜欢!

哲学家的肚子,米歇尔·翁弗雷,2017

其实2017是中文版出版年份,原版Le ventre des philosophes,1989年就出了。在《美食家的理性》这条笔记中,已经介绍过作者,这里就不再重复。这本书的创作,是作者在一次生病过程中遭遇了饮食上的限制,于是想要写这么一本对待事物的哲学探讨,其根本动机就是享乐主义(其实是他一贯坚持的生活态度)。

开篇用自己的饮食体验立论,分享了自己对饮食的看法,饮食有现代性,既事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自我建构的方式,用来思考人的行为。人们可以通过食物,了解当下及未来的意志,了解不同的生活、思想、系统。饮食是“把自我构建为紧凑作品”的途径。

中间的几章,写作手法也挺有意思,假想了第欧根尼、卢梭等若干位不同时代的古代西哲在同一个饭桌上吃饭,借他们的视角,聊不同哲学观点下对于食物的哲思。

对于犬儒主义的第欧根尼,以吃生肉表达自己追求“像动物一样生活”、反对人为文明,追求自然世界态度。卢梭偏二元论一些,他推崇自然,反对精细加工,认为美食学是一种“多余、无用和奢侈之科学”。连带着自己吃的也比较禁欲,以奶酪这种比较“自然”的制品为主(《不流血的革命》单独有一篇关于他对西方素食主义的贡献)。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饮食当做一门身体学科,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应当规律。对于酒精,正反两看,它既是“阻碍智慧、尊严和自我控制的物质”,也“有助人际关系的和谐”。有个观点其实值得再琢磨:他认为嗅觉味觉是“主观感觉”,会扭曲,所以低级。相反触觉、听觉和视觉因为客观而高级(不知道是不是和贪食这类“原罪”有关系)。

法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傅立叶崇尚“食物的诗化”,提出的一种饮食社会体系颇有意思。他设想了一种“最高议会”(像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来规定世界上的食物,设计食物,设计菜单,甚至可以决定食物的正宗与否。这个社会不仅要有老年的美食家,同时也要有儿童参与进来(这个饮食社会才算完整)。一句话总结,他想要的是一种以食物为中轴线,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激情,尽情释放欲望和快乐的乌托邦。

尼采关注人的身体。与其说人是艺术家,不如说人是一件艺术品。饮食是一种雕塑自我的工具。听起来和伊壁鸠鲁是一脉相承,饮食的目标是快乐,但要适度,有节制,有禁忌。存在主义心理分析之父萨特,则是第欧根尼的反面:不支持天然的东西,只对制造加工的产品有兴趣,只喜欢人造之物,并认为每种食物都有它的文化象征意义。

1930年代,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的创始人马里内蒂的饮食主张相当值得再深入研究。他认为社会的终极形态中,机器能够替代一切劳动力,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来完善自我。如果说底层阶级的饮食,是马斯洛的初级欲望(解决温饱),那么上层阶级的饮食,是近似于消费艺术品逻辑。菜肴像艺术品一样的被设计,五种感觉都应该被调动,不限制应用任何现代科技,甚至连食物的词汇和菜单都要重新建构(关于未来主义食物,书中有比较简略的描述。大致可以想象成一个更复杂的Ultraviolet,如果感兴趣的朋友,推荐读图4这本意大利未来主义食物《La Cucina Futurista》,这这本更全面)。

和《美食家的理性》一样,这本书对于没接触过基础的哲学信息的读者不太友好。只推荐给对饮食哲学感兴趣的朋友叭,读进去之后会很有意思。供参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