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My Brilliant Friend》读后感精选

《My Brilliant Friend》读后感精选

《My Brilliant Friend》是一本由Elena Ferrante著作,Europa Edition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7.00,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y Brilliant Friend》读后感(一):我有一个一生的朋友 我懂

全书都是Elena的视角,所以自然以为Lila是“我”的那个天才朋友。可是在失眠的夜读到第一部最后时,Lila对Elena说了一句“You are my brilliant friend”,眼泪突然夺眶而出,那时我才顿悟:在Lina眼里,Elina又何尝不是一个天才般的存在啊!学习不相上下,Elina甚至得到了她永远可望不可及的受教育的机会,而且长相漂亮、受人喜爱……所以Lila才在背地里下了那么多功夫学习Latin、Greek、English和写作,只为了自己不被朋友甩开太多吧。

我有个27年的闺蜜,虽然我们性格不能照搬Elena和Lila,但我们对于彼此的羡慕、喜爱、嫉妒几乎如出一辙。希望对方过得好,可对方过得太好了,自己也会隐隐地难受。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和真实的事件细节完美演绎了这种矛盾的心态。

《My Brilliant Friend》读后感(二):My Brilliant Friends

因为本市的高考水平在本省常年排倒数第一第二,我虽然身在所谓的名校实验班,依旧心惊胆战怕上不了好大学。高二暑假的时候我爸妈当机立断把我转去了某所王牌县中的实验班,开始了整整一年高强度的高考备战。当时的班里汇聚了全县的精英,最后大概有十人考上了清华北大(清华北大在本省加起来好像只招三百来人,而当年的考生人数是超过五十万的)。我有的可不是一个brilliant friend,而是一个班的brilliant friends。

因为高三一年的苦读,我后来考上不错的大学,又因为父母的支持毕业后出国念书,兜兜转转运气不错留在了纽约。我的留学生朋友们热衷于转发点赞各种描述留学生如何辛苦熬夜赶due准备final的公众号文章,我也常常看到他们在各种质疑留学生学历含金量的微博下大倒苦水说自己多么勤奋多么辛苦。每到这时候,我就想起我那班brilliant friends。他们那么聪明那么刻苦,以他们的能力,出国读个CS刷题进个Google、Facebook简直是手到擒来。可是除了极少数全奖读博的,没有一个人出国念书。是因为他们不如我这班留学生同学吗?当然不是,无论智力努力都碾压他们,也碾压我。可是他们的父母像Lila的父母一样,不能或是不愿资助他们出国读书,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跟那些出得起留学费用的学生同场竞技。

我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也为我那些brilliant friends感到难过。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这样的brilliant friends呢,不敢细想。

《My Brilliant Friend》读后感(三):我的天才女友

那不勒斯四部曲很有名哈哈,但因为知道是故事小说,就选择看了英文版,看完之后还找了同名美剧来看。

故事将两个女孩彼此的小心思写得很细腻,比学习成绩,比小男朋友。整体来说没有很惊艳,但莉拉这个角色比较突出。

起初,她在外表上并不出众,却是全校最聪明的女孩,但受家里人的限制,她没有读高中。她就像黑暗的社区里唯一发光的眼睛,对不公与权势愤愤不平,敢在自己的朋友也就是女主受欺负时,用小刀威胁对方为朋友挺身而出,是一个敢爱敢恨,行事凌厉的女子。但她受家庭影响早早嫁了人,也让我很好奇想看第二本故事会怎么发展。

埃莱娜呢?我觉得她是懦弱的,平凡的,为了别人而活,很可悲。她的生活热情来自莉拉,莉拉离开校园后她觉得书本没劲(但她成绩依然很好啦),莉拉向她描绘了一个关于鞋子的商业帝国与蓝图美梦,她便觉得莉拉的生活是多彩的。一个年长些的男人向莉拉求婚,她便觉得和男孩在一起会使她落后,于是勉强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看得我语塞。

她渴望爱与关注,她活在莉拉的阴影里,她不如莉拉通透与自我。

莉拉的可悲在于家庭,那是她一生的负重,也在于她看得太清楚,看得太清楚的人是比较孤独的,世人浑浊唯我清。

埃丽娜从小有个心动的男孩,叫尼诺。他是一个和莉拉有点像的人。

“Nino has something that’s eating him inside, like Lila, and it’s a gift and a suffering.”

“I though, they have never been friends, and yet now they seem to me very similar: they have no need of anything or anyone, and they always know what’s right and what isn’t.”

想知道第二本故事会怎么发展呢

《My Brilliant Friend》读后感(四):关于费兰特语言微观上的界限消失的一些碎碎念(dissolving margins)

之前在stanford arcade 上翻到一篇讲费兰特文字特点的essay,写得非常好,里面提到了费兰特写作喜欢运用大量的run-on sentence(链接在此:https://arcade.stanford.edu/content/elena-ferrantes-run-ons)

Run-on sentence 类似于下面这种:

“But he didn’t convince me, I didn’t believe him, he expressed enthusiastic opinions about the work of too many women”

注意这句话里链接分句和分句之间的都是逗号,不是句号。这种写作方式严格来说在英语里算是语法错误(grammatically suspicious)在意大利语里(中文同理)没有那么罕见,中文语法里也没有规定一个句子必须只有一个明确的主语和谓语。而且正是这些run-on sentence 给读者营造出了一种喘不过气,停不下来,快节奏往前的效果。(原作者用词“breathless momentum”)这也是为什么读费兰特的书很多人都有“读到停不下来”的阅读体验。

语法正确的写作方式应该如下:

“But he didn’t convince me. I didn’t believe him. He expressed enthusiastic opinions about the work of too many women."

改成句号之后,这种效果就减弱了,失去了本来文字里的那种向前的“动力”。

剩下的是我自己的脑洞:

Run-on sentence大量的使用其实是一种dissolving margins在语言上的微观体现。

Dissolving margins明显是全书的重要概念,故事的触发事件就是从Lila的消失开始的,dissolving margins 可以理解为边界消失,对事物确定感的消失,事情的发生不存在一种固定的结局,不存在结果,没有resolution,只剩下过程,体验和变化。因为生活太过混乱,发生得太过迅速,你无法从中分析出因果关联,无法从中分析出是什么样的事情导致了另一件事情,无法从中建立秩序。这也是费兰特想要传达的一种生命体验。

传统英语里的句式结构是有严密的逻辑的,主句和从句之间很容易分析出因果关联性,时间的次序,但run-on sentence完全冲破了这种微观的权力结构,导致读者很难从中做任何分析,只能跟着作者的momentum走,去体验这个过程(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并且在阅读过程里放弃从中获取任何确定的秩序/结论。这可以算是费兰特dissolving margins这个主题在语言文字上的一种微观表现。

《My Brilliant Friend》读后感(五):女人之间的友谊,从来都是玄学

!!!Negativität Alert !!!

在开始读这本之前,铺天盖地的报道让我觉得,怎么着都不会难看到哪里去吧:意大利,女性成长史,女性之间的友谊,成长小说 (buildungsroman / coming of age), 那不勒斯。可是我差点根本没能看下来。并不是我想做 deveil's advocate, 但是这本书在以上所说的元素中,全都失败的一塌糊涂。

首先因为我并不会意大利语,中文版的又买不到,所以不知道是英文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的风格问题,整本书读起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贯彻头尾的、值得说道的主题。很多读者(还是作者在某次采访中)提到,第一本书中作者想先渗入一种感觉,也就是 Lila 的 “溶解的边界” dissolved margins,但这个借口也着实拙劣了些,作者似乎更是缺乏对文字的掌控力,才让整篇文章读上去似乎一摊抽走了骨架的肉泥一样无力。

当然很多人可能说,本来记录生活的成长小说就没什么剧情可言。这句话说得没错,毕竟生活也不是电视剧,也没有什么起承转合。 但是一本好的成长小说不单单还是靠剧情撑起来的。有剧情的话,当然更好,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完法庭审判那一节,几乎脱了一层皮。但只是记录普通的生活,有不伐《小妇人》,《绿屋的安妮》《布鲁克林有棵树》 这样的佳作,在记录日常生活中,用精准的笔触和对文字的掌控,把故事说的有趣又隽永。然而本书却让我觉得,在作者塞了一堆有的没的故事之后,突然发觉她不知道自己想写些什么了。于是乎,作者笔锋一转(如果也算的上有笔锋的话) ,开始探讨起来女性友谊中的 “玄学” 属性。

Lila 和本书的讲述者 Lenu的关系,从一开始就被作者盖上一层厚厚的 “不知其所起,不知其所终” 的生硬外衣。好像是夏天给浑身热的起痱子的人盖上一层棉被,好让人不能察觉到痱子的存在。但是作者没有想过的是这样只会让文章看上去更加怪异而已。有不少评论家都赞扬,本书的 “细腻”,“纤巧” 和 “深邃”, 可能是我 “山猪吃不了细糠” 吧。我觉得这两个人的友谊从起始,就带着一股不止所谓的刻意,到后来她们之间友谊力量的博弈,你追我赶,你进我藏等等,所有的契机都十分的做作—— 我并不是否认这样友谊的存在。事实上,我也有不少这样的 “朋友” 存在,相互憎恨又相互依赖。但是这样的朋友们,绝对不值得用四本书的长度来记录;就算是值得记录,也不是作者所营造出来的这种虚伪的 “亲密”。作者仿佛在使劲地把两块早就干裂的橡皮泥,用一点点唾沫黏起来一样。所以整本书怎么看怎么别扭。

在读了大概100 来页以后,我已经读不下去了,但是因为买书花了10 欧,呕血我也要把它看完。到了后来作者可能挖掘到了一点值得费唇舌的主题,比如读书要紧还是傍个有钱佬抓紧看世界要紧? 这难倒不是 An Education 《成长教育》的主题?这难倒不是金宇澄在《繁花》里,三两句就弄明白了的:

而就这,作者啰嗦了一整本书都没搞明白。这本书,我大概给它画个领域的话,底线是安妮宝贝的《七月安生》,峰值是张悦然的《樱桃之远》,或者是张悦然的什么其他新概念作品,甚至比很多我看过的《萌芽》文章都比不上。然而就是这样一本书,在国际上蜚声文坛,大受赞扬。

所以看完这本书后,我真的觉得很恼火,觉得很挫败。一方面因为自己不能领悟这部备受赞扬的文艺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这种名不副实的大肆宣扬的气愤。这本书的火,在我看来,和什么 《追风筝的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等第三世界国家作者的火爆一样。白人读者们 (god i can't believe i am saying this) 把自己生活中的优越感的剩余,倾洒在了支持 “可怜” 的,“异域” 的,“神秘” 的外国文学上面,这和盲目跟风新的饮食习惯,比如不吃肉食,不吃烹煮食品,吃有机蔬果,喝果蔬沙冰一样。能把这样的书推上榜,欧美读者们也真是没见过什么世面。

btw 最后的最后,作者在书里写到的情感和女性关系,没有一点不是我早在 1992 年的法国电影 《米娜的故事》 “Mina Tannenbaum” 里面看过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