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饥饿的灵魂读后感100字

饥饿的灵魂读后感100字

《饥饿的灵魂》是一本由查尔斯·汉迪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饥饿的灵魂》读后感(一):生活是最大的学堂

首次读汉迪的书,其中的一些哲理还是很给我启示的。全书讲的主题有点松散,翻译并不很顺畅,不过并不妨碍汉迪想要表达的,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个人及组织在人生大讲堂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白石头,涉及到政治,教育与经济各个方面。

印象最深的是对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论述,人生在世,学习贯穿始终,学习不止在学校,其实是贯穿整个生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后反思,如此以往,找到自己的白石头,发展自我,如果以后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白石头,那么自雇者会越来越多,组织发挥的作用会相应的削弱,但是组织不会消失,只会与自顾者共存。

我对中国的教育在30年之内是否能有改进并不持有乐观态度,如果可以,我更愿意做个自雇的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孩子给予学校给予不了的引导。

无论是教育,或者工作,甚至大到人生,适当的自私都是极其重要的,先找到自我,依据自己的内心来做合适的工作,无论是自雇或者在组织中都好,掌握好自私的度,也就掌握了生活的真谛。当然,自私的对立面是无私,这无私当然就是指对别人的宽容与爱。

《饥饿的灵魂》读后感(二):未来已来 - 1997中的2097

时间与空间构建出个体的实存。过去、现在与未来勾勒出宏观的生态后,每个个体才赋予符号的选择权。作者在1997年放眼百年后的社会,让我们拭目以待:

* 未来的许多商品会更多考虑环保性 * 新时代的流行对身心有益 * 健康与教育是经济新风貌的主轴 * 第三阶段的成员增多 * 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的时间将会缩短 * 人的适应能力非想象所能及 * 成功有许多面貌

至少大中华的各种共享单车已被预言。

《饥饿的灵魂》读后感(三):灵魂的份量

2007年11月20日,我买了一本《饥饿的灵魂》。

2013年9月22日,重读。这次重读,和过往不同,是把汉迪的书都找出来,做主题阅读。

重读的书,仍然是2007年的那本。最早拥有的两本除了这本,还有《工作与生活的未来》。湛庐再版时,秋叶送了一整套给我,因为有其他朋友问我要,所以我把二本新书送出去了,因为送旧书不太礼貌。

从2007年起,查尔斯汉迪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管理学家,他也影响了我的抉择。

在此之前,我相信组织的力量,在读了查尔期汉迪后,我明白到,组织会发生变化,还存在另外的可能性。

2011年,我成为一名自由工作者,用汉迪的话来说,是“自雇工作者”。

2013年的主题阅读,是希望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汉迪,印证数年间的变化,思考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未来。在移动互联时代,有太多的东西已经变化了,传统的管理理论,有些已经不再适合。包括查尔斯汉迪,也会过时,但现在,它还有用。

由于汉迪的思想有其系统性,大部分书籍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对同一议题的各侧面阐述,所以,读了这系列书籍后,与其他的书略微不同的一点是:并非按每本书写出书评,而是统一写一篇,这一篇,写在我钟爱的《饥饿的灵魂》之下。

我仍然不能忘记,当初看《IT经理世界》上的书摘,读到汉迪的句子,所引发的震撼感,这种震撼,到如今,已经相对平淡,因为,我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是一个践行者,而非只是阅读者,我的体会,已经与当初不同。生活,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旁观,而是自己亲身跋山涉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过程中所得到的历炼、感悟,这是宝贵的财富。

汉迪其实说的不只是个人与社会,是活法,是意义和价值。其实一个人是否在组织内外部,并不是顶重要,有些人,是必须在组织内才能发挥作用,而未必一定要成为自雇工作者,真正的自由,也并非一定要脱离组织、财务自由,而是在当前的环境里,是否拥有最大的发挥空间,所做的事情,是否真心喜欢并享受。“虽不必然要变得更强大,但要更优秀,而且必须怀抱着源源不绝的热情。”

数年过去,汉迪所预言的很多事,都在发生了,比如中间层的消失,比如自由工作者的增多,人们对自己生存意义的探寻,比如越来越多的三叶草组织,比如不管是微博还是微信的兴起,社群总是必要。

何谓圆满的自我?何谓圆满的组织?象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然而读书、不断探询,不放弃对希望的追寻,逐渐在磨砺中明确和坚定的信念,这会使得灵魂更加有份量,社会没有灵魂,但通过更多有份量的灵魂,社会会更加美好。

《饥饿的灵魂》读后感(四):《饥饿的灵魂》——对这个世界还算合理的道德展望

看这本书之前,正好是美国大选落幕。川普的当选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精英分子的恐惧,全球化倒退的声音不绝于耳。也许全球化的倒退不是川普的问题,而是美国作为全球化主导者,人民自然的呼声,川普不过是借着这个势上位而已。作为自己也是商人出身,带领着一个庞大企业帝国的川普,自然比谁都更清楚资本运作、商业全球化对资本家的好处。相对而言,我相信政治上的巨大成功反而不过是这个头发稀疏的男人的玩票而已。正好又有一个朋友整理十年前的旧书,当时西方主流精英似乎对全球化就已经是一片担忧了。看来这个话题并不新鲜。用一本“过去将来时”的书回顾一下过去一段时间的人怎么看待未来,倒是这时候的一个上佳的选择。

我的主张倾向是温和右倾保守主义的(西方意义上),但是显然并不够坚定。对左派自由主义者如艺术家一般提出的各种社会问题,我的思考结果总是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是为了更多人的福祉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这也是西方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之间论战几百年不休的一个根本原因:自由主义者如梭罗能看到问题,大声疾呼,却给不出方法;保守主义者强调让经济继续下去,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些明显的问题。尽管从理论上推导,我能想象出来一个让资本和商业自有运作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全球化必将让全球人受益。但很多的社会问题确实就是因为保守主义的不作为而杵在那里。保守主义者能想通,老百姓想不通。政治决策因此就未必选择在经济上合理的方法了,否则老百姓真的要爆炸。两难的抉择就这么放在人们面前,左右都不是。这本书却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改良世界的看法,对未来的展望也因此显得有意义多了。

说是展望未来,作者倒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教导人们怎么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去营造一个更好的世界上。对于作者这个能在伦敦商学院谋到教职的经济学高知来说,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必然都是他汲取营养的对象,全然的国家社会主义和全然的自由市场经济显然是都走不通的。那何不如把两者做一个结合,用社会主义的牺牲精神撑起一个自由市场呢?人们通过“合理的自私”,找到自己的“白石头”,在有一点点退化的经济世界里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的世界并不完美,也许也不够发达,但绝对令人神往。一个人人有工作而不是领救济金、人人心满意足不被资本操纵手脚的世界,不啻天堂是也。看到书最后作者对税收、教育、医疗、人际关系、新商业模式的展望,不由得让我拍手叫绝。

不过刹车,我们的表扬就到这里为止了。作者作为一个英国人——一个曾经统一世界、用小商人的精神持续发展到今天、至今经济仍然超发达的国家的国民——当然有资格和闲工夫追求这样一个田园诗一般的生活。而中国人、印度人、越南人,至少目前为止,还不能这样做。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巨轮正在转动,没有人能违逆资本逐利的本性让这些国家的发展停下来。即使全球化受到阻挠,这些国家变成理想主义者眼中的地狱也是必经之路。所有的新问题都是老问题,只要我们回头看看200年来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你很容易就发现发展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可协调的一堆冤家。所有对质量的追求必然输给数量,国家又不可能冒风险死死压制增长的数量,人们的堕落也是必然。可是发达国家的堕落不是变成了今天的美好了吗?发展中国家只是慢一步,我们也可以。而且也许,在某个特定的历史窗口,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啊,这种书,看完,记在心里,中国人要把它当成屠龙之术等上70年,才能拿出来拍拍灰用得上。

《饥饿的灵魂》读后感(五):公司进攻与进化(文/顾贝妮)

无论是宝洁、诺基亚还是联想,它们都曾经获得过最佳雇主的殊荣,即便如此,面对报表与时局,大裁员还是在所难免。然而,如果说10年前,人们还对动辄上千人的企业裁员感到十分唏嘘的话,现如今无论是外企也好,本土企业也罢,略有经事的职场人恐怕都早已有了随时可能散伙的心理准备,即使是受雇于最佳雇主。

公平地说,这不是个别公司的错,也不能全然归咎于公司决策层——以公司为概念的组织现今的运作逻辑使然。

有条件的归属

近200年来,作为组织的公司不断蔓延膨胀着,它充满了整个人类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令这个世界更有效率地生产财富,令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琳琅满目。但另一方面,它们却有如一个没有灵魂并失去控制的庞大机器,正悄悄夺走我们的青春、激情,甚至生活的意义,我们正遭受进攻却浑然不知,甚至甘愿为其贡献此生。正如查尔斯·汉迪这本《饥饿的灵魂》所要表达的,被掏空的个体在没有灵魂的公司组织中挣扎,不幸的是这是现今人类社会的构成主体。

在公司尚未处于主导之前,我们有其他的组织形式将人们聚在一起。这些组织令在其中的人持有一致的目标,享有共生的利益,它们最典型的是家庭、部族、国家。这样的组织我们生来便在其中,谁都无法自主选择。与此同时,我们的家庭、部族、国家也无条件地接受上天分给它的每个个体,无论是颇具价值才华出众的,还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徒。然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归属,令我们每个人都能深信不疑——我属于这里。即便去到别处,其他人会询问你来自何处,你也始终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在这些组织内部的维系纽带恐怕是这世上最难改变的两件事:血统与文化,最终这令家庭、部族、国家坚不可摧,延绵流长。

公司这样的组织也将人们聚在一起,看似也令在其中的人持有一致的目标,享有共生的利益,但它却难以令我们深信不疑自己属于这里。我们选择甲公司而不是乙公司,我们也可以随时选择离开甲而投奔乙,没错,我们是自由的。但公司这个组织也并非无条件地接受我们。公司拒绝那些被它判定为无用的人,吸收更能为其带来价值的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公司为家”根本无法成立。

所剩无几的人生

在公司的运营中,除了金钱,很难看到其他更明确的东西令我们聚在一起。虽然公司们宣扬高远的愿景,营造所谓的文化,但每当文化与金钱相悖,却总是金钱胜出。我们每个人也试图为在公司工作寻找更多意义,但是那些无意义的时候总是远远多于有意义的时候。最后我们唯一能指望的是当公司吸进更多财富时,我们也能多分得一些,最终用赚取的财富试图换回一些意义,例如尊严、认可、成就感等。这也就是为何那些能让人获得更多财富的公司,总是令人趋之若鹜,因为除此之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公司中指望什么呢?

然而,不幸的是公司地位愈加强权,越来越凌驾于其他组织之上,家庭、部族不用说,在全球化经济的驱使下,许多公司甚至于凌驾于国家之上。除了孩子、老人这些缺乏工作能力的人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无法逃脱的受制于某个或几个公司组织。公司耗去了我们除了睡眠之外大部分的时间,甚至于我们从孩童时就开始的学习最终也变成只是为服务于某家或某几家公司做准备。看似我们的一生除了在为无法称之为归属,并可能随时变换的某几个公司奋斗外,已经所剩无多。这样的逻辑难道是合理的吗?

进化抑或循环致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这种度过人生的方式,他们一边日益消极地对待工作,反复制定着离开的时间表,同时又对失去当下的工作充满恐惧,害怕无所事事,飘摇无依。许多时候,我们想要丢下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提供工作的组织。我们想要一份如我们所愿的工作,一份能燃烧激情梦想而非消磨激情梦想的工作。我们不断寻找着,从甲公司出走,投奔乙公司,又从乙公司逃去丙公司,虽然总经历失望,但在这个被公司霸占的星球上,行使这样的选择权几乎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如此一来,这令众多公司管理者,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感到头痛,他们每天琢磨着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归属感、忠诚度和敬业度?不如首先问问为何需要提高员工忠诚度和敬业度吧?如果答案是忠诚敬业的员工能使公司创造财富的效率更高,那么当损害员工忠诚度和敬业度能更有利于创造财富的话——确实常有这样的情况——公司当然也会在所不惜地将亲手建立的这些击碎。可笑的是,接下来上演的常常是开始投入重建文化,试图重新赢得员工的信任,接着再击碎,再重建,如此循环致死。看吧,管理者们将陷入人格分裂,至少是表里不一。

是的,公司这个庞大的机器在自我进化的算法上出现了问题,这种逻辑矛盾的错误反复发生,最终有可能将组织带入毁灭。仔细检查最核心的几条指令,你还能没有丝毫怀疑地认定“公司就是为了赚钱”始终是优先级最高的那条吗?或许正如科幻片里的结局,公司这台机器必须自行进化出人类的情感、神奇的灵魂,才能最终作出完满的抉择。

(文/顾贝妮 原文刊载于《商业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